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伟,杨德绅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2023年7月21日至22日,第一届中国·白山“云顶之巅”学术研讨会在白山市正式举行。活动以“艺术乡建、人才培养与实践探索”为主题,邀请专家学者围绕白山市乡村发展,通过共同深入乡间、走访村落展开沙龙交流、学术研讨等系列活动。本次活动由中共白山市委、白山市人民政府、吉林艺术学院、长春光华学院共同主办,由白山市委宣传部、白山市委组织部、中共抚松县委、抚松县人民政府、吉林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长春光华学院数字经济产业研究院承办。本次学术研讨会是吉林艺术学院与白山市落实校地文化发展共建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文化共建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高校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一次有力行动。
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有北京大学教授、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会长彭吉象,东南大学首席教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方李莉,山东艺术学院教授、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管理专委会会长田川流,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理事长苑利,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北京舞蹈学院教授、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副会长张朝霞,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艺乡建”创始人陈炯,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单增。白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由志强,白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福泉,吉林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苏威,副院长邹毅,长春光华学院校长李晓光等领导出席活动现场,抚松县干部代表、吉林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师生代表受邀出席本次活动。
7月21日上午,来自全国的八位资深专家学者深入乡间,前往抚松县漫江镇锦江木屋村、靖宇县花园口镇哲学小村以及抚松县兴隆乡南天门村等地开展田野调查,并于当日下午在南天门村举行“吉林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实践教学基地”授牌仪式,随后与会专家们于盛夏的夜晚,在南天门村主任家中举办一场以“白山市艺术乡建未来发展”为主题的学术沙龙。沙龙持续近3个小时,气氛热烈,充满真知灼见,点燃了在场每一个观众的乡建热情。
7月22日上午,第一届中国·白山“云顶之巅”学术研讨会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由白山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于志庆主持。开幕式上,白山市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福泉为受邀出席活动的八位专家学者颁发白山市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战略顾问聘书,共同开启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新篇章。白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由志强,吉林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苏威在开幕式上致辞,他们希望在全省打造出校地合作的新样板、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新典范,双向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白山市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学术研讨会由吉林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院长刘国伟主持,八位专家依次进行主旨发言,深刻阐释了“艺术乡建”在当今时代下的重要意义,强调推进“艺术乡建”将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实施提供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并分别从三重视角分析艺术乡建的实践路径和其现实价值,切实为“艺术乡建”出谋划策,贡献智慧力量。
在艺术乡建过程中,资源整合至关重要。资源并不等同于产品、产业,资源并不一定以物质的载体或产品的形式存在。在资源和产业之间,要充分利用好不同来源、不同内容、不同结构的资源,进行选择、提炼、整合、创造出具有文化附加值的新业态。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方李莉教授从艺术人类学等角度对艺术乡建进行整体观察,在《艺术乡建的未来语境与展望》中提出,艺术乡建是多主体参与乡村振兴的新实践,已由艺术行为扩展为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多重行为,在过程应结合不同的资源[1]。首先,艺术家(设计师)、政府、资本、村民是艺术乡建缺一不可的四个要素,它们共同构成了艺术乡建的整体性。艺术乡建是多元主体的整体发展,艺术乡建不等于艺术家到乡村中去自我表达,而是艺术家以自己的才干和创造力去激活乡村原有的审美资源,与政府、企业合作,和当地村民一起建构具有艺术体验感和创意感的新生活。在推动各主体协同,政府多元治理方面,张朝霞教授提出,要在政府带动、多主体协同的艺术乡建格局中服务,艺术家和艺术管理工作者、艺术大学生汇聚形成合力,通过营造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良好氛围,提高当地既有艺术能量的标准化,探索政府搭建平台去推动持续性创生的可能性。因此可以认为新艺术乡建运动需要借助官方、企业、社会、院校等多元力量共同完成使命。
艺术乡建现如今越来越成为以非遗保护为基础,多主体参与的乡村振兴新实践,已由艺术行为扩展为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多重行为。首先,要注重保护并挖掘乡村本土特有的文化资源,苑利教授在《非遗:一笔宝贵的村落旅游开发资源》研讨发言中提出,在进行艺术乡建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工艺美术、传统工艺技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这些非遗是掌握乡村地域历史、了解本土风土人情的重要抓手,也是文化生活的重要基准。
其次,应拓展其故事化叙述、多元展现形式。民间文学融入旅游发展应讲好故事,利用演艺形式丰富展演内容。艺术乡建过程中,对于非遗的利用要注意把握尺度,利用非遗来开发村落旅游,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把非遗放入到旅游当中,会带动经济增长;如果过度引申非遗内涵,把文化资源物化,可能会对非遗资源的真实性造成破坏,所以在艺术乡建中注入非遗元素要非常注意分寸和尺度[2]。方李莉教授在《艺术乡建的未来语境与展望》中认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常有必要的,大多数的传统文化都生产于农业文明,因此许多的文化根脉都在乡村,所以应保护传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社会,过去的手工业、副业变成了文化产品,变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农村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艺术乡建的内在使命。通过分享非遗传承人罗翠英的工艺品刺绣加工厂等案例,她认为乡村文化转变为当代的时尚家庭文化可以通过手工艺转变为经济效益。彭吉象教授结合非遗自身特点与长白山自然资源,在《扎实推进艺术乡建促进乡村文旅振兴》指出,艺术乡建和非遗密切相关,艺术乡建不仅是地方风景的再造,更是地方文化的传承。中华民族素来有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遗产的深厚传统,在中国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民族民间文化”被“非物质文化遗”取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包括“传技、传艺、传精神”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核心的是文化精神的传承。长白山不仅要发挥出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等特点,也应将其保留下来的东北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传承下去。
当前大众的审美素养在迅速提升,艺术家们也逐渐认识到艺术是大众的艺术,大众既有平等参与的权利,也有和艺术互动、理解艺术、消化艺术的机会。艺术乡建的作品也不再是依照艺术家主观意愿强制性赋予乡村,让村民消化理解,而是通过趣味活动激发村民内在艺术潜力和自主创作动力。这既能够培养村民参与艺术乡建的自主性,用自己的方式诠释艺术与文化,还可通过促进交往、增进关系和观念认同的方式,无形中引导村民转变思维观念,构建村民文化价值观,引导村民群体形成乡村文化行为规范,为村民进行乡建活动导航。方李莉教授认为,艺术乡建是一个多主体进入和发力的综合性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的社会行动,村民是一股重要的力量,他们的优势在于他们知乡情,熟乡貌,传乡音,发挥内生价值投身家乡建设是很重要的良性循环乡村建设方式[3]。艺术化民,通过艺术与文化,串联起乡民的主体力量。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教授认为,艺术乡建要链接乡民的情感,形成文化认同。无论是对文化资源挖掘、关系经营,其主旨创造都和人有关,艺术在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连接作用,无论是在艺术创意阶段、在艺术生成过程中都是关系营造、情感营造、认同营造的体现。在乡村塑造的每一处都能体现天然合一的根土意识、物尽其用的博大涵养以及匠心制作的恋地情节,艺术乡建最本质的是地方感的重建。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艺乡建”创始人陈炯教授在《艺术振兴乡村》中认为艺术乡建需要透过社会学与人类学视角实践于乡村振兴之中,带动乡民进行共同建设。在艺术乡建过程中,无论是打造具有市场表现力的乡土文创还是塑造品牌形象和战略规划,都需要一支植根于乡村本土的团队,透过自身团队实践案例,将公共管理、社会人口、农业农村发展等多专业共同联动,避免单维度看地域及乡村面临的问题[4]。在投身艺术乡建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艺术人才,艺术人才应具有创意思维、专业实践,跨专业的多维度思考才能更好进行艺术乡建。方李莉教授提出,艺术乡建人才,在拥有良好知识储备的同时,还应具备格物致知精神,植根乡土文化,了解深层思想,通过和学者的对话不断加深文化理解,明白乡村的真正需要。在村民驱动模式中,艺术人才应具有带头作用,引领并帮助村民不断发掘本地乡土文化并逐渐形成市场。艺术乡建中,人才培养过程应以高校为主体,搭建实践教学基地,深入乡村并积极鼓励创业,形成新的传承发展体系,需要艺术人才从乡村角度出发,共同助力社会发展。
向勇教授在《从“为乡村”到“在乡村”艺术乡建创新创业人才的开发与管理》中,将走进乡村的人、扎根乡村的人,分为原乡人、归乡人和新乡人。通过搭建校地共建平台推动乡村发展,把这些人划分为志愿者型、实习生型、礼仪者型、真正创业者型等艺术乡建人士。共同创建平台,发挥平台积极作用,进而培养自身的艺术乡建推动者,乡建的规划师、营造师和运营师,解决乡村中急需的人才资源等问题。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单增教授在《艺术乡建与新乡土文旅融合》就艺术管理专业本身展开论述,艺术管理是一个跨学科融合的专业,需要协同各方力量共同合作,进行艺术管理在学科建设方向的探索,他从城乡文化资源共享的角度与介入乡村传统文化方式,以千岛湖等具体艺术乡建项目为例,提出搭建平台促进学生社会实践,增深学科建设,将高校的学科发展与乡村实际需要加以联系,构建起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体系[5]。
陈炯教授在《艺术振兴乡村》中举出多个自身实践案例,从衢州的柑橘到绍兴的乐城区等,指出艺术乡建视域下艺术家的主体身份应当以艺术为抓手,进而回应乡村振兴的五大政务要求,尤其是乡村文明治理中要有效发挥出文化独特的价值。彭吉象教授提出,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文化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在艺术乡建过程中,应当发挥文化的渗透功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与升级。并保护和发展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文化精神的传承,捍卫乡村记忆,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历史价值和人文特色的旅游名镇名村与著名景点,进一步实施“文化+N”计划,展现乡村的艺术美与文化美。田川流教授《当代工匠精神与乡村振兴》中提到,民间工艺始终在人们的审美文化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审美方式。认识工艺与工匠的历史地位及其在当代审美创新中的意义,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环节和使命。他阐述了工艺属性和工匠精神,以及工艺具有的健康性、技艺性和工匠精神的复制性,他认为应该以满足大众需求和符合实用需要为根本目标,同时应在不断创新中维系自身的延续,守护好工匠精神,就是守护民众的艺术,进而才能形成独特的地域品牌[6]。
张朝霞教授在《中国艺术乡建的历史使命、现实逻辑与实践对策》中关注农民的主体性问题,通过艺术节案例,艺术家在进行创意过程中要与乡民进行沟通,通过调研亲近大众,她认为需要让农民能够欣赏剧本,因为在乡村文化治理过程中,需要有心人主动在乡土中进行持续文化建设,就要把艺术教育内容输入到乡村,带领村民提升审美能力,建立对地方的文化认同感,让新农人、新乡贤,共同构筑好乡村自治体系、构建乡土意识、增加文化认同[7]。向勇教授首先提出原乡人、归乡人和新乡人这三种不同的乡村生活主体,又针对艺术乡建提出三个层次,分别为地方依恋、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这是一个深入且持久的过程[8]。地方依恋的内容是保护乡村文化历史、重建乡村文化生活,将对地方的认同性提取出来,进而让村民感知;地方认同的内容是通过艺术手段进行创意赋能,用具体的艺术创意设计从八大领域,创意设计、手工艺、数字文化演出、音乐美术、文旅融合等方面进行内容结合;地方依赖的内容是要实现可持续性的乡村发展,建立能够承载起人们生活的乡村地域、守人们的生命,通过提高乡民的未来想象,进而建立起村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让乡民投身于乡村建设之中。
在方李莉教授《艺术乡建的未来语境与展望》的研讨中,她认为艺术乡建的核心是在乡村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中建构的新型审美体验,这种体验也许是社会转型前的重新教化,通过身体叙事、历史的具身化、感官体验等体现出来。其形塑了该时期的感觉性和社会性,人们用肉身感觉各种审美符号后,可以重返传统的集体记忆,这种肉身实践和感觉价值对于重新界定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未来的乡村建设,乡村会成为绿色发展的生态之地,它可以成为创意产业发展的文化之路。同时,向勇教授认为构建艺术乡建的路径方法,并不是乡村单一的体系,也不是城镇化、街市化的样板。首先乡村作为社区需要形成乡村的生活方式,且艺术不是从城市回归于乡村,而是应融入乡村的生活之中。艺术乡建在过程中被指向了不同的发展路径,从维护自然环境之美,到打造乡村特色产业再到建设美丽乡村,其路径是综合的、立体的、实时的过程,涉及“人文、地、景、产”等多方面。所以艺术乡建所指向的是一个关于全方位的地方振兴,它是遗产培基、教育部分、艺术塑性和创意实体的综合性建设,在过程中也要避免伪自然和丑艺术等问题。彭吉象教授在《扎实推送艺术乡建,促进乡村文旅振兴》主旨研讨中,针对当下背景进行对艺术乡建的整体思考,点明了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题中应有之义。中国的乡村文化在创造中保存了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农耕技术、农业遗产,创造了崇德向善、仁义忠孝、节俭循环的生活智慧,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方式[9],可以总结出乡村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和魂。实施艺术乡建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复兴,将会贯穿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全过程。通过艺术乡建开展乡村振兴进而发挥文化的渗透功能,可以促进文化与农业融合,形成创意农业、观光农业、品牌农业等,进一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与升级,打造出具有高人文、高生态,可持续性的艺术乡建。
最后,吉林艺术学院副院长邹毅进行会议总结,她对大会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期待在产教学研协同发展的当下吉艺与白山市在校地共建与人才培养的路越走越宽,美丽乡村建设越来越好。
本次第一届中国·白山“云顶之巅”学术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来自不同院校、不同学科的参会专家们不远千里相聚白山,共同探讨“艺术乡建”等前沿话题。在交流分享过程中创意不断涌出,起到了重要的学术引领作用。专家们从艺术乡建的意义价值、现实逻辑、实践探索、人才培养等多方面进行主旨研讨,深入分析了新时代语境下艺术乡建的实践路径以及未来发展。主旨研讨理论内涵丰富、学术视野开阔、紧扣论坛学术主题,对推动白山市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以及“艺术乡建”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次研讨会“紧扣时代脉搏,聚焦地域需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10]本次学术研讨会通过走进乡村,进一步结合乡村地域环境和文化特征为乡村建设提出多方面思考,助力乡村振兴。
总之,本次活动是巩固与深化校地合作的有效载体,更是推动白山市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相互提升的重要抓手,推动未来高校科研创作成果转化成为国家区域发展服务的落地之果,搭建起校地共建的桥梁,深化校地合作的双向赋能作用。让更多的艺术学子关注和走进乡村,开启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共同点燃振兴乡村的“艺术之火”,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