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浩强
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是常见的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即一类对寄生虫、革兰阳性厌氧菌和革兰阴性厌氧菌具有显著广谱作用的抗菌和抗原虫药物。这3个药物仅一字之差,它们到底有什么不同点呢?
硝基咪唑類抗菌和抗原虫药物的“进化史”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50年代初,人们首次从链霉菌的粗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氮霉素,并被证实对滴虫病有效。研究人员受此启发开发了很多衍生物,偶然发现了甲硝唑(5-硝基咪唑药物)它显示出了强大的药效。
事实上,1962年被偶尔发现的甲硝唑并不仅仅局限于治疗滴虫病,当时一名感染阴道毛滴虫合并溃疡性牙龈炎的患者用了该药后神奇般地痊愈了,人们对甲硝唑刮目相看。后来甲硝唑又被用于治疗阿米巴痢疾引起的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病及贾第鞭毛虫病等。事实上,甲硝唑对革兰阳性厌氧菌和革兰阴性厌氧菌都表现出了广谱活性,并作为治疗胃溃疡的幽门螺杆菌联合疗法的一部分。甲硝唑还显示出对无氧、非复制的结核分枝杆菌具有抗结核的活性。
替硝唑为第二代硝基咪唑类药物,奥硝唑为第三代硝基咪唑类药物。替硝唑、奥硝唑虽然同甲硝唑一样有着相似的抗菌谱,但它们的抗菌活性更强。
适应证
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的适应证相似,可用于阴道滴虫病、贾第鞭毛虫病、阿米巴原虫病、厌氧菌感染(如败血症、牙周感染、妇科感染、心内膜炎等)、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疾病的治疗。甲硝唑还可用于艰难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抗菌药物相关肠炎,而替硝唑与奥硝唑则无此适应证。
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均可用于阴道滴虫病的治疗,其中甲硝唑与替硝唑为一线药物。与甲硝唑相比,替硝唑有着更强的抗滴虫效力,其最小致死浓度更低,不良反应也低,患者耐受性更好,治愈率更高。研究表明,短疗程治疗时,甲硝唑的失败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替硝唑,因而当甲硝唑治疗无效或者患者无法耐受时,可考虑使用替硝唑。虽然替硝唑可用于治疗耐甲硝唑的滴虫病,但交叉耐药性是一个大问题,应给予重视。此外,有研究表明奥硝唑的效果更佳。
硝基咪唑类抗菌和抗原虫药物对原生动物有很强的活性,为贾第鞭毛虫病、阿米巴原虫病和滴虫性阴道炎提供了一线治疗。贾第鞭毛虫病是一种小肠感染疾病,表现为亚急性腹泻、吸收不良和体重减轻,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是主要的治疗药物,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均可用于贾第鞭毛虫病的治疗。在治疗的有效性上,替硝唑要优于甲硝唑,不良反应也更少。但奥硝唑的有效性还要高于替硝唑。
目前,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是治疗阿米巴原虫病的推荐药物。替硝唑可能比甲硝唑更有效,不良反应更少。
在厌氧菌引起的牙周炎治疗上,奥硝唑、替硝唑和甲硝唑均有显著的效果。奥硝唑、替硝唑的起效时间快于甲硝唑,不良反应也少于甲硝唑,但体内代谢时间要长于甲硝唑。
不良反应
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的不良反应主要发生于皮肤及肌肉骨骼、神经、心血管、泌尿、胃肠道等系统中。
服用甲硝唑的患者,15%~30%的病例会出现不良反应,以消化道不良反应最为常见,包括恶心、呕吐、腹部绞痛、口中金属味、便秘等。
其他不良反应如下:① 皮肤可出现瘙痒、红斑皮疹;② 心血管不良反应表现为QT间期延长、T波变平;③ 血液系统表现为白细胞减少;④ 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头痛、晕厥、动作不协调、失眠等;⑤ 泌尿系统表现为阴道中念珠菌增殖;⑥ 肝损伤等。
此外,如果在使用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期间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应立即停药。
禁忌证
甲硝唑、替硝唑与奥硝唑并非适合所有人,对于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
甲硝唑禁用于有活动性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如癫痫)和血液病患者。
替硝唑禁用于器质性中枢神经疾病等患者。
奥硝唑禁用于造血功能低下、慢性酒精中毒、脑组织病变或脊髓病变等的患者。
特殊人群用药原则
甲硝唑可以通过胎盘屏障,也可分泌至乳汁中,其乳汁中的浓度与血药浓度相当,因此孕妇及哺乳期的女性应慎重使用。备育男性也不推荐使用替硝唑和奥硝唑。
儿童使用甲硝唑更需谨慎,应减量并酌情使用。替硝唑在治疗阿米巴原虫病时,仅限于3岁以上儿童治疗贾第鞭毛虫病和阿米巴原虫病。12岁以下儿童使用替硝唑治疗厌氧菌感染及预防术后的厌氧菌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不宜使用。儿童应慎用奥硝唑,3岁以下儿童不建议使用奥硝唑注射剂。
双硫仑样反应
甲硝唑、替硝唑与酒精同用可能会诱发双硫仑样反应,在治疗期间或治疗结束后3天内不能摄入酒精。
给药
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存在胃肠道反应,可在饭后服用或者与食物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