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木刻画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3-04-19 13:02黄国焱苏小宁杨英俪
天工 2023年33期
关键词:高州美术创作

黄国焱 苏小宁 杨英俪

1.茂名市第十六中学 2.广州大学

一、高州木刻画概况

(一)高州木刻画的概念

高州木刻画是广东茂名地区的传统民间艺术,其材料多用枝松木板,体现出纯朴、粗犷、敦厚的艺术特征,作品讲究木味、刀味和墨味。高州木刻画有黑白木刻和套色木刻两种,以粉印套色版画为主,其创作过程为:先用铅笔在白纸上创作出草稿,然后根据草稿在木板上雕刻图案,涂上颜料后,最后把纸压在木板上进行拓印。

(二)高州木刻画的历史脉络

1.起源期

高州木刻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民间木刻艺人已经开始刻制红纸墨印年画。这一时期的高州木刻画以刻制门神、门官、庙堂符咒、签文等民间常见物为主。

2.发展期

五代时期,宗教题材的版画已十分普遍。版画印刷技术也为百姓所熟知,民众开始将版画融入日常生活。这一时期的版画内容与题材常反映出民众的生活状况。

3.鼎盛期

明清时期,高州木刻画的题材更为丰富多样,并出现了铜版印刷、多色套印等技法,其描绘的内容有历史故事、神话典故、民间人物以及市井生活等。这一时期的高州木刻画发展至鼎盛阶段。

现代意义上的高州木刻画发轫于抗日战争时期。最早的一幅作品是黄文山创作的《石船丹灶》。当代高州木刻画不断吸收其他绘画流派的语言,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创新意识,其题材也从传统的农村生活场景扩展到都市生活和其他领域。

(三)高州木刻画的发展现状

1.理论研究匮乏

以“高州木刻画”为关键词在中文数据库进行检索,能查找到近千条相关文献。但专门以“高州木刻画课程”为关键词的文献仅有10 多条。可见理论层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

2.传承存在困难

高州木刻画秉承师傅带徒弟的传统作坊式传承模式。但随着时代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传承模式面临严峻挑战。传统美术教学方式单一,难以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

3.市场认可度有限

由于现代印刷技术的快速发展,木刻画的商业价值逐渐下降,受众群体逐渐减少。市场的萎缩也使得高州木刻画从业者的收入减少,生存环境愈发严峻。

4.保护意识偏弱

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高州木刻画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二、高州木刻画的优势与特点

(一)高州木刻画的优势

1.促进学生五大核心素养的发展

2017 年的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五大核心素养。高州木刻画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这五方面素养的培养。一是培养图像识读能力。高州木刻画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和独特的图像特征,学习这门课程可以提高学生解读图像的能力,感知不同艺术形式,分析图像风格并理解其历史脉络。二是增强美术表现技巧。学习高州木刻画的多种刀法、工具和材料使用,可以丰富学生的美术语言表达,进而运用丰富的表现手段创作富有个性的作品。三是提高审美判断力。高州木刻画融合了中西方绘画语言,同时保留了深厚的传统人文精神。学习和欣赏高州木刻画,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态度,提高美丑判断能力。四是发展创意思维。教师可以通过讲解高州木刻画创新性案例,以及组织丰富的创作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创作思路。五是深化文化理解。高州木刻画作为本地传统民间艺术,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学习高州木刻画有助学生理解中华传统文化,能增强对民族民间艺术的认同感。

2.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美术的兴趣

高州木刻画讲究实践体验,整个制作过程学生都需要亲自动手完成。这种动手实践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让学生在创作中体会到传统美术的独特魅力,从而培养他们学习传统工艺美术的兴趣。

(二)高州木刻画课程的特点

1.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时代性

课程采用了网络教学视频、多媒体课件、微信群互动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学方式,还拓宽了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对学生的创作思维也有很大启发,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2.传统与当代的创新性

课程在传承高州木刻画传统技艺的同时,吸收了抽象、漫画等当代艺术语言,呈现出新的艺术风貌,这是融合传统与当代的创新尝试,也能使学生的创作更加多样丰富。

3.打破学生的固有思维

学习当代高州木刻画课程,可以打破学生对传统版画的固有印象。大胆夸张的图像不仅能给予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也能启发他们学习如何直接表达内心情感。

4.促进学生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体验与理解

课程通过理论概述、图像展示、技法讲解和创作实践等环节的有机衔接,使学生在整个制作过程中都有亲身参与感和成就感,有助于学生对传统美术的体验与理解。

5.打破传统的师徒式传承模式

课程除了线下授课,还广泛运用了网络平台、数字设备等现代化手段,丰富的教学途径克服了传统工艺美术传承的瓶颈,实现了更灵活的师生互动。

三、高州木刻画教学设计与实践

(一)高州木刻画校本课程设计

1.基本理念

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是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激发他们学习高州木刻画的兴趣,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传承和创新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2.教学目标的设计

根据新课标,课程教学目标分为情感目标、知识目标和过程目标三个层面。情感目标是培养学生对高州木刻画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知识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高州木刻画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过程目标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并掌握创新方法。

3.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学习任务繁重,渴望参与有趣的课程来释放压力。同时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希望通过学习获得新的体验。

4.教学内容及策略设计

课程内容共设计了四个单元:走进高州木刻画、高州木刻画的表现技法、高州木刻画粉印创作、高州木刻画创意创作。采用“理论授课—技法学习—创作体验—自由创作”的教学策略,由易到难、由传统到现代地推进。

5.教学实施与评价设计

教学采用线上线下混合的形式,以启发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为主。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和互评、专家评价等多种,强调过程性评价。

(二)高州木刻画教学实践案例

1.高州木刻画的历史文化

通过视频、小组探究讨论、作品赏析等形式,让学生对高州木刻画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高州木刻画的技法体验

课程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起来,先后有图像解析、视频演示、刀法练习等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对高州木刻画的独特“刀味”有亲身感受并掌握相关技法。

3.高州木刻画的创作实践

课程以粉印木刻创作为例,通过作品鉴赏、素材分享、步骤讲解和导师指导等,将学生引入创作实践,在动手操作中获得成功体验。

四、教学实践效果评价与不足

(一)教学实践效果评价

1.图像识读能力得以提高

通过学习高州木刻画,学生对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视觉语言有了深入理解。例如,学生可以识读出不同木刻画作品中的墨韵、刀韵、木韵等特质,这体现出其图像识读能力得到提高。

2.美术表现技巧得以丰富

在创作实践中,学生学习并运用了高州木刻画的多种刀法,如三角刀描线、圆口刀皴法、斜口刀毛笔描等,这些传统刀法与点、线的现代组合,丰富了他们的绘画语言。

3.审美态度更加正向

通过对优秀高州木刻画作品的鉴赏,以及对学生作品的评优,学生的审美态度逐步养成,美丑判断标准也得以建立。

4.创意思维打开

在自由创作单元,学生尝试了多种风格和表达手法的融合。这一开放式的创作探索,锻炼并拓展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5.文化认同显著增强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高州木刻画所反映出的乡土人文风情,以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由此建立起文化认同。

(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

1.理论研究与文献支撑还不够充分

以“高州木刻画”或“高州木刻画课程”为关键词的专业研究文献还比较少,不利于课程的深入开发与建设。

2.教学条件有待改善

美术课程的课时及师资配置都较为紧缺,影响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学校在空间、设备等硬件条件投入也有限。

3.教学方式和手段比较单一

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线下活动的开展也不够,如参观展览、访问艺术家工作室等。线上教学手段如数字课程、虚拟模拟、远程互动等使用也很少。这些都限制了教与学的效果。

五、教学实践总结与展望

(一)教学实践总结

1.课程设置契合新课标要求

高州木刻画课程贴合普通高中新课标对五大核心素养培养的指导思想,有效促进了学生视觉图像的解读、美术语言的应用、审美判断力的提高、创意思维的开拓和对本土文化的理解。

2.课程内容丰富多样

课程内容既包括高州木刻画的历史文化,又重点传授其创作技法。同时,从基础训练到创意创新都设置了实践性教学环节,保证了知识、能力和素养的统一培育。

3.教学策略设置科学合理

采用理论示范、技法练习、创意探究的递进式教学,既有基础引导,又鼓励开放创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教学方法、手段新颖丰富

除常规的图片讲解、视频展示、师生互动等手段外,还开创性地运用小组竞赛活动、网络互动平台、Virtual Reality 试刀模拟等新型教学载体,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教学发展趋势展望

1.加强理论研究,夯实基础

鼓励专家学者加大对高州木刻画与教学的研究,开展理论调查、实证分析、田野考察等工作,为课程建设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

2.提高条件保障,增强平台支撑

呼吁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加大对校本课程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投入保障,提供专门教室、创作用具、数字设备等条件支持。

3.拓展教学形式,实现多样互动

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丰富校外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更丰富的文化环境中得到启发。同时,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开发线上课程,加强远程互动教与学。

六、结束语

本研究以高州木刻画为典型案例,探讨如何将民间传统工艺美术引入并应用于高中美术课堂,以发挥其在美育中的独特作用。通过对高州木刻画的历史渊源、艺术特征和现实困境的分析,找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迫切性;通过阐释高州木刻画所具有的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优势,证明其作为校本课程开设的重要性;通过具体的课程设置方案,以及典型案例的教学过程描写,检验出种种科学合理、集传统与创新的教学策略在指导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教学效果。当然,研究也清醒地认识到,从理论积累到条件保障再到教学方法拓展等方面,引入和应用高州木刻画课程还面临一定的困难和不足。因此,为将这一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本文建议:第一,夯实理论基础。可采取文献研究、实地调查、比较分析等方式,深化对高州木刻画的历史、艺术价值和现实问题的认识,为教学实践提供科学指导。第二,加强条件保障。呼吁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加大对民族传统文化类校本课程的政策支撑、经费投入力度、专业教师配置力度等,提供坚实的外在动力。第三,拓展教学形式。除课堂学习外,还可组织参观实践,实现多元互动的文化教育。第四,继续探索创新。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课程内容,更新教学理念,优化策略设置,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具体个案分析,验证了运用民间艺术提高美育效果的可行性,并在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应用这类课程方面提供了有益借鉴。希望研究结果能对丰富和发展高中美术课程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还需要投入更多研究精力,接续深入,久久为功。

猜你喜欢
高州美术创作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宜宾高州季秋印象二首
创意美术
《一墙之隔》创作谈
高州,我美丽的家园
高州步步高
创作随笔
高州油茶光合生理特性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