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强国视域下我国深蓝渔业发展路径研究

2023-04-29 12:28梁铄韩立民
太平洋学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海洋强国发展路径

梁铄 韩立民

关键词:海洋强国;深蓝渔业;发展路径

海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实施海洋强国战略,促进我国由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转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战略安排。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完整提出海洋强国的战略,即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申“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同时强调“维护海洋权益”。2021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就新时期海洋领域发展,提出“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等战略任务。

海洋渔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为人类提供大量优质动物蛋白,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长期以来,我国海洋渔业发展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约束趋紧、生产方式粗放、产业效益低下等问题,亟须调整海洋渔业产业布局,拓展海洋渔业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制定和实施深蓝渔业发展战略,推动海洋渔业由近海走向深海和远洋,成为我国海洋渔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也是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时代要求。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深蓝渔业发展。2013年2月,国务院讨论通过《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控制近海养殖密度,大力拓展离岸养殖和集约化养殖”等措施。2017年1月,农业部印发《“十三五”渔业科技发展规划》,将深远海渔业生产装备研发作为“十三五”渔业科技创新重点工程之一,并提出构建“养一捕一加”“海一岛一陆”相结合的深远海渔业发展模式,形成规模化、工业化的深蓝渔业生产体系。2022年4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促进“十四五”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提高渔船装备现代化水平”“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与国际规则制定”等发展举措。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2023年6月,农业农村部、工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拓展深远海养殖空间,推进深远海养殖渔场建设,保障优质水产品供给”。

一、深蓝渔业内涵及其战略意义

1.1深蓝渔业的基本内涵

我国对于深蓝渔业的构想,肇始于雷霁霖院士在20世纪70年代所提出的“未来海洋农牧场”建设蓝图,其中对深远海养殖进行了构想。20世纪90年代末,丁永良研究员在跟踪国外养鱼工船研发进程的基础上,提出深远海养殖平台全过程模式。①2012年印发的《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发展深蓝渔业,大力推进深水网箱产业园建设”,“深蓝渔业”这一提法被首次使用。深蓝渔业的涵义,早期仅限于深远海开展养殖生产,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这一新兴产业,其概念内涵不断拓展丰富。刘晃等认为,深蓝渔业是“面向深远海和大洋极地水域,开展工业化绿色养殖、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和海上物流信息通道建设,构建‘养一捕一加一体化、‘海一岛一陆相联动的全产业链渔业生产体系,实现‘以养为主、三产融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②张瑛等提出深蓝渔业是“以更好挖掘海洋食物生产能力为目标,以海洋渔业新空间、新资源开发为特征,以海洋渔业技术创新和生产模式创新为动力的新型渔业生产模式”。③国外文献尚无深蓝渔业的概念提法,但对与深蓝渔业相近的概念已有较多阐述,这些概念包括:①深海渔业(Deep-seafishery,Deep-water fishery),即作业区域水深在200~500米之间的渔业活动:②远洋渔业(Distant-water fishery, Pelagic fishery),即利用大型捕捞渔船前往非本国专属经济区进行海洋水产品捕捞的产业;③离岸养殖(Offshore aqua-culture7mariculture, Open water aquaculture),指在远离海岸环境暴露性更强的深远海水域进行水产品养殖。此外,还有学者提出公海渔业(High-sea fishery, Open-sea fishery,Open-seaaquaculture)等概念。

尽管国内文献已提出深蓝渔业概念,但尚未形成公认的完整准确定义。为廓清深蓝渔业的研究边界,结合国家层面对拓展海洋渔业发展新空间的战略部署,并综合相关学者观点,本文采纳金永明等的定义,①即深蓝渔业是指以深远海和极地海域空间为依托,②以优化海洋渔业产业结构、推进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现代海洋高新技术为支撑,以深远海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为手段,“养殖一捕捞一加工”相互融合、“海洋一岛屿一陆地”传递接力的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具体表现为深远海养殖、远洋渔业和极地渔业三种基本形态。深蓝渔业的作业海域远离陆地,但深远海养殖的种苗繁育、要素保障、产品储运以及远洋与极地捕捞的物流仓储、运维保障等必须依赖岛屿陆地,因此需海洋、岛屿、陆地的传递接力。另需说明,一般认为极地渔业属于远洋渔业,在渔业统计中也归为一类,但“极地渔业”在发展阶段、渔业资源及环境条件、技术装备要求以及所面临的国际法约束等与一般远洋渔业相比有显著差别,尤其增长潜力差异巨大,因此将其与远洋渔业并列。

1.2深蓝渔业对海洋强国建设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科学研判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形势,对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科技创新、海洋权益维护、海洋制度建设等进行了科学论述,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海洋强国建设思想。发展深蓝渔业对海洋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首先,发展深蓝渔业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要途径。在我国部分争议海域建立海上、岛上渔业生产设施,有利于显示主权存在,遏制他国侵权行为,在海洋边界争端交涉行动中争取主动,是对“渔权即海权”思想的最好实践。③此外,发展远洋渔业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途径,是我国海上实力的重要体现,有利于拓展渔业发展空间、争取公海渔业资源配额,有利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增强我国在相关国际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④

其次,发展深蓝渔业可以大幅度拓展海洋渔业发展空间,有效缓解我国近岸浅海区域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深远海区域水域开阔、水质优良、水交换条件好,养殖尾水污染远小于海域自净能力,具有较大环境容量冗余,对开发水域的环境影响较小。⑤随着海洋渔业开发空间的拓展,近岸渔业开发密度得以有效控制,将大幅度减少近岸海水养殖污染排放,有利于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海洋环境保护,也有助于实现近岸关键生物资源的恢复和持续利用。⑥从实践看,以“疏近用远”思路引导海水养殖主体向深远海发展,已被广泛采纳并取得一定成效。

再次,发展深蓝渔业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保障高水平营养供应重要途径。当前全球粮食供给形势趋于严峻,我国口粮安全能够得到保障,但动物性食物供应量尚不能充分满足需求。⑦深蓝渔业能够为我国提供数百万吨级的优质动物性蛋白质,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重要保障。海洋动物性食物营养丰富。海洋动物性蛋白质中含有丰富的人体所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这是禽畜肉和植物性食物不具备的。海虾、海鱼中钙的含量是禽畜肉的几倍至几十倍,牡蛎中富含锌元素。⑧深蓝渔业产品对改善居民膳食结构,提升我国居民营养水平可发挥重要作用。

最后,发展深蓝渔业为海洋科技创新与突破提供了抓手。海洋科技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关键,深海是未来最可能出现重大技术创新与突破的领域,①与深海远洋相关的重要资源能源、环境效应和生命过程等问题已成为海洋科技研究的新焦点。②在深远海水域开展水产养殖和捕捞,对深海探测、海上平台、大型船舶等技术与装备提出了更高要求。围绕深蓝渔业发展在探索深海空间、开发利用深海资源和保障国家深海安全等方面的重大需求,以“进入深海一认识深海一探查深海一开发深海”为主线,加快实施深海探测战略,可以极大提升我国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进而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后备和替代资源。③

二、深蓝渔业发展主要成就与问题

2.1发展成就

如前所述,深蓝渔业具体表现为深远海养殖、远洋渔业和极地渔业三种基本形态。

(1)深远海养殖加快产业化迈进

目前文献中对于深远海养殖缺乏统一的定义。本文从实践出发,采纳农业部等8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意见》中的界定,即深远海养殖是指“桁架类网箱及养殖平台、养殖工船原则上布设在低潮位水深不小于20米或离岸10公里以上的海域,重力式网箱布设海域水深不小于15米”。我国陆架总体上较平缓,深远海养殖海域距岸线更远、海况更恶劣,养殖装备投资和生产成本也相对会更高。侯娟等的分析表明,④中国适于鱼类养殖的海域面积远大于适于贝类养殖的海域面积,因此,发展高成本、高价值的鱼类养殖是中国深远海养殖的首要选项。由于上述特点,加之我国海洋养殖相关科技和装备水平长期较低,我国的深远海养殖起步较晚,总体规模不大。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和装备制造、养殖企业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下,我国沿海地区各种创新性养殖装备和模式不断涌现,深远海养殖业快速发展。以最具代表性的深水网箱为例,2010年我国深水网箱年产量5.5万吨,占海水养殖总产量比重为0.37%:2021年产量为33.7万吨,占海水养殖总产量1.52%,产量年均增速17.8%。⑤从代表性养殖模式来看,山东省日照、青岛两市企业利用黄海冷水团海区开展鲑鳟鱼养殖,设计建造了我国首座全潜式深海智能渔业养殖装备“深蓝1号”,其养殖水体5万立方米,一次可养殖鲑鳟鱼30万条。日照市实施“千箱工程”,已建成近千个重力式深水网箱。在此基础上,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局于2020年8月批复启动了我国首个国家深远海养殖试验区建设。青岛国信集团发起并联合中国船舶集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研发建造全国最大的10万吨级规模养殖工船,全船总养殖水体达8万立方米,2022年9月首批工船大黄鱼起捕上市,其品质接近野生大黄鱼。⑥福建在全国首创鲍鱼机械化养殖平台“振鲍1号”,目前全省已投建深远海养殖平台达18台,“福鲍”“振渔”“定海湾”“泰渔”“乾动”等型号养殖平台运营良好,以民企为养殖主体的连江县成为全国最具规模的深远海养殖发展示范区。广东省已建成桁架类大型网箱4座,其中“湾区横州号”为全国最大的桁架类网箱,“德海1号”是全球第一艘由板架结构浮体与桁架结构养殖区域混合构成的万吨级智能化养殖网箱。⑦

(2)远洋渔业步人高质量发展期

远洋渔业是指远离本国渔港或渔业基地,在他国沿海或公海从事捕捞活动的水产品生产业,通常将在公海海域开展的渔业活动称为大洋性渔业,将在其他国家管辖海域开展的渔业活动称为过洋性渔业。我国远洋渔业于1985年起步,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远洋渔业国家之一。①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22)》统计,2021年我国远洋渔业总产量224.6万吨,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3.36%,占全国捕捞鱼类总产量的30.5%。远洋捕捞产出中金枪鱼捕捞量32.2万吨,鱿鱼捕捞量64万吨。全国远洋渔船总计2559艘,总功率297万千瓦,总功率占我国海洋渔船总量的22.3%。在总体规模保持稳定的情况下,近年来我国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为把握鱿鱼资源丰度与价格的动态变动,反映我国鱿钓产业景气程度,提升鱿鱼资源掌控能力和价格影响力,中国远洋渔业协会牵头于2018年起发布“中国远洋鱿鱼指数”,②其对我国乃至全球鱿鱼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一代大型金枪鱼围网渔船、金枪鱼延绳钓渔船、鱿鱼钓渔船等专业化、现代化远洋渔船等不断投入生产,显著改变我国远洋渔业装备落后面貌。远洋渔业资源专业调查船队初具规模,多次开展远洋渔业资源调查和多领域、多学科协同研究,为国际远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科学养护提供科技支撑。③2022年2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促进“十四五”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远洋渔业应控制产业规模,促进转型升级,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并提出了推动企业全产业链发展,推进产业规模化集聚发展,强化科技支撑加强人才培养,深人参与国际渔业治理等措施。远洋渔业由此进入低增长高质量发展阶段。

(3)极地渔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南北两极海洋生物种类和生物量均十分可观。目前已知全球资源极其丰富且开发利用程度很低的单种可捕生物资源南极磷虾是极地渔业主要鱼种,南大洋的蕴藏量约数亿吨。④极地的恶劣气候和脆弱环境给极地渔业资源利用及管理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相对于其他大洋,极地渔业资源开发一直维持在较小规模。不过,全球气候变暖虽然带来极地海冰范围减少等不良后果,但也为极地渔业资源开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南极磷虾渔业在维护我国极地海洋权益、保障国家营养安全、带动极地科技创新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我国加入并成为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CCAMLR)成员国,并将南极磷虾列为“国家经济战略资源”,颁布了探捕令,由此开启了南极磷虾资源开发的序幕。

在政府大力引导支持下,我国南极磷虾产业发展迅速。2011年我国南极磷虾作业渔船达到5艘,产量增加为1.6万吨,在南极的春、夏、秋三个季节开展生产,探捕站点从93个扩大到107个,生产方式不断取得突破。⑤2014年,以徐匡迪院士为首的24位院士专题报告建议国务院加快推进南极磷虾产业发展,时任总理李克强等做出了重要批示。2015年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列入《中国制造2025》,南极磷虾开发利用技术也成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的主要支持方向。南极磷虾产业由此不断提速。2020年我国南极磷虾捕捞量达11.8万吨,实现了数量级的突破,从产量上看已位居世界第二位。⑥2022年,中国首艘自主研制建造的南极磷虾专业捕捞加工船“深蓝”号获批人渔,该船配有先进的捕捞设备、连续泵吸捕捞系统,以及冻虾、虾粉等智能化船载加工生产线,可实现连续加工处理和自动包装运输作业。该船填补了我国在南极磷虾高端渔船领域的空白,达到国际同类先进水平,表明我国已经实现从引进二手大型拖网渔船到自主研发专业捕捞装备和技术的转变。①自首次探捕至今十多年来,我国南极磷虾业在资源勘察、作业船研制、船载捕捞与加工装备、磷虾高值化利用等领域不断创新发展,已成为世界主要极地渔业国家。

2.2面临问题

(1)深远海养殖面临环境、苗种等诸多挑战

深远海养殖是海水养殖向更深更远的海域进军,这对易受风暴潮、水团变化、生物灾害等自然条件影响的海上养殖提出了严峻挑战。深远海域自然环境更为恶劣,尤其是占我国海水养殖比重较大的黄海、东海和南海中北部海域易受台风、绿潮等影响。此外,深远海养殖远离陆地,可达性差,缺乏能源、饲料、补给等各类支撑及安全保障,从而增加了深远海养殖持续运营及应对灾害的难度。为应对风暴潮、生物灾害等问题,装备的复杂性也大幅度增加,使得其在实践中易出现多种问题,可靠性与安全性不足,国外养殖技术装备在本土化应用中也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深远海养殖面临的另一个重大挑战是适养苗种的供应。深远海养殖远离陆地,加之面临的风险大,投资回收期长,单位产出的经营成本远高于近海养殖,因此找到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适养品种是养殖模式成功的关键。目前除少数项目外,大部分深远海养殖项目未找到适养的高价值品种,市场竞争力不强。一些重要品种的种苗供应还依赖国外,良种培育和规模化扩繁任重道远。当前各地深远海养殖项目仍以实验性、探索性项目为主,成熟高效的养殖品种、技术和相应的经营模式仍在摸索中。

(2)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短板较多

随着全球海洋渔业治理持续变革以及全球海洋渔业资源与气候环境变化,我国远洋渔业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和短板。一是我国远洋渔业发展历史相对其他主要远洋渔业国家较短,在国际大洋渔业资源份额较小,尤其是随着国际社会日益关注全球海洋渔业资源的养护以及渔业活动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在公海渔业方面已经出现为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而要求关闭公海渔业的声音,渔业资源份额面临进一步减少的压力。此外,随着一些发展中国家对专属经济区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意识增强,获得过洋性渔业资源的难度也不断提升。因此,我国远洋渔业产量的增长空间有限。二是我国远洋渔业装备现代化水平不足。我国远洋渔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驱动因素是近海捕捞能力过剩与渔业资源衰退,由此倒逼捕捞能力向远洋转移,因此早期远洋渔船多是近海捕捞渔船改造而成,②或是购买发达国家二手捕捞船,在发展初期即面临装备老旧等问题。虽经不断升级改造,但与国际渔业发达国家相比,装备技术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在捕捞装备方面,大型新造渔船的冷藏、水下灯具、探鱼声呐系统、通信导航装备等关键技术装备还依靠进口。③三是随着国际渔业治理体系变革,养护海洋资源、打击非法捕鱼等行业监管趋严,对渔业经营管理等方面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不断提升,但现有的高素质人才供给还存在严重不足。

(3)极地渔业受基础研究、装备技术与国际法制约

近十几年我国在南极磷虾利用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磷虾捕捞加工船的设计、研发以及磷虾加工等领域不断提升,但与挪威、加拿大等领先国家相比差距仍然明显。一是我国针对南极磷虾渔业及其装备的基础研究,如渔场形成机制、气候响应、海冰力学特性、冰载荷预报技术等积累不足,高端声学探测仪器等资源探测装备技术落后、渔场渔汛预测能力以及渔场气象保障能力薄弱,这导致渔场搜寻成本高及对恶劣气象变化的应对不足,降低了捕捞效率和效益。二是南极磷虾捕捞技术装备不足,如研发的六片式结构南极磷虾拖网虽已取得明显进步,但与挪威等国先进的吸虾泵连续捕捞技术仍有差距。①针对南极磷虾资源特点、生化特性和产品市场需求等定向研发的专业性装备与技术,如专业磷虾捕捞船和极地渔业综合研究船的设计建造关键技术、南极磷虾高效生态捕捞装备与技术等,已成为我国南极磷虾渔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制约。三是磷虾加工技术仍有待提升。磷虾壳中氟含量很高且消化酶系发达易自溶,必须在捕捞后尽快加工。但我国磷虾捕捞加工船、南极磷虾油提取与精制整体加工利用技术等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尚有明显差距,并且由于食品安全基础研究不足,氟、砷等指标科学阐释不明,质量标准建设落后,使得磷虾产品作为食品与保健品上市受到限制,②限制其价值提升。第四,北极渔业方面,与南极有《南极条约》体系一统全局不同,北极地区的相关制度还未健全,而北极国家有把沿海国的管辖权延伸到公海的意识和趋势,试图主导北冰洋公海渔业管理制度构建的程序及方式。③2021年生效的《预防中北冰洋不管制公海渔业协定》中规定,16年内禁止在中北冰洋公海区域进行商业化捕捞。④我国在北极人渔方面受到诸多国际法与区域国家组织的制约,难以大规模发展。

(4)远海物流运输与信息保障不足

由于远离陆地,深远海养殖与捕捞的物资运输保障与各类信息保障难度大,而目前有关的运输装备及信息监测、探测技术装备等难以满足需要。在物流保障方面,深蓝渔业产品的质量控制与冷链系统要求针对不同渔获物,实现从捕捞到餐桌全过程的保鲜处理及溯源,而目前我国海上水产品冷藏保鲜、加工流通装备仍相对落后,冷链物流体系尚不完备,难以满足高品质生鲜的要求。⑤信息保障方面,深远海养殖需要广泛而细致的气象、水文、水质和水生生物等方面信息,尤其是对具体养殖海域的温、盐、流、营养物以及生物活动方面信息的精度、连续性、可靠性等要求较高,这些信息是深远海养殖装备实现自动化调控的基础。目前,我国在海洋物理、生化探测监测技术、高精度传感器研发制造、海洋环境监测及通信网络建设等方面发展存在短板。⑥远洋与极地捕捞在水文、气象信息外,对不同尺度的渔业资源的分布变动探测有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是需要在海上实时环境与鱼群监测系统的支持下,结合船载声呐系统、物联网技术及水声通信技术等,精准确定作业位置,从而实现生态、节能、智慧的捕捞生产。另一方面还缺乏基于全球远洋渔业资源科学调查与生产性调查建立的全球海洋渔业资源监测与评估体系。

(5)海洋气候环境变化带来新威胁

深蓝渔业易受自然生态环境影响,具有环境脆弱性。我国发展深蓝渔业的主要海区包括东海、黄海、南海以及北太平洋、印度洋和南极等区域。这些海区海洋与气候系统内在的自然变动(包括热带气旋、厄尔尼诺等)对水位、海温、海流等会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影响到渔业资源分布、养殖工程设施和养殖环境等。⑦对于远洋和极地渔业来说,海洋环境变化对全球主要经济鱼种的资源量及空间分布有显著影响,这使得远洋渔业经营风险大幅度增加。特别是短生命周期的中上层种类,资源量的变动幅度很大。⑧我国公海渔业占远洋渔业总产量比重达70%以上,其中鱿鱼钓产量约占六成以上,①但历年来其产量随海洋环境波动剧烈,导致下游的精深加工、综合保障、市场营销等产业风险增大。极地渔业方面,气候变暖与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共同作用对包括南极磷虾在内的众多极地海洋生物的生物量造成冲击。黑潮是对我国近岸海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生态环境因素。研究发现全球变暖会加速黑潮流动,导致我国陆架海在过去30年快速增暖,其速率是全球平均增速的5~10倍,形成“热斑”现象。②陆架海的快速增温,对其生态系统带来巨大影响,进而对深远海养殖业产生严重危害。

三、国际深蓝渔业发展的典型经验

国际范围内,挪威、日本、加拿大和智利等国在深远海养殖、远洋捕捞以及极地渔业等领域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这些国家渔业产业技术发达,大型企业作为产业经营主体,普遍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由于深蓝渔业具有资本化、工业化、装备化、规模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性质,这些国家在发展深蓝渔业的过程中具备了一些共性优势和特点。

3.1以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

深远海养殖方面以挪威大西洋鲑产业最具代表性。挪威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大西洋鲑生产国,高度重视大西洋鲑产业技术体系发展,构建了品种选育、鱼用疫苗、种苗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深水网箱装备及相应养殖技术等全套高水平技术体系,实现了深远海养殖过程中种苗输送、饲料投喂、渔获捕捞、增氧以及水质监测和净化等环节的自动化,并研发出了智能化网衣清洗系统和渔获规格分级系统。③其AKVA公司研发的HDPE圆形网箱抗风浪和海流能力优良,最具有代表性。这些高水平技术装备有效提高了养殖系统容量、质量和可维护性,使高质优价的挪威产大西洋鲑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④

远洋捕捞方面,世界渔业发达国家如日本、韩国和欧美等国的捕捞船队积极推动渔业技术创新升级,广泛采用声纳捕捉鱼群技术、全球定位导航(GPS)系统、自动排放网、潜水器、浮标、坐标系统和自动筛选器等先进技术装备,有着较高的生产效率和稳定性。⑤作为一种高效、高技术、标准化的物流模式,冷链物流能够减少损耗提升产品价值,尤其是超低温冷链,对以高价值渔获为主要产品的深蓝渔业具有重要意义。日本作为全球水产品消费和进口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水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水产品冷藏运输率达到90%,零下20至零下40度冷藏能力占总冷藏能力80%,对其渔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⑥

3.2以精深加工提升产业价值

国际主要渔业国家注重对海洋渔业单一鱼种的规模化、系统化的深度开发,构建起了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尤其是一些国家还会通过精深加工进一步提升产业产值和效益。如挪威的深远海养殖产业以大西洋鲑为主导品种,从鱼种培育、鱼苗孵化到商品鱼养成,挪威构建了完善的大西洋鲑产业链,覆盖了苗种繁育、成鱼养殖、营养与饲料、海上服务、营销、物流、屠宰加工和增值产品等各环节,通过单一品种的深度开发带动了全产业链发展。⑦加拿大海水养殖业以大西洋鲑、贻贝、太平洋牡蛎、美洲牡蛎等为主要养殖品种,其中大西洋鲑是加拿大最主要的深远海养殖品种。加拿大非常注重通过产品精深加工业实现价值增值,其产品加工能力和渔业产品具有很强的世界竞争力。加拿大将先进的科技实力运用于产品精深加工,确保其生产的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绿色环保、安全性高的地位。为确保产品加工质量,加拿大政府制定了严格的渔业检测和质量控制体系,基于食品安全保证体系(HACCP)的质量管理项目确保着加拿大出产的养殖水产品能够满足世界各地水产品市场的严格要求。①作为南极磷虾资源开发的重要参与国,加拿大主要聚焦南极磷虾的加工环节,基本不参与南极磷虾的捕捞。加拿大注重在鱼类营养学方面科学研究,对全球包括南极磷虾在内的高经济价值品种的相关研究积累丰富。加拿大从其他国家购进原材料,凭借深加工环节的优势进行南极磷虾营养成分的深度提炼加工,占据了国际磷虾产业的重要份额。

3.3以积极参与构建国际渔业秩序

深蓝渔业所涉及的海域及海洋资源往往为全球或区域国家共有。《联合国鱼类种群协定》明确规定了不是区域渔业管理组织的成员国或安排的参加国不能行使公海捕鱼权利。在这种制度安排下,积极参与国际渔业治理是获得渔业资源份额的必由途径。国际主要渔业国家非常注重通过合作建立双边多边政府间国际渔业组织或海洋生物管理组织,②由此建立有利的国际渔业合作秩序,以对参与国渔业资源开发行为、海洋生态系统与环境管理、渔业资源份额分配等事务进行协调和管理,确保生态环境与渔业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在保障各参与国的经济利益的基础上,更好地维护自身的渔业权益。如挪威积极参与国际渔业合作,加入了包括北极,白令海和巴伦支海等区域水域的管理组织,通过国际合作来保护海洋资源,并积极采取环境友好型的捕捞策略,对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极地渔业方面,为更好地保护南极海洋生物资源,1980年澳大利亚、美国等国签署了《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两年后成立了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CCAM-LR),该委员会作为《南极条约》框架下管理海洋生物资源的唯一多边机构,负责制定各类渔业资源养护措施,受理并发放南极渔船捕捞申请③o需要注意的是,由渔业发达国家主导建立的资源养护利用规则与习惯国际法、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国际环境法确立的国际法基本原则并不完全一致,如金枪鱼国际组织在配额分配和捕捞能力限制方面有损于新兴远洋渔业国,而更偏向维护自身权益④。

四、我国深蓝渔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深蓝渔业是海洋渔业最具潜力的发展领域,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我国具有发展深蓝渔业的良好基础,今后应充分发挥我国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大国和地域海域广阔的优势,以科技创新、模式创新和公共服务创新等为重要抓手,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深蓝渔业的“中国模式”,实现深蓝渔业的高质量发展,引领全球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从深蓝渔业的构成部分来看,远洋渔业发展已较为成熟;极地渔业发展空间较大,其发展主要依赖技术装备进步与国际渔业合作;深远海养殖增长空间最大,需要做的政策选择多。

4.1发挥大国优势,构建深远海养殖区域化特色发展路径

作为海洋大国,我国海岸线漫长,南北跨度大,不同省区市具有不同的海域自然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基础,应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深远海养殖发展路径。黄渤海区域资源条件优越,海洋牧场建设发达,可依托海洋牧场建设,将深远海养殖作为海洋牧场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综合开发降低养殖环境影响和生产经营成本。可充分利用独有的黄海冷水团资源,加快推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建设,大力发展规模化高品质鲑鳟类冷水鱼养殖。东海区域,发挥福建、浙江等民营深远海养殖主体发达、经营机制灵活、探索精神强的优势以及海域、品种优势,大力发展大黄鱼、鲍鱼等深远海养殖,加快推进各种新型深远海网箱、围栏等新型装备研发,探索安全可靠、更具经济性的养殖模式。南海区域海域面积最大,台风风暴潮等灾害发生频次高,应大力加强抗台风深远海养殖装备研发,探索装备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平衡点,并充分利用波浪能、温盐差能、风能等海洋新能源,依托数目庞大的岛礁开展深远海养殖。我国海水温度季节、区域间变化大,可采用养殖工船、动力船型网箱等装备发展巡弋式养殖,随季节变化在大地理尺度上变换养殖海域,使水文条件保持在养殖生物最适宜范围内,由此可大大缩短养殖周期,降低养殖成本。

4.2发挥体制优势,打造规模化深远海养殖技术经济新模式

作为工业化生产模式,深远海养殖具有“小干大困难、大干小困难”的规模经济特点。我国深远海养殖尚处于发展初期,示范效应尚未充分显现,敢于进入深远海的企业不多,多数项目规模小,不具有技术经济优势。对此,要发挥我国国资与民资相结合的体制优势,探索深远海养殖品种、技术、规模、效益等的优化组合模式,加快实现规模经济。一是围绕适养品种完善养殖技术和模式。针对深远海养殖关键核心技术与管理模式,开展产业技术创新探索,着重开展重点深远海养殖鱼种的养成技术、陆海接力养殖技术、重点鱼种的病害检测和疫情防控技术、新型深远海养殖装备运营管理模式等的实践探索。二是开展技术经济效益核算。利用已有各类深远海网箱养殖项目的投入产出数据,对深远海养殖技术经济特征进行分析、比较和推算,筛选识别最具经济价值的养殖模式,实现规模化推广复制。三是加快配套产业培育。随养殖规模的扩大,应加强种苗、饲料、冷链物流、加工、销售、旅游等关联产业的系统规划以及重点项目培育,尽快构建完善的深远海养殖产业体系。四是积极发挥国企融资成本低、执行力强的优势,以国企为主实施大型养殖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发挥民营企业经营灵活的优势,鼓励民企以租赁装备方式、建设多样化中小型装备方式等开展深远海养殖。推动国企与民企联合投资,加快实现规模经济。

4.3发挥种源与生物科技优势,突破深远海养殖种苗繁育

深远海养殖生产活动远离陆地,环境恶劣,经营成本明显高于近海养殖。因此,能否筛选培育出具有与近海养殖鱼类产品有稳固市场分隔且具有高价值的养殖鱼种,并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是深远海养殖业成功的关键。我国海岸线漫长,海域空间多样,海洋水文气象要素的差异大,季节变化大,海洋鱼类的物种多样性强,适宜作为原良种繁育基地的地域海域广,因此具有良好的种源优势作为深远海养殖鱼种筛选培育的基础。

当前,我国深远海养殖业正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初创至快速发展期,深远海养殖鱼种的筛选培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应充分发掘利用我国沿海各地优越的水产种质资源,开展海水养殖优良品种和新品种联合创新攻关。通过引导重点水产种业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联合,集聚国内水产种质资源创新创制领军团队和人才,综合运用传统育种和现代分子育种技术,集中力量针对鱼、贝、藻等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潜力品种进行科技攻关,突破水产优良新品种的引进、选育、规模化繁育等方面关键技术瓶颈,摆脱对国外鱼卵和种苗的依赖。重点培育改良大黄鱼、金鲳鱼、军曹鱼、石斑鱼、绿鳍马面纯、黑头鱼等本土深远海养殖优良品种。同时发挥我国丰富多样的地域水域资源,在引进的基础上自主培育大西洋鲑、虹鳟、硬头鳟等非本土品种,形成一批抗逆性强、性状稳定、适应性好、品质优的深远海养殖品种,并同步建立起以国家、省级水产原良种场和水产种业领军企业为龙头,以规模化苗种繁育场为基础的“育一繁一推”一体化深远海养殖种苗研发生产推广体系。

4.4发挥制造业与工业技术优势,突破深蓝渔业关键技术装备

技术装备是深蓝渔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拥有门类齐全、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制造业体系,具有较高水平的工业研发体系,应发挥产业与科技协同优势,构建深蓝渔业技术装备研发创新和制造体系,应从以下方面大力强化深蓝渔业技术装备研发制造。

一是大力开展深远海养殖技术装备研发。瞄准国际科技发展前沿跨越式发展,适应绿色高效、大型化、智能化发展要求,开展新型养殖工船、封闭式养殖平台、海上立体养殖设施等大型化、信息化深远海养殖装备的研发生产,以及相配套的高效环境控制系统、智能集中控制系统、自动化运维系统、高效一体化渔获物加工系统等的研发设计,推动我国成为全球重要的深远海养殖装备制造基地。支持相关海工企业持续推进对现有各类养殖网箱的技术革新以及国外技术引进,提高装备自动化水平及可靠性和经济性。

二是持续提升远洋极地作业渔船研发建造能力。开展大洋极地作业现代化专业渔船研发,建立渔船数字化研发平台,提升大型渔船功能、结构、水动力学等基础性研究,提升大型远洋渔船捕捞装备与船载加工装备的专用化、自动化水平,加强信息化融合,提高渔船操控作业的集成化水平,自主开发大型远洋拖网渔船、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金枪鱼围网渔船、鱿鱼钓渔船等专业船型,推动形成我国现代化大型渔船自主研发与建造能力。

三是以深蓝渔业各类实践应用场景为需求牵引,突破新一代海洋水质、环境、生物传感器关键技术,开展数字化多参数水质传感器、水下声学探测装备以及水下立体视觉装备产品研发,形成适用于移动或固定平台使用的系列水下声、光、电传感器产品体系,以支撑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的深远海养殖与远洋捕捞所需的精准化鱼群探测预报,针对“卡脖子”关键技术,通过设立重点研发专项加以突破。

4.5发挥政策优势,构建深蓝渔业公共服务体系

深蓝渔业是海洋渔业向深海大洋的空间拓展,不确定的环境使得对公共服务的要求更高。深远海养殖方面,我国重点海域的环境参数及其季节变化特征普遍尚不明确,网箱养殖的环境影响尚未进行系统化测定,相关公共服务基础薄弱。远洋捕捞方面,全球远洋渔业资源的季节性分布规律和作业区域精细化海洋水文气象保障有待进一步建立完善。为此,应发挥我国政府管理体制灵活、综合协调性强、政策工具选择多的优势,逐步构建深蓝渔业公共服务体系。现阶段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组织科研院所及有关企业,对重点开发海域的温度、盐度、海流、溶解氧、酸碱度、初级生产力等海洋物理和生物地球化学参数进行科学测度,制作高分辨率的海域系统模型。以试验性项目为基础和平台,对养殖排放残饵、氨氮、磷等污染物的总量、排放路径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监测。基于上述基础性工作,组织专家测算养殖容量,确定最优养殖量,编制深远海养殖发展规划和绿色养殖操作规范,作为开展海洋行政管理的重要依据。

二是加强5G、北斗、海洋卫星、气象卫星等新型技术手段在远洋渔业资源勘探、通信和气象保障领域的应用。在开展全球性渔业资源科学调查基础上,开展常规性生产性调查,建立覆盖全球海洋主要渔业资源的监测与评估体系,建立覆盖全球主要渔区的精细化海洋水文、气象预测预报与监控体系,建立全球海洋渔业资源及水文气象信息数据库,并基于此开发信息公共产品,服务深蓝渔业企业。

三是针对当前深远海养殖企业投保困难的实际情况,根据其经营特点,以深远海养殖装备设施、深远海养殖生物存量等为重点,探索建立政策性保险体系,并探索将深远海养殖保险纳人渔业互保的可行性和有效路径。

4.6发挥海丝优势,开展深蓝渔业国际合作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合作战略构想提出以来,我国与共建国家各项合作不断加深,经济技术合作日益密切,为深蓝渔业合作奠定了基础。可将深蓝渔业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洋产业合作的重要载体,分区域选择重点合作伙伴和产业项目,拓展深化渔业产业合作。就深蓝渔业整体而言,应当跟踪研究相关国际公约与组织、区域渔业管理组织以及重点国家和地区等在全球海洋渔业治理方面的实践与进展,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渔业管理组织事务,提出国际渔业治理的中国方案,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渔业治理秩序。①

针对远洋与极地捕捞渔业,加强渔业外交与国际渔业合作,创建互惠互利的商业性勘探体制机制,在巩固传统渔场的基础上积极开辟新的渔场,拓展渔业资源份额,构建远洋渔业资源开发的新模式,增强我国在参与全球渔业资源管理与开发中的竞争力和话语权。②针对深远海养殖业,可以东北亚、东南亚和大洋洲、南欧为重点,推进深远海养殖合作。东北亚地区主要依托“冰上丝绸之路”南段建设,与俄罗斯、朝鲜等国共建冷水鱼养殖基地,开展大西洋鲑、裸盖鱼等养殖。东南亚和大洋洲主要依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等热带岛屿国家开展金枪鱼等热带鱼类养殖。南欧地区主要依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希腊、意大利等国合作,利用地中海深层冷水团开展冷水鱼养殖。开展深远海养殖国际合作,应积极探索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如按照“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有关要求,研究渤黄海一日本海洄游式养殖高价值冷水鱼类的可行性,在分析日本海深远海养殖相关资源环境、产业、技术、基础设施等相关问题基础上,对与俄罗斯、朝鲜等国家合作开展深远海养殖的可行性进行研判,合作建立可行的运营模式。

4.7发挥基础科研优势,积极应对气候环境变化

随着我国基础科研能力不断增强,我国在海洋物理、海洋生命科学、海洋渔业、海洋信息、海洋气象等领域的研究已经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基于我国深蓝渔业发展现状,目前应在三个方面加强对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应对工作。一是加强气候和环境变化对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影响的科学研究。着重通过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基础科研项目,强化对我国近岸海域、远洋渔业作业海域、南极海域等深蓝渔业所涉及的重点海域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二是加强深蓝渔业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研究和建设。深蓝渔业所涉及的海域广大,需要对于大尺度的海洋环境变化(如厄尔尼诺现象、赤潮绿潮等)实现提前感知和有效预测。通过各级政府和养殖企业、捕捞企业、科研院所等不同主体建设不同地域尺度的海洋观测系统,并整合为集成联网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立大数据库并实现观测数据的开放共享,为深蓝渔业的科学研究、监测预警和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当前阶段,还需要重点加强对日本核废水排海对海洋环境影响的系统化监测。三是加大对应对气候变化的深蓝渔业技术装备研发支持力度,包括观测监测技术装备,预测预警信息模型等,突破海洋大数据分析挖掘以及数值预报的关键技术,开发海洋物联网、智慧海洋及海洋预测预报模型等技术产品与基于海洋大数据的信息产品等,通过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来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猜你喜欢
海洋强国发展路径
南海经济圈的构建设想及海洋产业选择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
中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新媒体环境下影视制作与传播的发展路径
保定市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明代海上力量缘何称雄东方海域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海洋强国崛起的经验总结及中国的现实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