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识谱游戏化教学探索

2023-04-19 23:53:56江苏灌南县新安镇中心小学222599叶秀梅
小学教学参考 2023年33期
关键词:乐谱律动游戏

江苏灌南县新安镇中心小学(222599) 叶秀梅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乐谱比较陌生,导致教学难度较大。为此,教师要进行创新设计,可借助游戏来推进教学,给学生提供直观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玩乐之中完成识谱学习。精选观赏游戏、投放生活游戏、组织互动游戏、开展演绎游戏、推出故事游戏,都能形成识谱契机。教师要做好设计,借助更多游戏资源引导学生顺利进入乐谱学习环节,使学生在深入探究中建立乐谱认知。

一、精选观赏游戏,让学生在试听中识谱

音乐游戏常常带有情节性、娱乐性,深受学生喜爱。如果教师借助音乐游戏做媒介,推动识谱教学进程,就能获得显著的教学效果。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对游戏有特殊兴趣。教师将乐谱学习内容巧妙融入游戏之中,无疑是一种创意设计。观赏性游戏大多属于演绎范畴,教师将乐谱学习任务植入演绎游戏之中,能够让学生在观赏聆听中接受曲谱信息,掌握识谱要领。学生借助多种感官进行识谱学习,接收到的信息会更为立体和鲜活。

如《娃哈哈》这首歌曲,旋律欢快、跳跃、流畅,节奏感很强,因为是根据新疆维吾尔族民歌创作的,所以带有舞蹈色彩。教师在歌曲演唱环节,可适时增加一些舞蹈动作,给学生提供学习启迪。学生进入聆听环节,教师鼓励学生做律动设计,利用身体动作进行对应展示,诠释歌曲内涵。在教唱歌曲环节,教师对歌曲特点展开解读,引导学生进行舞蹈表演。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歌配舞视频,要求学生一边观看一边对歌曲旋律进行解读。学生进入聆听欣赏环节,课堂学习气氛变得和谐。在教师带动下,学生通过肢体的律动,对歌曲进行直观演示。教师推出乐谱学习内容,学生跟随教师学唱这些乐谱,感受歌曲情绪的表达。为激发学生创作兴趣,教师鼓励学生做律动方案设计,并亲自演示,对歌曲内涵进行诠释。学生接受任务后,都能够主动行动起来。在展示环节,教师对学生的律动方案做评估,对一些有特点的设计做重点推介,使学生在观看与对比中形成了乐感基础。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存在个体差异,教师针对学生感知实际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律动展开音乐学习,能使学生的感知体验更为直观和立体。律动和识谱有内在关联,教师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做出科学的设计和组织,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游戏中,建立音乐认知。

教师让学生观赏歌曲表演视频,给学生提供感知机会,特别是自行创编律动方案的要求,给学生提供了创新探索的机会。律动方案设计带有游戏色彩,教师给出必要的指导,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设计一些有个性的方案,甚至可借助打击乐器做辅助,对歌曲进行全方位展示,使学生在律动设计和表达中形成了系统化认知。

二、投放生活游戏,让学生在联系中识谱

低年级学生对生活游戏最为熟悉,教师可联系学生生活展开游戏设计,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积累进行乐谱学习。学生生活中可以接触到很多音乐作品,如熟悉的歌谣、流行音乐等都有特殊的节奏和旋律。如果教师能够将游戏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识谱,教学效果会更为显著。将识谱与生活游戏相结合,考验的是教师的设计智慧。生活游戏形式众多,教师要做好筛选,让乐谱学习更直观、更有趣味性。

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经历有一定把握,以便做出适合的教学设计,借助生活游戏来促进学生学科思维的发展。学生在生活中的游戏经历极为丰富,如何将这些游戏做植入乐谱学习,这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在教学《小青蛙找家》这首歌曲时,教师给出一个谜语:“身穿绿衣服,唱歌顶呱呱。走路蹦蹦跳,害虫都怕它。”学生自然想到了青蛙,教师顺势引出歌曲,要求学生对歌曲中模拟青蛙声音的内容做重点学习。教师与学生合作演唱歌曲,学生负责演唱“呱”的内容。经过几次配合,学生对歌曲内容有了一些了解。教师进一步引导:“青蛙找不到家了,我们如何帮助青蛙回家呢?先学唱乐谱,然后对歌词做修改,让青蛙顺利回家。”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任务,自然能够积极回应,开始了乐谱学习。在歌词改编环节,教师先引导学生改编歌词,让青蛙回家,然后拓展延伸,让学生帮助其他小动物安全回到家里。学生开始思考,在熟悉的旋律下展开歌词改编活动,如“小狗找家”“小鸭子找家”等。生活游戏内容众多。教师结合生活场景做延伸训练,对游戏进行改进,将乐谱学习进行全面渗透,提高了学科教学效率。

教师推出歌曲演唱任务,让学生与教师配合行动,找到歌曲演唱的感觉,特别是改编活动,将乐谱学习推向高潮。学生对表现各种小动物的歌曲比较感兴趣。教师将歌曲与小动物生活融合到一起,给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学生熟悉歌曲旋律之后,对歌曲内涵有了一些了解,其改编也有了更强针对性。

三、组织互动游戏,让学生在交流中识谱

游戏大多带有互动性特征,教师要做好优化,将乐谱学习与互动游戏做对接,让学生在充分交流与互动中识谱,以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低年级学生有比较强的模仿意识,教师对音乐游戏做改进,根据自然界不同声音,或者是将学生熟悉的声音进行游戏化处理,能够让乐谱学习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让学生更易于接受。教师还可以组织竞赛游戏,鼓励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找到学习要领。学生对互动游戏有特殊参与热情,教师巧妙设计和组织,能够促使学生顺利进入识谱环节。

学生进入互动游戏后,会产生音乐聆听、创编、表演的欲望。教师科学设计和组织,能够带来更多识谱学习机会。如在教学《小蜻蜓》这首歌曲时,教师先示范演唱,再对歌曲演唱技巧和方法做介绍,从情感角度做专业讲解,要求学生认真聆听和感受,对旋律进行感受、体验。为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师要求部分学生在聆听歌曲时,用肢体动作进行展示,演绎歌曲基本内容。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有的演唱歌曲,有的进行肢体表演,有的打击伴奏,还有的律动展示,课堂气氛活跃。教师推出乐谱内容,让学生先学唱识谱,再根据自身的理解展开歌词创编活动。学生迅速行动起来,开始歌曲表演和创编活动,课堂学习进入良性互动阶段。为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主动进入游戏中,与学生一起互动交流,给学生带来学习启示。如律动展示环节,教师利用肢体语言做调动,鼓励学生一起展示,利用不同动作进行律动表达,将学习活动推向了高潮。

学生对互动游戏很感兴趣。教师适时推出音乐游戏内容,要求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展开音乐学习,根据乐谱创编歌词,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学习体验。歌词要与旋律配合,创编的难度是比较大的。教师让学生在熟悉乐谱后进行创编,其训练价值很大。游戏与识谱结合,这是比较有创意的设计,教师适时渗透其他任务在里面,其调度作用更为突出。学生进入游戏环节后,借助集体力量展开乐谱学习,形成集体合力,训练效果会更为理想。

四、开展演绎游戏,让学生在体验中识谱

音乐游戏带有演绎属性,这是最为普遍的现象。教师要将识谱与音乐游戏展开多点对接,让学生顺利进入演绎环节,并在广泛互动交流中形成学科认知能力。演绎活动形式众多,教师要做好优化处理,让学生参与到识谱游戏之中,在演绎展示过程中建立音乐认知基础。开展识谱游戏活动,教师要与学生互动,使学生产生思维触动,形成音乐素养。课堂演绎活动有特殊吸引力,教师借助游戏展开乐谱学习,其适合性更高。

教师借助游戏打开音乐教学程序,这是最为自然的设计。学生进入游戏活动环节,在歌曲聆听演唱过程中识谱,从中获得的学习体验更为丰富。在教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时,教师在课堂导学阶段推出游戏:“今天我们要去大草原,看看那里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因为草原上人们都是骑马赶路的,所以我们现在就换乘骏马奔驰在大草原上。请大家用口技的形式模拟骑马的声音。”学生对这样的游戏有很高接受度,纷纷行动起来。教师借助大屏幕展示大草原的景色,蓝天、白云、草原、牛羊群、蒙古包等。当歌曲播放时,学生被带入特定的学习情境之中,课堂学习气氛十分热烈。教师播放歌曲后,组织学生上台表演,让学生示范摔跤场面,并推出游戏“找朋友”。当学生熟悉歌曲旋律后,教师要求学生做演绎展示,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体验机会。为提升识谱效率,教师利用大屏幕展示歌词和歌谱,要求学生先学会唱歌谱再唱歌词,学生都能够积极响应。教师组织学生唱谱,这是识谱的基本方法之一。学生对乐谱的认知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因为乐谱学习既需要熟悉音符,又要注意把握音节。学生需要从唱谱开始,对这些音乐符号进行识记,从而逐渐掌握音节的快慢。教师利用游戏做调度,让学生在游戏互动中逐渐认识乐谱,这无疑是比较理性的设计。

学生对游戏比较感兴趣。教师对此有清晰的认识,推出演绎和游戏内容,将歌曲学习推向高潮。学生对这些表演性活动有特殊接受兴趣,这是重要的教学契机。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诉求展开教学设计,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启迪。从学生的学习表现可以看出,乐谱学习与游戏结合最为适合,学生的学习收获更为丰富。

五、推出故事游戏,让学生在对话中识谱

音乐游戏故事化,学生接受起来更为容易。将乐谱内容融入其中,教师要展开深入研究,找到最佳切入点,以满足学生的学习诉求。音乐故事中融入游戏成分,学生喜闻乐见,其助学效果更为显著。音乐故事有情境性,教师讲述故事,或者鼓励学生讨论故事,都能够产生学习契机。如果将识谱内容融入其中,就可以带来显著的学习成效。音乐游戏本身带有情节性、互动性,如果再与故事结合,其内容会更为灵动,具有更强吸引力。在音乐故事中融入识谱内容,其教学效果更为显著。

音乐故事信息丰富,教师需要做多向搜集整理,让故事与游戏融合,形成学习契机。在教唱《大雨和小雨》这首歌曲时,教师带领学生来到校园绿化丛中,让学生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学生进入学习环节,认真搜集多种声音。为培养学生乐感,教师鼓励学生借助身边的物品,制造出一些声音来,并对这些声音做处理,将几种声音连在一起,表现一个简单的内容。学生进入深入探索环节。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歌曲《大雨和小雨》,展示歌曲中描绘的大自然的声音。因为学生有聆听经历,所以能够形成学习对接。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声音来判断,这首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故事。学生开始互动交流,对歌曲内容做分析解读,课堂讨论气氛浓烈起来。教师出示歌曲乐谱,带领学生试唱这些乐谱,体会乐谱的内涵。学生对音乐故事有较高期待,教师借助故事推出一些识谱任务,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体验。教师组织学生梳理音乐故事,让学生展开多重对话,为识谱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音乐学习形式众多,教师需要精心选择,针对学生学习需要做处理,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特别是结合音乐游戏组织任务,能够给学生带来多种感官的冲击,其助学效果更为显著。

音乐故事、音乐游戏、音乐识谱等具有内在关联,教师做出科学设计,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契机,能够促使学生在有创意的学习中建立学科认知。教师借助大自然声音作为教学载体,让学生在声音搜集与处理过程中找到乐音,通过游戏故事识谱,形成乐感认知基础。音乐学习没有特定方式,教师将学生带到校园之中,让学生借助声音游戏展开学习,成功激发了学生学习歌曲的热情。由大自然的声音到歌曲的声音,由歌曲的声音到乐谱的声音,这个学习过程很清晰,教师教学引导符合学生学习规律。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游戏比较感兴趣。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借助游戏推出学习活动和任务,让学生通过游戏展开识谱学习,有助于加深学生的感知体验,提升教学效率。游戏与视频巧妙对接,学生乐在其中,其学习效果更为突出。教师要做好整合处理,借助游戏推出音乐识谱任务,让识谱与游戏高度融合,形成新的学习契机,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乐谱律动游戏
山之高
歌唱艺术(2022年6期)2022-10-23 07:03:36
是你一直想着我
歌唱艺术(2022年12期)2022-04-12 07:57:54
乐谱:放飞梦想
北方音乐(2019年20期)2019-12-04 04:07:14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军事文摘(2019年18期)2019-09-25 08:09:14
“三个经济”律动
当代陕西(2019年5期)2019-03-21 05:12:28
一毛学琴记——乐谱失踪
琴童(2018年11期)2018-01-23 11:34:08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宝藏(2017年4期)2017-05-17 03:34:48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飞碟探索(2016年11期)2016-11-14 19:34:47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