摘要:新时代制造业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也要随之完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企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伴随经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及国家对制造业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大,制造业企业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为了提高整体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持续提高,完善制造行业相关制度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对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提出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内部控制的措施,以期为提高制造业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制造业;内部控制;改善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个行业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市场压力。我国的制造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加强对内部控制的关注,把内部控制作为一个更加突出的环节。对企业实行有效管理,使其在生产经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进而推动企业长足发展。本文就新时代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展开,提出部分改善措施,以期为企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新时代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一)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意识
我国长期处于制造业强国的地位,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不仅能缓解就业问题,还能缓解税收问题。因此,制造业企业历来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但在内部管理过程中,部分企业的管理者或基层员工并没有太多的危机感,往往将制造业视为国家的支柱产业,认为不需要太过严格的管理,只需要把自己的产品做好就可以。由此一来,由于缺乏对内部控制的认知,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降低,导致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内的产品在质量上尚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同时,我国部分制造业企业管理人员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意识,这些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许多制造业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规章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企业没有按照相关的规章执行,尤其是江浙一带的中小型企业,其大多属于家族企业,相关规章制度流于形式,缺乏深入的执行,且企业本身的规章制度还在一些缺陷和不合理之处。
首先,随着制造业的发展,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内部控制很难跟上自身的发展步伐,由此造成各部门员工的职责无法清晰的界定,部分员工的工作出现问题,很难找到迅速解决的办法,由此影响工作效率。
其次,部分企业在制订规章制度时,未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常常只是照搬理论,导致许多规章制度与实际运作脱离,难以实现合理的内部控制。
最后,新时代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但部分企业并未认识到这点,缺乏内部控制管理人才,仍采用传统的内部控制体系,造成企业发展缓慢。
(三)财务管理水平低下
制造业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时,必须具备较强的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能力。但是,由于我国许多制造业企业采用的是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无法为内部控制活动提供可靠的基础,从而影响内部控制的效果。一方面,许多企业对其财务管理的关注度不够,导致财务管理水平低下,无法有效对财务进行监控和控制,从而影响内部控制水平的提高。例如,在采购过程中,企业并未设定关于产品价格和质量的财务指标,在市场上无计划的采购,既耗费巨资,又无法有效保证产品质量。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忽视了成本管理,无论在出库管理、入库管理还是公共生产费用分配等方面,都存在较大漏洞,导致产品收入难以与生产成本匹配,无法确保基本数据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从而影响内部控制的正常进行。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低下已经成为影响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因素。
(四)缺乏严格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
内部控制难以有效进行与企业缺乏一定的内部控制监督和评价体系有很大关系。总体来讲,各企业的管理层都是特定的内部控制主体,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都属于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不同层次的管理和控制类型的活动相结合,形成基本的内部控制体系,而体系的作用要求各项管理和控制活动更加规范,要求不同的内部控制主体更好地履行自身的职能。在缺少内部控制评估和监控的情况下,各内部控制主体难以保证工作的积极性,且难以对总体内部控制状况、过程和成效等进行准确掌握。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内部控制优势很容易被削弱,部分问题也会随之出现。
(五)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在我国,很多制造业企业都非常注重外部审计的监管,为了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发生问题,企业通常会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监督。然而,目前国内许多中小型制造业企业对内部审计的关注较少,管理者的权力比较集中,往往认为内部审计不太重要。此外,许多中小企业的员工常利用规章制度上的漏洞,非法获取大量经济利益。这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还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对企业的整体发展非常不利。
二、新时代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的改善措施
(一)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意识
新时代背景下,要想提高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需要加强对管理层和基层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知,提高内部控制意识。管理者要想通过合理、科学的决策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必须清楚地了解当前市场的制造行业形势,认识到目前制造业正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如果不开展有效的变革和对内部控制进行强化,可能会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企业经营者必须加强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并充分认识与掌握其在企业中的作用与价值。
在企业内部,要主动加强内部控制工作,加深内部控制重要性的全员认知,使所有员工都能意识到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从而在日常工作中有效加强内部控制。
(二)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立、健全内控体系
要想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企业必须强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如何有效实现企业的内部控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优化内部控制的环境。在此过程中,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创设出较好的内控环境,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这是实现内部控制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其次,从企业的内部治理文化环境入手,将内部控制思想与内部控制的激励机制相结合,为实现内部控制的全面实施提供重要的思想保证。同时,要根据企业的实际运营和发展情况,合理设置部门和相应的岗位,以便对内部控制进行有效制衡,并进行优化,保证内部控制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再次,在进行财务管理时,财务部门可以接触到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员工,所以,要对内部控制和相关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不断改善内部控制环境。
此外,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的信息沟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现有信息系统进行更新,并充分利用数据化信息交换技术,实现信息的精准交换。
最后,要全面检视实际工作情况,对各部门的功能进行分析,减少信息交换过程中多余的、烦琐的环节,有效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三)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企业的长远发展离不开人才,高质量的人才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较大效益。因此,要想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必须持续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首先,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在预算管理中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科技等创新预算管理手段,采用“零基础预算”方法,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其次,要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必须提高各部门员工对财务管理的认知,制订规范的财务指标,确保在实施内部控制时,可以参照相关财务指标合理进行,从而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力。
最后,为了能在企业中推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需要对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不断优化财务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培训、进修等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及综合素养,这对于提升企业的整体财务管理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员工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要让所有的员工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制度措施,促使员工自我学习,使其在内部控制中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增强员工的凝聚力,提高员工的向心力。
(四)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监督
新时代背景下,在部分制造业企业中,内部控制的监督管理者受到多种情况的约束,无法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功能,使内部控制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尤其是部分地区的家族企业,这些企业的中层和高层之间往往存在亲属关系。因此,要想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就必须强化内部监督的功能。
第一,要使企业的内部监管保持独立性,使其与其他的组织结构不产生太大关联,从而有效发挥内部监管的作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监督工作的重视,使企业在日常工作中与监管机构合作,还能够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
第二,企业要想强化内部控制,就必须建立相应的评估和监管机制。机械地进行各种管理和控制并不能有效提高内部控制能力和水平。因此,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体系,能够更好地推进内部控制工作。
(五)加强风险评估机制建设
加强内部审计是降低企业经营管理风险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质量与水平,必须在日常运营中设立专门的审计机构,确保内部审计工作顺利进行。此外,要对内部审计进行有效监督。为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有效防范风险,必须建立一套风险评估机制,对企业所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并及时进行防范,从而提高内部控制的质量。同时,要注意风险控制的重要性,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并邀请业内专家向员工讲解易出现的风险,并解释其可能产生的原因,以便发生风险时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予以控制。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制造业企业既有发展的机会,也面临发展的挑战。因此,制造业企业在注重在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充分利用内部控制的功能解决问题,推动制造业企业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艳梅,张全爽,李秀媛.数字化转型视角下制造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研究——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之友,2022(22):103-110.
[2]王宏新,姚美暄.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企业费用黏性——基于2010—2019年A股制造业的实证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05):
353-362.
[3]牛潞源,叶陈刚,李晶.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证据[J].国际商务财会,2022(16):46-52.
[4]王慧,赵淼.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借款成本——基于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景德镇学院学报,2022,37(02):26-31.
[5]朱兵华.制造业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探讨[J].质量与市场,2022(10):94-96.
[6]闫浩宇,杨洪涛.环境不确定性、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绩效——来自专用设备制造业的证据[J].商业会计,2022(10):25-29.
[7]高凯,赵华擎,王玲.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基于内部控制的中介效应[J].华东经济管理,2022,36(02):119-128.
作者简介:郎锋华(1983),男,浙江省杭州市人,大专,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为全面预算管理、内控及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