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梁红色文化与绘画类课程思政创新研究

2023-04-22 17:11
陇东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南梁红色育人

冯 思 全

(陇东学院 艺术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课程思政,是当今教育教学界的一门“热学”。学界给予的解释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进而言之,课程思政的基本意涵是:课程不仅要承担知识传播的责任与功能,更要肩负“育人”的时代使命。当然,对于课程“育人”功能的教学设计,当今教育的处理办法有二:一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二是非思政类课程的思政化建设。我们可以从“非思政类课程的思政化建设”中拟定一个基本的问题,即:如何建设课程思政?对于这一问题,根植于美术学的绘画类课程通过其与红色文化的结合,深化其自身的育人内涵与担当使命。这方面,南梁红色文化与美术学专业绘画类课程的思政创新,是一较为典型的实践现象。

红色文化,“是革命先驱忠国、爱国的印记和符号”[2],是最具“育人”价值的一种文化形态。南梁红色文化,是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领袖,领导革命群众,在南梁地区遗存的一种文化形态。因南梁红色文化鲜明的“育人”内涵与革命主题,使其成为美术学专业绘画类思政课程的课程资源,成为绘画类课程思政创新的重要依据。

一、南梁红色文化与绘画类课程思政融合的意义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用革命精神教育学生、感染学生、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人心扉……既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又要从红色革命文化中获得智慧滋养和精神砥砺。”[3]相较于绘画类课程的知识教学,当下绘画类课程中课程思政教学存在很多困境,集中反映在:学生对有关知识学习兴趣较低;教师在教学中对专业课程中思政教育元素的定位不准、教学方法单一。在绘画类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如能凭借近地、亲近、易于接受的优势,利用当地丰富、优秀的地域文化和精神内涵培育生动灵活、有效多样的课程思政教育形式,将思政教育自然有效地渗透至绘画类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以实际行动主动承担起“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型”的任务,可为构建当今教育“大思政”格局贡献力量。这正是南梁红色文化与绘画类课程思政融合的意义所在。

(一)拓展绘画类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外延

除思想政治理论、通识教育等课程外,美术学专业绘画类课程也是展开课程思政的主阵地。通过深入挖掘课程内容与其辐射内容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过程中展开立德树人的工作是课程思政的主要方式。南梁红色文化,既有以宗旨意识、大局意识、理想信仰、务实作风、革命本色等思想理念为成果的文本形态文化,也有以各类遗(旧)址、革命文物、纪念场馆为载体的物质形态文化。由此,又衍生出以革命歌曲、绘画为代表的艺术形态文化。因此,将南梁红色文化融合到绘画类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中,既能通过专业课程中相关理论教育和实践技能培养单元展开课堂教学,也能通过组织学生到遗址现场或纪念馆,以艺术考察、写生等方式展开实践教学,更能通过让学生收集红色历史素材展开创作教学,利用以上多种教学形式拓展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外延,以有效创新课程思政的教学育人方式,从而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育人实效。

(二)传承南梁红色文化价值

“文化是教育行为和教育过程的本体,而教育则是文化传承创新的机制”[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主体,地域文化又是这一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南梁红色文化兼具政治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和地域文化教育的三重价值内涵,如何传承好、利用好、发展好其价值内涵,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时代命题和历史责任。通过设定课程思政的目标、分类提取艺用资源、有效组织融合教学等方式将南梁红色文化中的艺术和精神资源进行搜集整理、研究,挖掘出符合绘画专业育人总目标和导向的有益部分,付诸这个教学链及其各环节的实践,必能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建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实现南梁红色文化价值的传承和传播。

(三)优化绘画类课程建设

当下,高校的绘画类课程教学,因教材建设和课程内容与设计的更新缓慢,课程思政的实例实证引用与嵌入单薄匮乏,加上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匮乏,对专业课程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存在疲于应付考试、拿学分的现象。将南梁红色文化融入专业课程建设,发挥地域特色文化日常性、真实性的优势,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能使学生通过实地(物)的观察、切身感受和真情想象的反思加深对绘画学科知识的理解,并达到艺术品格与人生品格“双健全”的目的,这对绘画专业课程来说无疑是一种优化。此外,绘画类课程结合南梁红色文化,可以构建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专业课程。

绘画类课程中融入南梁红色文化能够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可以达到务实有效的互通、互补、互融,使各自实现更高的目标和价值。

二、南梁红色文化与绘画类课程思政的创新诉求

“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5],是新时期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深度改革创新的方向指引和理论基石。

(一)适应绘画类课程思政创新的资源诉求

南梁,作为西北高原的红色热土,中国革命的历史重镇,在此铸就的南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两点一存’的重要地位”[6],由于地域文化传统、民俗、革命斗争等特色,南梁红色文化具有资源厚重、基因丰富的特点。从物质层面看,南梁红色文化的文化形态主要有:以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为代表的遗址,以领袖用品、革命文物为代表的遗物,以南梁革命纪念馆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以围绕南梁创作开发的文艺作品为代表的红色文创产品;从精神层面看,南梁红色文化的文化形态主要体现在“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这方面的精神文化遗存,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在南梁革命根据地领导陕甘宁边区人民不屈不挠、战胜困难的革命精神。从绘画创作角度看,南梁红色文化形态主要表现在可供挖掘的很多物质和精神遗存的视觉表现元素,且已经形成很多绘画经典名作,如《刘志丹》(刘文西作)、《刘志丹来南梁》(王铁牛作)、《习仲勋在南梁》(陈延作)、《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袁鹏飞作)等等。同时,南梁红色文化作为陇东地区的一种特色文化形态,中间也折射出了深厚质朴的黄土情怀、求真务实的文化内涵、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以上均能说明其作为南梁红色文化形式载体的历史意义与教育价值。在此基础上,进行南梁红色基因的提取,是南梁红色文化于当地高校课程思政教育中应用的关键,更能满足绘画类课程思政创新的资源诉求。

(二)适应绘画类课程思政创新的路径诉求

“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重任不仅在思政课程的身上,高等院校同具育人功能的其他各类课程同样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7]受制于美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相对单一、教学实践中欠缺行之有效的实施手段、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共进性和亲和度不足等原因,绘画课程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不同程度出现了“两张皮”“孤岛效应”“牵强附和”等现象。针对以上问题,选择适当的途径将思政教育高度有效融入绘画类课程实践,使之落地有声并能不断优化,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将南梁红色文化融入绘画类课程的思政教育中,不失为一条创新路径:在视觉传达与精神传递之功能高度结合下,与以图像表达为特点的绘画类课程教育有很强的亲和力;在以红色主题背景下,把可视可感的红色元素融入绘画课程,丰富了教学内容,也能深化美术学的学科内涵;在革命文化与其他区域文化、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一并融入绘画类课程的思路下,将思政教育目标贯穿于绘画类课程教育的全过程,可探索出新时期绘画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总之,将南梁红色文化全过程浸入到绘画类课程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绘画类课程思政化的一个方向,符合绘画类课程思政创新的路径诉求。

三、南梁红色文化与绘画类课程思政的创新路径

南梁红色文化与绘画类课程思政的融合创新,应该以学生为中心、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多渠道融合的方式,注重借助合理的教学方法与途径,在“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理念下整合利用南梁红色文化中形态美、精神美的元素,达到从绘画类课程学习到学业评价全过程融合的课程思政目的。

(一)融入课堂教学

与其他学科、专业、课程一样,基于美术学的绘画类课程主要是以理论和实践的方式展开的课堂教学。在绘画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主要采取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思政元素穿插在理论教学部分中,辅以中西方艺术对比研究的理论教学展示中国绘画理论与文化理念、高度展开课程思政教学,这种挂靠传统理论教学和技能教学开展的思政教育,事实上过于偏向于教师向学生单向灌输的教学形式,从育人策略上看很大程度降低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留给学生个人主动探究的空间狭窄,致使其学习兴趣不高,也影响了思政教育在绘画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与拓展。将南梁红色文化融入绘画类课堂教学,在为学生提供生动鲜活、就近实际、终身受益的课程思政案例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学习实际发挥学生在课堂思政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和学习主动性,能有效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在借助陇东地域传统文化资源深化教学改革的背景下,绘画类课程应积极推进南梁红色文化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创新,采取多样化、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提升思政教学实效。可采用视频教学法直观再现南梁革命斗争中的历史情景、英雄人物形象与文物遗存,让学生直观感受视觉文化的艺术力量,接受革命历史信仰和先辈们高尚追求的价值观念;可采用讨论法开展南梁红色文化与绘画类课程研讨课,让学生在对南梁红色文化元素中符合绘画理论认知与实践的同时,深入了解南梁红色文化在革命党人艰苦奋斗、面向群众的光辉历程中的形成过程,真正领悟南梁精神的实质与内核,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其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从而树立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可采用案例分析法把有关革命遗物、文物中的艺术视觉元素进行艺术化、人文化、地域化角度的解构、剖析,从意识来源、文化来源等多方面探知南梁红色文化的独特价值和精神内涵,引导学生加强自主探究和积极思考的辨析能力,在对南梁红色文化这一艺术客体与绘画理论的辨析论证中,深化学生对其思想价值的理解和领悟,达到入脑入心。

(二)融入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高校育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验证知识运用的必要环节,也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脱离了实践育人环节的课程思政,其改革创新是不全面的。“教育过程必须脚踏实地,巧妙运用生活语言、实践语言,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每个国人心中自发、自觉地生根发芽。”[8]绘画类课程以培养应用型艺术人才为方向,重视专业知识的实践教学,有课程设置丰富、课时量大、实践环节多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绘画类课程能主动将陇东地域文化类的艺术实践作为特色。基于此,利用地理区位与资源优势,利用学生能近距离接触南梁红色文化的便捷性因素,绘画类课程可紧扣其实践教学环节,把有关南梁红色文化的思政教学育人内容融入其中,让课程思政教育在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提质增效,而非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组织有关的纪念馆参观、革命遗址的考察与体验、遗址与人物形象写生、革命文化和绘画史料寻访等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具有亲和力的视觉维度和自觉认知的精神层面深入接触南梁红色文化。

如在艺术采风的实践环节中,可展开南梁大凤川军民大生产基地旧址的现场调研,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领会在军民大生产运动中形成的战天斗地、艰苦拼搏、不屈不挠、自力更生的精神,培育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创造财富的智慧和建设家乡、创造美好未来的不竭动力;还可结合风景写生类实践课程,开展对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军委)旧址的实地写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写生深刻领悟革命党人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里坚守初心、不怕牺牲的凛然正气,以及依靠群众、改天换地的奋斗精神,培育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拼搏前行的担当意识和使命感。

(三)融入创作教学

通过系统完整的理论与实践的课程教育,艺术创作教学是培养学生艺术观、价值观、人生观相统一的重要环节。“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9],这是绘画类课程思政的准绳。以此,绘画专业创作教学工作开展时,教师不仅需对学生的绘画创作技巧与方法进行引导,同时也需对学生的文化修养与意识形态进行熏陶引导,使得学生自觉而积极地扎根到中国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土壤当中,汲取磅礴丰厚的文化营养,深刻感悟艺术来源于生活的道理,摒弃作品中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之流弊,有效提高学生绘画创作的艺术高度。

通过教学改革创新,可在绘画专业各年级学生的创作教学中树立一个南梁红色绘画创作方向或主题,全阶段、各层次地引领学生的价值观与思维意识,充分发挥出南梁红色文化的时代影响力。在南梁红色绘画主题创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认识到南梁精神渗透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改变传统的多题分散式创作教学理念,深度挖掘南梁红色文化的精髓内核,并将其融入实际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提炼文化中的艺术因子和与之相符的表现方法,保证学生主题绘画创作的有效性。为有效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准,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时,教师应当善于梳理整合相关经典的作品提供给学生进行鉴赏并对其具体指导,逐步引导学生学会鉴赏经典作品在主题下的选材构思、构图布局、表现技巧,并使学生能够主动掌握作者在作品中汲取文化精髓的方法,把握意识形态与艺术表现的结合方式,从而找到主题创作的灵感和切入点,以提高学生绘画创作的综合实力,达到课程思政的目的。如进行有关“林锦庙会师”的主题创作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搜集相关方面的图片、文本素材,还要指导学生积极借鉴如《井冈山会师》(何孔德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蔡亮、张自嶷作)、《大会师》(孙向阳、陈树东等作)等典范性作品,学习以上作品中贯通革命内涵的具体做法和手段,以使学生通过借鉴学习和个人作品创作实践,学会在自己的创作表达中如何找方向、把主脉,切实体悟到南梁革命精神是如何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铸就的中国工农红军革命精神相统一的思想实质,将共产主义理想与革命斗争必胜的信念充分有力地体现在作品当中,进而达到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于整个创作教学过程的目的。

总之,南梁红色文化与绘画类课程思政的融合,能够拓展绘画类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外延、传承南梁红色文化、优化美术学绘画类课程的逻辑结构。南梁红色文化融入绘画类课程思政,适应绘画类课程思政创新的资源与路径诉求,符合南梁红色文化的“育人”潜质与绘画类课程思政的建设需要。南梁红色文化能够深化绘画类课程思政的创新路径,具体表现在绘画类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创新、实践教学创新、创作教学创新等方面。

猜你喜欢
南梁红色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南梁精神永传唱
红色是什么
南梁长4+5油藏加密方式对井组产能的影响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红色南梁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