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大明
人之长相,分内和外。外在样貌易变易老,岁月留痕;精神长相源于内心,是修养,是学問,是本心,有一种由内而外的美丽,体现一个人的顶级魅力,可以跨越百年,直至永恒。
精神长相是可以修炼的,是必须修炼的,而且要趁早,并持之以恒。唐朝道教大宗师吕岩在《忆江南》中曾言:学道客,修养莫迟迟,光景斯须如梦里。意思是说,求学问道之人,修习不能拖,时间不等人,就像梦境不能长久一样。
我常想,教师的精神长相包含哪些?应该是怎样的?书卷气,应当是吧!心有境界行则正,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万卷书,应当可以丰盈教师的精神长相。笑容可掬,应当是吧!微笑着陪伴孩子,微笑着引领孩子,微笑着欣赏孩子,微笑着提醒孩子。笑容灿烂,应当可以滋养教师的精神长相。心中有梦,眼中有光,应当是吧!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听从梦想的召唤,成就每一个孩子,向阳而生,应当可以美化教师的精神长相……
除此之外,还有吗?肯定有。
国际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对于精神长相,有很精辟的诠释。其中某些见地,对教师而言,读来还真有醍醐灌顶之感。
比如“若想拥有优美的嘴唇,必须学会说亲切的话”。跟孩子交往,就该多说亲切的话——或鼓励,或宽慰,或赞美,或期待。我校近三年积极打造思辨课堂,设计了《思辨精英录》,为的是记录课堂上孩子精彩的思辨。我们发现,课堂上,教师亲切的话多了——“不着急,慢慢说,你一定行!”“你的表达太精彩了,能再为大家作个示范吗?”“你的发言很有水平,课后请记入《思辨精英录》。”……亲切的话,似和风细雨,隐了师道尊严,显了暖心关爱。多好啊!
又如“若想拥有可爱的眼睛,必须学会看到别人的长处”。教师面对的是天真烂漫、拔节生长的孩子,更应如此。在有的教师眼中,孩子个个是“天使”,因此,他们幸福地徜徉在天堂里,我很欣赏这样的教师。在有的教师眼中,孩子个个是“魔鬼”,因此,他们痛苦地挣扎在地狱里,我很同情这样的教师。不妨睁大眼睛吧,去发现孩子的长处,去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去欣赏孩子之美,这真是一种享受。长此以往,我们的眼中一定没了懊丧,没了幽怨,没了彷徨。眼中折射的,全是孩子的光芒。多好啊!
再如“若想拥有美丽的秀发,必须每天有孩子的手指头穿过”。我以为,这是师者精神长相的至高境界。很多教师能做好的大概只是每天拍拍孩子的肩膀,每天摸摸孩子的脑袋,每天牵牵孩子的小手——这已经很不错了,但离赫本的追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我真希望能看到这样的美好画面——一群孩子围着教师:有的紧拉着教师的手,摇来晃去;有的抱着教师的腰,笑脸紧贴;有的摸着教师的脑袋,轻捋发丝……这样的教师,孩子该有多信赖!这样的教师,孩子该有多喜爱!孩子就这样聊着、笑着、释放着,满是幸福。有孩子的地方,便是春天!多好啊!
优美的嘴唇,可爱的眼睛,美丽的秀发……正因为有了修养、学问、本心的滋养,教师才能拥有这样的长相。这就是所谓的“相由心生”吧!
(浙江省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