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轲轲 张 丹
(武汉纺织大学 湖北 430070)
《中国手作·木作》通过讲述以木为材的匠人们,以自身独有的传承技艺塑造的木作美学,传达出中国传统造物美学及匠人精神,以期复兴工匠精神和传承技艺的真切愿望。该片以《榫卯智慧》《乡土木情》《构木为巢》《以木相传》和《古木新生》五集的影像表达中国人对木头的依赖,同样木头也是人们生活文明的载体,构建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也造就了其对木作审美的独特表达。几千年来,人们与木为伴,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却使木头逐渐与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该纪录片以平民视角呈现了一众木作非遗传承人的真实现状,并以时空顺叙的表达手法展现出老一代的木作师傅与新一代年轻人的传承交替,特别是结合现代技术传播手段为木作技艺的传承发展提出了新思路,因此该纪录片对于木作的保护与传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木作技艺的源远流长使其贯穿在整个华夏文明的历史当中,在流传悠久木头文明的东方世界,木头已经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可分割且息息相关。“木作”二字最早于北宋著名的《营造法式》中出现,并成为中华传统木工行业的惯称。木匠以传承的娴熟技艺历时千年搬移着自然的赋予,建构起传统与当代的桥梁。他们所必备的技能——木作内在的榫卯结构技术,早在距今约7000 年前的河姆渡遗址便发现了榫卯部件,榫卯被看作是中国木作工艺的精髓,充满了古人的大智慧,一阴一阳,一盈一亏,互补共生,缺一不可,由此可见匠人在木造物方面也承载着其固有的精神内核及思维方式。从木匠鼻祖鲁班时期木作发展传承至为宫廷建筑营建的“样式雷家族”,从古至今,榫卯文化构建了一个朴素又暗含智慧的世界。《乡土木情》中木旋文化源远流长,有沙窝木碗谣说到:“始师为鲁班,年久难考详。兴于明代末,盛在民作坊。”作为中国木匠鼻祖的鲁班,人们将其称为木作祖先实际上也是因其名号早已成为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而在《榫卯智慧》中,被称为当代“样式雷”的木作微缩模型艺人王震华潜心苦学,以微缩实体演绎榫卯智慧,使得古建绝技重现天光。
《素问·玉机真脏论》:“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素问·藏气法时论》:“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中国古人钟情于木作制造,“木曰曲直”指的是木有生长、生发的特征,木象征着人们对生命不息的追求。木以其温和的性质蕴含着人的温顺品德,人应怀有仁慈之德,戒怒戒杀,以应万物生生不息。以木象征德,究其根本反映的是根植于人们心中的儒家思想“仁爱”。木匠以木为材,体承着儒家的美学思想,将传统思想精神内涵融于木作的物化表现,使得木作美学更加意蕴深远。榫卯结构作为中国古代木制工艺的关键技术,不采用一丝一钉的金属连接,全部采用凹凸结合的榫卯咬合构成,相互匹配,浑然天成,诠释了古人朴素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一榫一卯况且互补共生,当无数的榫卯组合在一起,历经千年不脱落不倒塌,这也契合了“阴阳互补、虚实相生”的哲学道理。“榫卯也延伸出中国人和谐共生的社会关系,从构件关系窥探,联动的是人类生存世界的相互帮衬,成就‘良知与仁善’的普众信仰。”[1]节目表现的榫卯结构无论是从外在的工艺美学还是内在的文化精神,都很好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刻的审美哲学,这对当今国家大力发展的工业设计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中国传统木作的建构映射了诸多的伦理秩序与文化精神内涵,承载着造物美学与文化信仰,节目通过影像叙事表达起到了一定的对非遗木作工艺的传播作用,利用木作独特的审美文化唤醒当今受众深层的古老回忆,引起国民对传统手工艺制作的重视。
运用符号学的理论去观察木作作品建构起来的文化意象,节目运用再现与表现兼容的传播方式,节目创作的目的不仅是再现现实呈现的故事叙述,通过木匠人物及木制物品的符号映射的是对观众的情感传递,还表现了画面符号的审美表达功能。“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中,运用意指作用中的能指和所指的概念,画面的再现作用与能指作用相通,表现作用与所指作用相通。”[2]能指用以表示抽象概念的语言符号,即用来承载符号内容的木制物品,是节目内容中能听到或看到的直接表达层面。所指是符号所表示的具体含义,需要接收者进行二次解构符号的深层含义,即符号指代的物品所隐含的具象意义,可引申为观众对于木制物品所暗含的文化情感传达的独特感悟,能指和所指的综合审美传达使得木作更具美学精神。在《榫卯智慧》中,“一根藤”的门窗格子以线条流畅浑然天成、整幅图案生生不息连绵不断的样式指代着其隐含的藤蔓绵长、缠绕不绝的寓意,木条蜿蜒盘曲的一根藤蔓不仅再现了榫卯技艺的高超,且表现了其通过技艺打造的图案传递的美满如意的祝愿情感,以“如意纹”、四角边“蝙蝠纹”等能指符号,所指的是“四福(蝠)保平”之意,“一根藤”将榫卯技艺推向了工艺的高峰,木匠用智慧的造物情趣表达着一种和合美满的信仰追求。《以木相传》中,温州龙舟制作,龙舟是端午节的象征符号,如信物般承载着节日情感,而这些与节日共生的朴素木作寄托了人们的情思,通过手工木作技艺的传承也指代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延续。节目所展现的能指和所指传达出木作所独有的审美观念,木作符号一方面是再现其美感结构,另一方面的目的也是使观众产生文化认同感与审美意识,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纪录片作为承载影像传达的艺术手段,重要的传播方式是人们对于影像的第一审美感观,人们通过审美活动从而对影像内容产生感悟。审美表达在纪录片通过镜头的组接运用、视听与叙事的节奏把握,呈现出审美价值较高的影像,打造出为大众所喜闻乐见且符合大众审美诉求的艺术作品,审美之后渗透出引发观众对中国传统木作的艺术价值欣赏以及对传统技艺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从绘画中挖掘出的写实与写意同样也可与影视镜头画面的美感表现所相通。爱森斯坦曾说过:“画面将我们引向感情,又从感情引向思想。”[3]在纪实美学中,拍摄者通常比较注重画面的造型性,一方面是为了追求画面的美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内容,并从中去阐释创作者的情感和哲理表达。写意性的画面展现一般通过特殊的影像画面抓住观众的视觉重心,比如利用画面景别、构图、光线的变换,以便传达其特殊寓意。节目中以写实性和写意性相结合,展现出了木作独有的古朴风韵。该片多运用升格镜头细腻地传达影片情感,木作过程中的锯木、打磨、木屑飞扬,木版年画的一刀一刻、一笔一染等慢镜头的写实画面,传达出木作技艺的精雕细琢;运用大量的特写镜头表现制作工序细节、木制品的纹理形态,精细地展现了木作的工程繁琐与匠人巧夺天工的高超技艺。片中木作微缩模型艺人王震华将天坛原比例缩小81 倍,微距镜头为观众展现天坛的每扇门窗、屋檐等细节,满足观众近距离观看的好奇心,更令人赞叹手工艺的精妙绝伦;光线通过明暗强弱变换,构成了影片丰富的光效语言,有时可传达情感和主题思想。在介绍“一根藤”时运用光线变化与框架构图呈现出写意性的画面,“一根藤”门窗透过阳光呈现出清晰的轮廓,光影的交织变换仿佛时间的变迁流逝,传统木作技艺也在时代中被打磨,不变的是这些精美的艺术品会成为实体留存在人们眼中心中。写实写意的画面造型无疑为木作展现增添色彩,通过虚实结合将匠人精神与立体的影像结合,创造出令人深思具有美感的画面,也与本节目大体的风格基调相契合。
《中国手作·木作》是一部以人为主视角去审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木为引,以情动人,讲述中国人与木的不解之缘。纪录片通过极具情感的叙事手法,以真实性的刻画方式记录着各位木作传承人和各自的故事,镜头被创作者聚焦在普通人身上,将一个个鲜活的匠人普通又不平凡的故事呈现在观众眼前,展现其工匠精神。非遗纪录片更加注重选取不加修饰的素材构成故事,讲述匠人的平常生活,能够令人感受到有温度的匠人精神。饱满的人物是进行叙事化的前提,节目选取10 位匠人用他们执着的态度诠释着10 种木作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地位,用平民化的叙事手法伴随着人物的观念和情感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以及传达主题。全榫卯微缩营造“赵州桥”一丝不苟的王震华、一辈子献身于“一根藤”技艺的褚定江、执着于沙窝木碗旋木技艺复兴的李学民、始终如一的新绛木版年画郭全生等等,这些匠人用坚韧不拔的倔强精神,给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生的热爱与责任,他们的故事使得非遗木作变得鲜活起来,真正融入大众的生活,展示文化魅力。人与故事,情感与叙事,双方共存使得非遗纪录片传播具有思想性与审美价值。
自古至今,木贯穿于人们的日常衣食住行之中,甚至“将心托乔木”,中国人对于木具有天然的亲密感,一木为木,双木成林,三木成森,匠人们千年来对木材的使用与构造使得木呈现出多种形态,并融入人们的生活场景中。随着工业化浪潮的兴起与发展,大机器制造业不断挤压着手工业市场,它以其快速便利精准的流水线生产满足了人们的物欲需求,但在千篇一律的工业性质的产物中,手工制造业所独有的精美技艺与天然是机器所不能替代的。在科技时代快速发展中,更要考虑手工作物的独有审美与现当代生活的实用性共存的问题,审美性与实用性并具才能使得传统手艺历久弥新,得以保存和传承下去。《以木相传》中,古城绛州,木版年画以其承载的多种寓意延续至今,比照样图在木版上还原雕刻出精细的图画十分考验匠人的耐心,在印刷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这种手艺实为少见且珍贵,年画的实用性至今一直存在,人们张贴年画来表达特殊日子的美好祝愿。《古木新生》中木作手艺人郑安全在浮躁的时代中安静地讲述木作之趣味,当下时尚弄潮儿的创新设计之作层出不穷,木作也在时代变迁中改变了传统的样子,他的设计原则是让木头展现不同的可能性,在他的手中,一根手杖可以变形成为便携的小板凳,传统榫卯组接设计出的松配结构木制灯罩,使用木板,设计样式,与传统的木制家具古典线条不同,他融合现代元素使木作兼具审美性与实用性。传统的东西要取其精华,在传统手艺的固有审美基础上具有一种创新意识,更能使当代人产生兴趣去了解这门技艺,打破时空壁垒而进行传承发展。木头永恒的生命力经久不衰,在新时代人们对木制的热爱依旧留存。木头的使用延续数千年来由无数匠人探索其无穷变化,实现活态传播在于现代化的审美创新重构与现实性运用。
木作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及传承价值不容小觑。通过大火的《我在故宫修文物》《手艺》《留住手艺》等大型纪录片可以看出国家正大力关注如何保护传播传统文化技艺,挖掘传统技艺深层次的宝贵手艺,保存与传承那些精粹厚重的技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手作·木作》作为一个对中国传统木文化的非遗集结,通过一个个传承人讲述着每一种非遗的故事,介绍了木作历史文化知识,展现了其木作人的工匠精神。通过纪录片,可以窥探出木作师傅普遍存在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到传统手工与已经融入大学课堂教学的时代性转变。以往面临收徒困难的境遇,可借鉴将传统非遗走进课堂的传承手法,使得新一代的年轻人能够更加了解那些古老又精巧的技艺,并使得传统技艺后继有人。一代代木作后人用自己的坚持努力对木作进行传承与传播,他们用自己的实践不断激活了木作文化样态的创新,合理利用新媒体传播中多媒融合的趋势,也是借助新兴科技对木作技艺的传承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