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北京再次迎来国际博物馆日。
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强调博物馆能够创造联动效应,促进积极变化,可以在诸多方面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助力美好生活作出贡献。
北京历来有博物馆之都的称谓,在世人眼中,这座有着3000余年建城史和870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本身就是一座举世无双的博物馆。北京拥有博物馆数量超过200家,是世界上拥有博物馆资源最多的城市之一。
当下,走进博物馆感受历史人文之美,已经成为北京市民日常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诸多北京家庭日渐习惯的亲子文化活动。在北京人的故乡—北京周口店古人类遗址,人们追寻着人类祖先的足迹,这是一个值得每个人在一生中至少要瞻仰一次的宝地;在著名的故宫博物院,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到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日前公布了故宫最新的“家底儿”数据—180万件(套),北京人为这享誉世界的文化宝库而倍感自豪;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人们得以沿着清晰的历史脉络,触摸中华民族从诞生到发展的历史,从一件件国之瑰宝看到民族成长的印迹;在首都博物馆,正在举办的“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等精品陈列,让观众透过一件件精美的展品,真切地感受北京各历史时期的传世之作和北京地区丰厚的文化底蕴……除了这些享誉世界的超大型、综合性的国家级博物馆,北京还拥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北京的地方性、专业性博物馆,各个博物馆丰富多元的馆藏,让众多观众追捧、流连。
对于博物馆,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道:“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在这一所所大学校里,孕育了无数求知者。他们不断地探问历史与未来之间的关系,渴望在奔涌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抓住一刻凝固的瞬间。而众多的博物馆,正是北京人追寻知识,回眸历史,展望未来的最佳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