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市高新区实验小学(215011) 张学萍
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有积极作用,而且对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有重大影响。如何有效地组织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一直是基础教育关注的焦点,也是众多一线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的热点。根据当前的小学英语教材单元主题式编写体例,联系社会发展现实和学生的真实生活经历,围绕单元主题意义的解读与建构,设计形式多样的阅读教学活动,既能为学生打造自主参与英语阅读的平台,丰富学生英语阅读的美好体验,又可以增强学生英语阅读的意识与动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受益终身。
阅读材料作为开展阅读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围绕主题意义进行英语阅读训练的第一步,对于阅读训练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英语教材是选用阅读材料的重要依据,而多种多样的课外阅读素材也为英语阅读材料的选择提供了优质的资源。教师可参照主题意义的解读,选用英语教材中的阅读文本,整合课外英语材料,为学生提供信息丰富、精彩有趣、难度适当的英语阅读材料,以优化阅读训练效果。
教材是师生开展教与学活动的蓝本。“用教材教”已经成为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当代教师的共识,引领教学改革走向深入。参照主题意义,选用教材中的文本,开展灵活多样的阅读教学活动,是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的明确要求。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教师要结合主题意义的解读,根据具体学情,选用适宜的教材文本,以带给学生全新的阅读体验,加深学生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彰显教育教学活动的创造性。
例如,译林版英语教材六年级上册Unit 4 Then and now 的教学,对于教材中“Story time”板块有关Mike 和Mr Brown 等成长、生活的变化,教师要深入解读并且联系学生的现实情况,对教材文本进行改编。“You are all familiar to your life. Let’s try to rewrite this part to show us according to your real experience.”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对教材文本的改编。“When I was six years old,I came to school first.”这类改编后的阅读文本,与学生生活经历更加贴近,易于引起学生的共鸣,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上述教学,教师参照主题意义,精心选用阅读文本,引导学生对教材语篇进行多视角解读,鼓励学生挖掘教材文本的深层意蕴,积极探寻多种方法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能让学生形成对教材文本的基本理解,有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外英语素材作为课堂阅读材料的有益补充,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适时引入,辅助学生开展英语阅读训练,这是当前课程改革日益深化的必然要求。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教师参照主题意义,结合学生的理解水平,精心选用课外阅读素材,把握课堂时机,通过恰当的引入方式,将课外素材与课内文本进行有机整合,实现英语阅读资源的优化,辅助学生进行高品质的英语阅读。
例如,教学译林版英语教材六年级上册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 时,基于这一单元的“环保”主题,在学生完成教材对话内容的学习之后,教师引入“green life”的课外阅读材料。“From this dialogue,we know our living conditions are polluted and we are living in a dirty and messy city,as well as we know the reason why our city is dirty. Now read the following material about green life.”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绿色环保生活,增强了对主题的理解,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养。
上述教学,教师根据主题意义理解的需要,结合学生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充分挖掘英语阅读的育人价值,有意识地将英语教材与课外英语资源进行整合,达到优化英语阅读资源的目的,获得理想的阅读训练效果。
阅读活动是学生参与、教师引领的学习过程,也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设计科学有效的英语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完成阅读任务,是学生阅读素养形成的重要过程。教师应在主题意义的指引下,通过读前热身、读中探讨和读后反思三个环节,有条不紊地组织英语阅读活动,使学生可以形成对阅读文本的思考,从而深刻理解主题意义,提升阅读品质。
热身环节作为课堂阅读活动的前期准备,可以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处于一种良好的情绪状态,为接下来参与英语阅读活动做好准备。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教师需要高度重视读前热身环节的设计,可结合学生活泼爱动的天性,联系阅读主题和内容进行设计。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将注意力从课外转移到课堂上,对即将开始的英语阅读充满期待。
例如,教学译林版英语教材六年级上册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 时,针对“Story time”板块中的故事,考虑到小学六年级学生普遍了解这个故事(汉语版),于是教师组织学生围绕“Reading fairy tales to find the truth”主题开展阅读活动。在读故事之前,教师设计“warming up”环节:“Talk about fairy tales in groups.”学生以小组形式交流故事内容:“Fairy tales are interesting and educational.”这样教学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奠定阅读童话故事的基础。
上述教学,教师围绕主题意义,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借助便捷的学习平台,开展读前热身活动。这样能使学生调适到良好的心理状态,为接下来的英语阅读做好知识与心理方面的准备,保障阅读活动顺利推进。
探讨交流作为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发生思维碰撞,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教师要紧紧围绕主题意义,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适时组织学生开展探讨活动,促进学生之间信息共享。这样能使学生深入地理解阅读主题,增强综合素养,收到理想的阅读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译林版英语教材六年级上册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 时,在开展热身环节后,学生阅读兴致浓厚。教师趁势提出阅读任务:“We all have read this fairy tale in Chinese and know the plots and ending.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let’s read this story in English.”同时,教师出示阅读要求:“After reading this fairy tale,you have a chance to act it with your group members.”学生带着阅读任务,迅速进入阅读状态。经过小组讨论,学生顺利完成课堂展示,深刻理解了故事内容和阅读主题。
上述教学,教师结合主题意义,注重英语阅读中的探讨环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准确运用英语表达观点。这样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结合阅读主题和内容开展交流的机会,促进学生思考的深入,准确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与思想,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
回顾反思阅读过程,是优化阅读行为、增强阅读效果的有效方式,也是一种优秀的阅读习惯。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教师结合具体的阅读内容,根据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组织学生回顾反思阅读内容和过程,总结学习收获,能让学生深刻领悟阅读主题的意义,发现自身在英语阅读方面的不足。同时,这样有助于学生寻找弥补自身不足的办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反思意识,实现阅读素养的提升。
例如,教学译林版英语教材六年级上册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 时,在学生完成阅读任务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回顾反思:“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story?What about fairy tales?”问题提出后,学生深入思考童话故事主题的意义。“Fairy tales have profound truths.”“We can learn how to be a good person from these simple stories.”学生通过反思阅读内容,增强了童话故事阅读体验,深刻理解童话故事的寓意。
上述教学,教师联系主题意义,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阅读后的反思活动,促使学生全面回顾阅读过程,再度品味阅读中的精彩片段。这样能增强学生的阅读行为,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奠定学生长远发展的基础。
阅读训练效果的测评,作为课堂评价的直接体现,有利于教师了解阅读训练的成效,发现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弥补不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阅读效果的测评不容忽视。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联系主题意义的诠释,开展诊断性测评,能促进学生不断完善英语阅读行为,整体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阅读训练效果的测评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历来也是阅读教学的难点。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推进,各种先进完备的教育技术、教学媒介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为测评阅读效果提供有力支持。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教师要对阅读效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测评,既让学生发现阅读中取得的进步,也认识自身的不足,从而形成客观的自我认知,为学生的自我完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例如,教学译林版英语教材六年级上册Unit 3 Holiday fun 时,针对“假日乐趣”这一主题,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阅读后的测评活动:“We know all kinds of holiday fun. Try to show your own fun in the way you are good at.”学生阅读后,设计了形式各异的展示。“Look at this picture. For me,the holiday fun is having a good sleep and then I can do something I like but have no time to do during school days.”让学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阅读效果,检测了学生的阅读情况,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上述教学,教师联系主题意义,从学生长远发展所需的能力、品格、素养出发,开展英语阅读效果的检测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对阅读主题的解读,注重学生在阅读中的行为表现,评价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优势,引导学生扬长补短,实现全面发展。
评价方式的选用是学生观、教学观的间接体现,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因素。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教师要联系主题意义的解析,注重核心素养目标的落地,结合学生的英语阅读现状、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设计与选择阅读效果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阅读行为。这样能激励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实现以评促学、以评强教的目标,增强英语阅读训练效果。
例如,教学译林版英语教材六年级上册Unit 7 Protect the Earth 时,结合“Protect our home:the Earth”这一主题,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评价活动:“Show your reading gains.”学生展示了“How to protect the Earth”的英语短文。“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article?”“She gives some useful methods to protect our home. That is great for us.”在自评与互评中,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提高了阅读的自觉性。
上述教学,教师根据主题意义的内涵,按照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立足学生英语阅读的现实,注重学生阅读过程的评价和阅读行为的诊断,采取多元灵活的评价方式,引领学生优化自身的素养结构,强化学生的英语阅读行为。
综上所述,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通过整合英语教材和课外阅读材料,营造真实且轻松的英语阅读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致,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享受阅读的过程,体验阅读的美好,获得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基于主题意义进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组织时,教师要依据英语教材内容进行主题的提炼,联系学生实际解读主题意义,依托多种功能的现代技术手段和平台,为学生提供英语阅读的有利条件,让英语阅读教学高效顺利地开展。这样能提高学生在阅读中的参与度和体验性,使学生通过阅读奠定核心素养发展的基础,形成终身发展的能力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