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芬 刘晶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道德与法治》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开始关注生活案例在课堂中的应用研究。生活案例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但有利于提升学生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激发学生们对知识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们正确的价值观。文章主要探讨了生活案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价值,以及生活案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希望能为教师们在教学中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案例;应用研究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1.1内容抽象难懂
据相关调查和学生反馈显示,发现在我国中小学德育教育中,法制教育的难度较大,一方面,与道德教育相比,法治教育包含了“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民主与平等、权利与义务、国家安全”等一些抽象的法律概念、政治术语等知识,对年岁较小的小学生来说,理解并掌握相关法律概念知识有很大的难度。另一方面,小学生善于以形象思维看待事物,因此在面对抽象的法治教育知识时,其学习和理解会有一定的障碍。
1.2学习兴趣缺乏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于一身的课程,但是,它的教学内容比较单调,缺少了生活的气息,若不能和生活实践相结合进行教育,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特别是涉及法律法规、公民权利与义务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都属于比较严肃的内容,与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兴趣爱好有一定的差异,如果老师控制不好课堂气氛,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1.3教学素材局限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了要对课程资源进行开放和使用,然而,许多老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时,往往是按照课本上的内容来进行,不能打破课本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缺少了运用生活材料来进行教学的自觉和习惯,教学材料非常有限,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了解,也影响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生活就是教育,社会就是学校,教做结合,这一切都离不开对生活材料的挖掘和利用。
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生活案例
2.1借助生活案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听课动力
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开始,它起着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但是,目前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许多老师忽略了引入这个环节,要么跳过,要么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新知识,这种方法并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一般情况下,学生对于新的知识往往会产生恐惧,甚至是抗拒的情绪,其产生原因是所要学习的内容是未知的,因此,从理论上讲,利用生活中的事例来引入新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使用生活案例可以让学生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觉,让他们不由自主地与之亲近,甚至对其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另一方面,生活事例的介入则能使学生尽快适应课堂环境,不再对所未知的内容产生恐惧和排斥反应。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恰当地运用一个或几个生活实例来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并调节他们的学习心态。
例如,在《生命可以永恒吗》课上,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们所认识人中多大岁数的是多少?”,可以引起了课堂上的热烈讨论,有人说是80,有人说是94。基于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预先准备的教学录像:《历史上活得最久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眼睛都会盯着录像进行观看,而在观看了录像之后,教师又可以向学生提问:“录像中哪位老人活得最久?”你觉得有人能永生吗?你对死亡有什么看法?等问题,正是青春发育期的学生,他们的好奇心很强,受到了录像的刺激和问题的刺激后,他们对这件事的探索欲望也会增强。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的剖析,使其认识到生命的短暂、不可逆转和独一无二,使其能更好地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2.2引入经典案例,提高分断能力
学生在学习完所学内容后,要有效的进行巩固复习。老师也可通过观点案例教学法,指导学生结合案例进行自己的思考,学生通过活用理论知识,起到复习巩固目的。根据这一教育目的,教师可以在课堂或教学活动中,选择一些经典的案例,引导学生自己的思索,从而训练学生的视野与思路。
在教学“要从整体上对事物的联系”这一知识点时,需要在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最新的新闻报道,比如:我国的载人飞船实验突破,在播放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通过观察太空飞船的外观,进行自己的思维拓展与创新。学生在观看视频时,需要与教材中的内容联系起来思考其关联性,在播放完毕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和飞船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思考,学生会发现三个舱都是其组成部分,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这时,教师就会提出,能否将三个舱分别放在一起进行实验。这个问题就很好地反映了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即整体的重要,教育学生要从事物的整体来理解他们的关系。
2.3探究生活案例,提升研讨学习品质
人生事例的解释,更要有更多的研究途径。所以,可以通过对生活案例的研究,联系学生的生活,开展实际探究,形成更丰富的阅读活动。生活案例是指将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事件,合理运用于课堂上,这是老师们必须思考的课题,在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扩展训练中,老师们会让学生们在训练和探究过程中,与生活案例相结合,让他们自然地产生一种对学科知识的认识。生活案例是一种重要的人生参照物,让生活案例成为一种参照物,这是将生活案例应用于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自身也有许多的人生体验,所以,在设计教学案例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一定能够对他们造成更大的心理冲击,其教育效果也会更好。例如,在教学《合理消费》时,教师要求同学们回忆、梳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各种不理性的消费方式,并通过实例加以解释,最后再进行自我反省。学生们各抒己见,各抒己见。比如有的学生为了攀比会买一些不符合消费标准的玩具是不合理消费,也有同学谈到,他把自己一个月的零花钱攒下来,给母亲买了一套防晒衣,尽管遭到母亲的指责,但他觉得,这是一种正当的消费。老师们从正面和负面两个角度来评价,并对同學们的反馈情况予以更多的鼓励。
三.结束语
将“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德育和法制教育中,可以将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对学生实际知识的运用。在德育法治教育中,要充分了解生命教育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学生为中心,使教学流程达到最优,立足于课本,选用合适的材料,通过实际工作对教育的成效进行测试,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从而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教育,为他们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美珍.生活案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J].读写算,2022(36):66-68.
[2]翁火銮.生活案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基于法治教育视角[J].新课程导学,2022(35):13-16.
[3]魏坤虎.生活案例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08):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