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思考

2023-04-19 19:29:00孙华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实践教学

摘 要:作为中国近现代革命策源地之一,广东曾以先进思想引领中华,无数革命先烈曾在这片热土抛头颅、洒热血,掀起一场场气壮山河的革命浪潮,留下中共三大会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汕头站)、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梅州市三河坝战役纪念园等上百处的红色资源。将这些资源利用好,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融入实地参观学习,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努力提升思政课的实践性、感染力和影响力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关键词:思政课改革;红色文化资源;教学;实践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将红色资源利用好,提升思政课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应是思政课改革的重要内容。

不管是中国近现代史还是中共党史所涉及的历史中,广东省的地位都举足轻重,作为乾隆时期一口通商之地、鸦片战争的最初发生地,抑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革命根据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这片热土上涌现出来的一桩桩历史事件和一批批杰出的历史文化人物都对中国产生过重大影响,重要的历史事件如鸦片战争、辛亥革命、团一大、中共三大、国共第一次合作、省港大罢工、北伐戰争、广州起义、苏区革命根据地建设、改革开放等几乎贯穿了整个近现代史,许多来自广东的历史人物都参与并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据统计,整个广东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总数有140个,如果包括所有的革命遗址、名人故居等总数远超此数。如何利用好这些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的教学中正是本文研究的题中之意。

为了了解广东红色资源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笔者向广东省内的大学生发放《你了解广东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吗?》调查问卷650份,回收650份,受访大学生当中有2.92%表示非常了解广东省有多少红色文化资源,有19.85%表示比较了解,51.08%表示一般了解,而分别有23.85%和2.31%选择了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有82%的受访者表示去过本市的红色文化资源景点,去参观的原因前三名分别是由于自己感兴趣(比例44.47%),参加学生活动(比例27.39%)和参加党建活动(比例18.57%);当问到参观红色资源对学习“四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作用,68%的受访者表示帮助较大和帮助很大,30%的受访者表示帮助一般;当问到其所在学校思政课中运用广东本地红色资源的情况时,只有33.38%受访者表示学校与场馆建立了固定的联系,定期开展相关课程、参观,48%表示学校没有固定联系,但思政课老师有要求(鼓励)去参观相关知识点的红色文化资源,或互动;针对广东省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方面还有待提升的方面,71.38%的受访者提到呈现方式的多元化,66%的受访者提到希望配备体验式参观的设备,65.38%的受访者希望优化解说内容和方式,50.62%的受访者则希望优化场馆设计。

基于以上数据,笔者就将广东红色资源融入到《纲要》课程教学中的方法作如下思考。

一、梳理《纲要》课程各章节中涉及到的广东红色历史文化资源

笔者使用的是2021年版本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本教材内容包含导言、正文十章和后记,现将各知识点相关的红色文化资源梳理如下表:

二、在教学中融入实践教学的具体举措

(一)在教学环节加入学生实地走访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内容

内容上,笔者在《纲要》课教学中尝试使用理论+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到相关知识点的广东红色文化资源旧址等地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在第二课堂实现学习的沉浸式与交互式的效果,学生通过到历史现场参观学习,追寻先烈足迹,感受先辈精神洗礼。在第二课堂的学习成果回到第一课堂进行展示,一方面对该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宣传,另一方面也便于学生进行复盘总结。

笔者在一学期针对所带班级开展实践教学,432个学生按照自行组队的形式从各知识点相关红色文化资源中挑选出至少一处进行深度走访与学习,包括中共三大旧址、广州起义烈士陵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虎门炮台等数十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参观、记录和整理加深了对相关历史的了解,通过学生课堂展示再次对其他学生进行二次宣传教育,达到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二)联系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场馆建立固定合作机制

制度上,在笔者的调查中得知,目前与各红色文化资源场馆建立固定合作机制的高校并不多,或者是合作了但宣传不到位,所以师生并不了解情况,利用率与实效性有待提高。建议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通过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与各红色资源场馆实现固定合作,并通过思政课的渠道形成课堂与历史现场的联动。思政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红色旧址、场馆进行现场授课,给学生带来更多沉浸式的体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线上直播、融媒体等的发展,大学生群体对红色展馆的展览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强调体验的生动性与参与性,获得一种沉浸式的参观感受。因此在调研中,针对红色场馆还有可以提升的地方,受访者提出了优化场馆设计、呈现方式的多元化、配备体验式参观的设备、优化解说内容和方式等建议。

(三)在考察环节加入实习走访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要求

方法上,明确规定学生若完成相关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参观学习就能获得相应学时证明,这将成为完成课程的必备环节,同时明确各项指标,防止形式主义的发生,保证学生真正利用好这些资源。

通过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升思政课的话语影响力,变教师为主体为以学生为主体,变独白式课堂为对话式课堂,例如笔者的学生在实地走访了辛亥革命纪念馆后得到灵感制作了《辛亥革命》手工书,制作精巧且充满细节,效果远超传统教学。因此逐步探索优化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的方式方法,避免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打卡应是学界、文化界的共同关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2】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

【3】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

【4】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 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J].求是,2021 ,(1 0).

【5】董佳、宋学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改革的“3C”维度 ———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9 年 10 月.

【6】谭颖华.试析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中的运用——以广东肇庆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总第435期.

【7】黄庆林.广东本土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探究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9月第 33 卷第 9 期.

【8】倪瑞华.由独白到对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重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2):48

【9】辛艺萱、盛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的教学思考.思想 教育研究.2022 年7月第 7期总第 337期.

基金项目: 华南农业大学教改项目“广东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实践运用研究”( JG21115);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共享课题“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研究∶基于思政课育人的角度”(2022GZGJ100)阶段性成果;广东省哲学社学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学科共建项目“新媒体与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GD20XMK03)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孙华( 1986 - ) ,女,贵州兴义人,讲师,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资源实践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的路径探讨
科教导刊(2016年31期)2017-02-27 18:13:05
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文教资料(2016年31期)2017-02-23 11:38:18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4:30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1:19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4:06
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现状及法律保护对策
考试周刊(2016年47期)2016-06-29 22:2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