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璀璨——建筑的永恒诗篇

2023-04-29 00:44:03马凯
北京 2023年6期
关键词:正阳门太庙中轴线

马凯

作为全球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3000余年建城史,870年建都史,赋予北京独特的风韵和无穷的魅力。七大世界遗产在这里汇聚,数不尽的城市人文经典在这里诞生,辉煌灿烂的城市文明在这里传承和延续,这一切使这座古老的城市美得与众不同。

到北京,无论是谁都不禁惊叹:北京这座城市,就是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古代建筑博物馆。

永定门 山河永定的美好寓意

在北京的城南,始建于1553年的永定门姿态巍峨。这里是闻名世界的北京城市中轴线的南起点。永定门自诞生至今已460余岁,今天的城楼复建于2004年,依旧寄托着北京人企盼“永远安定”的美好寓意。作为明、清两朝外城南垣之中门,永定门是外城7座城门中最大的一座。

永定门诞生之初承担着内城南扩的使命,在位置规划上沿着已有的城市中轴线向南延伸。永定门的建成,使北京的城市中轴线由正阳门延伸至永定门,距其北起点钟楼长达7.8公里,从而奠定了北京城市中轴线作为世界上最长城市中轴线的地位,至今,在世界范围内,它的长度和规模仍然绝无仅有。

先农坛 五谷丰登的虔诚祈愿

南起永定门北接正阳门的大路,素有北京“天街”之称。先农坛恰与天坛夹“天街”遥相呼应,形成对背面故宫的承托之势,蔚为壮观。先农坛是华夏古国农耕文化当之无愧的承载者,寄托着中国古人以农为先、企盼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景。自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起,先农坛经历了600多年的风雨沧桑,在历史的洗礼中古柏成荫。先农坛将先农、山川、太岁等自然界神灵共同组成坛庙建筑群,明嘉靖十年(1531年),内坛墙南部又增设天神坛、地祗坛。明、清两代,祭拜先农成为国家重要的祭祀典礼,先农坛上演了无数次虔诚的盛典。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就位于北京先农坛内,是中国第一座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国古代建筑技术、艺术及其发展历史的专题性博物馆,通过文物、图片、模型等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走过的漫长里程。现有藏品中,堪称精华的为隆福寺大殿藻井和1949年北京旧城模型。隆福寺藻井建于明景泰年间,藻井外圆内方,圆井作三重天宫楼阁,中心方井旁刻有楼阁、舞人,周壁彩绘人物,精巧华丽,是为一绝。最为珍贵的是藻井中心直径近2米的天文星象日,是研究古代天文难得的实物资料,被古建界公认为独一无二的珍品。1949年北京旧城模型,制于1950年,由108块模型沙盘拼组而成,占地近90平方米。模型详尽而写实地表现了老北京城内的每一条大街小巷,官府民居、园林古建,是研究北京不可多得的形象材料。

正阳门 商贾繁华的重要见证

正阳门是明清北京城内城的正南门,与故宫同时期建成,是明清北京城城垣的重要遗存之一,雄踞于北京城市中轴线上已近600年。在北京城诸门中,正阳门规制最为隆崇,建筑最为高大,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城市布局、军事防御、礼仪制度和建筑艺术的形象体现,也是老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明清时期的正阳门,包括城楼、箭楼、闸楼、瓮城、月墙、庙宇等,与内城南城垣连为一体,外有护城河围绕,是一组极具美感与气势的建筑群,为老北京城垣建筑的代表作。明清时期,正阳门还是一座礼仪之门,甚至有着“国门”的重要地位。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就曾在此举行盛大的入城式。

历经变迁的正阳门城楼和箭楼现在分成了两个独立的单体建筑,北京人所谓“前门”,专指正阳门箭楼。“前门大街”则是踞于北京城市中轴线上以正阳门箭楼为中心的一片商贾繁华地。

太庙 左祖右社的严谨规制

在北京中轴线上,紫禁城前的两座建筑左为太庙,右为社稷坛。太庙的正门设于天安门内御路东侧,又叫太庙街门,是古代皇帝行祭祀礼时所走之门。这道门与天安门内御路西侧社稷坛的正门形成对称,体现着“左祖右社”这一建筑规制。

太庙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皇帝的家庙,亦是国庙,安放着帝后的神位,彰显着皇权的威仪。太庙历经明清两代至今,已屹立600余年,是皇城内仅次于紫禁城外朝三大殿的建筑群。明清两代帝王在太庙祭祖,这是明清两朝国家最重要的祭祀大典。太庙以古柏众多著称,大部分古树的树龄高达数百年。

燃灯塔 三教合一的绝佳诠释

通州曾是京杭大运河的漕运终点,遗存了许多与大运河有关的人文景观,“燃灯塔”即是其中一处。几百年前,燃灯塔是漕运最北端的标志,历来有“一枝塔影认通州”之说。燃灯塔与临清舍利宝塔、扬州文峰塔、杭州六和塔并称“运河四大名塔”,其中兴建于1400多年前的燃灯塔最为古老。因为造型优美,“古塔凌云”被选入“通州八景”。曾经,燃灯塔是古老通州城的地标,今天,燃灯塔依然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和大运河文化带的最美地标之一。

与燃灯塔相辉映的是位于通惠河河口南岸的三教庙。三教庙与燃灯塔合称“三庙一塔”,即儒教的文庙、佛教的佑胜教寺、道教的紫清宫和燃灯佛舍利塔。三庙呈“品”字形排列而又相互独立,是国内唯一一处“三教合一”的建筑群。

圆明园 中西合璧的大成之作

圆明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称万春园)组成,通称为“圆明三园”。圆明园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规模宏伟,有一百五十余景,融会了各式园林风格,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

圆明园诞生在清康熙年间,在乾隆年间盛极一时。它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汲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圆明园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

186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圆明园毁于战火。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圆明园遗址历经考古、修缮和修复,逐渐成为一座集山光水色、亭台楼阁为一体的文化遗址公园。

猜你喜欢
正阳门太庙中轴线
漫画北京中轴线(三)
《穿越北京中轴线》简介
行走中轴线 寻找城市灵魂
中国收藏(2023年6期)2023-06-08 21:13:31
太庙历史文化展设计图、非洲木雕展设计图
艺术学研究(2021年4期)2021-09-10 02:32:53
巍巍正阳 雄峙京师北京正阳门博物馆
时尚北京(2018年4期)2018-04-18 03:59:55
玩转正阳门
玩转正阳门
2号线前门站
旅游(2016年6期)2016-06-21 04:55:18
孔子入太庙每事问
孔子入太庙每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