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勇
摘 要:问题教学法作为近几年教育领域普遍应用的一种教育方式,在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探究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将了解学生列为首要工作,在自身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订出针对性更强的教学计划,充分发挥问题教学法的教育价值,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促进教学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同步提升。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高中物理;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6-0119-03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让自身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不断提升,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视为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着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问题教学法作为教学实践中以学生思维作为着手点,加强对学生思维独立性、逻辑性等的培养训练,并在教育实践中需予以高度重视。为此,教师在推进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挖掘问题教学法的应用方式,将其在物理课堂中进行灵活变通,帮助学生从中收获多维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提供有效助力,助推学生的科学成长。
1.以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加强学生思维训练
(1)精心设计问题导入,调动学习热情
新课导入环节在各阶段的学科教学实践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关系到教师能否顺利呈现新知识,同时也关系到能否成功让学生快速转换学习状态,以沉浸专注的状态参与到课堂之中。教师课堂教学实践中引入问题教学手段时,可精心设计问题导入,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生动趣味的问题,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促使学生主动展开思考,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以良好心态学习新课知识。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力的平衡”知识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自动扶梯、飞行的飞机、悬空寺等体现平衡状态的图片向学生展示,并向学生提问:“如何用一句话解释物体的平衡状态?”带领学生在分析图片的过程中清晰平衡的美感,再从物理学的视角对平衡状态进行理性感知,加快学生对知识理解。教师将此作为激活学生的突破口,引入后续的教学活动。随后,教师可向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比如飞机从起飞到降落的过程,观光电梯从一楼的静止状态转变为运动到顶楼的过程。教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通过这两项运动的提出,对如何判断物体平衡状态有哪些想法呢?”在问题提出后为学生预留小组讨论时间,让学生表述自己对平衡状态生活实例的想法,与小组成员共同对问题展开分析探讨,结束后教师再向学生展开进一步的提问,带领学生更深层次地感受物理学科知识,帮助学生从中收获探究能力的提升,助力学生思维逻辑性、广阔性的加强。
(2)提出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物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即为问题教学,利用问题的方式检验学生学习成果,还可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掌握精准度的提升,让学生以更快的速度完成后续物理知识的学习。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重视问题教学手段的合理应用,向学生提出开放性问题,营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开放性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主要是在教师向学生讲述一定的物理知识后,便不再继续教学课程内容,主要因为学生经物理知识学习后已产生疲倦心理。此时,教师可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代替内容教学活动,此种学习过程中,学生将会获得休息,以一种更为轻松的方式思考知识,并基于自身对知识的理解情况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强化学生对问题的解读与分析,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机械波振动”此部分内容时,对于学生而言此部分知识晦涩难懂。此时,教师可尝试放缓授课速度,并向学生提出开放性问题:“同学们如何将所掌握的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听到此问题后,即刻给出回答:“可在高速公路上应用多普勒效应测试车速。”随后,其他学生纷纷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有学生提出可利用X射线,此类波长极短的射线替代自然光,制作成为可以观察微观结构的显微镜。学生通过提出自己的想法可进一步深化物理知识的认知,不断提高学生物理知识认知能力。同时,在开放性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学生还能够不断发散思维,分析知识内容的实际应用,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能够实现问题教学法的有效应用,进一步加强高中物理对学生的教育意义。
2.将问题教学关联实际生活,活跃课堂氛围
(1)以生活实际现象为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与初中物理教学内容而言,高中物理的知识内容对学生来说更加难以理解,但物理知识具备极强的实践性与实用性,在实际生活中存在多重体现,只是学生缺少自主联想的意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手段时,需积极探索实际生活、物理知识二者间的契合点,以生活实际现象为依据,设计问题,营造课堂教学氛围,带领学生从实际生活的现象中切身实际地感受到物理的魅力,促使学生参与课堂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的提升。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平抛运动”此部分知识点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将生活中常见的平抛运动形象向学生展示,如物体从桌子掉落在地上、运动员从跳台跳入水中、子弹从枪口射向目标等,随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对于上述现象熟悉吗?你们在听到这些现象后第一时间想到的类似场景是什么呢?”学生在组内探讨中发现在生活中类似现象尤为常见。随后,高中物理教师将无法使用的粉笔抛向垃圾桶,再为学生提出:“扔垃圾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做的行为,现在大家分析一下我刚才扔粉笔的运动存在哪些特征呢”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对此展开分析探论,归纳扔粉笔运动的特征,帮助学生厘清粉笔运动过程中起始阶段的速度是水平的、随后又受摩擦力、重力的影响形成曲线。在学生理解这一过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将不同的力拆解分析,帮助学生明白由于空气阻力的微弱致使粉笔运动过程中的初始速度,仅受到重力影响。教师随后向学生提问:“丢垃圾时,若想将垃圾丢入垃圾桶中,需要先确定垃圾桶的位置,同学们在确定垃圾桶位置时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确认呢?”通过这一问题的提出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主分析运动的分解与合成问题,并从中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实践性和实用性。通过生活实际现象与所学知识关联的展现实现对学生好奇心的激发,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保证教師教学工作的有序推进,同时帮助学生形成生活中探索知识内容具体体现与实践应用的自主意识,促进学生多维能力的发展。
(2)创设生活情境,活跃学生在课堂中的思维
生活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载体,物理课堂中生活情境的创设,能够帮助学生以更加直观的方式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途径以及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多样化体现。与此同时,生活也是教师开展问题教学的重要资源,物理学科在生活中的应用极具广泛性,为教师的问题选择提供了更多可能。为此,在应用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中,高中物理教师可以积极创设生活情境,通过生活化的教学促进营造较为轻松的学习氛围,活跃学生在课堂中的思维,让学生跟随教师的引导实现对知识内容的高效理解,助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为学生日后的科学成长夯实思维基础,让高中物理问题教学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实现进一步强化。
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万有引力定律”此部分内容时,可以为学生创设爬楼梯和下楼梯的生活情境,通过“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体会上下楼梯的运动,但是明明台阶的数量一样,上楼却让我们更加疲惫,大家知道这是因为什么原理吗”这一问题的提出作为本节课教学活动的导入,让学生对万有引力定律具备初步的了解。随后,教师可以对万有引力定律进行详细的解释,再对学生提问:“同学们在清晰万有引力定律的概念后,能不能用万有引力定律对上下楼梯疲惫感的差异做出正确解释?”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其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教学和细节讲解。在学生准确理解万有引力定律后,教师还可以提出“生活中还有哪些能够用万有引力定律解释的运动或自然规律呢?”的问题,让学生发散思维分析生活中万有引力定律的体现,让学生自主感悟到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多种体现。利用生活情境的创设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基于生活情境进行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思维的转换与发散,实现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实现物理教师问题教学法有效性的提升。
3.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1)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问题教学法的落实更倾向于加强学生对问题的独立思考,以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对物理知识展开更为全面的思考,促使学生深度理解物理知识、掌握物理知识的应用方式与应用途径。落实于物理课堂中,教师在问题情境创设时,应将物理规律的发生、结果、过程、条件向学生明确,导致带领学生展开探讨与交流。随后,研究问题的正确解决思路。同时,教师对问题教学法的应用还应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更加自由的思考空间,强化对学生问题意识的渗透,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对于学生所提出的疑问应尽可能地耐心解答。
教师在带领学生“能量守恒定律”的知识内容时,可以先鼓励学生提出有关教学内容的问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能量守恒定律进行思考分析,从自己的思考角度分析能量为什么只能转换而无法凭空消失,以此调动学生求知欲,让学生经过自身的思考对能量守恒定律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除此之外,学生对问题的提出,也能够帮助教师加强自身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以便于教师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又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静电现象”时,可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存在的静电现象,如秋天毛衣与身体的摩擦,天气干燥时触摸门把手时的静电。随后向学生提问,让学生探讨寻找解决静电现象的方式。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实践应用展开分析,帮助学生了解知识实用性的同时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思维训练提供更多机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思维深度性、广阔性等的发展,实现对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有效助力。
(2)以互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提升思辨力
课堂评价一直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但是在以往的课堂中,教师对评价环节的落实通常是自己出于对班级学生整体的了解进行评价,不仅缺少对学生的特色性评价,也缺少学生在评价环节中的表達,导致课堂评价的精准度和针对性减弱,降低了学生的参与度。在问题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可以转变对课堂评价的固有观念,让学生成为评价环节的主要参与者,通过互相评价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其他同学的学习成果进行问题的提出,锻炼学生的思辨力,同时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更加清晰地了解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提高后续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让课堂评价环节在物理课堂中发挥出更大的助力作用。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摩擦力”这一部分的知识内容时,可以先通过“如果现在为大家发布一个设计摩擦力探究实验的任务,大家会如何设计”这一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为学生留出一些时间完成实验的设计。在学生设计结束后,教师可以先随机选择一名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的展示,让其讲述自己的设计理念、此实验想要观察的结果等,在学生讲述完毕后,教师再引导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分析,让其他学生基于自身对摩擦力的理解对此学生进行提问,分析实验的可行性与科学性,经过其他学生的问题提出和评价分析促进实验设计可行性的提升。在这名学生的实验设计完善后,再让其选择一名同学继续展示。通过互评环节中学生的问题提出增加其在课堂中的思考时间,也让被评价的学生能够清楚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快速思考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促使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等得到加强训练,助力学生的思维发展,实现高中物理教师对问题教学法的有效应用。
综上所述,先进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的引入,对学生学习物理的帮助作用较为明显,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晦涩难懂的高中物理知识,间接降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难度,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物理课堂之中,促进学生参与度的提升,让教师的教学工作得以有序推进,促进教师教学工作效率与质量的同步提升。在逐步推进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高中物理教师应该着重探寻问题教学法在课堂中的落实方法,在清晰学生中心地位的前提下进行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强化对学生多维能力和多元思维的训练,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张凤赞.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高考,2022(03).
[2]马晓霞.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22(03).
[3]张玲燕.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创意应用[J].新教育,2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