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白鑫,苏明倩
(1.闽江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108;2.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1]这就为新时代高校科研、社会服务与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与此同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须加快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以一定质量、足够数量的多元化人才作支撑。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必须努力挖掘和强化高等院校在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的科技与人才的支撑作用[2]。
当前闽江学院正全力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一流应用型大学,更加自觉践行“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积极主动响应党和国家及时代号召,致力于推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宏伟事业,尤其是围绕地方主导与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与人才优势、知识与智力优势,努力培养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型人才,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服务乡村振兴的闽院路径。
为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部署,助力福建省和福州市的乡村振兴工作,2020 年6 月,闽江学院正式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由校领导兼任研究院院长,配备相应行政干部及专业技术人员。研究院下设办公室,同时成立“院务委员会”,成员由相关支撑学科所在学院的院长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领导组成。乡村振兴研究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和“五大振兴”基本任务[3],按照“突显山海特色、服务‘三农’发展,鼓励学科交叉、注重应用研究,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研究质量”的建设思路开展工作。
研究院立足学校已有研究基础、相关平台和优势学科,设立数字乡村与产业振兴研究中心、乡村建设与生态宜居研究中心、乡村旅游与休闲康养研究中心、乡土文化与乡风文明研究中心、乡村传播与城乡融合研究中心、乡村教育与人才振兴研究中心、乡村治理与组织振兴研究中心、海峡两岸乡建乡创发展研究中心8 个研究中心和研究团队,共有专兼职骨干研究人员40 余人。研究院旨在整合相关学科与专业力量,集聚优质资源与人才优势,建好乡村振兴综合研究与服务平台,统筹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与社会服务,取得了系列成绩。例如,中国(福建)乡村振兴研究院列入国家发改委2021 年度项目库;2022 年11 月入选由国家乡村振兴局指导、乡村建设高校联盟牵头开展的全国首批“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名单。
研究院积极组织申报国家和省社科等各级别相关科研项目,顺利完成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决策咨询研究重大课题“福建乡村振兴发展指数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闽台基层交流研究”、省民政厅民政政策理论研究重点课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等课题研究。同时承担省文旅厅、民政厅、市政协等部门委托项目。开设“乡村振兴大讲堂”,邀请省内外乡村振兴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或实务工作者做专题报告(或讲座),积极营造学术研究氛围和学术交流环境,促进校风学风建设和相关学科与专业发展;组织开展系列学术交流活动,主办或承办“首届老区苏区乡村振兴研讨会”“乡村振兴鼓岭论坛”“海峡两岸管理论坛”等主题研讨会及论坛。
闽江学院认真组织、大力开展大学生乡村振兴领域相关课程学习、课题研究、创业项目及相关比赛等活动,为乡村振兴相关选题毕业论文和主题实践提供指导与经费支持,以期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通过设立校长基金、新生职业生涯规划、“百镇百村”主题实践等项目,帮助学生了解、把握当前乡村振兴的形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投身乡村就业创业的宏伟蓝图,实现大学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从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近些年,学校已组织多支专门实践队前往相关县市开展乡村振兴政策、数字乡村发展、社会组织培育、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乡村学生辅导与教师交流合作等主题的“三下乡”活动及大学生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与服务地区单位或个人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
经过细致筹备,闽江学院牵头发起的全国首个省级乡村振兴研究会于2020 年11 月在福州正式成立,秘书处设在乡村振兴研究院。为了便于统筹各方研究资源、优化科研力量配置,研究会采用会院合一模式。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由致力于乡村振兴事业理论与政策研究者、实践工作者以及相关单位、社会团体等自愿组成的全省性非营利社会组织,致力于成为乡村振兴理论研究、智库建设与推广交流平台,包括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研究、组织乡村振兴领域的学术交流、为政府及有关单位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开展乡村振兴政策宣传和培训、推广乡村振兴战略的做法和经验等。研究会聘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锡文,“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等作为研究会专家。研究会成立以来,根据应用型、服务型的定位开展了大量学术研讨及实践服务工作。例如,主办乡村振兴鼓岭论坛、福建省科协第22 届年会专项活动——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论坛等学术沙龙十余场;构建“福建省乡村振兴热度指数”,对全省各地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情况进行科学评价和引导;组建专家服务团,先后赴省内9 个设区市,35 个县(市、区),81 个乡(镇、街道),172 个村(社区)开展乡村振兴调研咨询服务活动。
学校党政领导始终把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除了安排1 名校领导分管乡村振兴工作、兼任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外,校级领导先后带队前往福建省内宁德、福州、龙岩、泉州等地市乡村进行实地调研与服务指导,推动校地合作。作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秘书处,研究会相关领导在兼任研究院专家顾问的同时,在开放课题申报、项目研究等方面给予了不同形式支持、指导。乡村振兴研究院各项工作也得到了相关学院的大力支持。一些学院通过支持、指导相关研究中心(团队)的发展建设,以及合作举办学术报告、研讨会或社会实践等形式,聚焦乡村振兴现实问题,将专业队伍发展建设成为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的重要依托,形成了持续稳定的研究团队与成长梯队。
通过构筑多部门协同保障机制,学校较好地把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与高水平有特色应用型大学建设行动计划相结合实施。除了支持、配合乡村振兴研究院组织开展的各项工作,校团委、三创学院等职能部门通过设立专项课题和相应经费等,对学生承担或参与乡村振兴相关项目予以支持;工会、后勤等单位,通过消费帮扶积极采购西北脱贫地区农副产品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学校也加强对相关部门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行动的宣传引导,充分发挥网络、公众号、微博、校报、宣传栏等媒体作用,组织专题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各单位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举措、实际行动、典型事例和积极成效,推广成功经验,形成良好氛围和合力,引导全校师生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学校坚持高站位谋划,加强组织协调与领导,及时分析研究、协调解决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项目、重要任务和面临的重点问题,监督、检查项目进展和任务落实情况。学校各部门每年制定本单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行动方案,分解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具体责任人员。特别是乡村振兴研究院,作为校内专门的研究与统筹部门,能够充分挖掘和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怕苦、不怕累,确保校内涉及乡村振兴战略各项任务有效落实,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得到相关部门和同行的认可。
学校拥有光荣的历史传统,习近平在福州工作期间曾兼任闽大校长并亲自为学校改革发展把方向,提出“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学校也始终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强大合力[4]。现已形成大学生读书社、暖风扶贫支教联盟等思政工作品牌,引导师生积极实践探索,“把论文写在八闽大地上”。近年来,闽江学院已参与全省34 个县(市、区)和109 个乡(镇)、村的乡村规划和服务,打造了深海养殖大黄鱼、“一榄情深”等创新创业与科技服务项目,为乡村振兴、服务“三农”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所有这些都为未来各项工作打下了扎实基础,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任重而道远。
经过前期实践探索与理论积累,乡村振兴研究院拟牵头成立闽江学院大学生乡村振兴研习社。研习社将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基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师生赋能地方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实践、新模式。研习社下设理论部、实践部和综合部三个部门,拟设立“导师团”和“主席团”负责日常运行工作。“导师团”将以校内优势学科与专业为基础,聘请研究院已有8 个研究中心副主任为指导教师。这些指导教师大多为学校专业(或研究方向)负责人,未来将根据工作需要酌情扩大导师团队伍,以增强业务指导与服务力量;“主席团”作为大学生研习社的主要负责人和导师团的助手,成员以相关专业高年级学生为主,同时吸纳学有余力、愿意奉献乡村发展振兴事业的学生。
研习社成立后,学校将以此为平台,进一步推动大学生“乡村振兴”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创新创业等工作,引导大学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奉献青春活力与智慧,探索建立高校乡村振兴教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今后,学校将强化顶层设计与配套服务,开设乡村振兴相关课程,增加乡村文旅经济、乡村治理、乡村传播、乡村规划与生态宜居等公选课及必修课,协同多个学院开设“乡村振兴创新班”。通过课堂授课和专家讲座、实习实践等多种途径,全面提升学生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创新水平,积极探索、创新乡村振兴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闽江学院MBA 是由教育部批准成立的首个创业创新方向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建设的MBA 项目。学校可以此为基础,争取相关部门支持与合作,设立“乡村创业创新”MBA 专项班,努力探索实施“理论+实践”“校内专业学习+校外创业创新”培养模式。学院既开设有关乡村振兴战略与经营管理的通识课程,又重点培养、提升学生实践探索、综合应用与创业创新能力。除招生方式(生源等)及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创新外,乡村创业创新专班可在传统校内教学MBA 导师之外,聘请领域内知名专家及行业翘楚等作为导师,帮助研究生多方面实践交流与发展创业,激发学生进一步投身乡村创新创业的潜力与活力,争当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和先行者。
学校还将加强对外合作与统筹协调,尤其是与县市和乡镇基层政府、农业龙头企业、村两委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省和市级行业组织之间进行协同互动,同时依托乡村振兴调研实践基地等发展建设,不断为乡村振兴创新班、创业创新MBA 专班和教职工挂职锻炼等打造相关平台与基地,进一步增加大学生基层实践与顶岗实习机会、增强学生创业创新能力。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促进师生“下得去”“留得住”的配套支持与激励机制,通过人才资源共享和有机整合,加快培养和锻炼一批适应乡村振兴工作需要的基层干部、乡村领导、创业创新和宣传推广等方面“土专家”“田秀才”,提高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与发展空间。鼓励校内师生以联合创业、投资入股、共联共享等形式,与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新农人等主体,建立深层次的长期合作关系,最大限度发挥人才队伍效能,培养符合实际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的技能人才,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撑。
新形势下,闽江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将从加快推动8 个研究中心(团队)的发展建设出发,围绕乡村“五大振兴”,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乡村电商与金融服务、乡村教育与城乡融合、乡村文旅经济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与发展升级、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乡村社会治理与舆情传播、乡村法治与社会工作等研究与实践。研究院还将继续坚持开放办院,加强协同创新,推进跨部门、跨学科合作,努力申报并建设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福建乡村振兴研究中心”,进一步提高学术研究水平与社会服务质量。尤其是要结合各级别科技特派员工作,有计划选择、设立若干个乡村振兴观察点,有针对性联系、服务不同县市区代表性乡村和涉农企业,加强相关业务咨询与实践指导,提升社会服务水平与综合能力。特别是要加强与省内外涉农兄弟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包括合作培养乡村振兴领域研究生和本科生,尤其是农村发展专业硕士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积极争取推荐和保送“乡村振兴创新班”学生以及“大学生乡村振兴研习社”优秀成员免试攻读研究生的资格。同时,加快完善大学生乡村振兴人才全链条培养制度,组织实施高校优秀毕业生接续培养计划,加快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校人才队伍[5],拓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和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一直以来,闽江学院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应用技术型”办学方向,持续探索致力于乡村振兴战略与“实践育人”工作相融合的道路,取得了初步进展。但与党的二十大要求相比,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在前进道路上依然存在着人才培养定位不够准确、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有待加强、培养方式与基地建设有待改进等方面的问题与挑战。进入新时期,闽江学院将继续统一和提高认识,加强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引领,深化服务乡村振兴的学科建设、复合型人才培养、科研与实践平台建设、配套课程体系构建,不断推动创新合作模式、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成效,实现乡村振兴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高质量发展,助推学校高水平、有特色应用型大学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