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叙事特征分析

2023-04-22 03:19杨思锦
新闻传播 2023年22期
关键词:念念短剧男女

杨思锦

(河南大学 开封 475001)

2022 年11 月4 日,《2020-2022 年微短剧发展观察报告》发表指出:2020 年1 月-2022 年9 月,长视频平台共上线了965部微短剧,备案总量高达3297部。爱情类与古装类题材占比居多,分别达到了36%与14%。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影响以及社会快速发展下受众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具有微时长、低成本、快节奏等特征的微短剧得以快速发展,并达到井喷式的呈现。

中国微短剧的前身最早可追溯到2012 年的《屌丝男士》与2013 年优酷上映的《万万没想到》。这两部剧以其短小精悍的剧集生产模式以及“沙雕式”的内容情节在网络得以迅速流通,这为微短剧的形成发展起到了带头作用。由于当时中国网络大环境的发展水平与受众观影接受方式的影响,此类短剧的制作发展并未得以广泛生产与流通。

2019 年以来,微短剧的发展呈现出向好的趋势。由于短视频的发展与用户竖屏观影的习惯,微短剧首先在“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出现并崭露头角。在推出专属微短剧板块的同时,鼓励用户参与制作,使得校园、言情、悬疑等类型的微短剧大量涌现。近年来,包括优酷、爱奇艺等长视频平台先后推出了微短剧迷你小剧场,使得微短剧得以真正流行,并推出了《千金丫环》《念念无名》《别跟姐姐撒野》等多种类型微短剧,取得了重大反响。本文认为,其成功之处离不开独特的创意以及微短剧短叙事的魅力所在,接下来,本文将从关注“女性”自身、极简叙事以及氛围感叙事三方面来分析微短剧的叙事特征,从而为微短剧得以更好发展提供指引。

一、女性主义叙事:“她者”的重视与情节“反套路”

学者兰瑟于1986 年在美国的《文体》杂志上发表了《建构女性主义叙事学》,此篇论文首次采用了“女性主义叙事学”这一名称,并对该学派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开辟了女性主义叙事的先河,并为女性与男性平等地位的呼声奠定了基础。对于“她者”的重视还体现于女性意识的觉醒。学者林广泽认为:女性意识是指女性的自我意识,即立足于女性的“此在”去感知、体验人生与世界,传达女性的欲望与追求,肯定女性的经验与价值。女性意识的出现,使得包括部分导演在内的人的女性意识得以普遍觉醒,并将这种意识运用到了剧情片中。

《别跟姐姐撒野》《念念无名》等微短剧真正做到了性别平等,在《念念无名》中作者将性别平等做到了极致。首先是职业的平等。《念念无名》中的念念与无名这对欢喜夫妻的身份为拯救社会的剑客,在剧中,双方每次都同时执行任务,并且在最后一次护送“世子”这一任务时,双方展开了斗争,表现出了实力相当的一面。与传统的男强女弱,男性拯救女性的老套情节形成了反差。其次,这种女性意识还体现在男性对待女性的态度方面。《念念无名》中并无男性刻意伤害女性、思想出轨等情节。无论是念念无名的感情线还是妹妹与侍卫的相处模式,都体现出了男性对于女性真正的尊重与宠爱。比如在影片中无名为了保护念念,而刻意隐藏自己剑客身份的情节,不论是对于武器还是身体受伤的隐藏,都体现出了男性对女性的在意与身份认同感。

美国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哈桑指出,不确定性揭示了后现代主义的精神品格。不确定性是指中心消失,这是对一切秩序和构成的解构,后现代主义不再追求永恒不变的终极真理,表现出一种叛逆性和价值选择性。不确定性使得人们难以拿叙事化的眼光看待此类剧情。相较于古代男女结婚后一心一意、死心塌地的传统观念,《千金丫环》中,女主人公与其他男性订婚后依然坚持本心,其并没有向权力、势力所妥协,大胆且果断地与自己心爱之人表明爱意。不仅表现出了导演所要坚持的情节“反套路”,真正打破了以往偏见且保守的婚姻观念,而且真正体现出了女性其自身的意识,表明了女性本该具有的独立思想与斗争性。同样,在《别跟姐姐撒野》中,导演挑战以往霸道总裁与小娇妻的俗套模式,转而将视野聚焦在强势事业女与“奶狗”大学生的情节上面,在保持先婚后爱甜宠情节的基础之上,制造了一个又一个令观众意想不到的小惊喜:女强人对大学生的求婚、为男主制造生日惊喜、转账10万元等反向操作。

总之,无论是体现男女平等观念的《念念无名》,还是反套路、“不确定性”模式的《别跟姐姐撒野》、《千金丫环》,此类微短剧不仅呈现出了女性主义的叙事特征,而且做到了对于女性观众的尊重,使得女性受众在观影的同时找到了内心深处的共鸣感与感同身受的心理认同。

二、“极简”叙事面面观:情节、人物、时间

“极简”叙事是指相较于传统长剧集、拖沓情节的电视剧来说,在情节、时空、人物关系等方面进行简化,改变以往长剧集多条复杂的情节转而集中到一个叙事线中。学者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指出:“影响民众想象力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他们发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微短剧以每集几分钟至十几分钟的微时长,实现了剧情简化,保留了精准内容,在适应社会发展、受众快节奏生活的同时,满足了观众的观影需求,节约了受众观影时长,真正做到了精品化、高效性。

在《虚言》《别和姐姐撒野》《念念无名》等多种类型微短剧中,可以发现,其在情节的编排中,将多线索、多层次叙事转向了单一情节内容。并且强调经典叙事学的情节观,主张把“功能”看做故事的基本叙事成分。学者普洛斯提出,无论故事中的人物如何变化,人物在抽象的结构层面承担的功能是相同的。所以,此类微短剧尽管在时间上、情节上做到了简化,但却抓住了作为剧情片所真正吸引受众眼球的一部分。比如,在此类爱情剧中,都会有这样一个现象:不变的任务行动(功能)和变化的人物角色。例如在《念念无名》中,开始即将男女主人公的身份与关系交代清楚,通过一件件“丢包裹”的搞笑情节与“接任务”的剧情设定推动剧情发展,然后由于某一事件造成误会而使双方关系面临危机,最后化险为夷,和好如初。在此类微短剧中大部分都是以爱情线为主线索,在《2020-2022 年微短剧发展观察报告》中,不难发现古装爱情剧最受欢迎,其受众面也随着微短剧制作的精品化而不断扩展,精良化的极简情节真正俘获了受众的芳心。

微短剧由于其短叙事的特征,对于人物的设立方面需要做到精简,但做到精简的同时必然要考虑到人物设计的效果以及受众对此的反应。“作品中的人物是具有心理可靠性或心理实质的(逼真的)人”。影视中的人物其内心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丝毫不亚于现实生活中的真人,使得受众可以真正从角色当中找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身影,做到与影片人物同欢喜,共悲伤,继而实现共情效应,比如在《千金丫环》中,女主人公由于误会把男主人公看作是杀父仇人,并且也表现出其野蛮、狠心的性格,但随着故事进展,得知真相后,女主人公性格却随着经历发生了巨大改变。这正是符合了心理型人物观中“圆形人物”的现象,在体现人物多面性、复杂性的同时,制造故事惊奇,增强其逼真性,同时使受众洞察到了人性、生活的复杂。

学者热奈特在《叙述话语》中探讨了话语的顺序、时距、频率,这三点均属于时间范畴。时距是指用许多剧集来描述一天的事或用很少篇幅概述较长时间段发生的事件;频率是指一个事件在故事中的次数与该事件出现在剧集中的叙述次数之间的关系。对于微短剧来说,顺序、时距、频率这三者与以往的长剧集片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诸如《千金丫环》《别和姐姐撒野》等微短剧,插叙、概述与单一叙述成了其特点所在,并且往往使用第一人称体验视角与全知模式视角结合叙事,在《念念无名》中,男女主人公不知道对方的身份而互相隐瞒时,观众却对其真实情况了如指掌,但影片却始终存在一个隐藏点,并且往往到最后才得以向受众揭示,男女主人公最后的结果如何?为何男女主人公总是面临同一个任务?在影片最后往往通过插叙的形式向观众解释说明。并且大部分影片的叙述时间是远远小于其故事时间的,由于其要在微时长里叙述事情来龙去脉,必然要用概述的时距与单一叙述。这种手法,在造成悬念的同时,可以让受众直接接触人物想法,增强了其戏剧张力。既保证了情节内容的完整性,又能向受众解释清楚,呈现出其独特的编剧功底。

三、氛围感叙事:视听表现的呈现紧抓受众

《汉典》中将“氛围”一词解释为围绕或归属于某一特定根源的,有特色的、高度个体化的气氛。本文认为,“氛围感”在剧情片中主要是指影片通过视觉、听觉等元素将内容传递给受众,使受众通过其特殊的设计感受到影片的独特魅力与创意,从而对受众的心理造成一定冲击与影响。微短剧要想真正获得成功,让受众为之着迷,必然离不开其独特的视听元素。

色彩能够直观地让人们产生心理联想,也能唤起人们对待事物不同的情感体验。对于将受众面划定为青年女性的微短剧来说,暖色调的作用更能让人们感受到爱情的美好与影片体现的“甜宠”元素。《念念无名》中,无论是男女主人公的衣服色彩,还是影片中道具的体现,都采用了较为明亮的高饱和度色彩。在第一集最后,男女主人公由于各自的疏忽不得不隐藏自己的秘密时,无论是装礼服的盒子还是画面中所体现的光影朦胧感,都让影片整体的氛围偏向于暖色调,让受众不自觉地感受到男女主人公之间误会的消解。但是,为了受众地审美舒适以及观影体验,在剧中,创作者会有意地在暖色调中穿插个别冷色调片段,这种冷暖色调的组接体现出了影片的视觉反差,令影片的视觉表达更具丰富性与冲突性。例如,《念念无名》刚开始介绍男女主人公身份的片段,男女主人公在执行任务时的画面以及衣服的穿搭,明显体现出了凄冷感与冷酷性,紧接着男女主人公相遇的片段,灯火通明的集市与男女主人公衣服颜色的展现,让受众明显体验到人物的亲切感与温和,这种冷暖画面的转接,烘托出了影片具有的甜蜜氛围,让受众为之吸引,心情也得以放松。

镜头剪辑是影片后期制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够从影片整体结构中提取有机成分,可以自己作为一部分单独出现,也可以对影片进行完善,剪辑艺术的出现推动了整个影视艺术的发展与进步。镜头的运用、剪辑技巧的使用,对受众观感的体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同以往影片以全知性视角对人物身份的概述,在《念念无名》中男女主人公身份的介绍是通过两个“第三者”的视角完成的,并且通过“反语”的设计将男女主人公的身份得以揭露,再加之穿插镜头的使用,凸现了情节的戏剧性与反差感,使影片更具趣味性与观赏价值。同时,《念念无名》多次使用道具进行转场,增加了画面美感与流动性,这种剪辑风格与故事情节的展开相互匹配,使得剧情片走向于欢快、明朗的氛围,体现其甜蜜氛围感的同时凸现其主打的圆满结局。由于微短剧短叙事特点,经常出现跨时间、快剪辑镜头的运用,这种拍摄与剪辑,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情节的完整叙事,规避了剧情的拖沓感,适应了当下快节奏的生活,让受众在吃饭、工作之余获得大量信息,节省了受众的时间,为影视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在音乐主题动机出现时,观者自然联想到与音乐所相一致的画面,音乐便是通过视觉形式,甚至运用视觉来代替感性抽象的方法产生了造型功能。音乐对于剧情片氛围的烘托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微短剧中,音乐所占的剧集篇幅相较于长剧集来说更大。为了达到始终吸引受众的目的,创作者必定要在每一集都制造剧情爆点,而在这些情节之中必然要加入与主题动机相一致的无源音乐,这种视听一致的调和使得画面更加协调,剧情更具燃点,在推动剧情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持续的戏剧性。在《别和姐姐撒野》中,第一集多次出现不同种类的OST,其作用在情节中也不尽相同,在男女主人公第一次相遇时以及男女主人公发生较为亲密的行为时,音乐通常表现为舒缓、浪漫的特征,也从中可以感受到男女之间的甜蜜氛围与暧昧感。在女主人公得知男主人公学生身份以及女主人公“霸道总裁”似的为男主人公准备衣服和早餐时,则运用了强节奏、鼓点密集的较短BGM,这种音乐的运用与影片中一反传统的剧情安排相匹配,从而令受众感受到剧情的戏剧性与喜剧感。音乐的使用,使得剧情片在营造氛围感的同时,让受众更加了解人物的特征,并且更加期待情节的发展。

结语

毫无疑问,微短剧在近年来的发展趋势逐渐向好,引领了微叙事潮流,同时紧跟时代潮流,从大众需求出发,实现了影视发展的又一突破。但是,部分微短剧的制作存在着剧情老套、演技尴尬、模仿抄袭等问题,如何使微短剧的发展越来越好,还需要中国影视市场继续努力与探索。

猜你喜欢
念念短剧男女
流行短剧现象透视
短剧暴富
男女有别
念念念念念念念念不忘
响铃和念念
男女交往最忌讳什么
巧用英语短剧,提升语用能力
感觉那时男女很平等
难以释怀的心结 《念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