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研究述评

2023-04-22 17:11卢少求
陇东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政党中国共产党建设

黄 河,卢少求

(阜阳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 阜阳 236000)

近年来政党形象研究备受学界关注,然而就现有成果来看相关文献数量不多,截至目前知网上可检索到有关“政党形象”“中国共产党形象”的论文数量分别为77篇、372篇。而专业著作也有限,主要有吕冬冬著《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于运全著《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研究》(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高晓林和谈思嘉等著《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程美东等著《新时代大党形象》(人民日报出版社,2020年版)等。由此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聚焦政党形象研究,但是从研究现状来看,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提升。

一、中国共产党形象的概念界定

学界一般以“形象”作为政党形象研究的出发点,同时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拓展“政党形象”概念,进而厘清“中国共产党形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一)自“形象”延伸至“政党形象”

学界研究始于“形象”,一般是从古汉语和西方词源进行考察,结合形象学原理从主体(客观存在的人或事物本身)、客体(人或事物的观察者、反映者、思想者)、主客体关系三个维度来对其进行界定,达成了较为一致性的共识。

国外“政党形象”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最早由英国政治学家格雷厄姆·沃拉斯提出,“政党主要是个名字,和其他名字一样,一听见或一看见就滋生出一个‘意向’”[1]53,但沃拉斯把政党形象局限于议会选举和投票过程中。此后西方政党形象研究经历了长足的发展,但始终与选民、选举和投票相牵连。起初,国内政党形象的研究对象特指台湾地区,其内容仍旧围绕选举和投票展开。然而,真正意义上有关中国共产党形象的研究始于1996年文居南著的《政党的选择和被选择》。后来学界对政党形象的定义有了新的进展,大致分为两类观点:一类从主体角度出发,倾向于党的作用,如王长江在《政党政治原理》中提出,“政党形象包含着政党及其活动的所有方面”[2]142;另一类观点从客体角度出发,侧重于受众的影响,如汪如磊认为政党形象是“党内外力量对该政党内化于心的一种情感反应”[3]。

(二)由“政党形象”引出“中国共产党形象”

鉴于单一视角的局限性,有学者尝试将二者结合。如吴阳松认为“政党形象是指公众以一系列客观要素为基础形成的一种对政党相对稳定的主观认知和评价”[4]。这一表述兼顾建构主体和接收客体,使政党形象的内涵更为丰富。而当前新媒体充斥于人们日常生活,也影响着政治信息的传播,部分学者便将新媒体及其影响融入政党形象之中,如李忠杰表明政党形象是“基于自身本质而表现出的行为状态和面貌,通过向外部展示和传输某种信息,然后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关于党的总体面貌的认知结果和价值判断”[5]。这类观点使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内涵趋于完善,也得到了学术界较为普遍的认可。

依据不同的标准和角度,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形象的类别进行了区分。以时间顺序,分为历史形象、现实形象和未来形象;依空间格局,分为国内形象和国际形象;按主体构成,分为个体形象和组织形象。此外还有学者将中国共产党形象分为政治形象、经济形象、文化形象和社会形象等。

(三)中国共产党形象的一般特征

从概念所具有的特征而言,学界一般归纳为三对范畴。首先是主观性与客观性。党的活动立足于社会实践,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受众在认知评价的过程中又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感情色彩。其次是稳定性与变动性。党在历史上建构起来的形象“一经形成,就具有某种固化作用而难以轻易改变”[6]。然而这种稳定性又是相对的,随着时代与实践的变化而变化。最后是阶级性与人民性,这是由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决定的。此外还有学者总结了政党形象的其他特征。如连志忠、程东旺认为中国共产党形象兼具历史性和现实性,其内涵因历史变迁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又“吸收各个时期的积极因素,呼应新时代的要求”[7]。

二、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要素构成与分析框架

系统阐释、解析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构成要素、理论架构,既是对其研究内容的准确把握,又是对其内在逻辑的系统梳理。就学界研究现状而言,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研究的要素构成与分析框架,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要素构成

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由许多方面的要素构成。学者们的分类基本上包括党的纲领、政党功绩、党的建设和形象传播四部分。

1.政党纲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纲领(有学者表述为政党理念)一般由三个部分构成。首先是阶级属性和意识形态。以赵大朋为代表,他认为二者从根本上决定了政党形象的走向,任何政党“由其自身的阶级(或阶层)属性所衍生的意识形态都是政党的灵魂和旗帜”[8]。而“两个先锋队”的阶级属性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中国共产党的服务对象作了明确规定。其次是政策主张和行为方式,这是党的阶级属性与意识形态的外化。何鹏程将其视为“政党对所代表阶级阶层或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在政治主张和政策举措上的具体体现”[9]。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主张和行为方式是指“以人民为中心”的路线、方针的施行。此外还包括政党的符号象征,“最常见的如党名、党旗、党徽等标志性符号”[7],意味着红色革命、工农劳动工具和人民的利益诉求。

2.政党功绩。所谓政党功绩,即政党在政治实践过程中取得的成效与政绩,马瑞将其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政治绩效,即党在执掌国家政权和施行政治统治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为成立及组建政府、实施政治民主化、实行政治社会化和惩治贪污腐败等。其次是经济绩效,即保持经济水平持续稳定增长、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充分就业,它是社会公众评价政党的关键依据。最后是社会绩效,即“执政党通过法定程序将自己的意志和要求转化为社会公共权力的意志和要求,以引导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实际业绩和工作效能”[10],包括维护政治稳定和促进民主政治。

3.自身建设与形象传播。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形象离不开自身的建设。党的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基础性工程,自身建设得不到保障则会侵蚀长期以来塑造的良好形象。当下中国共产党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建构起科学的党建体系并将其贯穿于党的理论与实践过程中,同时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以政治建设为主导,全面推进党的六大建设,使之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形象的重要支撑。有学者表述为政党作风和风貌,认为政党领袖及普通党员在一定意义上都代表着党的形象。但无论哪种观点,都是围绕着“打铁必须自身硬”而展开的。

有学者主张要正确处理“做到”与“说好”之间的关系。新媒体时代为政党形象添加了新内容,使中国共产党要兼顾自身建设与形象传播。尽管政党形象的构建归根到底取决于其自身的展现,但政党形象受到传播媒介的影响,“新媒体的‘形象解构’功效明显超越‘形象建构’的努力”[5],有心栽花未必见得花开。

(二)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分析框架

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有多重蕴含。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形象构建的分析框架,一般从不同历史时期的形象塑造及经验教训出发,以党在具体执政过程中的现实困境为问题所指,进而将政党形象的理论分析与总结落实于现实路径。

1.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历史追溯。“善于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政党成熟的重要标志”[11]。学者们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形象建设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以下三个时期、阶段。

首先是延安时期。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如李艳着重分析了党“在发展边区、自身建设和直到战争中”[12]塑造良好形象;再如梁钰超总结党“通过‘宣传出去’和‘争取过来’的做法,促使自身逐渐走进国际公众视野”[13],提升国际形象;还有薛晓旭提出,“文艺创作的革命武器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14],改善党内作风与党群关系的同时,重塑中国共产党形象。此外也有学者从该时期的另一视角——抗日战争阶段出发,如李玲表示在抗战阶段党“通过发表宣言、文章,借助媒体采访,回应有关谣言,谋划纪念活动”[15]等方式有效构建了自身形象;如陈艳飞立足于抗战阶段的文本视域,认为“文本是政党形象塑造的重要媒介资源”[16],通过分析该时期文本的体系建构得出经验启示。再次是新时代。这一时期学术界相关研究文献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明显提升。如高晓林、谈思嘉将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寓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总结提炼出党的为民务实、改革创新、公正法治等形象;再如程美东等以“大党形象”为题,将中国共产党形象具化为“大气磅礴、钙质充分、无私为民、好学善学、敢于斗争、民主法治、改革开放、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浩然正气”[17]十个方面,从崭新的维度论证了党的精神品质和实际表现。

此外,虽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学界对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研究也有涉足,但相对而言成果则较少。

2.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现实困境。关于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机遇和挑战,学者们在研究中既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清醒地指出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遇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治国理政的困境。国家治理与政党形象息息相关,“面对深刻的社会转型和实现新时代宏伟目标的艰巨任务,党的形象建设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18]178。面对西方国家的经济优势、霸权和强权的奉行,文化与价值观的渗透,以及“西方批评中国成为一种‘政治正确’”[19]243等现状,党的国际形象构建亦不容乐观。

二是政党建设的困境。主要表现为思想不纯、组织薄弱和作风不正。如赵大朋认为,未经革命洗礼的新生代党员“缺少政党形象建构的自觉性和进行自我革命的勇气”[9]。丁长艳和王静静阐明,现实生活中党脱离群众的情况时有发生,加上现行的三级组织无法契合社会群体,都可能导致“政党与社会关系的间接化”[20]。

三是新媒体时代下的困境。首先,新媒体时代下公众思维及认知活动发生变化,对党提出了高要求。其次,新媒体“衍生的是一个去中心化的传播环境”[21],一改以往单向宣传变为双向对接,给政党形象的塑造带来了挑战。最后,多数媒体具备商业化性质,为赚取流量时常传播不合实际的内容,包括党的负面言论。“媒介多元化发展是政党执政的‘变量’”[22]。

四是形象传播的困境。首先是话语体系固化。传统宣传模式“与社会多元化与分众化的话语思维与方式大相径庭”[19],难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变迁。其次是传播途径受限。一些基层党组织尚未具备媒介思维,未能充分利用微信、抖音等“当红媒体”,习惯上仍沿用传统媒体及宣传方式等。最后是国际传播面临挑战。一些西方国家凭借自身优势控制着世界舆论导向,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评头论足甚至歪曲事实,“国际舆论格局中的‘西强我弱’的状况还将持续下去”[23]。

3.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具体路径。分析中国共产党形象的要素构成、历史分期和内在逻辑,旨在为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找寻具体路径。学界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方面:

一是提高执政能力。“执政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政党形象建设的优劣”[18]205。既要提升治国理政的八大本领并提高效率,又要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步伐。此外还要以义正的言辞及时回应国际社会的质疑、舆论攻击等。

二是完善党的建设。学者们基本上是以加强教育和建立有效的体制机制为切入点。如思想建设上“不断发挥‘四史’教育的正面引导作用”[24],完善覆盖全党的教育体系。再如组织建设上落实“从严入党”的党员及干部选拔机制并坚持定期考核;还有作风建设上既要完善监督机制,又要常抓、细抓,保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三是把握媒介执政。首先要坚持党对媒体的绝对领导。吴阳松表示“新媒体的发展要坚持党性原则”[5]。党要准确把握媒体发展的政治方向并从源头上、传播中遏制不当的涉政言论。其次要引导全党养成媒介执政的思维,以亲民的姿态悉知群众的心声去适应“双向对接”的传播格局,并正视媒体,实事求是地与媒体对话,接受其监督。

四是合理有效传播。包括变革话语体系,使其宣传风格与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和人民群众;拓宽宣传渠道,充分利用更加吸引大众的新兴媒体以适应社会群体的现实需要;打造自身象征符号,将中国共产党形象视作“一种代表人类社会先进性的精神品牌”[25],使其成为能引起人们的价值认同感的政党标志。而对于国际传播,则要变革对外话语体系,细分国外受众;主动出击,坚持“说好”与“做好”两手抓;在传播过程中求同存异,跳出中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差异的界限,寻求共鸣之处;借助外媒设置中国议题以“消除政治偏见,进一步增强传播的公信力与说服力”[26]。

三、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综上所述,近年来国内学界关于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研究开始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著中有关政党形象的理论研究。目前学界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党的形象建设的思想都有所涉及,却忽略了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论著中蕴含的政党形象内容;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及其著作虽未直接提及政党形象构建等问题,但却蕴涵着丰富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

第二,缺少对中国共产党在各个不同历史分期党的形象构建的系统探索。尽管近年来一些学术期刊和硕士论文都在这个方向上有研究选题,但大都集中在相对固定的几个时期。不可否认,延安时期、抗战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新时代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党的形象建构理论,然而其他历史时期中相关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同样值得深入挖掘。

第三,当前已有的中国共产党形象研究成果中,研究方法普遍较为单一。一方面,以文献资料法和文本话语分析法居多。查阅并总结学界有关中国共产党形象的理论成果,解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相关文件与重要讲话,是研究该领域的必要前提,然而党的形象建设若单纯立足于话语和文本范畴,则无法进一步解决中国共产党形象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忽略了横向上对世界上其他国家政党形象建设的比较与分析。国外政党形象建设有丰富的内容可以借鉴,学界在比较政党形象研究方面尚有欠缺,仅有少数学者在其文章中以较少的篇幅提及。

第四,理论创新进展缓慢。近年来学者们对于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内涵、困境和路径等问题有了较为一致性的看法,但也导致一些论著的内容呈现出相似性的特点。有些学者注重研究党和国家的实时政策、重要讲话,对现实问题的关照不足,导致部分论著研究的路径分析过于宏大,实用性不强。有些研究成果还未能准确阐明中国共产党形象构建的客观规律,时常把形象构建与党的建设等同对待。这些现状都不利于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研究的推进与创新。

(二)对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研究的展望

第一,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研究需要将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著作中所涉及的相关论述作为理论渊源,从中提炼出其富于学术性的内容,概括出蕴含逻辑性的观点。孙宜芳曾做了很好的尝试,她表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学说“闪烁着无产阶级政党形象建设的智慧光芒”[27]。因此今后的研究中,不妨在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基础之上继续深入探讨政党形象的应然内涵、基本原则、实践路径等,为当代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提供现实启示,以便于提升其内在逻辑性。

第二,系统研究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形象建设以填补空缺。首先,补充学术界在纵向研究上的空缺,包括建党之初表现出心系天下、勇于担当的形象;北伐战争时期呈现出审时度势、不畏艰难的形象;长征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体现出不屈不挠、奋勇当先的形象,也包括党在建国之初、三大改造等时期的形象塑造,皆可作为今后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研究的分支以完善其逻辑架构。其次,探寻党在不同历史分期上的重大事件,如五卅运动、遵义会议、延安整风运动等事件中党所塑造的形象,亦可作为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研究的素材以提升其系统性。

第三,立足多维度研究视角,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以增强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研究的学理性。除目前学术界普遍运用的文献资料法、文本话语分析法之外,还可借鉴以下研究方法:其一,学科交叉法。无论是从广义层面还是从狭义角度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建设,都不单单局限于党政理论,亦与经济学、政治学、形象学、新闻传播学等诸多学科息息相关。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从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形象中分别探究如何塑造形象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形象构建对我国当下经济发展、政治推进、社会转型的意义等多方面进行研究,以更开阔的视域拓展其研究领域。其二,比较研究法。在此后的研究中可对古今中外尤其是别国执政党形象建设理论加以梳理,如美国共和党、德国社会民主党、印度国大党等党派皆或多或少有其各自的政党形象建设理论,学界应多借鉴各国政党关于形象建设的基本经验并将之转化为具有中国特色、能够推动中国共产党形象构建的理论与实践构想。

第四,通过深入至微观层面,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具体问题研究以提升其创新性。依笔者而言,首先可将微观视角介入到宏观选题之中,实现两者间的有机结合。如一次惠民政策的实施、一场相关会议的召开、一项教育活动的开展等具体行为所塑造的形象皆可作为研究的指向,且生动的现实案例往往比泛泛而谈更具有说服力。其次,还可将视域延伸至更加贴近民众的党政机关、部门,尤其要深入探讨与广大群众密切联系着的党的地方基层形象,总结、提炼并解读具备代表性的党的形象建设案例,在提升创新性的同时亦增强其应用性。

总的来说,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建设研究仍处于起始阶段,尽管诸位专家、学者经过二十年来的不懈探索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并形成了一些有影响的论文与著作,但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依旧是一个“大有可为、理应有为、必有作为”的崭新课题。

猜你喜欢
政党中国共产党建设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政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党制度的“三个新”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