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航天精神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现理路探析*

2023-04-20 16:49:42何明波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载人爱国爱国主义

何明波,魏 俊

(闽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载人航天工程让亘古千年的梦想变为现实,让“看似不可能”的事物变成“一切皆有可能”,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矗立起一座伟大的精神丰碑。载人航天精神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题材,将其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不仅有助于振奋大学生精神、凝聚大学生力量,而且有助于生成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热情,夯实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根基。

一、载人航天精神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

伟大实践催生伟大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根植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奋斗历程,集中体现载人航天科研工作者的精神面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的延续,是最具时代特征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系列精神之一。将载人航天精神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既彰显了时代性和历史性的统一,又契合了时代发展主题和时代实践需要,能很好帮助大学生实现爱国主义的情感激发、志向确立和行动贯彻,推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质增效。

(一)载人航天精神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生动的现实题材

一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史,即是一部航天人报效祖国的奋斗史。自载人航天工程正式成立以来,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之所以越战越勇、连战连捷,正是因为无数科技工作者心怀“一寸丹心图报国”的爱国热情与“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壮志豪情。航天人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坚定信念,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不断引向深入,开启深空探测新征程。载人航天精神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舞台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航天人对待中国航天事业的高度责任感与使命感,以实际行动诠释爱国情怀,有助于激励大学生为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青年力量。大学生要传承载人航天精神,汇聚磅礴力量,并将这种力量转化为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在思想上固根守魂,在实践中书写人生华章。

(二)载人航天精神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持续的创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当前,“两个大局”相互交织,“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时代的发展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着眼当下,挖掘最新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不断深入,载人航天精神也在新时代航天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载人航天精神中“梦想”“协同”“共赢”等新要素更加凸显,意义更加丰富,反映了新时代航天精神新的内涵特点。“载人航天精神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盏指路明,激励着中华儿女勤力同心、奋勇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迸发巨大的力量。”[2]因此,诸如邀请载人航天工程科研工作者为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扩展了爱国主教育队伍,而且有助于引领大学生对标榜样,激发实践报国的生命力。

(三)载人航天精神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撑

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重要组成部分,对激发全民族创造活力,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丰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增强我国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具有重大意义,是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新辉煌的巨大动力。其内涵贴近大学生成长成才实际,满足学生的切实需求与成长期待。航天追求卓越、刻苦攻关,不断攀登航天高峰的探索精神,有助于培育大学生不畏艰难、砥砺前行的拼搏斗志。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的生动展现。[3]将载人航天精神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契合了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提升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性与感染性。

二、载人航天精神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要素

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和具体形态。与此同时,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也需要从载人航天精神当中汲取合理养分,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

(一)载人航天精神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注重精神指引

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国航天人和无数科研工作者自立自强、勇攀科技高峰所铸就的伟大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植根于载人航天工程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伴随工程的深入实施,内涵愈发丰富,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每一次突破、每一步跨越,都凝结了上万名科技工作者的心血与智慧,既体现了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又彰显了我国科技工作者以“航天梦”托举“中国梦”的坚强意志。因此,要从载人航天精神中发掘爱国元素,注重精神指引,塑造“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的情感认同,培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厚植“愿得此身长报国”的爱国热忱。如此,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

(二)载人航天精神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彰显时代特征

毛泽东同志指出:“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来决定。”[4]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聚焦时代主题,回应大学生的爱国关切热点,扫清爱国知识盲点。教育本身就是要与当前社会的价值预期相契合,使其符合社会对学生的价值期待。[5]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以时代要求为出发点,充分利用载人航天精神涌现的鲜活素材,深入挖掘载人航天精神的养分,推动载人航天精神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涵契合。加强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充分借助大数据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的智力支持,抓住科技赋能,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感染力与辐射力,拧紧大学生的思想“总开关”,补足精神之“钙”。

(三)载人航天精神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紧扣鲜明主题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撑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航天逐梦的不竭力量源泉。航天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航天梦”连着“科技梦”,“科技梦”托举“中国梦”。传承载人航天精神,是筑梦航天事业的初心使命,是壮大航天事业的精神支撑,是深耕航天事业的动力之源。因此,从载人航天精神中挖掘爱国主义元素要立足当下,可以为把握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激励新时代大学生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不懈奋斗凝聚青春力量。

三、载人航天精神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路选择

习近平强调,建设航天强国要靠一代代人接续奋斗。中华民族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青年阶段正处人生拔节孕穗期,以载人航天精神激荡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凝聚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引领爱国主义行为,有利于加强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厚植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引导青年成长成才。

(一)由内而外,从理论课堂走向社会熔炉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提升阵地意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建设。其一,筑牢思政课程主阵地,强化大学生爱国主义认知。将载人航天精神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以专业的视角加强对载人航天精神的理论阐释,以生动的案例加强大学生对载人航天精神的理解,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家国意识、厚植爱国情怀、筑牢思想根基。其二,筑牢社会实践大阵地,丰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将爱国主义教育从理论课堂延伸到实践课堂,在实践中深化拓展。高校要发挥第二课堂功效,在各类文体活动中嵌入载人航天精神的元素,有目的、分步骤地带领学生走进航天教育基地,把社会变成大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大课堂”,引导学生将爱国情转化为报国行。其三,筑牢网络空间新阵地,拓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空间。高校要充分发挥线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结合青年学生兴趣点和接受习惯,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感。把握新技术发展趋势,搭建网上网下融合联动的教育体系,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时间维度和空间场域,为青年学生全时全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基础条件。

(二)由外而内,从发射基地走进校园各角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材教、进头脑。[6]载人航天精神凝结着科研工作者矢志航天报国的情怀,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充分挖掘载人航天精神丰富的教育资源,让载人航天工程蕴含的爱国元素从发射基地走进校园各角,为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注入精神动力。其一,以航天成就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从零开始摸索前进,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蜕变。高校要向大学生系统科普中国的载人航天成就,将载人航天成就与历史意义进行结合阐释。其二,以重大活动激发大学的爱国热情。高校要紧密结合重大节日,聚焦重要时间节点,常态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围绕中秋节、全国科技者工作日、中国航天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载人航天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其三,以榜样教育坚定大学生的报国志向。发挥先进典型在爱国主义实践中的引领作用,积极发现、发掘身边人的先进事迹,把爱国奋斗精神人格化、形象化、具体化,引导大学生对照身边的榜样找方向、找差距,让爱国成为自觉行动。

(三)内外联动,从日常领航走向教育深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7]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代有志青年为国家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特点,通过多维度、浸润式、渐进式的日常教育,激发大学生的爱国自觉性、深入强化报国意志,促进爱国主义教育知行转化。[8]爱国主义教育既要着眼全局,亦要聚焦日常生活“关键小节”将载人航天精神所蕴含的思想内涵、价值理念、情感追求等具化到大学生的日常实践活动中,避免爱国主义教育成为抽象的理论灌输,引导大学生将爱国情怀与报国行动结合起来,使爱国主义既入眼入耳又入脑入心。

建设航天强国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追求,也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要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勇攀科技高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不断推进中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科技人才是航天强国建设的第一资源,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中之重。高校要以载人航天精神为指引,既培养大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又筑牢大学生的信仰基石,夯实大学生的人生根基,凝聚青年一代开拓奋进的磅礴力量。

猜你喜欢
载人爱国爱国主义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公民与法治(2022年5期)2022-07-29 00:48:08
著名的载人深潜器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创造(2020年6期)2020-11-20 05:58:40
爱国学·晒佳作
中国漫画(2017年10期)2018-01-25 20:06:46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青年歌声(2017年9期)2017-03-15 03:33:18
“联盟”MS02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太空探索(2016年12期)2016-07-18 11:13:43
载人大戏再开场
太空探索(2016年9期)2016-07-12 10:00:02
载人火星何日成行
太空探索(2016年6期)2016-07-10 12:09:06
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火炬(2014年7期)2014-07-24 14:21:22
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火炬(2013年12期)2013-07-24 14: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