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莹
儿童绘本以图为主和以字为辅的叙事方式更有利于小学生学习、理解与感受人生。绘本中一张张图画让小学生从视觉体验慢慢投射至构建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上。在阅读与赏析绘本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绘画语言的魅力,以及绘本所传递的意义与内涵。每本绘本的风格各不相同,但大部分通过画面与文字推动故事的发展,因此,学生在创作过程也可以借鉴所学绘本的故事逻辑与绘画风格。在美术教学中,利用好绘本的这一教育功能能够让教学更高效。
本教学实践一共有两个班,每个班有8 位一至二年级学龄阶段的学生。学生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访谈与调查学生,问题一:有无接触与绘本结合的美术学习?调查结果:没有。问题二:平时有无阅读绘本的习惯?调查结果:30%的学生在幼儿园时期会经常阅读绘本,但上了小学就少了很多;70%的学生比较少阅读绘本。利用《我喜欢自己》绘本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因为新鲜感而积极配合教学工作。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会主动与教师交流、沟通自己的创作想法。在这两个班中,学生在创作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总是把“像”作为唯一标准。具体到本次教学中,学生会强烈希望把自画像画得“像”,而忽视了创作过程中结合绘本学习对自我进行探索的情感活动。笔者观察与访谈学生,发现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是“他人评价”中“他人”会用同样的标准去要求学生,所以学生很在意他人的评价。小学低年级是一个需要被肯定与容易受到他人影响的阶段,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难免会存在迎合他人的情况,从而极大影响对美术作品的评价和自己的绘画风格。本次教学前,学生经历了将近一年的学习与引导,以上情况有所改善。本次教学处于教学计划的尾声,学生具备良好的美术素养与态度展开《我喜欢自己》绘本的学习活动。
《我喜欢自己》是美国作家南希·卡尔森的绘本作品。作品内容:主角小猪妹如很多普通的同学一样,没有过人的天赋。在寻找与发现自己的过程中,小猪妹发现自己能够在生活中照顾自己,鼓励自己克服困难和挫折,会在自己有坏情绪的情况下慢慢放松和学会接受自己,最后学会了和自己相处并且喜欢上自己。本次的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我喜欢自己》这本绘本引导学生反观自己,包括自己的优缺点和对自己的期望等。整个教学过程主要围绕学生发现自己、悦纳自己展开。
1.导入
上课前,学生已经准备好一面镜子。上课时,教师让学生猜一猜镜子在本节课的用处,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是完成自画像。在关于自己的这个话题中,教师引出绘本《我喜欢自己》,让学生一起看看这个绘本的主人公在面对自己时都想了什么、做了什么,等等。
2.绘本赏析
在教学导入中,教师用PPT 展示绘本,邀请学生共同阅读绘本并轮流说每一页的内容。阅读绘本从两个方面展开,首先以故事为主。阅读完绘本之后,教师询问学生是否和小猪妹有相同的经历。大部分学生认为其和自己的经历比较相似;但也有的学生表示没能和小猪妹一样对自己足够自信,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优点;也有学生有点惊讶,好好吃饭居然也可以成为优点。小猪妹的成长经历引起大部分学生的共鸣,这其中也有符合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回答。比如,有的学生会觉得小猪妹没有作业很自由,她无论做什么似乎她的父母都不会过多干涉等。提问学生阅读绘本之后的感悟,可以从侧面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这有助于教师接下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作。其次是对绘本绘画风格的赏析。接着回到绘本,再一次进行阅读,重点放在绘本的色彩与造型上。绘本整体造型相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写实的,在色彩方面用色明亮、丰富,画面中也有点、线、面的构成。针对这一部分,教师可以设疑,让学生自己找出来。比如,地板和床单上面等都有点、线、面的元素,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运用点、线、面增加和完善画面的细节与其完整度。
3.教学重点中的师生互动
教师邀请学生说出小猪妹的优点是如何通过绘画表现出来的。通过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赏析绘本的造型表现,思考如何审视自己,随后让学生把自己的四个优点或者喜欢做的事和一个缺点或者想做好而没做好的事写在画纸的背面。这个环节,学生花了将近15 分钟。部分学生不好意思写自己的优点或者不知道自己的优点是什么,缺点也是相同的情况。根据现场情况,教师及时鼓励、引导,可以以身作则说出自己的优缺点或自己想做的事情,说出在座学生各自的优点,邀请学生针对对方的优缺点互相交流。
4.布置创作任务
课前,教师已经提醒学生带一面镜子到课堂。教学时,学生先观察镜子中自己的形象特征。教师提示可以适当把自己的特征夸张化,简单讲解脸部的结构,如脸型、五官比例与脖颈关系等。接着提出要求:创作一张自画像,并且将前面写下的优缺点体现在画像中。提示:回忆绘本主角小猪妹是怎样把自己的优点表现出来的,如小猪妹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自己会照顾自己,通过刷牙、洗澡和吃饭的场景去表达,在画面中也画了相关的物品。同学们也可以参考这种绘画方式,通过物品去表现自己的优缺点或希望拥有什么技能等。绘画材料不限,如马克笔、彩铅或者黑白线描画都可以。重点放在结合绘本《我喜欢自己》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自画像。
5.学生创作与教师引导
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要随时细心留意学生的情况,适当给予指导。指导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发现自己,用画笔表现自己。整个构思与创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观察学生的情感状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具体的建议。在本次课中,有的学生不知道如何画出自己的优点。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回忆绘本内容,如绘本中的主人公小猪妹喜欢画画这一点是怎样表现的。另外,画面的主体与道具安排是否合理得当。
作品完成后的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他评与师评结合的方式,最后教师做课堂小结。在自评环节,学生可以说说在画自己过程中的感受和心得,对自己的了解有没有深入,或者希望自己成为怎样的人,并且有无在画面上呈现出来,据此进一步阐述自己的作品。在他评中,教师可提前设定评价范围,再次紧扣教学主题“我喜欢我自己”,如通过这张画你能初步了解到他或她吗?借助背景场景等可以了解到这位学生是个怎样的人吗?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收到他人对自己作品的评价,了解到他人的优点,同时也可以对他人友好地提出改善自身缺点的建议等。评价既有开放性,也有表现课程主题的部分。最后,教师结合学生自评和他评进行总结,以肯定与支持态度为主,要体现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结合。教师在最后总结点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逐步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进而喜欢和接纳自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1.学生作品
学生课堂作品的呈现是检验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在两个实践班中,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投入课堂,参与到作品创作中,所以最后展示的作品大部分都是用心和优秀的,也有少数学生由于创作过程中出现畏难情绪或者不专心等情况而没能把作品很好地创作出来。赏析学生作品的过程其实也是再一次了解学生的过程。首先,大部分学生都表现了较多优点,没有画出缺点。询问后,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不知道如何画出来,只能通过文字表达;第二,绘画时没意识到要画出自己的缺点,想展示自己好的一面。其次,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加以变化,不一定是真实的模样,可以换装。这部分学生是以喜欢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和希望掌握什么技能而完成作品的。最后,在技能方面,五官比例都完成得比较不错,整体画面基本上能表达各自的想法。
2.教学总结
利用绘本《我喜欢自己》串联课堂,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让学生投入其中。学生在阅读与赏析绘本中主人公从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到后来慢慢从一点一滴的小事真正喜欢上自己的过程中、在回忆过往失败或者成功的经历中重新全面地认识自己,如自己的长处与短板、具备什么能力和希望自己有什么能力等。这一系列切身体验可以启发学生再一次全面地认识自己,也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使学生把自身的情感与价值观更好地融入创作当中,从而达到从教至学中慢慢从观察自己到内省自己的目标。相比直接的自画像技能导入教学,绘本的导入教学能够帮助小学低年级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同时,绘本的选择也符合学生的学情和认知规律。教师借助绘本的丰富画面,可以提高学生读图和绘画的能力,激发学生绘画的热情和兴趣,提高学生表达自己的能力。
绘本教学与美术教学的结合也有其他形式,如学生自编自创绘本。针对学生作品较少表现自己缺点的部分,教师如何妥善去引导?首先在认识层面,教师要意识到学生希望展示自己完美的一面是常情,要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去引导。这时候要求教师因人施教:有的学生缺乏自信心,便以鼓励发现自身长处为主导;有的学生有足够自信心,可以引导他们认识到有点小缺点是正常现象。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对学生有较强的同理心,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生为什么“这么想”和“这么做”。
3.校外与校内美术课的转化
由教学实践可知,美育结合绘本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本案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我和我的自画像”就参考了本案例中的绘本。教师选择绘本资源,结合了小学美术教学遵循与美术学科教学目标相适应的原则、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和学生的基本学情。校内美术课可以尝试改变对学生作品的要求。因为实际上小学的课堂时间比较短暂,适当降低对学生课堂作品的要求是可以间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利用绘本教学的意义的。利用绘本进行教学不仅仅是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启发,其蕴含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对学生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造型构图和色彩技法等。丰富、有趣的画面如一幕幕电影场景般映入学生眼帘,促使学生愉快地投入美术学习中,这为美术课堂增添了不少活力。
除此之外,本案例是绘本与自画像的结合课,教师需要讲解基本的脸型、五官比例和发型等,讲完之后再回到课程主题,提醒学生在创作自画像与展现优缺点的过程中,通过背景的自主创作和人物服饰等去完成。教师可以在这方面稍作引导,提示学生。绘画的工具选择,由于时间限制,推荐使用马克笔或者是有粗细头的油性彩色笔,在画大面积颜色时,建议学生用马克笔的大头快速铺色。
作为美术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之一,绘本能够帮助低年级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所学内容。学生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教师在引导过程中需要把握好教学主题,做到求同存异。这不仅仅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也对教师临场应变能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还要求教师对绘本内容、学情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尤其是在学生表达自我绘画主题的过程中更是如此,所以要求教师在引导过程中要因人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