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人》中党的政治建设经验

2023-04-29 00:44李娜娜
商洛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政治建设共产党人

摘 要:政治建设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本质规定和内在要求。抗日战争时期,为确保党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党人》党刊中对党的政治建设进行了丰富而深入的实践探索,为把党建设成为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经验启示主要有:以夯实党的政治建设的思想根基来坚定政治信仰;以明确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议题来加强政治领导;以严明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保障来提高政治能力;以打造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工程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从伟大历史实践中汲取力量和智慧,对新时代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共产党人》;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建设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033(2023)03-0001-07

引用格式:李娜娜.《共产党人》中党的政治建设经验[J].商洛学院学报,2023,37(3):1-7.

The Experience of the Party's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The Communist

LI Na-na

(School of Marxism, Shangluo University, Shangluo  726000, Shaanxi)

Abstract: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s the essential regulation and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roletarian political parties.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became the leading core of the Anti-Japanese national united front, the CPC carried out a rich and in-depth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the Party's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The Communist. It has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building the Party into a Marxist party that is fully consolidated politically, ideologically and organizationally, and for lead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to victory. The experience and inspiration of the Party's political construction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mainly include: consolidating the ideological foundation of the Party's political construction to strengthen political belief, clarifying the core issues of the Party's political construction to strengthen political leadership, strengthening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of the Party's political construction to improve political ability, and building the basic project of the Party's political construction to purify the Party's political ecology. Drawing strength and wisdom from the great historical practice has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deep development of the new great project of Party building in the new era, led by the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Key words: The Communist; the period of Anti-Japanese War; political construction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这一重要论述内蕴着党的政治建设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根本性地位。在涉及党的政治建设的相关研究中,更多的文献聚焦于党的政治建设的时代价值、科学内涵、结构功能和實践进路等方面,在党的政治建设的演进历程、逻辑理路、核心要义、经验启示等方面形成了很多重要的理论成果,但立足特定时期特定期刊的研究和讨论相对较少。基于此,本研究立足历史的逻辑,对由中共中央主办的创刊于1939年10月,停刊于1941年8月的《共产党人》进行探索。

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救亡”的时代主题下,为推动全党更好地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更好地巩固党的组织和加强党的领导,确保抗日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此时出场的《共产党人》刊物便光荣地承担起推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历史使命。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毛泽东提出了“帮助建设一个全国范围内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塞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的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目标,并进一步指明“建设这样一个党的主客观条件也已经大体具备,这件伟大的工程也正在进行之中,帮助进行这件伟大工程,不是一般党报所能胜任的,必须有专门的党报,这就是《共产党人》出版的原因。”[2]在这里,毛泽东不仅明确指明了《共产党人》党刊的出版缘由和性质定位,也已经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系统布局中凸显了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地位。为实现全党的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在《共产党人》中,从坚定政治信仰、加强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深入分析《共产党人》文本中党的政治建设的举措经验,对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具有启示性价值。

一、坚定政治信仰:夯实党的政治建设的思想根基

政治信仰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思想根基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受洗礼,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3]。在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也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加强理论教育对坚定政治信仰的重要性,强调必须用科学的理论增强政治信仰的内驱力,用创新的理论增强政治信仰的凝聚力。

(一)用科学的理论增强政治信仰的内驱力

坚定政治信仰一刻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引。这一时期,针对党内存在的对“党和群众团体——农会的区别,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区别,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区别,统一战线与阶级斗争的关联等,还弄不清楚”[4]问题,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强调“巩固党的中心一项,就是加强党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5]根據这一要求,王稼祥提出要根据党员干部的政治文化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内教育。例如,要求久经锻炼而过去缺乏机会学习的老干部必须“学习马列主义的理论”。对于知识分子与学生出身的新干部新党员则“教育他们真正掌握马列主义的人生观,清洗头脑中还存在着的资产阶级的小资产阶级的思想,真正转变到无产阶级的思想。”[6]同时,这一时期也强调需要通过行之有效的学习途径、教育方式加强理论教育。例如,通过开展学习竞赛、规范学习制度、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等形式充分发挥中央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在教育机构中的主阵地作用,各地党的领导机关依据具体实际办理地方党校和训练班。通过丰富的教育形式提升全党理论水平,增强政治信仰的内驱力。

(二)用创新的理论增强政治信仰的凝聚力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要善于适当地把理论原则同中国的,特别是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7]在解决中国问题的实践中,全党一致认为毛泽东同志是“理论与实践一致的典型人物”。他创作的《〈共产党人〉发刊词》《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是“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典型的结晶体”[8]。因此,张如心指出:“为了使马列主义中国化的事业能够完满地解决,我个人认为,全党干部必须很好地学习毛泽东同志的精神和研究他的著作”[8],并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概括为“毛泽东的思想”。他还进一步强调:“要以我党特别是毛泽东同志的创造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9]来教育全党。可见,这一时期,全党加强对毛泽东的精神和相关著作的学习增强了全党政治信仰的凝聚力,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思想政治基础。

抗战时期,坚定党的政治信仰的举措经验启示我们:一是必须解决好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政治信仰问题。当前,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进程中,发现党内的一些党员干部依然存在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信仰模糊等问题。针对这些严重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我们要固的本,就是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10]二是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党。政治信仰的模糊和迷茫主要是因为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不深入,未能对科学的理论进行深入思考,也未能结合实际问题和工作实际进行深入学习。因此,必须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党,尤其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这就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明确学习内容,还要坚持集中性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充分运用各种媒介和途径真正推动全体党员在深入而持久的学习中全面把握这一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时代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中能够信仰坚定、方法正确、行动有力。

二、加强政治领导:明确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议题

政治领导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核心议题。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国际国内和党内的形势异常复杂。随着日本对华策略转变为将主要兵力集中于攻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此时国民党的反共倾向也日益增长,“许多地主与资产阶级份子,例如公开的汪精卫与暗藏的汪精卫之流,已经投降敌人或准备投降敌人。”[11]在此严峻形势下,中央强调“全党的统一性、集中性、和服从中央领导的重要性”[12]。基于此,在《共产党人》刊物中刊登了相关政策文件和文章,对加强党的政治领导问题进行了努力探索。

(一)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加强党的政治领导的首要前提是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工人阶级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就着重强调维护党中央权威的重要性,明确“问题是靠权威来解决的。”[13]列宁强调“工人阶级为了在全世界进行艰巨而顽强的斗争以取得彻底解放,是需要权威的。”[14]鉴于此,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严峻的抗战环境下也高度重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罗迈指出,“中央是党的头脑”[15],并进一步强调“全体党员,全党的组织,一致团结在中央的周围,帮助它完成一切难以完成的任务,这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保证。”[15]《扩大的中共中央第六次全会关于各级党部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中指明:“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党的一切工作由中央集中领导,是党在组织上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各级党的委员会的委员必须无条件的执行。”[16]这些实践探索有力地维护了党中央的权威。

(二)坚决维护毛泽东的领导核心地位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关键在于维护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指出:“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的,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17]这意在表明全党必须拥有一个领导核心。列宁也强调:“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是领袖的作用。”[18]这表明党的领袖必须拥有实际上的权威。罗迈强调正是因为“党选举了在全体党员和全国人民中最有威信的,最有影响的,最有政治远见的,最有革命经验的,像毛泽东同志等这样的人物来担负中央的主要领导责任”[15],才能使党中央在民族自卫战争中起到先进的领导作用。张如心也强调要“更亲密地团结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底周围,坚决地执行党的指示,是有极大的迫切的意义,这是不言而喻的。”[9]这一时期,确立毛泽东同志的领导核心地位,是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根本政治保证。

(三)坚持党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

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必然要求坚持党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抗日战争时期,随着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迅速扩大,党政军民关系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的现象,主要有党员包办一切、本位主义、青年团体向党的领导闹独立等。如党内有些同志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存在“党包办一切的工作作风”[19]。在部队中,某些党员出现了“在生产运动中为了钱,不肯如数报告”的“本位主义”[20]的不良表现。在群体组织中,更有青年团体变成“第二党”而“过分强调青年革命工作的独立性,有时藉口以统一战线青年组织为口实,而不尊重同级党的领导,直到不服从上级团体和同级党的决议。”[21]针对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党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实现党政军民间的团结统一。对此,杨尚昆在《论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中指出:“必须保障党在各种工作中的领导,党政军民四位一体的口号,便是这样意义。”[22]何英才也强调:“加强党在各方面的工作与领导,不论在政权中,军队中,机关中或各种群众团体中,党员应成为执行党的任务的模范。”[23]历史表明,在此特殊形势下,客观上要求党对军队、政府、群众团体、学校中的党部等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的工作都要进行领导,坚持党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是党的领导实践的重要遵循。

抗战时期,加强党的政治领导的举措经验启示我们:一是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的本质是确立党的领导核心和指导思想的重要地位。”[24]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25]党的二十大重申“两个确立”[1]。因此,全党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二是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两个维护”是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题中之义。要教育引导全体党员自觉践行“两个维护”,以坚定的政治信仰切实站稳政治立场,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强烈的担当精神敢于同各种损害党中央权威的现象作斗争,在行动上与党中央同向同行,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提高政治能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保障

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保障。抗战时期,我们党深刻地认识到提升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政治能力的重要性,强调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核心堡垒作用,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这些实践探索不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而且为党实现政治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一)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核心堡垒作用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至关重要。在《共产党人》中,共产党人对党的基层组织尤其是党支部的核心堡垒作用的发挥作了深刻说明。一是明确基层党组织的性质和目标。罗迈强调“党的下级的支部,是党的基本组织。工厂企业支部,农村支部与军队支部,更是党的基本堡垒。”[15]而基层党组工作的重心始终围绕着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在遵循党的长远目标“为党的政治纲领而奋斗”的前提下,其阶段性目标是巩固党的组织,使其服务于抗战的需要。二是开展群众工作来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基层组织是连接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党的一切口号、主张、政策依靠支部才能具体深入到群众中去。因为“把党、政、军、民各方面的工作联系起来,使各方面的工作都能进步,都能发展,都能推动。”[26]所以,“黨必须满足群众今天的切身的、局部的要求,取得群众的拥护和信任,而且同时必须使群众从这种切身的、局部的要求的满足中去为了远大的理想(最后解放)而奋斗。”[27]这表明,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各级党组织要在开展群众工作的过程中发挥好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的作用,这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中央的政治路线在基层党组织中贯彻执行,推动全党更加坚强有力。

(二)着力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

提高党的政治能力关键在于着力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毛泽东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28]这一重要论述体现出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的重要性。针对党内部分同志不认真了解具体情况,不尊重历史事实,教条地分析和研究材料与其他阶级,致使“党的政治路线停留在口头上、纸头上、而不能具体实现”[29]的问题,洛甫强调必须加强政治理论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领悟力与政治判断力。《中央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也强调,全体党员干部“都应当学习和研究马列主义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具体运用。”[30]此外,这一时期中共中央还密集出台了《中央关于办理党校的指示》《中央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中共宣传部关于加强干部策略教育的指示》等,对不同地区、不同级别、不同文化水平的党员干部的教育内容、教学方式、组织方式等作了非常详细的规定,以大力提升党员干部无产阶级的觉悟水平。同时,要加强实践历练,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执行力。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建设不仅依靠理论学习来形成先进的政治觉悟,还需要有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的政治执行力。这一重要认识从干部的提拔中坚持的“政治条件与工作能力并重”[31]的原则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彰显。王稼祥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因此,应当教育党员干部“深入下层实际工作,重视实际斗争的经验”,还应当教育他们“接近工农劳动群众,决心为无产阶级及劳动人民服务。”[6]此外,在干部的教育通讯中,冯五星从镇原县开展临时政府委员会的实际工作中总结道:“在每一具体工作中去实行党的统一战线的策略,从每一次具体的经验中去学习统一战线的工作,这是每个党员每个干部的责任。”[32]这表明,党员干部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主体力量,不仅需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也要在行动上旗帜鲜明讲政治。

抗战时期,加强党的政治能力建设的经验启示我们:一是各级党组织在群众工作中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这要求各级党组织在群众工作中必须紧扣民心这个最大政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突出的实际问题出发,把为人民谋利益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和实际行动中。二是要将学习理论与解决实际相结合,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三力”。在理论学习上,党员干部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结合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当前,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来研判新形势、分析新问题,增强政治领悟力和政治判断力。在实际工作中,党员干部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立足本职工作,注重在基层一线加强实践锻炼,注重开展调查研究,在实地调查中了解事情的真相,抓住问题的本质,探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政治执行力。

四、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打造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工程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建设中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问题,关乎党的团结统一,关乎党的生死存亡。”[33]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进程中,从科学的方法、严格的规矩、严密的制度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探索,找准了营造党内良好政治生态的基点。

(一)正确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有效“武器”,也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一是强调党员有开展批评的权利。洛甫在《共产党员的权利与义务》中就率先表明:“共产党员有在党的会议上批评任何党的工作者的权利。”[34]二是从理论的阐释和实践的探索中深刻思考正确的自我批评。罗迈在《举起自我批评的武器》中明确指出:“由于缺乏自我批评或没有自我批评,党内就成为‘一团和气,相互包庇,而一旦发生批评和争论,就变成相互之间的埋怨和‘意气。”[35]基于此,罗迈对全党开展正确自我批评做了明确要求,并指出:“自我批评,是相互间的当面批评,是在一定会议上和一定组织中进行的批评。”[35]严禁“当面不说,背后议论”和“会上不说,会后广播”等违反党内政治生活的现象。杨尚昆也强调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应当来领导和组织这种“布尔塞维克的自我批评”,因为“自我批评的发展,是扩大党内民主,树立党的工作中的民主作风,巩固党的重要的武器。”[36]三是科学总结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主要目的。在党内开展正确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为了“提高党在群众中的信任”,“更加正确地推行统一战线工作”,“改正错误和弱点”,“为了教育干部和党员”[35]。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党内团结。可以看出,在党内对批评与自我批评科学方法的探讨与实践,有利地提升了党内政治生活的质量。

(二)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

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根本保证。在《共产党人》中,极为重视加强党的政治纪律。为了克服党内存在的“陈独秀、李立三破坏共产国际的纪律”,“张国焘、罗章龙分裂党”,“军队中的游击主义”,“白区群众工作中的关门主义同冒险主义” “党内各种各样小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37]等错误倾向和行为。罗迈强调,党内铁的纪律的建立,必须依靠“党员的阶级觉悟性与政治觉悟性”[37],而提高共产党员的觉悟水平必须以党章为遵循,加强党内的纪律教育。在此深刻认识下,中共中央先后出台了《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审查干部问题的指示》等文件,对教育党员干部强化遵规守纪意识提供了重要遵循,促进全体党员牢记纪律规则。同时,明确了违纪的情形及惩处方式。共产党人以党章为“总规矩”,对违反党规党纪的党员和组织明确了相关规定。如对于党员的处罚有“警告、严重警告、撤销负责工作、最后警告与开除党籍。”[37]在此明确规定下,对于违反政治纪律的党员干部毫不姑息地依法惩处。如针对宋世轮因“不执行上级命令”[38]的违纪行为,中央给予严重警告的处分。对刘振球“个人生活上的极端腐化,破坏党纪、军纪、革命利益”[39]的违纪行为,中央决定开除党籍。通过这些有力地教育和惩罚举措,有效地保证和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純洁性,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局面。

(三)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

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对于营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起着根本性的规范作用。《共产党人》对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明确指出反对两种错误的倾向。即“过分集中和官僚主义倾向”和“绝对民主或无政府主义的倾向”[15]。这些不良倾向的根源在于在抗日战争特殊环境下,党内存在着民主不足和极端民主化的问题。例如,莫文骅指出,在军队中,集中多于民主,存在“对群众命令、强迫、打骂等军阀主义习气”[40]的现象。二是正确认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党的组织应当按照集中制的原则”,就是“使党有集中的统一的领导,以保证党的活动的统一性与集中性”[15]。其实质是“纪律性与统一性”[15],其目的在于要求党员必须无条件执行党的决议,严格遵守党章规定的“四个服从”原则,这是民主集中制的要点。与此同时,党的纪律与党内民主并非截然对立的关系,民主集中制应当也是民主主义的,是民主主义的集中制。罗迈指出:“真正的民主,首先需要党的组织特别是领导机关留心使党员和下级有发表意见与提出声明的便利,有选举与被选举的便利,有实行自下监督与自下批评的便利,需要在实际上扫除对党内民主的一切和任何的主观障碍。”[15]可见,民主与集中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充分的民主就没有充分的集中。三是提出有效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实践路径。罗迈认为“党在巩固党的组织工作中,必须正确地运用民主集中制,必须加强党内民主集中制的教育。”[15]通过在党内实行民主生活的教育,使党员懂得民主与集中的关系,进而正确地实行民主集中制,夯实了党内政治生态的制度根基。

抗战时期,共产党人对营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宝贵经验启示我们:一是必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政治生活能否严肃,决定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根本方法是否正确开展。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持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1]这一重要论述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指明了方向,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就要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发扬自我革命精神,让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二是严明政治纪律。政治纪律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关键举措,政治纪律的严明需要党员干部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将严守政治纪律作为党员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标准。一方面,在干部的选拔和任用中,“要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1]。这就要求在使用干部前,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查,注重党员干部的信仰坚定和对党忠诚。此外,要“注重实践锻炼、专业训练”[1],要求党员干部在具体的工作中,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加强对党员干部全方位的管理和经常性监督”[1]。另一方面,需要健全保障政治纪律执行的党内法规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为政治纪律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对巡视制度、问责制度、请示报告制度、考核制度等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保障政治纪律的执行。

五、结语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多来,“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形成了讲政治的优良传统。”[41]诞生于抗战时期的《共产党人》,虽然是特定时代背景下完成特殊历史使命的产物,但其全景式地展现出党的政治建设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图景,把政治建设的要求融入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各个要素,把从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与党领导的事业相统一,推动了党在政治上不断走向成熟。以《共产党人》文本为微观视角考察和研究党的政治建设,有利于凝练和总结党在抗战时期政治建设的实践中留下的宝贵经验,有利于体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的严峻环境中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对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25)[2023-05-10].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2]  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J].共产党人,1939(1):2-10.

[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525.

[4]  萧林.晋冀察边区党组织底党内教育怎样进行的[J].共产党人,1939(3):41-45.

[5]  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J].共产党人,1939(1):11-13.

[6]  王稼祥.为中国共产党的巩固和坚决而斗争[J].共产党人,1939(1):14-27.

[7]  魏晨旭.加强与改进各个抗日根据地中党的支部教育工作[J].共产党人,1940(13):47-57.

[8]  张如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干部修养问题之一[J].共产党人,1941(19):33-46.

[9]  张如心.论布尔塞维克的教育家[J].共产党人,1941(16):44-54.

[10] 習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7.

[11]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J].共产党人,1940(5):2-18.

[12] 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J].共产党人,1941(19):1-3.

[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5.

[14] 列宁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25.

[15] 罗迈.论党的组织结构与民主集中制[J].共产党人,1939(2):27-35.

[16] 扩大的中共中央第六次全会关于各级党部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J].共产党人,1939(1):78-80.

[1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84.

[18] 列宁全集: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363.

[19] 洛甫.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左倾危险[J].共产党人,1940(10):10-26.

[20] 李兆柄.消减资本主义意识在留守部队中的反映[J].共产党人,1939(3):37-40.

[21] 冯文彬.党的青年工作者的党性问题[J].共产党人,1941(18):25-27.

[22] 杨尚昆.论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续完)[J].共产党人,1941(16):19-43.

[23] 何英才.晋冀豫边区巩固党的几个问题[J].共产党人,1941(15):26-37.

[24] 王树荫.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2(1):1-7.

[25]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

[26] 陈云.开展群众工作是目前地方工作的中心[J].共产党人,1939(2):2-8.

[27] 洛甫.略谈党与非党群众的关系[J].共产党人,1939(2):9-13.

[28]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

[29] 洛甫.党的工作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了解具体情况[J].共产党人,1939(4):11-14.

[30] 中央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J].共产党人,1940(5):45-46.

[31] 方强.关于八路军的干部问题——使用与提拔问题[J].共产党人,1941(18):20-24.

[32] 冯五星.镇原县召开临时政府委员会的工作总结[J].共产党人,1940(10):60-70.

[33] 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37.

[34] 洛甫.共产党员的权利与义务[J].共产党人,1939(1):28-30.

[35] 罗迈.举起自我批评的武器[J].共产党人,1940(9):22-27.

[36] 杨尚昆.论华北党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共产党人,1940(5):29-44.

[37] 罗迈.论党内铁的纪律[J].共产党人,1939(4):26-34.

[38] 关于宋世轮同志的决定[J].共产党人,1940(10):61.

[39] 关于开除刘振球党籍的决定[J].共产党人,1939(4):35.

[40] 莫文骅.关于边区驻军做群众工作的几个问题[J].共产党人,1940(9):37-41.

[4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9-02-28.

(责任编辑:黄元英)

收稿日期:2023-03-07

基金项目:商洛学院科研基金项目(21SKY018)

作者简介:李娜娜,女,甘肃庆阳人,硕士,助教

猜你喜欢
政治建设共产党人
《共产党人》发刊词(节选)
共产党人的感情
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关于共产党人“心学”的几个问题(下)
新时期林业企业政工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国协商民主政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高度契合
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践途径
当代社会政治思潮对中国的影响
担当是一名共产党人是否忠诚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