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器不言——神交于瞬间

2023-04-29 17:28:09张健
北京 2023年6期
关键词:紫檀黄花梨乾隆皇帝

张健

中国传统家具,历史源远流长。作为不同时代的物质文化,它们曾是等级森严的秩序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外在呈现。今天,观览这种生活化的物质载体,我们仍能感受到“彼时”的精神文化与“他们”的生活世界。

生命留痕 历史记忆

《清人画弘历是一是二图》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幅肖像名画,图中的主人公正是乾隆皇帝。当时,他年逾不惑,身着汉家衣冠惬意地安坐于榻上,身后悬挂着一幅与画中容颜一致的肖像,而周围则遍布乾隆皇帝喜爱的各式家具、器物。

数百年时光倏忽而过,画中的乾隆皇帝早已成为史书记载和民间传说中的故事主角,而画上的家具器物则以“写实”般的姿态被保存在故宫博物院家具馆的展厅中。如画中摆满古物的那张圆桌,即为故宫博物院所藏“朱漆描金花卉纹葵式桌”,它与大部分宫廷家具一样,不仅体现着有清一代的最高工艺水准,流传至今也成为使用者生命痕迹和历史记忆的载体。

在故宫博物院的无数瑰宝中,与明清帝王联系紧密的古典家具有6200多件。位于太和殿内的髹金漆云龙纹宝座,俗称“金銮宝座”,是故宫最大和礼制最高的家具,自明嘉靖年间制作完成至今已有近400年历史,先后见证明、清两代16位帝王的登基大典。与金銮宝座主要象征帝王威严与皇家威仪不同,陈列于坤宁宫的一对花梨木雕云纹龙立柜则是一代帝后的爱情见证。

这对花梨木雕云龙纹立柜长192厘米,宽80.5厘米,通高518.5厘米,最上层顶柜紧贴屋顶天花板,形体之高大,在故宫博物院所藏家具中无能出其右者。据《清宫造办处活计库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这对花梨柜是乾隆皇帝下令为富察皇后制作的。中国古代礼制森严,后宫使用的宫廷家具也有着极为严格的等级与礼制之别。乾隆皇帝因与富察皇后夫妻伉俪情深,才亲自下旨制作了这对堪称“世界最高”的家具。从1742年安放于坤宁宫后,这对柜子再也没有挪动过位置,280多年中,它们一直安静地诉说着帝后的深情往事。

此外,制作于清雍正时期的卷草纹带托泥圈椅、清乾隆时期的鹿角椅……作为皇家帝王的御用器具,厚重的用料、精细的雕刻与严谨的做工使故宫博物院院藏家具无不拥有绝美的器型和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时代流变至今,它们在惊艳世界的同时,也为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传承与发展留下极其重要的篇章。

重归故土 家国情缘

“人分三六九等,木有花梨紫檀。”所谓“花梨”即黄花梨,因其“似紫檀而色赤,性坚好”和各种迷人的花纹而被视为价值极高的中国名木,早从唐代开始,就被官宦贵戚们争相用作家庭家具的用材,被誉为古典家具中美的典范。

明朝时,随着文人亲自参与设计花梨家具,制作于明代的花梨家具制作工艺精良,线条简练,造型优美,并带有浓浓的文人气息,成为中国传统的经典家具。

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有一间“特殊”展厅,常年展出7件明代黄花梨家具,它们虽非恭王府的旧藏文物,却极具研究价值,而连接起它们之间奇妙渊源的正是著名画家曾佑和。

据载,曾佑和1 6岁考取辅仁女校美术系,在每日学业结束后,便常徜徉在恭王府。从辅仁女校毕业后,曾佑和与德国教授古斯塔夫·艾克喜结连理。古斯塔夫·艾克曾先后任教于厦门大学、清华大学、辅仁大学,对中国传统工艺尤其是明式家具颇有研究。他曾写下《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一书,成为后人认识中国花梨家具的重要参考书目。

1948年,古斯塔夫·艾克和曾佑和一起离开中国,前往美国夏威夷大学执教,随行携带的正是被珍藏的明代黄花梨家具。在半个多世纪的海外生活中,这批珍贵的黄花梨木家具成为曾佑和眷恋故土的象征。80多岁时,曾佑和决定回到故乡,与她一起归乡的还有那批珍贵的明代黄花梨家具。

归国不久,曾佑和便来到恭王府旧地重游,年少时于此度过的美好记忆被重新唤起。与恭王府颇为深厚的历史渊源,让她最终决定将一对黄花梨条凳,一张黄花梨大理石面书桌、一把黄花梨寿字纹圈椅、一件黄花梨夹头榫带屉板小条案等7件明代经典家具捐献给恭王府。这些明代黄花梨家具被誉为明代家具的标准件,极具研究价值,被收录于国家文物局编制的《文物藏品定级标准图例—家具卷》。

今天,这7件明代珍贵家具常年展出于后罩楼曾佑和捐赠特别陈列展厅。它们的长存不仅能让观览者“一饱眼福”,也让这座写满传奇与故事的旧日府邸,又有了新的引人入胜的故事可以深究和探寻。

悠然古韵 涤荡心海

为衬托古家具之美,北京观复博物馆珍藏的明式和清式家具的案头和香几上,或摆一瓶花,或置佛手二三,极富情趣。文物无言,却能让今人与古人在千年跨越中,神交于瞬间。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浮屠”为梵语,其意为“塔”,所谓“七级浮屠”就是七重檐宝塔。今天,观复博物馆家具馆中陈列的一对“紫檀七重檐宝塔”颇为壮观。塔高2.16米,八面玲珑,其上共有48个小佛龛,佛龛内装裱宋锦及48尊佛像(原配佛像均遗失)。塔身由紫檀制作,檐呈弧型下滑上翘,外部装饰鎏金铜,是当年清宫御制的皇室珍宝。

除紫檀七重檐宝塔外,北京观复博物馆家具馆陈列着100多件制作于明、清两代的珍贵家具,它们分别被摆放在红木家具展厅、紫檀家具展厅、黄花梨家具展厅、鸡翅木家具展厅和“渠清书屋”。为让人深刻体味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魅力,博物馆在陈展方式上别设巧思,文物布置得就像古人日常家居生活的展示,“客厅”由红木椅子和条案摆设成,“卧室”则是用黄花梨的架子床、柜子等摆设成……游走于家具馆各场景之间,风雅悠然的古人生活仿佛正在身边上演。

不同于明代帝王钟爱由黄花梨制作的器物和家具,清代帝王尤为钟爱紫檀家具。紫檀木因木质如缎似玉,纹理细致紧密,且有香气,而被古人视为“异木”,备受青睐。然而,因紫檀生长缓慢,成才大料非数百年无以得,故民间常有“一寸紫檀一寸金”的说法。

紫檀木的木材用料价值被发现于明代万历年间。当时,明王朝开放海禁,大量东南亚的罕见木材进入中国,其中就有极难成材的紫檀木。不过,紫檀家具在中国走上历史舞台的中央,则是在清代雍正及乾隆两位皇帝统治时期。尤其是乾隆皇帝酷爱古玩器物,紫檀木因备受其钟爱而被设计制作成一件件宝座、龙柜、大案、屏风、挂屏、插屏及桌、椅等各类家具和器物,并成为人们今天最常见到的紫檀文物。

猜你喜欢
紫檀黄花梨乾隆皇帝
遭雷击的黄花梨
「二皇帝」和珅对乾隆皇帝的进贡(下)
紫禁城(2020年5期)2021-01-07 02:13:56
「二皇帝」和珅对乾隆皇帝的进贡(上)
紫禁城(2020年1期)2020-08-13 09:37:26
「二皇帝」和珅对乾隆皇帝的进贡(中)
紫禁城(2020年3期)2020-04-26 05:20:28
中国紫檀博物馆
紫檀的江湖名称之乱象解读篇
中国宝玉石(2019年5期)2019-11-16 09:10:20
黄花梨推手——明熹宗朱由校
艺术品鉴(2019年9期)2019-10-16 08:57:16
价可夺金的明朝黄花梨床
收藏界(2018年3期)2018-10-10 05:34:04
乾隆皇帝与平桥豆腐
紫檀
特别文摘(2016年4期)2016-04-26 05: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