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陶行知先生学做教师

2023-04-24 08:03肖娴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

肖娴

陶行知先生在半个多世纪之前,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贡献了毕生的智慧与辛劳,他所开创的平民教育、师范教育,在今天不仅仍然鼓舞着一代代教育者,也培养着一代代教师。他的教育思想不仅贯通中西,而且深切地结合了我国的现实国情,对中国古代和西方的教育思想加以改造,创造了适合本国现实国情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其生命力、影响力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去,而且日渐显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我们回望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不难发现,很多重要的教育教学问题,他都做出了深刻的、朴素的思考与回答,甚至他的核心能力论与今日倡导之核心素养观,“在内涵要求和要素结构上有惊人的相似性”。由此可见,他的教育思想对今天我们所面对的教育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与帮助。我们对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重视得还远远不够,还有很多思想是有待我们进一步开掘的。抱着这样的信念,笔者重读了陶行知先生的著述,身为当代的小学教师,很受震撼,对教育教学也有诸多启发。毫不夸张地说,陶行知先生对教师这个角色的深刻理解,让笔者重新审视了自己已有的教学观念。如下几点,是感受最为突出的方面。

一、如何教书育人

2022年4月发布的课程方案和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中,对立德树人、学科育人都有非常明确的要求,其目标都指向了人的核心素养,各个学科对核心素养也都有不同的表述,比如义务教育语文学科对核心素养的表述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这是在前期三维目标基础上的更为上位的整合。这些都成为我们今天思考教书育人这个问题的原点问题,很多语文教师认为,核心素养的问题从这里思考就可以了。

陶行知先生也非常注重育人,他尤其重视生活中的育人,过怎样的生活,就是在实施怎樣的教育:过俭朴的生活,学生就是接受俭朴的教育;过诚实的生活,学生就是在接受诚实的教育。这就是他著名的生活教育的基本理念。但是他明确反对读死书、死读书,认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学,应该在做事的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学习,应该是用书而不是读书。当然这些对我们思考今日立德树人的问题很有帮助,但是显然陶行知先生对育人问题的思考起点,并不在这里。

他认为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生活力,什么是生活力?身体强健、抵御病痛、解决问题、担当责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健康,在陶行知先生的眼里,是育人的首要目标。身体强健,才能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责任的担当。他对生活力的描述,是有一个明显的次序的。而他对学生健康的重视,在他的文章中屡屡提及,比如:乡村教师要有康健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造社会的精神。他在育才三周年晚会上有个著名的演讲《每天四问》,分别是问我的身体、学问、工作、道德有没有进步。身体依然在第一位。他在《我之学校观》中写道,办学校要从厨房、饭厅办起。为什么?因为康健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学问、道德应当有一个活泼稳固的基础,这基础就是康健。请注意,“学校教育的出发点”是学生的健康。

我们今天的教师,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么?是不是有了分科教学,就觉得这健康其实只是体育、生理等学科教师的任务呢?语文教师、数学教师、英语教师为什么要去管健康的问题?管得了么?这就是如今分科教学的弊端,各科教师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忽视了完整的学生。

根据2022年版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这种状况应当被打破,因为综合性学习、跨学科学习是可以突破学科的局限、观照人的整体发展的。比如语文学科中的调查报告,就可以围绕饮用水问题、超市食品安全问题等展开;数学学科中的研究统计,也可以围绕饮食热量、运动消耗等问题展开,这些问题都是学生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其中蕴含的教育力量是持续的、多学科的,重要的是教师要有这样的育人观、教育观。因为关注学生健康是非常紧迫的事情,现在学生的近视率、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尤其是户外运动意识等等,不是靠一星期几节体育课就能解决的,它必定是一个全学科的育人问题。当你开始关心学生的健康了,你对学生的认识就会有更加完整的多维的视角,而不是仅仅局限在学科知识的掌握上。

二、如何看待教学

当我们把学生当成完整的生命个体来对待的时候,我们如何看待自身?如何看待教师这个社会角色?教师的课堂教学,就仅仅是在课堂中完成知识的传递吗?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我们的课堂教学,如何与生活,如何与社会相互关联打通呢?

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笔者曾经抱有狭隘的认识,比如引入一些社会问题、社会资源到课堂上来,和学生共同讨论。但其实这在陶行知先生眼里,仍然是“圈养鸟儿的笼子”,这也是他反对“学校即社会”的原因,因为无论怎么引入社会资源,学校的空间毕竟是有限的,而广阔的社会更需要带领学生去认识。

沿着这个思路,我们是否还把教师定位于在课堂中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呢?学校是社会的学校,我们都生活在社会里,教育不仅仅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更为重要的社会责任是“改造环境”,在陶行知先生眼中,教育是实现理想社会的历程,办学就是改造社会,教师就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当然这里的改造要做宽泛且积极的理解,并非激进的革命,而是积极的正面的改进、改良、改善。所以他提出,教师的心中要有理想社会,教师的天职是自化化人,他明确提出,教员一要有信仰心,二要有责任心,三要有共和精神,四要有开辟精神,五要有试验精神。带着这样的视角来看课堂教学,你的视野就会辽远阔大起来。比如,当你教学生美术绘画,让他感受美,欣赏美,你是在培养学生个人的审美品质吗?当然是,但不仅仅如此。当全校师生都懂得以美术精神改造校园环境的时候,就是他们在未来改造社会美化社会的起点。当你教育学生劳动清洁的时候,你是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吗?当然是,但不仅仅如此,它还让学生学会过一种美术的生活,未来能够清理社会、国家和世界的肮脏。所以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不仅要有康健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还要有艺术的兴味、改造社会的精神。

如果能明白,课堂教学和社会——尤其是未来社会——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我们是否还会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待课堂教学的价值和学生的各种问题?这个学生成绩很好,考试很好,但是不爱参加班级劳动,这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吗?我们教学生写作,非让他写出那些不是他自己的语言,我们是在教育学生成为一个负责任的表达者吗?我们让学生做数学题,只需要他运用所学的公式去解决问题,就算掌握知识了吗?做了很多答案唯一的题目,他们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真正的理解吗?让学生学习素描绘画,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要“像”,是否关注他们对眼中印象的创意表达呢?而这些关注和忽视,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会让他们具备怎样的素养基础呢?我们在课堂上精心设计的各种教学行为,当放到这个大范围、广尺度的背景上来衡量,还经得起推敲吗?我们是在培养20年后的社会栋梁吗?今天的教师,还会把自己定位于“社会改造的领导者”吗?当然我们对这里的“领导”是教育范畴的理解,它不是政治意义上的“领导”。但是教育教学和社会改造之间的关系,是否就离我们而去了呢?如果教师都不再考虑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未来社会之间的关系,对未来理想社会没有自己的理解,那么支撑我们在课堂上这样做而不那样做的理由是什么呢?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我们的教学行为,用什么样的价值标准来审视呢?对于今天的课堂教学,我们很少有来自社会改造视角的评价,而这与当下强调核心素养的养成是不相称的。核心素养中特别重视国家观念、社会参与,这种品质教师应当首先具有,否则很难想象一个缺乏社会参与意识的教师,如何培养出有这种意识的学生。

三、如何看待学生

“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为小孩小,你比小孩还要小。”陶行知先生的诗句都很有特色,非常质朴,质朴到农人也能听得懂。这首小诗也不例外,把最深刻的道理放在最浅白的文字里说出来,这是陶行知先生为了普及平民教育做出的非常重要的努力。他在文章中数次提到对儿童和儿童教育的看法。他认为,我们对儿童的根本态度,应当视他们为创造者而不是继承者,创造者的面前一片开阔,没有既成的约束,什么都需要自己去开创,而继承者所面对的都是需要自己吸收内化接受认同的东西,更不用说去独立思考和创造了。陶行知先生认为,儿童的创造力是无限的,他批评传统教育教学生读死书死读书,不动手不用脑,只能听不能问,儿童不仅没有健康,还失去了生活力和创造力。

作为今天的教师,如何看待自己的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有没有关注对他们创造力的保护?我们是否已经习惯性地将自己作为知识的提供方,而将学生看作接受方?有时会在网上看到“生源不好”“学生接受能力不强”等言论,但实际上,教学相长,教师如果常常反思:今天我跟哪位同学学到了什么,相信师生必定会共同成长。陶行知先生特别强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可以相互摩擦、相互成长的。他说有一次写小诗,夸赞一所学校施行小先生制效果好,他的原文中有一句“大孩可以教小孩”,当他把这句话念给小孩子们听的时候,遭到了反对,说小孩也可以教大孩,他深感有道理,立刻修改。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也会有这种轻视孩子的倾向,从而使得儿童常常处于成人有意或无意的压迫之中。

陶行知先生有句话说得很透彻,文学是从生活里压迫出来的,我们至今还不能产生第一流的儿童文学,是因为没有十分感觉儿童生活的压迫。他认为忽视儿童和期望太切是两种有害的心理,他认为做了老师以后,需要掌握一个本领,就是能够变成小孩子。只有变成小孩子,跟小孩子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我们必得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陶行知先生的这些话,就是在告诫教师,要理解小孩子,才能当好教师。如何才能真正理解,就必须把自己放在小孩子的世界中,跟他们摸爬滚打,而不是在空中俯视,不参与其中。

读到这些文字时,笔者不禁想起于永正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自如地交流和对话的情形,之所以能夠如此,就在于于老师平日里跟学生玩在一起,对学生十分了解,才可能在教学中有基于相互信任和理解的顺畅交流,这种交流是共同学习的重要基础。只有真正的平视儿童,跟他们成为朋友,教师才有可能发挥出更多的教育影响力。

四、如何看待读书

陶行知先生非常反对传统教育只教人死读书的做法,他劝告青年,不要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尤其是手脑分家地读书,认为学校就是读书,走上社会才谈得上行动,成了只有思想而没有行动的书架子。这样的人不仅把受教育窄化为读书,还把读书与生活行动割裂,成了不关心现实国计民生的书呆子。在他看来,这是万万要不得的。

语文新课程改革自《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来,就非常强调学生的阅读,尤其是整本书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中还专列了整本书阅读的任务群,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建立适合的“阅读观”,就非常重要。一个只知道读书,而没有生活力的学生,是不符合核心素养的育人指向的。

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对理解、感悟作者的语言文字强调得比较多,而对通过阅读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包括精神的、思想的、物质的、生活的等等,强调得却并不算充分。所以很多时候,学生并没有将自己的阅读生活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阅读中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并没有能够融入他们的生活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这其实跟我们强调“吸收、理解”、弱化“运用、创造”不无关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2022年版课标区分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等任务群是很有价值的,不仅对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有更加明确的表述,而且将阅读与交流、表达及日常学习生活紧密关联起来,传递出了读书与用书的紧密关系。

陶行知先生认为,书只是一种工具,和锯子、锄头是一样的性质,都是给人用的。我们与其说读书不如说用书,书里有真知识和伪知识,读一辈子不能辨别真伪,可是用它一下,书的本来面目便显了出来,真的便用得出去,伪的便用不出去。三百六十行的人都要用书,真知识才普及,书是三百六十行的公物,不是读书人能据为私有的。

笔者认为,这其中有几层意思非常重要:第一,读书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读书既有个体成长的价值,也有社会进步的价值,读书不是目的,掌握知识改造环境,把生活创造得更美好才是目的。第二,不要窄化陶行知先生的用书之用,并不是一定要有实际效用的价值才是用,能够涵养自己的精神,陶冶自己的性情,这样的读书也是用书。第三,读书掌握的知识是间接经验,如果希望这样的知识可以在自己的经验世界中生根,就必须借助“用”,用它做事,在做事中实际地使用、体会,才能将这种闻知嫁接到自己的亲知之上,成为自己真正的知识。这一点很重要,我们自己的阅读经验也表明,如果没有很好地运用吸收,一些从书中得来的“知识”就会很快遗忘,并不能产生更多的价值。第四,要重视对知识的检验和筛选,要做一个负责任的表达者,做一个基于证据的学习者和研究者,不能不对阅读所获得的知识进行检验,而最好的检验方式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就是放在生活中使用,“过什么生活,用什么书”,这样才能“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

五、如何看待作业

2021年,国家颁布了“双减”的相关文件,要求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为什么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从学生个体健康的角度看,这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使然。陶行知先生还从社会和国家层面提出了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如果我们用各种练习题、试卷等僵化的作业填满了学生课余的时间,甚至“让学生没有课余”(王栋生语),学生就根本无暇去思考更加重要的问题,比如国家发展这样的大问题,整天围着考试转,也没有时间去传达文化,唤醒大众。他明确反对过分的考试制度,认为一般学校把儿童全部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使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了。所以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之解放。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陶行知先生非常强调做事的教育,他认为其他的知识都是建立在亲知的基础上,而所谓亲知,就是亲身实践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就是做事得来的。他认为“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便可得事物之真理。人人在劳力上劳心,便可无废人,便可无阶级”,他认为“这個担子是要教师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明确提出,要加强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可见这一轮课程改革是充分吸收了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的。教和学都在做事上统一,教师和学生一起做事,教师对学生施加好的影响就是教,学生学到了本领就是学,但是如果只有做题没有做事,这种学习和创造是不可能发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学习任务群以完成任务的方式引导做事,是有着积极的价值的。因为在做事的过程中,学生受到的教育是丰富的。比如,陶行知先生特别强调过一种美术的生活,比如能烧好一顿饭,使自己和别人吃起来愉快舒服,就是一种艺术,扫地擦桌养成扫除肮脏的习惯,日后就有望使家庭无肮脏,社会无肮脏。

除了以上几点,还有很多启发与思考,不能一一穷尽。最后有一点与各位老师共勉:陶行知先生说,小学不小,庙小乾坤大,做小学教师一定要有信仰心,认定教育是大有可为的事,小学虽小,但是有大快乐,这就是看着学生像种子一样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只有信仰这种快乐的人,才能有责任心,有开辟精神、试验精神,才是合格的小学教员。这一点,实在值得我们终生铭记!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

猜你喜欢
陶行知生活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