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冰冰,杨 芸,周学梅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1]。 而当下高校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存在着教学内容讲述的困境、 教学方法运用的困境、教学管理实践的困境。 困境的存在使部分教师产生了对自我价值和课程价值的疑虑。 虽然生成教学困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但教学困境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素养与能力上,尚存有不足之处。 因此,需要从教情的角度,反思困境的生成原因, 在此基础上探索突破困境的路径,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自我价值和课程价值的认同度,从而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困境是指教师在教学内容讲授、方法运用、管理实践中,存在左右为难、急需突破的教学处境。 这种处境困扰着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甚至会引发对自我价值和课程价值的疑虑,进而影响课程教学实效性。
教学内容讲述的困境是指以教材为中心的讲述逻辑,可能会失去学生的关注,而偏离教材为中心的讲述逻辑,可能会丢失课程的政治性和学理性。 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除《形势与政策》外,其他课程统一使用国家统编教材, 这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教学重点和价值引导方向。然而, 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以国家统编教材为中心的教学内容讲述中,难以“立足教材又超脱教材以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再创造, 扩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质性内容。 ”[2],由此原因,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部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敏感度不强、关注度不高,进而出现课堂抬头率低的直观课堂教学效果呈现。为此, 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往往在课程教学内容讲述中,添加一些名人轶事、奇谈杂论,以引起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 而如此吸引学生, 又往往会脱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品位和政治引导性,进而缺失了学理性内涵和应有的教学实效性。
教学方法运用的困境是指借助传统教学方法,可能存在不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而新颖的教学方法运用,可能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形。在传统教学方法中,最为常见的是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理论讲授、案列教学和专题授课,这些方法最大程度的保障了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 理论阐释的逻辑性和内容讲述的完整性。然而,传统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也容易出现教师的自说自顾与学生的被动回应,课堂教学效果呈现出不理想的局面。 因此,在“互联网+ 教育”理念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尝试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平台赋能,从学生现有的认知程度出发创新教学方法,翻转课堂、微课堂、第三课堂等教学方法或模式被相应的提出,以期通过方法创新提升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而通过对部分学生的调查发现,这些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在实操运用中,往往存在着增添学生课程繁琐与负重的教学环节,进而出现部分学生对课程教学产生排斥心理和抵触情绪。
教学管理实践的困境是指约束型被动管理的低效,而进一步加强与改善教学管理,却又不知从哪里着手的情境。 当下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管理,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约束型的被动管理,表现为课堂纪律约束、随堂作业布置和学期课程考核。通常教师会将学生到课率的考勤和随堂作业的提交量化为平时分,并按比例纳入期末课程总分的考核评算。然而, 这种约束型被动管理对于实现课程立德树人价值目标的效果并不明显。因为,通过课堂考勤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课堂的出勤率, 但并不能保障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抬头率;大面积的随堂作业布置,也并不能完全真实的反映学生对课程知识体系的认知和把握。 然而,对于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不加强课堂考勤管理有失公允, 同时也会存在大面积缺课的可能;不随堂布置作业,就不便于从其他方面量化学生平时分数;不通过课程试卷考核形式,就难以最直接的约束和保障学生对课程教学的重视。对于如何进一步加强与改善课程教学管理, 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存在着不知从哪里着手的困境。
所谓教情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具备的素养与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困境的存在,反映出教师在理论讲授、价值引导中,所应具备的素养与能力尚有不足之处。因此,需要从教情方面反思困境的生成原因。
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程视野狭窄。 课程视野狭窄表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偏重于教材的知识储备,而缺少宽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进而难以将教材中的理论逻辑, 还原为鲜活的实践逻辑再现;难以将教材中的文本话语体系,转化为针对具有特殊性的课堂教学对象的生活话语体系。正由于此,在以教材为中心,“把宣传和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主流意识形态作为课程的主体内容”[3]的讲述中,便容易出现用教材中的理论阐述教材中的理论,或者,简单照搬教材中的文本故事案例。由此,将会导致理论讲述的模糊性和抽象性、 案例呈现的同质性和文本化,让学生产生照本宣科之感,进而出现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关注度不高、兴趣不强的课堂直观表现。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当下大学生的关注,缺失调查与研究。 当前大学生普遍关切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大局中,国际、国内正在发生的热点事件及动向。 且网络中不断接触到的碎片化和多元场景舆情, 正在冲击他们原有的认知,在此过程中,他们可能会产生很多思想上的困惑、疑问甚至心理焦虑,而这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做好政治引导、情怀感召、价值疏导,体现课程学理性和实效性的关键所在。 对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立场, 去调查与研究当下大学生的社会关切和思想疑问的缺失, 进而便容易出现脱离思想政治教育立场,“在课堂上有意回避艰涩的理论问题, 代之以名人轶事、政治八卦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把理论演绎成故事,把科学异化为娱乐”[4],偏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引导航向, 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缺失应有的价值品位。
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单一。部分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只限于课堂之上,课堂之外很少与学生有更深入的接触与交流, 甚至彼此之间较为陌生。亲其师后才能信其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学生专业背景的模糊认知、 现实人生困境的情感交流与热心帮扶的缺失, 便会使立足于以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在课堂中难以唤起大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关注和倾听。
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新媒体操作技能水平不足。 在“互联网+ 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创新型教学方法,可能引起学生排斥课程教学的原因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 “互联网+ 教育” 理念的理解偏颇和新媒体实操技能不足。 这种理念本质上应当是一种隐性教育, 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敢于并善于利用现代化网络技能和新媒体介质, 在移动互联的生活环境中, 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潜移默化融入大学生日常网络生活接触中, 对大学生发挥日常化、生活化、常在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而对其理念理解的偏颇,是将互联网隐性教育转变为显性教育并与课堂教学相配套,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显性教育的闭环。 如此这般硬性操作便可能出现,增添学生课程学习环节的繁琐,进而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
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将管理表现为强硬约束的方式。通过随堂作业布置和到课率的管理,由此量化为学生课程考核中的平时分数。 虽然这样的管理方式有利于最终通过期末课程闭卷考核的形式,量化出学生整个学期课程学习所得成绩。 但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终极价值, 以及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中所应当的获得感与满足感来说, 效果并不完全理想。究其原因在于,这种管理本质上是一种约束型被动管理,偏重于为了考核总分的倾向,用约束的手段, 将学生禁锢于课程被动的甚至是沉默的学习中。然而,教学管理本质上是管理者应当作为一个建设者和主导者, 在充分了解并尊重管理对象的基础上调动管理对象积极性, 并使其主动参与到课程教学的全流程中。因此,这种约束型被动管理一定程度上不能激发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会引发学生负面情绪,特别是当下大学生不反对服从或跟从, 但他们对于强迫的服从或跟从较为反感。在强硬约束的课程教学管理中,部分学生表现为被动性的应对和消极性的沉默。
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忽视了管理拓展性延伸。 对于部分教师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教学管理实践却不知从哪里着手,究其原因在于,这部分教师将教学管理简单化为一个人的课堂之上的管理, 从而忽视了课程教学管理的全流程, 即课堂教学过程的完整性。教学管理不仅包含课堂之上,还应当包含着课堂教学的前后每一个阶段在内。同时,部分教师也忽视了管理的关联因素, 即与学生紧密相关的教育主体和朋辈群体。 例如,教研室人员、专职辅导员、专业班主任和班级思政委员等关联性因素。 由此原因的存在, 使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难以挖掘课程教学中潜在的各项管理因素, 并创造性的通过分工与协作,以延伸管理的平台与渠道,丰富与拓展教学管理。
教学困境的教情反思可知,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应具备的素养与能力, 所存在的不足方向。 因此,有必要沿着这些方向,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我素养的完善和能力的提升着手,突破教学困境,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就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而言,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伦理等等,几乎包涵了人类社会的每个领域。 ”[5]。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急需在专业知识基础上, 进一步构建课程教学所应当具备的大知识结构体系, 从而开拓课程理论阐释的知识视野。 如此,才能将教材文本中的理论与案例,通过丰富的知识体系透彻的阐释与演绎。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急需拓宽社会活动充实人生阅历, 以理论为关照拓宽社会活动的宽度和深度, 从而开拓课程理论阐释的社会视野。例如,在寒暑假期间积极参与所在社区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等单位组织的校外研修基地等平台,进而走出书斋和课堂,在此过程中加深对教材理论逻辑和文本案列的感悟与认知。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急需深化自我的学术科研能力, 从而开拓课程理论阐释的学理视野。 理论只要深刻必然有其征服和吸引人的魅力所在, 这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系统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阶段的理论成果,全面涉及古今中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理论成果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最前沿动态, 深化对教材中重点和难点内容的学理性研究。
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立场, 深化对当下大学生思想实际的调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 要将道理讲活,既不能简单的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变为纯粹政治理论的宣读课, 也不能拿来主义、奇谈怪论、标新立异,更不能将课程虚无化和娱乐化。“政治引导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功能”[6],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以中国化和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立足于大学生思想实际问题为导向,进行调查研究。从大学生关切的时政热点、 社会事件找寻教学内容的融入点和切入点, 展现出理论对现实有力的解释力和思想引导力。 否则,就会使教学内容“成为学生眼中‘假大空’的乌托邦理想,或脱离学生个体生存需要和现实环境的抽象理论, 最终只能造就表面上的虚假认同”[7]。
增强师生之间情感的互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实际生活中走进学生, 尽最大力度的帮扶学生。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讲述中,无论采取哪一种教学方法来提升课堂教学直接效果, 都需要以教师与学生之间有实践的情感维系为基础。只有如此,在教师为中心的理论讲授、专题授课、案例教学方法运用中, 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学生诚心实意的倾听课堂内容讲述。而要建立师生之间的情感,不仅要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方向性教育, 收集学生专业背景知识的新闻报道案, 并通过各种途径搜寻当下学生思想情感真实信息。 更要立足于学生实际生活境遇中的微观利益问题的帮扶, 在课程教学之外的现实生活实践中,对学生所面对的学业难题、人生苦恼、生活境遇的真实有力的参与并帮扶,“一些学生不懂得如何与异性交往, 如何与意见不一的人交流,如何在宿舍中营造和谐人际关系,如何与辅导员或专业教师相处,等等,在成人看来司空见惯的基本生存技能,在青年大学生那里可能都是棘手的困难。 ”[8],在对大学生微观问题的实际帮扶过程中增强师生之间情感的互动。
提升新媒体实操技术,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善于利用平台软件、 数据分析来获取学生真实的思想和生活信息,寻找到学生关切点,并将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深度融合。 更要善于利用学生关注度和下载量较高的平台应用软件, 积极关注学生的关切和舆情, 并主动参与其中积极发声做好正向引导。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善于全方位展现自己的学识、 素养和特长, 在学生所喜好的应用平台中,多样化地展示自己,多维度深入学生,将课程生活化、 将生活课程化,“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互粉、关注、点赞、评论、转发,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充分尊重大学生的话语地位”[9],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常在化的网络生活接触中, 潜移默化的对大学生实施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递与价值引导。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将被动管理转变为积极管理,教学管理不仅是课堂之上,还应该贯穿课前、课后各环节。坚持全流程积极管理原则,让学生完整地参与到课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课前,教师需要立足于对统编教材内容的深度解析, 并根据教学对象的认知特点和学情现状, 以及自身的特长和教学目标的界定, 将最针对性的教学资源优化整合为课堂教学内容;在课中,教师应在事先有充分预案准备和设计的基础上, 调动与组织学生参与到教学内容的阐释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在课后,教师要及时关联有效途径收集学生的学情反馈, 为下一次课堂教学做好预案设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多维度构建管理实践平台,从单打独斗转为团队组建。通过组建与学生紧密相关的教育主体和朋辈群体的团队, 交流与共享课程与学情信息, 并通过申报课程思政相关课题细化团队分工与协作, 在此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专业背景、思想状态、关注焦点,共同致力于有针对性和生动性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协同各种教育资源, 积极主动构建管理实践平台。 例如,充分利用教研室团队平台,协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材解释力与演绎力,讲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飞跃的“大道理”;挖掘学校内外实践育人资源平台, 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搬到学校的实验实训中心、校外的博物馆、工厂车间、田野村头等更多现实场景回应现实“大问题”;联通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社区活动之间的融合, 在寒暑假社会实践中引导学生感悟社会、磨炼意志,在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逻辑基础上把握时代“大趋势”。
教学困境的存在,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自我认同和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需要教师从教情的角度深刻反思,在开拓课程理论阐述的视野,深化对当下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增强师生情感互动, 提升新媒体实操技能; 转变被动管理, 构建教学管理实践平台的过程中提升自我教学素养与能力,突破教学困境。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敢于直面困境矛盾,在实际教学中不断自我革命、实践斗争,才能担负起课程的时代使命和满足大学生的真实思想需求, 实现课程立德树人的终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