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大叙事下的个体表达

2023-04-20 23:03刘国洋
中国教师 2023年4期
关键词:高中作文

刘国洋

【摘 要】青年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如果没有对这个时代的体察,没有对现实的感知,就不能很好地担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基于此,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呼应时代命题,把握现实走向,一直是高中作文命题的关注点和着力点。本文从宏大叙事的特点出发,分析学生此类作文存在的问题,给出改进建议,以期学生能在宏大叙事之外加入个体细微的体察,从而实现小大结合,让文章更饱满有力。

【关键词】高中作文 宏大叙事 个体表达 小大结合

一、宏大叙事的特点

跟其他领域的“宏大叙事”内涵不同,作文的“宏大叙事”指的是作文材料的内容指向社会发展的重大主题和历史进程的重要节点。这就需要学生有较高的站位和深入的思考,积极回应这些主题,深刻把握小我和大我的关系,从而实现“以文化人”。具体来说,宏大叙事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思想上的政治性

政治性是宏大叙事一切属性的前提和基础,它既是现实需要,又是文字创作的需要。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如果人民不能在思想上达成高度共识,国家的生产伟力就不能充分地展现出来。因此,国家的生力军—学生,特别是渐趋成熟的高中生,在思想上的高度统一就显得尤为必要。所谓“立德树人”,这个“德”首先是一种大德,也就是人们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以及她所产生的文化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心理归属感。

2. 内容上的指向性

“宏大”是内容的指向性。在行文的过程中、素材的选择上,文章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主流的宏大事件和典型人物。这些主流的人物和事件,既是这个社会发展的风向标,同时也在塑造着国家的社会面貌甚至民族性格。在作文中,这些主旋律是文章的底色和主旨升华的重要途径,不可或缺。如果缺少对“主流”的回应,对社会的重大主题视而不见,就会割裂个人和社会、时代的联系,个体也就失去了发展的土壤。

3. 语言上的力量性

基于思想的政治性和内容的指向性,用来承载两者的语言,也必然具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和内容相呼应,能起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语言表达是服务于思想内容的。在行文时,学生应有意识地采用一些力量强、震撼人心的词语,这样语言才能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起到直击人心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之于内容,就像水之于舟—“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二、当前学生关于“宏大叙事”作文的写作现状

先來看一则作文材料。

2015年也门撤侨,海军女战士牵着小姑娘的手,准备登上军舰,小姑娘的脸上洋溢着幸福。

2021年9月25日,被困1028天的孟晚舟终于回国了。孟晚舟在归国途中更新朋友圈:“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我今天的自由。”

过去十年,我国组织实施紧急撤离海外公民行动10余次。乌克兰危机发生后,短短数日就开辟了一条条“生命通道”,将5200多名同胞安全撤离。

以上材料具有启发意义,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这则材料比较有代表性,各地的模拟题甚至高考题中,类似的材料比较多,具体内容虽有出入,但背后折射的命题思想基本无二,那就是通过具体材料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个人的关系,塑造学生的家国认同。

这则材料在审题上的难度不大,主要是让学生意识到祖国是我们的坚强后盾,进而提升学生的家国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这样的或类似的主题,学生接触得比较多,但从批阅的过程来看,作文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素材的“同质化”

学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比较知名的人物和事件素材。比如,由孟晚舟引申开来,谈国家对华为的支持,再进一步谈国家对知名科技公司的助力。这样的例子不是说不可以,但若都采用这样的素材,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被消抹,用来承载个性思考的素材不足。

2. 语言的“口号化”

谈到国家跟个人的关系,学生比较善于用那些力量大但空洞无物的语言,错误地将力量大等同于肤浅的字面有力。这些语言没有论据的支撑,也没有情感的蓄势,无法给人精神上的震动。

3. 感情的“嫁接化”

生于斯,长于斯,对于这样一个话题,学生的感情抒发应该是饱满而真挚的,但从批阅情况看,文章普遍给人一种“平地起高楼”的感觉。在行文中,感情不充沛,为了宣泄而宣泄,不是一种自然流淌的水到渠成。用来表达感情的词汇,就是从各大评论里摘取,放到自己的文章里进行简单“嫁接”的。这样的文章感染力很弱,难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三、改进建议

作文之所以会出现上述问题,是因为学生在面对这些具有宏大叙事特点的材料时,只是一个旁观者,没有真正做到躬身入局。任何一个宏大主题,都跟当下的每个人息息相关,学生应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将宏大的主题拉进日常生活中,化大主题为小细节,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将宏大的主题进行细微地呈现,这样才能以个体视角进行个体表达。

1. 放出眼光,用心感知

观察,是行文的前提和基础。因为所有的文学创作,生发土壤是“生活”,没有眼之所见,手之所触,足之所履,何来脑之所思,心之所想呢?著名的雕塑家罗丹说过:“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此言得之。要想文章饱满有力,学生就不能忽视生活的这个世间,以及这个物理空间的所有要素。不光不能忽视,学生还应该有意识地去寻找生活中那些不易觉察的点滴。

学生写的文章空泛无物,何处寻解?借用鲁迅先生的观点:正有“放出眼光”的必要了。只有真听真看真感觉,摸着时代的脉搏过活,才可能“下笔如有神”。如果仅仅是道听途说,做信息的“二道贩子”,纸上的文字也不过是别人的“牙慧”,个性化就无从谈起了。缺失了个性化,文章就会失真。

2. 世间众相,人生百态

世界,是“观察”的低级维度,可以把它理解为“观察”的物质维度。风雨雷电、花草树木、车马人船、亭台楼阁,这些都是要观察的对象。每种对象有怎样的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它们和个体的人是什么关系?这些思考都是建立在好好“观察”的基础上的。

以所举作文材料为例,如果学生的眼光不只向上,还能平视或者向下,看看周围的生活,文章的真实感和饱满度可能就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改善。

材料的主题是“国家是个人的坚强后盾和有力保障”。除了那些大家都能看得见、听得到的共享素材,学生也可以用一些比较日常化的,能够体现个人细微观察的素材。比如,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一张张安静的书桌;清风入户的夜晚,一声声香甜的酣眠;宽广街道上的车水马龙;热闹景点里的游人如织等。这些都是盛世安澜的景象,对比国外动荡的局势,我们更能深切地体会到:没有强大的国,哪来安定的家和幸福的我?这些例子很平常,但恰是这种平常,让文章有了温度;也正是这种平常,让人有话可说,自然流露出真情实感。

3. 事物内涵,声音表达

“声音”,是“观察”的另一个维度。它的层次应该比“世界”更深,是物质维度的进阶—精神维度。这个“声音”不应只作“有声”解,世之万物,无论发声与否,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叽喳的鸟儿,固然有声入耳;静默的石头,亦有性灵入心。学生应该从物的表象去探究它们的文学价值、文化内涵,最后形成文字表达。

“声音”,是文字的表达。作文贵在“真”,“我手写我心”是最朴素也是最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学生在作答或习作时,在独立思考下,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只是時事报道的搬运工,官话套话一堆,文章并没有扎实地体现作为时代青年的血肉丰满的思考,究其原因,还是观察的角度和维度不够细腻,眼中只有大国气象,少了人间烟火。

4. 博大胸襟,幽思细语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就作文写作实践来讲,可以这么理解:学生应该有放眼世界的胸襟,也应该有细腻入微的思考。除了对世界风云、国家大事的把握,还应该将观察的触角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的平凡。新闻工作者讲,脚上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新闻工作者讲究采风,对于写作者而言,采风也是必要的。只有对生活细致观察,学生才能发现一棵树的美好、一朵花的舞蹈、一叶草的丰饶。

生命的暗示无处不在,日升月落、云卷云舒、鸢飞鱼跃、海容月色,观万物,晓至理,在它们面前,我们会变得达观、谦卑、通透。

四、实施路径

作文教学,功夫在平时。如果平时没有充分的练习,只在考试的时候考查学生,然后讲评,这样的工作周期长,见效慢。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教师应该如何实现“突围”,从而让学生写出饱满有力的文章呢?笔者就作文教学实践,浅显地谈一下自己的思考。

1. 操作路径

教师可以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平常只有小篇幅“多写”,才能逐渐地大篇幅“写多”“写好”。笔者采用的是命题小作文和自选小作文相结合的方法。所谓“命题小作文”,就是紧贴当下的形势和社会热点,让学生用简短的篇幅表达自己的思考,然后教师通过讲评,拓宽学生的思路。“自选小作文”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日常的学习生活,以一个小的切入点,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笔者通过这两种形式,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深入思考,以期助力作文写作。

2. 评价反馈

要想形成良性循环,正面积极的反馈手段应跟上。笔者主要采用两种方法:(1)楼道展评。将平时的小练习批阅之后,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览。(2)结集成册。将优秀的语段和文章印刷成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在宏大叙事中加入学生个体的思考,让小我的思考和大我的胸襟相结合,文章就会既有高度,同时又不失生活的温度。这样的作文,才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也更符合“立德树人”的育人导向。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赵继莹

猜你喜欢
高中作文
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八点建议
高中语文作文训练浅谈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建设性对策研究
高中语文作文分层合作运营教学的实践探索
高中议论文写作思路整理
基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的探究
高中生作文思想情感积累的策略
以仿写为抓手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提高高中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