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慧
(闽江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2012年以来,党和政府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二十大再次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1]”二级学院(系)的基层教务管理对学生产生一线的管理与服务效能,是学校教育全过程中的关键落实,是教学质量保障的重要组织环节,在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背景下有其育人的应然性与功能性。
研究对象的定义是建立理论探讨的逻辑起点,因此需先理顺研究的范畴界定。教务管理作为教学管理的上位概念,主要负责人才培养及其相关事务管理,是学校质量管理的核心部分。可以说,教务管理工作是紧密围绕人才培养展开的,也是高等学校管理研究的一大要点。
在高校单位中“基层教学组织”“基层学术组织”“基层党组织”,皆定位于作为二级教学单位的学院(系)。由此可知,“基层”在高校中基本是指学校组织系统底层的组织结构。参照这一层级定位,文中探究的高校基层教务管理主要是围绕二级学院(系)中教务办公室开展的教务管理工作展开。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的发展问题,本质上蕴含着对“人”的价值期待。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其中指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2]”在学校管理中,面向学生群体开展的各类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都属于学生管理的范畴,以教学秘书、教务员为行为主体的基层教务管理与以思政辅导员为行为主体的基层学工管理同为学生工作的一线阵地。现代管理中主要是人与人关系的管理,而管理就是服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与服务的过程中,育人效益会不断产生。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实行和深化校、院两级管理已然是高校保障教学质量的必要体制改革。强化二级学院(系)办学主体责任目标的提出,要激发二级教学单位人才培养活力与动能,需使管理重心逐渐实现下移,进而也必将对二级院(系)教务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基于多维度观照,基层教务管理无法避开“育人”这一命题。此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建设需要高校面向区域产业发展和战略需求,发挥应有的社会服务职能[3]。因此,明确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加强其建设、深化其改革成为一个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基于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目标下的教务管理又有着更深的内涵。
二级院(系)教学秘书、教务员等是隶属于教务办公室的基层教务管理者,作为基层教务管理的行为主体,是院系围绕人才培养展开教学基本建设管理和教学资源管理的直接执行者。从现状看,基层教务管理者根据学年学期的各教学运行的节点有序开展工作,进行学生管理与服务,但不容忽视的是,整体上他们的育人生态存在明显困境。
根据主题教育管理观,“不仅着眼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问题,要求教育管理有助于他们主体性的发挥,而且还要承认管理者、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使教育活动、教育事业更有生命力,真正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4]基层教务管理的育人困境首先体现在其行为主体的教育主体地位不明确。基层教务管理者的活动要素有常规教学管理、学籍考务管理、实习实践管理等,事务性强。对基层教务管理者的价值定位也主要集中于做好上传下达、精准及时沟通、反馈、协调各方信息源等中枢保障。在繁杂的业务中,该群体更多地被“行政化”,而对其面向学生一线开展管理与服务工作的特殊性未加以更系统有效的关注,对其缺乏相应的教育伦理观照,进而导致该岗位主体作为“师者”的认同感偏低,其育人空间较为狭隘,想开拓“育人”之路行之艰难。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对各学科门类的专任教师生师比做出明确的规定。此外,高校需按照总体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5],专职思政课教师师生比不低于1:350[6]。参照同样面向学生一线开展工作的专任教师、思政辅导员,可看出基层教务管理师生配备比缺乏相对明晰的政策性指标,实际工作中存在基层教务管理师生比偏高的现象,甚至一个二级学院(系)仅配备一位教务管理人员。他们疲于应付庞杂的学生课业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共性大、重复性高、突发性强,往往将基层教务管理队伍的时间精力碎片化,使其学生工作管理不成体系,难以与学生产生稳定长效的关系,育人场域受限。在符合宏观层面教育行政方向的前提下,如何破解基层教务管理因师生比高导致效率低下的僵局,将提高教务管理服务效能与提升育人效益结合,是各教学单位值得考虑之要。
此外,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来激发教育活力已是当下高校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举措和育人成效验收的主要支撑,针对基层教务管理给予相应的项目支持和研究保障也尚未得到普及化。
明确基层教务管理者的教育主体地位,是对全员育人的回应与落实。要夯实基层教务管理层面的全方位、全过程育人,需有充分参加学生管理的机会,开拓相应的育人土壤。
根据现代大学普遍实行的科层制管理制度,在二级学院(系)的基层管理中,以辅导员队伍为主开展学生思政管理工作,配备学生班主任作为补充;以教学秘书、教务员队伍为主开展教务管理工作,组织内部分工明晰。双方主要针对问题学生或临时任务大多进行“碎片化”沟通,缺乏常态化、长效性的协同育人。二级学院(系)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围绕“人的因素”,以学生为中心,加强组织内部协同性机制建设,形成多方育人合力。在入学教育、学情摸排、学风建设、毕业预警等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定期开展教务办、团办、班主任三方交流协调会,动态跟踪学生的学业、思想状况,做到信息共享,形成联动。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做到学业上的“建档立卡”,以便组织内部多方位给予学生关注和帮助,计划帮扶,在整体上提高二级学院(系)学工管理和教务管理的精细化、精准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优化育人成效。
高校第二课堂旨在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项目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从目前运行来看,任课教师、辅导员皆可作为课程发起人开设第二课堂活动,基层教务管理人员则负责协调联络、传达文件、系统审批、工作量核算等辅助性工作。拓宽基层教务管理育人途径,可创新机制,把基层教务管理队伍纳入第二课堂,为其“师者”身份赋能,使其可以利用所掌握的各专业、年级的学情信息,借助第二课堂开设课外沙龙等活动。向学生详细解读相关管理文件,答疑解惑;分享工作中的两级典型案例,进行激励与预警;开展诚信教育,以促进学风建设等,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履行育人职责,进一步回答“怎样培养人”的时代性问题。
从基层教务管理层面看,推进学生自我管理服务和提高教务管理服务效能的同时实现,关键在于加强教务管理师生队伍建设。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2月印发的,其中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更加注重共建共享”意义深远。发挥学生积极性参与学校治理是当下“以生为本”理念下高校管理民主化的导向,“治理本身的含义就是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参与、相互协商”[7],学生不再只是被管理者,而是作为相关方参与、反馈交流、建言献策,发挥主人翁精神,从整体上促进学校资源和管理共建,实现学校发展成果共享。结合多因素遴选教务相关的学生干部队伍,基层教务管理人员可协同思政辅导员等参与选拔与考核工作,赋予其与育人职责相应的话语权,以便形成应有的影响力,激发学生参加教务管理和服务的积极性,实现师生合力保障教务管理规章制度的顺利执行。在队伍培养上,定期开设业务培训与交流例会,形成多链条的反馈和服务机制等,整体上提高基层教务管理工作效能。
根据主题教育管理观,“在管理中,既要注重人的理性方面,也要关注人的非理性方面;在人的理性中,既要关注认知理性方面,也不能忽视价值和伦理理性方面。[4]”教务管理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承认其行为主体——基层教务管理者队伍作为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具有应然性。正如前文所述,该群体复杂的工作生态与其参与育人的事业需求需要被重视。教师的心理需要主要是受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首先是明晰岗位职责,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提升学院教学质量和成果,强化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成效。再则明确育人主体地位,重视岗位人才培育。校、院两级分别施策,通过顶岗锻炼等方式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拓宽研修渠道,促进其育人研究、育人实践。
高校教务管理者应以学生为中心,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奖惩机制,敦促基层教务管理者以问题为导向进行自我革新,围绕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做好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树立自觉的责任担当,积极参与教学教育改革,主动发挥育人效能,为学校教务管理工作贯彻落地、二级学院(系)教务管理平稳运行提供人力保障。
育人,是基层教务管理者作为高校教师将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的体现。习近平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才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8]”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基层教务管理育人工作开展过程中,更是要牢牢把握这一基准,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拔节孕穗期”,以符合教育规律的理念和手段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在学校统一的办学目标下帮助学生实现求学时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系好人生的“扣子”。
在人才培养体系下,高校的育人重心需围绕办学定位有所侧重。就人才培养目标而言,与学术型高校相较之,应用型高校更加突出的关键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他们“在综合素质方面,除法律、品德、仁爱、诚信、社会责任、团队合作等基本规范要求外,还应特别强调职业素养,这是职业内在规范和要求,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是应用型各类人才培养规格的‘通行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9]”二级学院(系)基层教务管理开展育人工作,应关注学生职业发展需求,推进“1+X”证书制度建设,注重校内外实践、实习等课程监管,培养学生的生产能力,健全反馈机制,多样化推进学生学习评价,鼓励自主创新。在提高学生应用技术能力的同时培养提升学生负责、细致等应有的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助力融“技”于“道”,为学生的学业发展与终身发展引路。
在健全“三全育人”和“五育并举”体系背景下,明确基层教务管理育人的主体地位和权责,是新时代高校深化以人为本所面临的改革要点。基层教务管理的育人效能提升需要学校组织保障和队伍培养建设相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管理服务链条相串联。通过扩大学校面向学生的一线育人力量,夯实和提高二级学院(系)人才培养质量。此外,还要结合当下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发展需求,关注应用型高校的育人特色,进一步强化为国育才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