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东红
(鞍山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0)
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释诸派思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茶马古道”“万里茶路”到“一带一路”,千百年来,中国茶文化深深根植于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在人与人、国与国的互通有无、友好交往中书写着人类历史的辉煌篇章。新时代,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为引领,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深挖茶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对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好和传播好中华茶文化、提高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1]。
茶是中华民族的国饮,发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始于唐朝,兴于宋代。中国茶具有文化、文明以及时尚的非凡魅力,深深地吸引世界目光,中国茶文化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广博而深邃,对其进行深度挖掘和扩展,有助于学生人文情怀和文化自信力的提升。
茶是中国绿色文化遗产。一片小小茶叶饱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从茶圣陆羽所著《茶经》提出“精行俭德”到当代著名茶学专家庄晚芳先生提倡“廉美和敬”,从孙皓“以茶代酒”、陆纳“以茶果待客”到今天客来敬茶的礼俗,茶文化展现出薪火相传的中国茶德和中华民族的礼仪之道。
茶凝结着中华民族劳动智慧。茶叶从采摘、晾晒、萎凋、揉捻、发酵、烘干、分级到包装的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控制、一丝不苟,以保证茶叶的品质和口感,这一专业过程凝聚了无数匠人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是他们的呕心沥血、披荆斩棘才让茶这一“国家名片”璀璨夺目。一代伟人毛泽东每次饮茶都把茶细细嚼掉,成了名副其实的吃茶。领袖于吃茶中体味了匠人的艰辛,感受到了其对工匠精神的敬重,这种精神同样值得我们学习。
茶是中国外交的一张名片,架起了多元文化沟通的桥梁。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曾评价“茶是中国继火药、造纸、印刷、指南针四大发明后,对人类的第五大贡献”。中国先人通过茶马古道、茶船古道、丝绸之路让世界知晓中国茶、了解中国茶文化。日本的僧侣、使节和学生,多次来到中国学习茶技,归国时,不仅带去了茶的种植知识,沿袭了唐代传统的制茶技艺,还带去了中国传统的茶道精神。俄罗斯商人则把中国茶叶带到了遥远的西伯利亚,增进了两国的经贸往来,也增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毛泽东将四两武夷山“大红袍”茶作为国礼赠之,且流传了一段外交史上的佳话。2017年新年伊始,中越领导人会晤,习近平总书记向阮富仲介绍中国传统茶艺,品茶时叙谈茶文化,增进了中越两国人民的友好交流。当下,茶文化仍然是国际融通、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与世界各地万千景象同存共生。
茶产业是中国决胜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的经济增长点。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武夷山考察调研时指出:“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过去茶产业是你们这里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今后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2]357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共有337个贫困县以茶产业为脱贫产业。以此为契机,国内诸多的茶乡、茶县多措并举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具有一定核心竞争力的茶旅产业。一幅产业优、茶农富、生态美的画卷正沿着绿水青山徐徐展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2]33茶艺课作为高职旅游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宣传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让学生从茶艺课中感受茶文化蕴涵的先进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对新时代发扬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特定的人文条件、历史条件、环境条件和品种条件,加上独特的采制工艺,造就了我国成百上千的名优茶,这既是自然的馈赠和劳动人民的辛勤研制结成的硕果,饱含着一代又一代茶人的心血,也是不断传承和创新的结果。讲好茶叶的制作过程也是传扬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其意义深远。
泡茶技艺讲究的是茶与水的相得益彰,传递的是传统文化的魅力。此时巧用“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引入王安石和苏轼的故事,把苏轼的诚实和王安石的虚怀若谷展现出来,并将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作为我们学习的榜样,这对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也是一种启迪。泡茶时,根据不同茶类的特点选择不同水温,这对培养学生细心的品质大有裨益;品茶时,茶叶入口先苦后甜,启迪学生要学会等待,领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哲理。
茶艺演示的方式也因时因地而调整,从茶席创新到茶具创新,再到解说词的创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样传袭唐代煮茶、宋代点茶的技艺,也能感受中国茶文化的魅力所在。
弘扬茶文化,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的重要媒介。2023年9月17日,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项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学生通过了解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感受到茶越来越受到国际重视,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了文化自信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289只有不断传授新知识,利用好课堂教学主阵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并不断地引入源头活水,将鲜活的思政元素和风华正茂的莘莘学子无缝衔接,才能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有北京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体育学院等49所高校开设了茶道课程,深受学生青睐。高职院校开设茶艺课不仅为学生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而且进一步增强了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传授好茶文化,让思政元素融入茶文化,要突出文化思想这一主线。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和利用茶树的国家。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画卷,每一卷都飘着清幽茶香。李白“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是最早的名诗入茶,是描述仙人掌茶的详细资料;唐代茶圣陆羽撰写《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到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等方方面面。在教学中,讲授茶叶的传说与历史掌故,让学生从源头上了解中国茶文化,挖掘隐藏于其中的文化基因,从中汲取精神养分,对于我们思考茶文化的当下与未来,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推陈出新,都有着重要意义。引入热播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让学生跟随主持人撒贝宁一起穿越到《茶经》所在的大唐,在茶圣陆羽跋山涉水收集的素材中,感受他的拳拳爱国之心,折服于他坚韧不拔的品质。通过角色扮演,让陆羽穿越到今天,与学生来个隔空对话,独特的教学设计深深感染了学生,深化了历经坎坷成大道的哲理,更增添了一份对茶文化深沉内敛的悟性。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便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用生花妙笔为茶代言,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成为茶文化的精髓。茶圣陆羽的好友卢仝曾即兴写下《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四碗发轻汗,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该诗体现了茶叶涤荡心灵的作用,实为品茶的最高境界。一代词圣苏东坡在《汲江煎茶歌》,把佳茗比作佳人。“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汲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此外,还有沈括的“谁把嫩香名雀舌,定知北客未曾尝”;范仲淹的“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郑板桥的“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等等。文人墨客咏茶颂茶不仅增强了文学性,还增添了趣味性,更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名人愈挫愈勇、乐观向上的精神,进而不断陶冶情操。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各异,茶的种类异常丰富。在推介名茶、释茶文化中,融入当地人文历史加以宣传强化。譬如,介绍安吉白茶时,展示习近平总书记题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和保护美丽乡村意识;介绍陕西茶时,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关于陕西安康的茶农们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论述,印证了“保护生态,生态就会回馈你”的道理[3]356;介绍信阳毛尖时,讲革命老区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讲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历史意义,以红色文化与文旅融合为契机,对学生进行不忘峥嵘岁月、敢于浪遏飞舟的启迪教育;讲述台湾乌龙茶时,强调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艰难,深化祖国必然统一的意识,坚定反“台独”,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教师在教学中要与时俱进,认识到茶文化的传播方式,具有人文化、现代化、时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手段。
一是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搜集下载优秀视频,设置情境内容,让学生徜徉在茁壮而茂盛的千亩茶园间,亲手采摘茶叶,由几十年炒茶经验的老师傅带着体验被列入人类非遗黄山毛峰传统制作工艺。让学生体悟匠人匠心,体验制茶百年技艺的美妙,认识一代代艺人精心研制、手把手传承的结晶。
二是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从讲述饮茶益处、客来敬茶注意事项、概述六大茶类及其代表名茶等,检验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从亲手泡茶、按流程演示茶艺等,检验学生实操能力和专业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干事创业的专注、耐心,夯实功底为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让学生深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内涵要义。
三是引导学生分析大数据,感受茶文化的备受青睐。教学中,引导学生从《2023中国无糖茶饮行业白皮书》调研数据,分析出无糖茶饮的主力消费人群中,30岁以下人群占比达70.8%;在2023年上半年的新增用户中,30岁以下的消费人群占比达84.1%,年轻群体正逐渐成为无糖茶饮消费的主力军。进一步分析预测,到2025年,无糖茶饮规模将突破百亿大关,到2027年将达到124亿元。根据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茶百道2020—2022年的零售额年复合增长率最高为139.7%,是中国前十大新式茶饮企业中增长最快的。2023年,茶百道打响了新式茶饮上市第一枪。湖南“茶颜悦色”成为长沙旅游打卡地,促进了当地经济飞速发展。蒸蒸日上的茶经济,对热爱茶艺并且将来有机会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学生来说,更坚定了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四是实践内容设计,让学生拥有满满获得感。设计三种实践内容,将百分制按一定比例赋分,让学生在竞赛中享受学习的乐趣。通过口试表述,让学生说出饮茶的益处、客来敬茶的注意事项,简要概述六大茶类及其代表名茶。通过实际操作,亲手泡制花茶,愉悦身心;按茶艺流程演示茶艺,感受茶文化的魅力。实践活动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加深对茶文化的热爱。
“我踏过万水,看尽世间人情的冷暖,倒不如这龙泉清茶一盏……”王琦的这首《你的万水我的千山》道尽了茶与鞍山的浓情蜜意。奉上清茶一杯,也会让来到大美鞍山的游客多一份对千山的热爱。茶的世界流光溢彩,茶文化知识广袤深邃,不断挖掘思政元素,传承好茶艺,让学生成为传承茶文化的主力军,我们重任在肩,责无旁贷,道阻且长。唯有孜孜不倦充实自己,才能让源头活水不绝如缕,滋润学生的心田,生发出不竭奋进的动力,高擎起文化自信的大旗,向世界传播大中华璀璨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