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的开展

2023-04-18 22:40
音乐教育与创作 2023年12期
关键词:游戏幼儿音乐

□ 汪 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清楚地规定:幼儿园教育要充分尊重幼儿的经验和体验,也要尊重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把游戏作为最基本的活动,来引导幼儿在与周围环境的良性互动中成长。儿童最喜欢的活动就是游戏,在幼儿园的各项教学活动中,要把教育融入游戏中,这一点至关重要。在音乐教学中,要选择适合孩子的音乐游戏,激发孩子对音乐游戏的喜爱,培养孩子的创造力。那么,怎样通过多种形式来开展音乐游戏,并在音乐游戏中开发孩子发明、创造的潜力呢?

一、创造激励幼儿听音乐的游戏环境

陶行知先生曾说:“民主是创造性得以充分发展的最好条件。”营造一种宽松、民主、自由的音乐听觉游戏氛围,让幼儿自由思考、大胆想象、积极实践,调动幼儿的创造性。例如,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扮演小猫和小老鼠,玩“小花猫和小老鼠”的游戏。随着音乐的起伏和环境的渲染,孩子们会被歌曲中小老鼠那种偷吃和贼头贼脑的动作以及遇到小花猫时那种惊慌、恐惧的样子的游戏情节所深深吸引,并在教师的鼓励下,孩子们积极进行角色扮演。随着乐声变换,他们可以随意地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舞蹈动作和表情,让孩子们的创作能力得以充分发展。

二、在音乐游戏中融入音乐知识与技能

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是以感性材料为基础的,在对现有的表象进行选择、加工和重组的过程中,产生新的形象和新的概念。因此,教师应采用各种方法,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试,让幼儿的感觉得到发展,幼儿的生活变得丰富。增加知识、拓宽视野、增加阅历,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表演和创作资料。例如,在《狮王进行曲》这首歌里,首先,教师要让孩子们在听音乐的同时,也让他们知道一些关于音乐的故事,这样就可以在大脑中形成一些有关感情的素材,然后在游戏中,利用有关感情的素材,再加上音乐,孩子们就可以创造出小动物吹响号角、小动物走路、小动物狮王咆哮等动作。

再如,在开展“猴子爬树”的音乐游戏之前,教师应该先让他们对这首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再带领他们去欣赏这首歌,让孩子们理解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停顿、每一个音阶、每一个高音、每一个低音所代表的意义。在音乐中,歌声一层层上扬,象征着猴子不断地向上攀登;休息的符号象征着一只正在环顾四周的猴子;用一组跳跃的音符表现了一只猴子攀上一棵桃树,并在枝头上下跳跃的画面。在游戏中,孩子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音乐,并且可以更好地把握音乐的节拍,这样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会得到充分发展。最后,教师精心地设计让孩子们一起分享“桃子”的音乐活动,让孩子们尝一尝桃子的甘甜,真正做到寓教于自然中快乐地学习。

三、在音乐教学中实现游戏方式的串联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游戏方式,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在音乐教学中,要实现游戏方式的串联,将音乐教学设计成一系列连贯的游戏过程,让儿童可以在游戏中随时随地感受音乐。游戏是有目标的,每次都要解决一个孩子在音乐方面遇到的困难,从而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在这个阶段,每个孩子都是基于兴趣的。在进行游戏设计时,教师可以选择多人或单人两种模式,但必须考虑孩子们的情绪,因此将歌曲的内容和游戏的行为相结合。比如,在童谣《袋鼠》中,教师可以让孩子们模仿袋鼠的动作,再配合歌词“袋鼠妈妈有一个袋子,袋子里装着我的宝贝”,这样,他们就可以轻松地将这些歌词融入音乐中,并能轻松地掌握这些歌词了。另外,在设计游戏时,要注意逐步推进,与歌词或旋律的节奏和谐、一致,让幼儿能够正确地掌握并理解音乐。

四、明确游戏的精髓,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

游戏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快乐体验,乐趣是游戏所需要的一种品质,是游戏的一种隐性功能,具有趣味性、自主性、愉悦性、活动性等特点,让儿童在游戏中变成一个真正的孩子。快乐使音乐、游戏、儿童三者之间产生了密切的关联。所以,在开展音乐游戏活动的时候,教师不能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太多的干预和限制,应该给他们足够的准备时间,让他们在一种自由、自主的游戏化的音乐活动中来体验快乐的音乐之旅,追求身心的愉悦。比如《何家公鸡何家猜》,就是大班孩子的“最爱”,这是因为猜石头、剪刀、布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游戏,再加上欢乐的音乐,他们很快就喜欢上它了。在游戏中,他们喜欢夸张自己的动作,有节奏地进行表演,表情和动作都是那么生动、可爱。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最大的快乐。

五、在音乐活动中架起亲子沟通的桥梁

在音乐活动中恰当地进行亲子游戏,可以促进家长、教师和儿童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可以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每学期,都可以邀请家长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来。那样的话,孩子和他们的父母都会有一个快乐的时光。在这种快乐的氛围中,父母们也都轻松了不少,就像是回到了小时候一样,充满了孩子气。《我和音乐做游戏》中的每一节课,都能让孩子们在家中与父母一起玩,丰富了他们的家庭生活,让亲子关系变得更亲密。

六、在音乐游戏中培养幼儿的个性心理品质

游戏是一种最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能带给孩子们欢乐,并使孩子们受益。孩子们在音乐游戏中能够自己想、自己创造。比如在“小蝌蚪找妈妈”游戏中,教师可以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情境,让小蝌蚪(孩子们扮演) 到河里去寻找妈妈。有些孩子会把两只手握成一个小蝌蚪的样子,有些孩子会用两只手把小蝌蚪变成一条尾巴,然后跟着音乐大喊:“妈妈,妈妈,你在哪儿?”在开展音乐游戏的过程中,幼儿通过反复练习,想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收获了成功的快乐心情与内在经验,让孩子们慢慢地培养出了一种能够战胜困难、坚忍不拔、坚持到底的良好行为习惯。

总之,在音乐游戏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可以获得一种美感,还在智力、体力、人格、情感和社会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创造激励幼儿听音乐的游戏环境,在音乐游戏中融入音乐知识与技能,实现游戏方式的串联,明确游戏的精髓、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架起亲子沟通的桥梁,并培养幼儿的个性心理品质,不断积累、不断探索,创造出更丰富、更新颖、更有趣的音乐游戏活动。

猜你喜欢
游戏幼儿音乐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音乐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