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丽娟 刘天森
摘 要:数字经济高速发展促使企业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激增。经济管理类本科生作为企业生产经营人才的重要储备,如何在数字经济下培养符合经济发展和企业规划的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其亟需解决的难题。为深入把握数字经济下经管类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研究团队深度调研了经济管理学院(商学院)教师,梳理总结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数字经济特征提出了经管类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建议,为相关学科设立培养体系、制定培养方案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数字经济;经管类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0.036
0 引言
现阶段,我国已全面步入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数字理念与数字技术领域的深入探索不断促进商业模式深刻变革。新发展格局下,数字经济也正在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经济新业态的重要引擎。在此背景下,产业和区域层面对于数字技术与数字管理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呈现激增趋势,这要求高等院校在本科阶段就着力布局面向数字经济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更好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内涵在于兼具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并秉持和坚守社会责任感,契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且德育与智育相结合的优秀领军人才。在新文科教育理念指引下,经管类专业亟需积极推进深化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改革与创新,把握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良好契机,面向国家、区域及产业领域的重大需求,深化数字经济对新文科教育的赋能效应,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经管类人才。为此,深度依托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意义,这要求创新性地规划数字经济下经管类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着力点,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培养路径等方面构建新模式。
1 研究评述
1.1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内涵的研究从理论层面不断深入,较早期的研究评述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要义与成长规律,并提出了一系列培养模式,包括“四所一系”模式、华罗庚模式、元培计划模式、匡亚明学院模式、竺可桢学院模式等典型实践成果。近期研究从“模式”和“人才培养”视角界定了拔尖创新人才的特点与培养方式,提出了此类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此外,学者以特定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经验展开了探索,例如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国内高校,以及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实践案例,印证了现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任务。
1.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
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内涵要义基础上,现有研究亦进一步探索了此类模式的关键构成要素。其中,“四要素说”是被学者广泛接纳的构成体系之一。对此,学者从不同视角提出了四要素论,典型观点包括:教育观念、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方式有机结合的四要素论;教育理念、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和培养评价的四要素论;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模式和科研训练有机结合的四要素论;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过程和外部影响有机结合的四要素论。此外,也有学者提出了“五要素”“六要素”“七要素”“八要素”等要素视域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成体系,也涵盖了对于课程体系、专业设置、培养主体、教学管理、教学方法等内容的探讨。
1.3 数字经济下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
数字经济下,数字技术赋能并重塑了企业商业模式和价值创新点,这对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新要求。基于此,现有研究从不同专业视角对数字经济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近期研究以会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为目标,针对数字经济与会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提出数字经济下会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应以“复合型”为主要定位,并注重专业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职业道理,促使学生根据自身个性特点追求多元化发展。也有研究以金融科技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指出数字经济下金融科技专业人才培养尚存在技能目标不清晰、实践应用能力培養力度不足、师资队伍力量不强等问题。为此,建议高等院校理清数字经济转型基本脉络,确定技能型培养目标的体系架构,遵循就业市场岗位需求与发展前景,将产教融合落实于教学实践环节,统筹各方优势资源,塑造科学且可持续的教学生态系统。同时,也有研究以高等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研究对象,指出数字经济下高等职业院校应结合时代发展特征,努力实现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并就数字经济的内涵,提出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策略与思路。此外,也有研究针对数字经济下高校产教融合式人才培养路径进行分析,阐述了数字化驱动下企业所需人才的专业能力特征,从管理哲学视角分析了高校人才思维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完善了产教融合目标下高校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2 数字经济下经管类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困境
研究团队于2022年9月至10月对3所高校经济管理学院(商学院)的8位专任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受访者主要从事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经济学、物流管理等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重点调研了教师如何在数字经济背景下针对性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通过深度访谈,梳理总结出现阶段专任教师主要面临以下方面的困境。
2.1 师资队伍对数字经济的理解程度尚需提升
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数字经济发展方向的重要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强调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受访教师表示,将数字经济元素融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但需要一定时间系统掌握数字经济领域的专业知识,特别是需要深度掌握数字经济驱动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着力点与改革措施。为此,受访教师认为,深入学习党和政府关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与政策文件,是显著提升专任教师知识能力与育人能力的必要举措,现阶段亟需快速提升对于数字经济的理解程度,并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2 学生对数字经济的理解尚需明确
大学生作为数字经济发生、发展的主要经历者和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基础,对数字经济的理解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过程效果和最终效果。受访教师表示,本科生对于数字经济的理解相对片面,大多来源于教师在各类相关课程中所讲授的内容。特别是对于经管类本科生来说,难以从现有课程内容体系中系统地掌握数字经济的内涵与边界,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及其背景下的生产经营理念和过程。为此,受访教师认为,为帮助本科生明确对数字经济的理解,不仅要在专业课程内容设计中重点增加相关内容,还应通过其他渠道(例如学术讲座、专家座谈等)为学生提供了解数字经济下企业经济管理、生产制造等流程的变化内容,全面提升经管类本科生对数字经济和企业数字转型的认知。
2.3 数字经济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载体有限
数字经济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高校在培养相关人才过程中需要对其载体进行建设,但现阶段高校对相关载体的建设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特别是对于经管类专业来说,搭建符合教学规模和要求的信息网络机房或实验室所需的人员和设备投入相对较大。受访教师表示,教学载体是完善相关课程和培养方案的重要手段,但所在学院对相关设备和人员配置投入相对薄弱,难以满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求。为此,受访教师建议,应全面评估数字经济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求和现有人员及设备情况,加大相关设施建设,为培养高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教育载体基础。
3 数字经济下经管类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建议
数字经济具有的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等特征决定了数字化人才应是具备信息技术、数字技能、多学科融合、高学习能力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速且成效显著,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不断增强,但高端和技能型人才缺失现象较严重。为此,研究团队通过对受访教师调研内容的深入分析,提出了数字经济下经管类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建议。
3.1 明确培养目标,构建培养体系
数字经济下经管类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具备明确的培养目标,该目标首先要具有高度的前瞻性和战略性。数字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所达到的重要阶段,相关人才应掌握高水平的技术和管理能力。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制定数字化人才培养的标准和目标。其次,该目标应满足企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需求。从企业数字化能力重构视角,可以将数字化人才分为数字化领军人才、数字化管理人才、数字化应用人才和数字化技术人才。现阶段经管类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将重点放在数字化应用人才和数字化技术人才方面,在制定相关培养目标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和满足企业数字化应用和技术需求。
明确培养目标后,应构建完整的培养体系。高等院校数字化人才培养不仅要依靠国家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更应与企业、专业培训等人才需求进行结合,形成完整的培养体系。通过开展联合教学,联合培养等方法从企业需求出发,制定和完善高校的课程建设及培养方案,开设更加符合企业需求的课程(例如大数据技术应用、互联网技术与金融服务等)。加强与相关领域专业培训机构的合作,及时掌握该领域的技术发展和人才需求动态变化,联合开设具备实践意义的课程(特别是企业实践、社会调研领域的课程)。高等院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应建立灵活的考核方案,以培养学生能力和技能为首要考量,并形成高校、企业、培训机构等联合反馈机制,构筑动态培养体系。
3.2 建设多元化、高水平的育人团队
数字经济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团队应由相关领域的院士或者科学家领衔指导,由行业内精英和企业管理人员及高校高水平教师作为主要成员,建设多元化的高水平育人团队。通过邀请院士或科学家开展讲座和实践指导,提升高校在培养数字化人才方面的理论高度和理论价值,并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科学家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科学意识与爱国精神。行业精英或企业管理人员在具体的数字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课程讲座或者企业调研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具备实践价值的体验和内容,作为数字化经济的实际经历者,更能深刻体会其技术的发展和行业前景规划,将有助于学生的个人能力培养和规划提供專业的指导。高校教师作为数字化经济人才培养的主要实践人员,自身应该了解和掌握数字化经济的相关政策、发展动态以及技术需求等,并能够在相关课程的讲解和讲授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融合专业知识与实践应用的情况,提高学生对于相关专业领域的认识和理解,并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实践问题提供准确的指导。
多元化、高水平育人团队将为数字经济下经济管理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从价值观、实践能力到专业技能系统化培养等的全流程、高水平的培养。
3.3 加强交叉学科专业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
交叉学科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平台,深化数字经济领域新工科、新文科和新商科的建设,发展数字经济相关交叉专业,培养跨领域,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重点探索新商科建设,建设一批数字经济相关专业和学科,推动经济学和管理学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学科的融合,构建面向数字经济的商科专业,重点培养数字化应用人才和数字化技术人才。此外,还应加强学院和学科之间的融合,从企业需求出发,立足于数字经济下拔尖创新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不同专业间学生的共同培养和合作培养模式,制定更加科学的培养方案,培养更加专业且高水平的本科拔尖创新人才。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除了依靠交叉学科建设以外,还应加强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从教育、人才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视角推动高校的数字化经济学科专业建设。科教融合视角下,从数字经济理论和技术基础和核心技术等方面,应该加强数字化经济实验基地或者实验室的建设工作。为理论、技术及应用研究等各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专业支撑。其次,产教融合视角下,从实践和人才需求出发,联合各类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或者具体实施机制,共享教学资源,制定动态的考核和培养机制。从企业经营管理实际需求出发,以解决企业数字经营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为主要出发点,培养经管类拔尖创新人才。
4 结论
数字经济作为未来主要的经济形态,正在成为改变全球经济格局的关键力量,数字经济人才是作為数字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其培养水平决定了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和未来。本文通过调研访谈几位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校教师整合并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数字化人才培养模式,从培养目标、培养团队、培养载体等方面讨论了经管类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方案。
参考文献
[1]陈希.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2,(23):57.
[2]郝克明.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与高等教育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03,(11):712.
[3]张秀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大学教育创新[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15.
[4]白春章,陈其荣,张慧洁,等.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与培养模式研究述评[J].教育研究,2012,(12):147151.
[5]李成,刘飞,钟斌,等.创新人才培养生态制度的内涵及实现路径[J].四川教育,2021,(8):910.
[6]石依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运算法则”——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探索[J].教育家,2022,(13):810.
[7]董玮,张歆东,王墨涵,等.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以吉林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J].高教学刊,2022,(2):8891.
[8]李舒艺.国内外六所高校应急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1):104108.
[9]李波.按培养模式重构地方高校课程体系[J].教育研究,2011,(8):5963.
[10]刘智运.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215.
[11]李祖超,杨淞月.美日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比较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1,(8):6972.
[12]徐秋晨.“五位一体”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评《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重庆高教研究,2022,(3):128.
[13]王长莲,林钟高,刘萌,等.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7276.
[14]袁娟.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探究[J].科技创业月刊,2021,(8):104106.
[15]宋焱琼.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2,(3):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