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宁宁,黄元进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2021 年8 月17 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1]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将其归为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突出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对于实现新时代共同富裕的重要地位。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年目标的如期实现, 农村经济大幅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物质生活条件得到基本满足之后,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于精神生活的富裕。 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2]8相比于物质生活,当前农村精神生活还相对欠缺,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更加要重视农村精神生活建设,推进农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
实现民族的复兴,就必须推动乡村的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是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作出的重大战略方针, 亦是实现农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重富裕的必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 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3]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前者是后者的现实需求。 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旨在提升农民的物质生活,同时也旨在丰盈农民的精神世界。乡村振兴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一,是乡村振兴的保障,而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则属于培育乡风文明的重要内容, 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丰富农民精神世界、 提高农民精神文化素质的坚实抓手,是繁荣乡村文化、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关键步骤, 更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精神支撑。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4]精神作为一种内在的力量, 能够激发起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发展活力,保证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实施。
“三农”工作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中之重, 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5]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部分,只有农民富裕起来,才能实现人民的幸福、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农民的富裕表现在物质生活的富裕和精神生活的富裕。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农民物质生活的富裕, 因而精神生活成为评判农民是否富裕的关键因素。 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三农”工作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助力解决“三农”问题。 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助于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 因此, 推进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必须也是必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6]共同富裕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就是要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丰富与精神生活的充盈。 共同富裕从主体层面而言不是少数人的富裕, 而是包括广大农民群众在内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从内涵层面而言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富裕。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 “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 ”[2]4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物质生活为精神生活奠定下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而精神生活实现了物质生活的升华, 体现了人民更美好的精神向往。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 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已经得到满足,过上了“两不愁、三保障”的幸福生活。 “口袋”的富裕已经得到基本满足,“脑袋”的富裕也要紧跟其上,只有实现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才能形成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实现精神力量向物质力量的转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在推进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进程中, 农民是其主体,更是其主力军,但就现实情况而言,农民丰富自身精神生活的意识淡薄,存在“精神贫困”现象, 以至无法激发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 首先,农民普遍缺乏对自身精神生活的关注度。随着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 农民的可支配收入逐渐多了起来,但受根深蒂固的小农思想影响,部分村民尤其是较年长的村民橛守成规, 可支配收入只用于物质生活条件的提升,而不愿意用于精神消费,不注重自身精神世界的构建, 认为只要改善好物质生活条件,精神生活自然而然就提高上去。 其次,农民没有认清自己的主体地位,“等、靠、要”的顽疾思想严重, 认为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只是政府以及专业人员的事情,自己只是普通老百姓,并不需要参与其中,只要不影响自身的生产生活,便不会主动去提升自身的精神生活,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农民文化素养对推进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受传统观念和经济条件影响,相较于城市地区,我国农民文化素养较低,大部分只有小学或初中学历,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并且农村地区的青壮年大多进城务工,老人和小孩留守农村,造成留守农村居民现有思想文化素养偏低的局面,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由于农民受教育水平有限,农民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道德等先进文化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先进文化还未在农村形成主导文化,以至于农村地区封建迷信思想尚存, 黄赌毒等一些落后文化也在农民群体中蔓延;再者,在无人不网、无时不网、无处不网的大数据时代,智能手机已成为农民必不可缺的生活必需品,抖音、快手等短视频也如雨后春笋般进入到农民的日常生活中,这些五花八门、良莠不齐的短视频充斥着农民的头脑,一些庸俗化、低俗化的短视频变成一种“精神鸦片”,侵扰着农民的思想,这不仅影响着农民正确三观的形成,更使得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道路进一步受阻。
农村文化事业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 推进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党和国家致力于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持续推动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文化设施的建设,但在现存条件下,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部分基层干部的重视程度不高。农村文化事业主要依靠村委来组织进行,但在农村地区, 村委的工作重心仍在于发展乡村经济以及完成上级下发的各项指标和任务, 对农村文化事业的关注度并不高, 对基础文化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以至于农民文娱活动形式单一,还是停留在邻里闲聊、看电视、打牌、打麻将等简单娱乐方式,举行文化艺术节、放映红色电影、举行体育比赛等集体活动相对较少, 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二是未充分利用好本土文化资源,农村优秀传统文化逐渐边缘化。 中国数千年来的农耕文明孕育了乡村丰厚的传统文化, 这些传统文化扎根于广大农村地区,为一代又一代的农民提供了精神食粮,然而农村传统文化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被遗忘,一些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如扭秧歌、赛龙舟、戏剧表演等慢慢消失在农民日常生活中。 农村年轻群体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其文化归属感与认同感不强;农村老年群体虽致力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以至于受众面窄,影响力不强。
推进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人才是关键。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离不开乡村本土人才的支持和发力, 也离不开外来人才的添砖加瓦。 但在现存条件下,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助推力量的薄弱、人才的缺失是当前的一大障碍。 一是农村大量本土人才的持续外流。在推进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农村青壮年是主体更是主力军,但城乡发展的差距,使得农村大部分青壮年流入城市,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的趋势日趋严重, 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缺乏活力和可持续发展力量。二是缺乏乡贤的参与。乡贤包括“在乡和“返乡”乡贤,但在一些农村地区,村干部对于乡贤人才的挖掘力度不强,留不住“在乡”乡贤,也引不进“返乡”乡贤,且重“富乡贤”轻“德乡贤”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与此同时,基层群众对于乡贤认识不足,甚至不知道乡贤的存在,乡贤的道德引领和影响作用效果不佳。 三是外来人才引进及保障政策不完善, 高层次文化人才是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掌舵人,引领农村精神文化事业的创新创造,但农村工作环境的恶劣、 人才待遇和优惠政策不完善等因素,导致高层次文化人才的紧缺,没有新鲜血液的加入,工作难免缺乏灵活性和积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7]没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就会导致人心涣散、社会混乱,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使农民形成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共识,筑牢农民的思想根基,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促使农民追求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进一步推进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首先,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 切实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要以广大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飞入寻常百姓家”,可以利用农家书屋、宣传文化墙、印发小册子、 村委广播等方式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之内化为农民的精神追求,进而外化为农民的行动指南。其次,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农村移风易俗活动的引领作用, 纠正农村不良习气,净化农民思想。各级政府要严厉整顿农村不良风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民日常生活中,如通过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竞赛、评选“最美乡村人物”等特色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使其成为农民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以推动农村移风易俗活动,培育文明乡风,促进农村精神生活的普遍富裕。最后,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全过程,生产更高质量、更多元化的文化产品。 广大文艺创作者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融入文艺作品中,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需要,为农民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同时积极利用大众传媒、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以更加立体、更加鲜活的方式展示出来,将理论具体化,为农民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
在广大农村地区, 教育水平与受教育程度始终是制约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拦路虎”,要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提升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优质的农村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农民群众知识文化水平,更是阻断贫穷代际传递、 培育具有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农民的重要路径。[8]首先,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教育的投资,提高农村地区各年龄阶段的入学率,比如可设立教育资金用来帮助贫困学生缴纳学费, 避免农民因贫退学、因贫休学,对于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适当给予物质奖励,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家家“有学上”、户户“上好学”;同时要着力发展特殊教育,要结合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形成的合力,重点关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其次,要加大师资队伍建设,选择“接地气”且德才兼备的教师,避免因课程枯燥乏味亦或是晦涩难懂而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因地制宜的选择教学内容和方式,增加学生的抬头率。 最后,要立足农民需求,开展特色课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具备更高的文化水平、掌握更专业的生产技术、富有更独特的创新意识,能更好带动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各级政府要优化课程机构,注重培养农民的创新思维,向农民普及现行的农业政策, 引导农民学习现代化农业知识与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使农民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来丰富自身的精神生活。
农村文化事业是农村精神生活建设的基础力量, 是实现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要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丰盈农民的精神世界。 一是要补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短板,着力构建规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政府要提高对文化事业的重视,要将文化事业提上工作日程,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 建设和完善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基础设施,要认真落实文化惠民、文化富民工程,充分了解农民的文化需求,为农民提供充足的、多元化的、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倡导“文化下乡”,打通城乡间的文化壁垒,引进更多优质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保障农民在空闲之时可以读读书、看看报,满足农民多元化的文化需求,促进经济事业和文化事业的协调发展。二是要充分挖掘农村自有的传统文化资源, 盘活传统文化的发展活力。 优秀乡村文化能够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9]是推动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不可或缺的动力,且优秀乡村文化是农民几千年农耕文明积淀下的产物, 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易受农民认同与接受,要大力支持乡村传统舞蹈、乡村戏曲、舞龙舞狮等传统文化形式的传承,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媒介宣传好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使农民更加认同乡村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让优秀乡村文化的“软实力”成为推动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硬支撑”。 三是要搭建数字文化服务平台,让数字资源赋能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如今网络已成为农民的第二生活场域,这就为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互联网+”作为一股新动能为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能量,要推动农村文化事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实现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人才是第一资源, 是推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关键,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一批有实力、多层次的专业人才,推进共富可持续发展。一是要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素质, 基层工作人员是提升农民精神生活的第一责任人, 要对基层文化服务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素质培训和职业道德培养, 增强他们的能力,以更好地发挥带头模范作用。二是要重视本土优秀人才,挖掘乡贤资源,为丰富农村精神生活注入活水。乡村本土人才生于乡村长于乡村,对乡村有着浓厚的情感与认同,且更了解乡村情况,更利于开展工作。乡贤能够协助村干部做好农民群众工作,能够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引导农民重视自身的精神生活建设, 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产生高度认可。 要发挥好乡贤带头模范作用和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农村精神生活大踏步向前进,实现共同富裕。 三是要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要因地制宜制定高层次人才优惠政策,吸引大量人才流入,同时要建立奖励机制留住人才,为推进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添砖加瓦。
共同富裕是新时代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 共同富裕既包括物质生活的高质量发展, 又包括精神生活的充盈与丰富。 如今,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如期实现,人民的“钱袋子”逐渐宽裕,物质生活得到不断提高。 在物质生活得以满足之后, 精神生活的提升无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难啃的“硬骨头”仍在于农村地区,实现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仅是农民的需要,更是国家和民族的需要。要重视农村地区精神生活相对贫乏的状况, 从价值观塑造、教育供给、文化服务、人才建设等方面入手,提升农民的精气神,充实农民的精神生活,推进农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 以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