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柱,穆 慧
(1.黑龙江大学 满学研究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2.佳木斯大学a.办公室;b.人文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通古斯族系是指使用通古斯语言的民族,在中国境内包括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锡伯族以及满族,他们世居中国东北,除满族外,都是人口较少民族。他们自古就与周边民族往来密切,并向中原王朝入贡。通古斯族系曾经在相当长时期以渔猎为主要生计方式,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长期滞后于中原地区,但通古斯族系及与其存在一定血缘联系的靺鞨、女真等族逆境图强,先后建立了渤海国、金国和清政权,完成了政权“递进重构”式兴起,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通古斯族系文化。萨满信仰是通古斯族系的集体原始信仰,萨满文化是中国境内通古斯族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流域是我国萨满文化具有代表性的地域之一。理解和认识黑龙江流域通古斯族系萨满文化,对于正确认识多元一体、兼容并包、丰富厚重的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萨满一词最早见于史籍《大金国志》,“兀室奸猾而有才,自制女真法律、文字,成其一国,国人号为‘珊蛮’。‘珊蛮’者,女真语巫娱也。以其通变如神,粘罕以下皆莫之能及……”[1]23“兀室”即完颜希尹,“珊蛮”是萨满的音译异记,即后世所称的萨满。萨满文化即指从古至今与萨满活动有关的文化形态。萨满文化与原始社会中原巫史文化形态表现极为相似,巫史文化最早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是在中华文化史初级阶段产生并影响中华文化历史进程的一种文化形态”。[1]24-28大量考古证据表明,巫史文化的远古痕迹大量出现在辽宁以南的中原地域,如山西朔县峙峪文化、山顶洞遗址巫史文化。根据文化传播理论,对于地广人稀的东北地域而言,中原地域巫史文化随着人口的迁徙,必将向四周产生播散性影响,那么,东北地域的萨满文化很有可能是由中原地域扩散而来的巫史文化,经过长时间演化而形成。这可以从以下人类学视角找到证据支撑。
黑龙江流域通古斯族系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周代的肃慎,汉代的挹娄,南北朝的勿吉,隋、唐的靺鞨,金代的女真,等等,研究肃慎族系的族源以及文化属性,对研究通古斯族系来源及文化特点具有重要意义。肃慎族系是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域的古老先民,关于肃慎族系的来源,主要有三种说法:土著说、西迁说和南来说。
土著说由苏联学者Α.И.奥克拉德尼科夫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认为“远东部落文化的独特性和独立性、这些部落数千年来的文化自主性,表现在一切方面……是一个独立发展的策源地。”[2]该学说牵强附会,缺乏有力证据,遭到国内学者的尖锐批评。
关于西迁说,Г.М.瓦西列维奇主张通古斯人源于贝加尔湖沿岸一带,П.П.施密特则认为源于色楞格河流域,[3]这两种观点也遭到了国内学者的质疑。
关于南来说,俄国学者史禄国指出:“已有确凿证据证明,通古斯人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产生,在汉族的压迫下,他们离开了自己在中国本部的故土。”[4]史学家金毓黻先生认为“最古之肃慎族,当起于山东半岛,再由登州之海中之脊而移居于东北……至其移居于东北之时代,或在有史以前。”[5]高凯军在《通古斯族系的兴起》一书中,通过古文化遗址由南而北、年代由远而近的规律,体质人类学方面东北古族群的蒙古人种特征,通古斯族系与中原民族神话的同源特征,以及历史上北方曾经温暖湿润的气候等特点,以翔实的证据得出了“我国东北地区以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和滨海边区的原始人是通过陆路或当时曾多次外露的渤海和北黄海大陆架等途径,陆续来自于华北、山东一带”[6]的论断。
据以上所述可以断定,最晚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原人就先后踏上东北地域,他们带来了中原远古文化基因。基于东北地域与中原相邻,辽宁以南中原一带远古时期曾盛行巫史文化,东北先民远古时期来自于中原地域,随之而来的巫史文化会向周围传播的情况,黑龙江流域的萨满文化很有可能源于中原巫史文化,在长白山以北至极寒之地,大兴安岭以东至大海之滨,相对半封闭的地理单元,经过漫长时期的演进,逐渐成为通古斯族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萨满文化以萨满的出现为标志和依托,而萨满作为一种原始职业,是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产物,反映了人类早期对于天地自然、宇宙万物的畏惧与崇拜,是原始人对神秘世界无法理解的主观心理反映,是通古斯族系先人意识领域最为原始的精神基因。萨满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自然具备有别于其他文化形态的演进历史。通古斯族系萨满文化的演变大体经历了“万物有灵”观念下的自然崇拜,到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并存,再到以祭祀祖先神为主,祭祀自然神为辅三种形态。
生活在黑龙江流域的通古斯族系先民大多以狩猎为生,穿梭于山林之中,他们眼中的电光兽影、风声雷鸣等自然万物都是神灵的化身,所以祈祷太阳神送来温暖,月神带来光亮,火神驱赶猛兽,树神祛病除邪。在众多自然崇拜对象中,鹰崇拜出现较早且占有重要地位。
黑龙江流域的萨满文化元素中的鹰神崇拜是萨满文化形成之初的原始表现,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约5000年前。1972年黑龙江省密山县兴凯湖畔发掘了新开流文化遗址,人骨经C-14测定,距今约5430年。出土的相关器物表明,新开流文化既与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文化,特别是与华北细石器文化关联密切,又独具北方渔猎采集特色。遗址出土了一件精美的骨雕鹰首,此品用兽骨雕琢而成,长7.3厘米、宽2.5厘米,栩栩如生,充分表现了东北原始先民对鹰的崇拜。[7]随着考古学、人类学等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东北地域史前就有人类活动,而这里的原始人应该由黄河中下游一带逐渐迁移而来,并一直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我们可以大胆推测,有着巫史文化背景的中原人,刚一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初遇天空中飞翔的雄鹰,一定会被雄鹰矫健翱翔的雄姿,迅疾俯冲的身影,神勇异常的表现,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本领所折服,因而产生神一般的崇拜。据萨满神谕载:鹰神最早从火中叼出一个石蛋,生出一个女萨满,这就是东海最早的女祖、女罕。还有一则满族创世神话讲,天地初开,大地冰封,天神(abka enduri)阿布卡赫赫命神鹰飞过太阳,把光和热装进羽毛,带到世上,大地冰雪消融,生灵生息繁衍,后来,神鹰飞得太累,羽毛里的火掉落并引燃大地,神鹰扑灭火焰,葬身大海,魂魄幻化成为女萨满。[8]在赫哲人的萨满文化中,“伊玛堪”史诗中的许多鹰均为圣鸟形象,充分显示了萨满超凡的神通。布利亚特人、雅库特人和锡伯族、达斡尔族都有萨满是神鹰后裔的传说。[9]在鄂温克人的传说中,萨满的原始形象也是矫健的雄鹰。[10]《尼山萨满》记载了神通广大的尼山萨满在鹰神引路与助力下,赴阴间与阎罗王周旋,成功复活赛尔古岱·费扬古的故事。从这几则神话传说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结论:萨满文化与鹰神崇拜存在着先天联系;鹰神崇拜现象发生在萨满文化产生之初,是早期萨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萨满文化中神鹰是天神的使者,是人与天神沟通的桥梁,是光明与正义的化身,是人类的保护神;萨满是神鹰的化身,神鹰是萨满的灵魂;神鹰把本领赋予萨满,因而萨满具备了通天彻地、扶正祛邪之能,萨满即神鹰,神鹰即萨满。
自然崇拜是原始先民面对自然界诸多无法解释的现象,有感于自身的渺小无力,由对自然万物的敬畏而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自然崇拜是萨满文化产生的初始形态,实质上是一种心理行为和盲目而随意的崇拜现象。这一阶段存续于远古时期,且延续时间较长,萨满虽已产生但还未走向职业化,真正意义的祭祀仪式还没有产生。
祖先崇拜是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部落出现以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原始先民经过母系社会,步入父系社会而逐渐产生的。通古斯族系先民对祖先英雄事迹世代传颂,逐渐将祖先神化,塑造出众多的祖先神,出现自然神与祖先神并存的现象,祭祀对象既有自然神也有祖先神,且祭祀行为更加普遍,野祭与家祭并存,萨满更加职业化。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清代。
祭祀行为的产生,是萨满文化发展的标志,而作为司祭者萨满,其职业化表现,主要就在祭祀方面。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和黑龙江两岸,曾出土大量萨满墓葬,有的墓葬已有上千年历史,墓中出土了大量卜骨、腰铃等物,可以构成黑龙江流域由古至今萨满传承较为完整的考古证据链。另外,在黑龙江流域经久流传的萨满除恶扬善的英雄主义神话,则可以成为萨满古今传承的有力辅证。如祖籍爱辉(黑河)的著名萨满研究专家富育光口述的说部《西林安班玛发》《恩切布库》《奥克敦妈妈》,以及富育光先生收集整理的《乌布西奔妈妈》,黑龙江双城民间故事家马亚川老先生讲述的《女真萨满神话》《女真谱评》等故事,黑龙江宁安市民间故事家傅英仁老先生讲述的《东海窝集传》,赫哲族历史悠久的“伊玛堪”中,世代传诵着大量的萨满英雄事迹,鄂温克族“尼木哈西任”(为死者亡魂讲的故事)中,也有大量萨满文化元素,这些神话故事都充满关于萨满的记述,都流传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传诵时间长达数百年,均表明萨满文化在黑龙江流域影响深远。
萨满祭祀时往往要敲神鼓,腰缠铜铃,摇动作响。萨满所穿的神服也各具特色,但通常都要有各种装饰,表达特殊意义。赫哲族萨满着“西凯”神衣,戴鹿角神帽,手执筛形单面鼓。达斡尔族萨满着神衣长袍,多用筛形单面鼓。鄂伦春族、鄂温克族、锡伯族、满族多用圆形扁平单面鼓。铜镜、腰铃、神鼓是通古斯族系通用的法具,神刀、神杖、神鞭在祭祀中也常出现。
在自然神的祭祀仪式中,鸟神祭占有重要地位,而鹰神祭则是祭礼的核心与高潮,当鹰神降临神堂,萨满似与其心意相通,或作雄鹰捕猎之势俯冲而下,或作振臂欲飞之态发足狂奔,或作鹰鸣鸟啼之状有所寓意……萨满竭尽所能模仿鹰状,惟妙惟肖,人鹰合一,最大限度达到神境,以这种特有的祭祀形式,表达对鹰神的极高崇敬。同时,萨满还要穿着特定装束,口中念祝赞鹰神的神谕。
随着部落的出现,通古斯族系中具有权势的首领或者受人尊敬的长者会受到族人和后代的崇拜,祖先崇拜由此而兴起。通古斯族系各部落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祖先神(称作“阿娇鲁”),能为族人驱灾挡祸,萨满就是“阿娇鲁”的使者。部落时代,每个部族都有家萨满,家萨满承担着守护家族平安,抵抗和防范外部风险的任务,经常有萨满为此付出生命。萨满往往被视为部族的英雄,受到族众的拥戴,有的成为部族首领,甚至是政权的建立者,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就是萨满出身。在祭祀仪式中,拥有显著业绩受人尊重的祖先以及家萨满,逐渐成为祭祀对象,形成祖先神与自然神同祭现象,萨满逐渐成为职业化的司祭者。
萨满祭祀曾分为家祭与野祭,家祭至今仍有迹可循,野祭在清初以后逐渐消失。家祭地位的凸显,野祭的消失,主要原因在于祖先神地位的突出,自然神地位的降低,关键在于清初统治者的强力干预。清代统治者顺应统治需要,对萨满祭祀内容加以规范,颁布了《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改变了民间萨满祭祀杂乱多元的状况,融入来自汉族的一些传统的祭祀文化元素,祖先崇拜成为萨满祭祀的主要内容。清代宫廷祭祀祷祝词中,祖先神在祭祀神体系中占主导地位。清代以来通古斯族系的祭祀活动也主要以祭祀祖先为主。赫哲族、满族在屋内供奉“祖宗(神)板”现象越来越多,逢家族重大事件或遇灾祸疾病祈请祖先保佑已成常态。
萨满文化对通古斯族系来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力量来源。透过各种图腾崇拜与萨满祭祀活动,我们不仅看到了原始萨满信仰与生态环境、物质生产的密切关系,更感受到通古斯族系先民强烈的英雄崇拜观念与勇猛尚武的民族精神。[11]相较中原而言,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通古斯族系人口较少,自古生活在塞外苦寒之地,恶劣自然环境的考验,山林猛兽的袭扰,周边部族的压迫与屠戮,族群内部的战乱与纷争等,不仅没有加速该族系消亡,却促成通古斯族系在艰难困苦中生生不息、不断繁衍壮大的事实,这其中,萨满文化发挥了一定作用。萨满文化的发展与演进,适应了通古斯族系生存发展的需要,也促进了通古斯族系的社会发展。
萨满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传承,如今依然有迹可循。在黑龙江省,主要存在三个萨满文化元素相对富集的地域。
一是同江、饶河等赫哲族聚居地。凌纯生所撰写的《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中,曾经对萨满活动做过细致介绍,活动场面蔚为壮观,萨满地位受人尊重。如今在赫哲族生活区域,萨满活动已不多见,萨满传承已经终止。萨满神服神器只能在文化馆中才可以见到。复原的萨满活动也只是恰逢重大活动时的助兴表演,融入了很多商业元素,与本真的萨满仪式大相径庭。赫哲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葛玉霞,是赫哲族萨满舞“跳鹿神”的传承人,曾在乌日贡大会进行表演。
二是鄂伦春、鄂温克等族聚居的大兴安岭地区。鄂伦春、鄂温克等族自古就有萨满信仰,笃信“万物有灵”,新中国成立后才离开大山过定居生活。在大兴安岭十八站林业局境内,矗立着人工雕凿的萨满山,是鄂伦春人祭祀萨满和山神“白那恰”的地方,在此还可以见到萨满活动。鄂伦春族萨满舞蹈艺术家,萨满文化传承人关扣尼,被誉为鄂伦春族最后的女萨满。
三是牡丹江地区。至今这里还有以“二宁、三关、四赵、六付、八大支吴外加杨家尼”为主的满族诸姓家族的祭祀活动。萨满是司祭者,为了维持家族祭祀活动的定期举行,上述满族家族仍然需要具备存世萨满,而且需要继续延续萨满传承活动。但如今的萨满,只是作为祭祀活动的组织者,不允许借助萨满身份进行问卜驱疾等其他活动。祭祀分为朝祭、夕祭、背灯祭、祭天等仪式,仪式相较以前更加简化。萨满口口相传的祭祀神谕只是寥寥数句,神本已经残缺不全。萨满司祭时,已经没有人穿神服、摆腰铃,女司祭者多着蓝裙白衫。祭祀的象征意义已远远大于实际意义。
黑龙江流域的萨满信仰,是与中国境内通古斯族系长期以来相对落后的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曾对通古斯族系产生过重要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伴随各民族间交往的日益频繁,在先进文化的影响下,黑龙江流域通古斯族系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具有先天原始性的萨满信仰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萨满信仰走向衰落。但萨满信仰的衰落,不意味着萨满文化的消失。萨满活动中的文化元素,如萨满舞、神谕神调、萨满服等,会融入到新的更大的舞蹈、音乐、服饰等中华文化系统中。
总之,黑龙江流域是中国境内通古斯族系的重要生活地域,是萨满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结合人类学和考古学证据,通古斯族系先人应源自中原地域,萨满文化大概率源于中原巫史文化。萨满文化在黑龙江流域已发展传承数千年。进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快速发展的现代,萨满信仰的先天原始性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萨满信仰走向衰落。然而萨满文化自身所蕴含的音乐、舞蹈、服饰等文化元素,则会成为通古斯族系宝贵的文化特色,助推当地文旅及相关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