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娱乐化思潮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冲击与应对

2023-04-23 07:20董子涵任凤琴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道德观念道德行为思潮

董子涵,任凤琴

(山东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泰安 271018)

随着互联网的深度普及,各种新媒体产品层出不穷,在带给人们娱乐快感的同时,泛娱乐化现象也随之而来。泛娱乐化现象背后所反映的正是社会中逐渐形成的以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为核心的泛娱乐化思想潮流。与其他群体相比,大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各种娱乐内容,其道德观念很容易受到影响而产生偏差。进入到新时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和公民道德建设,2019年颁布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受不良思想文化侵蚀,道德领域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不同程度存在道德失范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仍然比较突出”[1]。面对泛娱乐化思潮的侵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重视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正确引导,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现。

一、泛娱乐化思潮概述

(一)泛娱乐化思潮的形成

泛娱乐化现象在社会中的长期存在逐渐演变成为泛娱乐化思潮,二者都是消极思想耦合下的产物,其形成的原因主要与享乐主义思潮有关。一方面,消费主义鼓励人们无节制地进行消费,追求物质享受,将物质消费视作人生的价值追求。在消费主义的不断刺激之下,各大领域为了吸引人们消费而引入娱乐元素,使人们的娱乐消费需求不断增加,进而导致娱乐内容和娱乐形式不断增加。久而久之,娱乐便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最终形成无底线追求娱乐的泛娱乐化思潮。另一方面,享乐主义倡导人们追求身心的快乐,鼓励人们为了获得快乐而进行无限制的娱乐,将某些娱乐范围之外的内容作为娱乐内容。在享乐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对娱乐的需求越来越大,娱乐的功能和价值被无限放大,促使娱乐至上的泛娱乐化思潮形成。

(二)泛娱乐化思潮的内涵

“泛娱乐化”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提出的,他认为“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2]。因此,娱乐至上的思想价值倾向正是泛娱乐化思潮的主要思想内涵。娱乐至上的思想价值倾向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即“一切皆可娱乐”和“一切为了娱乐”。“一切皆可娱乐”的思想主要表现为娱乐内容过度和娱乐界线淡薄,将一些不适合拿来娱乐的领域纳入娱乐的范围当中,导致非娱乐的内容被当作娱乐看待。“一切为了娱乐”的思想主要表现为娱乐行为过度,各种诸如故意扮丑、恶搞等低俗的娱乐行为和娱乐活动,其中所包含的娱乐价值要求对社会中其他价值要求造成一定的冲击,这无疑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挑战。

(三)泛娱乐化思潮的表现

随着泛娱乐化思潮的形成与发展,娱乐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泛娱乐化思潮的主要表现就是其娱乐至上价值观念下的过度娱乐的形成及传播。一方面,泛娱乐话语过度使用。在泛娱乐化思潮的影响下,人们会抱着一种戏谑、搞笑的态度看待某些严肃的社会事件,热衷于创造和传播各种流行语,为了娱乐而淡化社会道德要求,忽视了这些事件背后的道德价值思考,使过度娱乐的话语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泛娱乐行为时有发生。在泛娱乐化思潮的影响下,面对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各种新型的娱乐形式,人们开始无底线地追求娱乐,将道德和法律的底线抛之脑后,比如挪用公款打赏主播、浏览传播淫秽视频等等,这都充分反映了泛娱乐化行为时常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二、泛娱乐化思潮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冲击

(一)导致大学生道德认知肤浅化

道德认知是大学生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人们对一定道德关系的认识以及关于这种关系的理论、原则规范的理解和认识[3]。泛娱乐化思潮所营造的娱乐至上的社会氛围导致大学生道德认知能力下降,动摇大学生道德观念形成的基础。一方面,会弱化大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主要是由当下的娱乐内容越发简单、直接所导致的。以抖音、快手等为代表的短视频娱乐形式被生产出来,与其他正常的娱乐形式相比,短视频能够给大学生最为直接的感官冲击,导致大学生为了满足自身的娱乐需求而沉浸在这种简单直接的快乐之中,长期下来会使他们懒于思考,其思维也会变得简单而直接。另一方面,随着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弱化,其道德认知能力也会相应下降。主要表现为,在面对社会道德现象时不能进行深度思考,其道德认知流于表面,缺乏内涵。例如,在短视频行业中,为了吸引流量产生各种情色“擦边”行为、攀比行为等等,这些不良的娱乐行为长期存在于网络平台当中,与我们原本的社会道德要求相悖。在长期面对这些娱乐内容的过程中,大学生也会对自身原有的道德要求产生怀疑和动摇,在缺少正确教育与引导的前提下,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会肤浅化,甚至会被某些错误的价值观念误导,造成认知偏差。

(二)导致大学生道德情感模糊化

大学生道德情感是其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内在要素,是建立在其道德认知的基础上的,需要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养成。面对泛娱乐化思潮所带来的各种无底线的娱乐行为,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会逐渐模糊并低俗化。一方面,泛娱乐化思潮下的不道德现象会以娱乐为掩护,大学生在进行娱乐活动的过程中,就会对这些不道德行为或现象逐渐习以为常,不能引起他们对这些不良行为的憎恶。例如,某些“大胃王”吃播,打着“大胃王”的旗号铺张浪费,博人眼球,而某些喜爱看吃播的大学生往往只会注意到其胃口有多大,而忽略了其中浪费食物的不道德现象。另一方面,在泛娱乐化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会更在意娱乐的内容和形式,而对社会中的道德事件缺乏关注,这就会对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感产生不利影响。例如,某些大学生每天关心明星偶像的动态,关心游戏的胜负,而对社会道德模范、先进人物的宣传视而不见。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不能受到社会氛围的正面熏陶而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反而被过度的娱乐氛围所干扰,最终使其道德情感逐渐模糊和低俗化,甚至将娱乐凌驾于道德和法律之上。

(三)导致大学生道德信念庸俗化

道德信念是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泛娱乐化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的道德信念逐渐趋于平庸,其道德责任感也随之淡化。一方面,泛娱乐化思潮所导致的娱乐至上的现象会在无形之中瓦解大学生的道德信念。泛娱乐化思潮在娱乐的掩护下传播,充斥着各种与社会道德要求相反的价值观念,导致社会娱乐中鱼龙混杂,在这些不良观念的长期影响之下,其道德信念会不断受到冲击而有所动摇。面对娱乐外衣下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的持续冲击,大学生很有可能会不顾他人和集体的利益而追求个人利益,导致道德信念逐渐物质化、庸俗化。另一方面,伴随着道德信念的庸俗化,其道德责任感也会随之降低,这就会使他们不再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对他人和社会的利益造成侵害,是否与道德要求相悖。例如,某些大学生在公共场所大声播放音乐,在宿舍大呼小叫打游戏,丝毫不体谅正在休息的同学等等,这充分体现了在泛娱乐化思潮的影响下,某些大学生道德信念趋于平庸而只注重自己的娱乐需求,却忽视了所肩负的道德责任。由此可见,由于泛娱乐化思潮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信念逐渐被平庸化、世俗化,其所赋予的道德责任也在不断地被弱化。

(四)导致大学生道德意志薄弱化

道德意志是构成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要素,在大学生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将正确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泛娱乐化思潮影响下,“一切皆可娱乐”“一切为了娱乐”的思想不断萦绕在大学生的耳边,这就使其娱乐的需求越来越多。大学生长期接受低俗的娱乐内容,导致其道德意志不断受到冲击和挑战,使其将正确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毅力逐渐减弱。面对娱乐的长期诱惑,在缺少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大学生极易陷入“娱乐至死”的境地,他们的道德意志会随着娱乐行为的过度增加而逐渐薄弱,从而失去履行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的毅力。正如当前所倡导的校园垃圾分类,一开始,大学生也会积极响应号召进行垃圾分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学生沉溺于娱乐世界中,虽然能够认识到应该进行垃圾分类, 却逐渐丧失垃圾分类的意志和能力,他们不愿意抽出时间来思考什么垃圾该归为哪一类,不能坚持履行道德义务。这充分反映了某些沉溺于娱乐的大学生的道德意志正在被消解而薄弱化,使其不能将正确的道德认知转变为相应的道德行为,进而导致其道德观念不能得到巩固而影响其形成。

(五)导致大学生道德行为功利化

道德行为即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的行为[4]。道德行为是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外在表现,关乎大学生能够真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泛娱乐化思潮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冲击还表现在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中。一方面,在泛娱乐化思潮的影响下,伴随着大学生道德意志的薄弱化,导致大部分学生为了娱乐而放弃道德行为实践,相比于道德实践,部分学生更愿意选择身心娱乐。比如,某些大学生不愿意参加学校举行的实践活动,除了上课、吃饭以外就待在寝室里看手机、打游戏,相对于花费更多时间投身于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实践活动,他们更愿意获得短暂的愉悦感。另一方面,在泛娱乐化思潮的影响下,也会使一部分大学生为了获取自身的一部分利益而投入道德行为的实践当中,这就导致某些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带有功利化色彩。比如,某些大学生为了加学分而去敬老院献爱心,常常在活动过程中手忙脚乱,并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仅仅是为了加学分,导致一个老人一天可能会被洗好几次脚,合好几次影,这些行为并不是道德自觉的结果,而是带有一定的功利性目的。

三、泛娱乐化思潮冲击下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引导对策

(一)政府:完善公共政策,凸显道德要求

针对泛娱乐化思潮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冲击,政府要制定公共政策对大学生的观念进行一定的引导。为了加强公共政策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引导力,要在娱乐行业的相关政策中凸显道德要求,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要明确对娱乐行为和内容的道德约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道德要求。一方面,要专门制定针对娱乐进行道德约束的公共政策,尤其是在当下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娱乐的制造者、传播者,以及消费者的时代,更需要将娱乐需要遵循的道德要求明确地传递给娱乐的制造者、传播者以及消费者。另一方面,要加强政策的落实,按照公共政策中的道德要求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保障,将德与法相结合,以法律来加强道德要求的约束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明确娱乐活动的道德底线,不仅可以避免在娱乐生产、传播和消费的过程中“钻空子”“打擦边球”等行为,而且能对娱乐受众之一的大学生群体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其明确自身的道德认知。

(二)媒体:营造良好环境,强化道德引导

网络传媒是泛娱乐化思潮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其形成的重要条件,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要营造良好的传媒环境,第一,需要各种传播媒体加强道德自律,尤其是网络媒体,要严格把控传播内容。大众传媒必须确保自身具备良好的道德,才能真正向大学生传播积极正向的内容,发挥其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正向引领作用。一方面,大众传媒要严格筛选传播内容,判断其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起到正向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大众传媒要对传播内容负责到底,对其中被忽视的不符合道德要求的内容及时更改删除,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第二,要明确媒体的道德责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传媒要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社会效益的实现,不能为了博眼球、提高收视率而报道宣传一些虚假新闻。面对泛娱乐化思潮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冲击,大众媒体要不断提高传播内容质量,尤其是娱乐内容质量,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传播,使大学生在内的社会公众在娱乐的同时还能接受正确道德观念的熏陶,为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营造良好的传媒环境,强化社会道德的正面引导。

(三)高校:创新思政教学,提高道德影响

高校是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要对大学生进行道德引导,必须发挥好高校的主阵地作用。应对泛娱乐化思潮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冲击,需要创新思政教学,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对大学生道德观念应有的引导力。第一,要不断创新思政课的内容和形式,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话语权。一方面,课程内容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更新,课程内容如果一成不变,就会脱离社会现实而不能在大学生中产生共鸣。因此,课程内容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另一方面,思政课的开展形式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理论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因为泛娱乐化思潮的影响逐渐被弱化,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借鉴娱乐的呈现形式,比如情景剧等等,增强课程的吸引力。第二,要完善思政教育环节,强化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要积极带领大学生进行道德实践,将正确的道德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思政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要完善道德实践环节,带领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社会公益服务,在道德实践过程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道德影响力,防止其道德观念被某些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侵袭。

(四)家庭:改善家风家教,促进道德养成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大学生道德养成的起点,面对泛娱乐化思潮的冲击,我们要高度重视家风家教的作用。一方面,要树立良好家风,防止过度娱乐。家庭环境的道德氛围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在优良家风的感染下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家庭成员,尤其是家长,要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不过度沉溺于娱乐活动,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或者欣赏音乐、电影等代替平时的打麻将、打扑克牌等其他吃喝玩乐的娱乐行为,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促使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要重视良好的家教,促进道德养成。家风与家教的道德引导形式不同,家风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是一种无形的引导,而家教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则是一种有形的、有意识的引导,这就要求家长要关心子女的成长,有积极教育子女的意识,能够正视子女思想上和行为上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加以纠正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判断。良好家教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的,家长要持续关注子女的思想行为,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通过反思和改正自身问题不断完善自己,与子女相互监督,共同进步。

四、结语

现代社会各种文化思想相互交织碰撞,泛娱乐化思潮只是众多社会思潮中的一种,虽然娱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大学生放松身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泛娱乐化思潮娱乐至上的价值观念与我国所倡导的道德观念相违背,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因此,为了抵御泛娱乐化思潮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需要政府、媒体、高校和家庭各方面的努力,形成道德引导合力,帮助大学生抵御不良思潮的影响,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猜你喜欢
道德观念道德行为思潮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论中西方神话创作的异同性及成因
试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公民教育
论20世纪初年的“兴女学”思潮
远和近
论《三字经》与儿童道德行为的培养
论黑格尔的道德行为归责理论
“文革” 后期的民间批判思潮(1968~1976)
由传统礼仪看中英传统人伦道德观念异同——以英剧《唐顿庄园》为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