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 温嘉慧
教学管理是一所学校所有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之一,它一方面联系着学校的学风,另一方面联系着学生的未来。好的教学管理,可以使得学校环境风正人和,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学科建设水平稳步提升。中职学校培养的目标是为国家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因此应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实践与兴趣相结合,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认识与发展的主体,技能及知识是客体,教师是中介。教学的过程,主要是学生通过教师,学习及获得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所需能力。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管理,让学生学习和获取技能。这种看似“中规中矩”的模式,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出现平静反叛心理,即对略显枯燥的理论教学,或是自己不感兴趣的课程学习,采取“不捣乱、不听讲、不学习”方式进行抗议,进而导致自身基础不扎实,即使遇到简单的问题,也无法通过独立思考解决。尤其在中职学校中,中职生源在基础理论储备上与本科学生相比尤显欠缺,对基础理论的学习能力也较为薄弱,所以上述现象在中职学校中表现得更为普遍。
当前教育形式提倡“素质教育”,注重以个体性格与兴趣为基础,着重开发和挖掘人的智慧潜能。素质教育所培养的人,更加注重个体的完整性,能积极面对,并解决生活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没有绝对的界限,素质教育的提法不仅仅是相对应试教育而言的,更应是建立在应试教育之上的。
应试教育时期,传统管理模式由于具有填鸭的特点,会使得“听话的学生”基础牢靠,从而在考试中占尽优势,诚然,应试教育对快速学习既有理论具有有利性,然而就全球范围而言,最具有创新意义的成果并不是由成绩最优秀的那部分学生作出的。这是因为人的认识具有历史局限性,即使是既有的理论,也并不是完全符合客观实践的完备体系。随着时间推移,人们认识自然的手段会更为先进,对自然的认识也会更为深刻。然而考试成绩越优秀,一方面说明对既有理论接受度更好,另一方面也说明被既有理论局限得更为拘束。
前文所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没有绝对的界限,相反,通过应试教育夯实自身理论基础,再结合自身兴趣爱好,拓展学习,加强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惊喜。例如,人们都知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但是不通过实践,人们会认为只要正负极正确,发光二极管就可以发光。但是用一节1.5V的5号电池串联接好后会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仔细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凡是半导体发光二极管都有一个工作电压,一般介于1.4V与3.0V之间,具体参数与二极管颜色有关。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根据自身兴趣更进一步学习,理解物理中所学的让电子逃逸的最小电压的计算方法。如果更深层次的思考,可以思考如何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从而控制不同颜色的二极管发光。
相反,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会压抑自我,唯书适从,唯上适从,进而导致从客观实际出发,主动寻找更符合客观规律的数学表达的意识和能力较弱。
所以传统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创新不相一致,已然不能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环境下的教学管理工作要求,新型管理模式亟待探讨。
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弱。21世纪国家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科技、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竞争,更是人才方面的竞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现代教育的核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
素质教育并不是什么新名词,但是自提出到如今,实施效果并不理想,素质教育的实施有赖于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教学管理工作的落实有赖于可靠稳妥的职能部门,职能部门的可靠稳妥有赖于专业有德的教师。即一项工作能有效地落实,最核心的还是“人”。
作为教学管理工作者,如果割裂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则会认为二者之间存在不可融合的矛盾,必然存在厚此薄彼的现象。加上现行学校优劣的评价体系,几乎是以进一步深造的升学率,以及毕业后的就业率为参考,所以个别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者为了维护本学校的完美形象,会一味强调学习,偏失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而且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是一项长期且见效不快的投入,不仅仅需要耗费教师资源进行指导,更需要消耗大量资金。时间与精力的大量投入未必取得正相关的回报,所以难以引起教学管理层的重视。然而一切看似合理的背后,尽管有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不健全,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作为教学管理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足。这里的教学管理工作者包括两个含义。一方面指相对基层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部门领导,另一方面指相对普通学生的基层教师。“领导”认识不深刻,领导的部门与其一脉相承,整体认识与实践水平必然不会超过“领导”的认识水平。
教育教学管理部门领导按照非此即彼的教学管理经验,会对素质教育认识不足,会使得制订的教育教学方针出现指向性错误,进而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泥沼里,不愿自拔,其结果无非是“无功亦无过”。基层教师如果对素质教育认识不深刻,会带着学生在应试教育的泥沼里越陷越深,结果无非是考试成绩一片大喜,创新比赛一无所获,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师生关系冷冷淡淡。所以作为教学工作管理者更应该深刻认识素质教育的本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符合素质教育的方针,把握好教学管理方向。积极组织教师加强有关素质教育的学习,提高一线教师认识水平,并在具体教学中就如何实践,展开讨论,制订实施方案,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个性发展培育良好的学习环境。
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外界对中职学校的评价较为片面,仅仅停留在升学率及就业率上;社会对中职学生的认可度低,因为大众观念认为中职学生理论不足,起点低。事实上是否果真如此,或许应该另当别论。素质教育评价体系难以健全,主要是因为素质教育的成果难以在短期内收获。比如有两个学生,不能说一个证明了千古数学难题与另一个自制发电机的价值相当,但是就同样出于兴趣爱好,同样对“创新意识”而言,他们确实都是经过长久的开放的思考后获得的,都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
但是社会会更加认可前者,而忽略后者。其实这里有一个社会期望的问题。社会期望的、认可的是一种开创性的成果,因为那是社会所认为的新生事物。发电机在社会中已经存在,所以社会会认为是旧事物。但其实就社会的某一现有产品,对每个人这个个体而言,或许就是一种新生事物,弄懂新生事物本身就值得赞赏。弄懂原理,进而自己组装对个体而言也是创新,所以同样值得鼓励。因此就创新教育而言,应该在注重数量的同时着重重视质量,毕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没有一定数量的积累,也不一定会有杰出的发明创造。
鼓励与支持原创,是素质教育扬帆起航的风。教师对学生信息的反馈也是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中的一部分,所以教师在教学管理工作过程中,应该多用鼓励与表扬的语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不能因为并不完美的发明创新而一票否决。即使难以指标化考量学生在创新方面的成果,但是仍然可以通过鼓励与赞美,激发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学习氛围。学校可以联合组织创新类学科竞赛,将本科生与中职学生拉到同一平台,同台竞技。一方面有利于中职学生向理论较好的本科生学习,另一方面无差别参赛可以帮助中职学生建立学校自信,更有利于通过比赛向社会正名。
然而就目前形势而言,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尚未形成,现行教育评价体系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导致中职学校素质教育难以落实。
素质教育条件下中职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意义在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使得师生关系更加协调,有利于教学双方共同成长;加深素质教育深刻内涵的理解,建立正确的教学方针,有利于长期坚持和真正贯彻素质教育;健全有利于评价创新成果的评价体系,使得学生能找到创新的价值与意义,寓学于乐,真正达到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目标,开发智力潜能;科学管理学生,使得学生个性能得到发展,自主思维的能力得到加强,进而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意识、接受素质教育、个性与品德全面发展的青少年。
《礼记·学记》有云:“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所以传统说教式、填鸭式的模式已是黄花待谢,教学相长的模式有利于教学双方彼此学习,相互提高,使教者善于传道、受业、解惑,使学者长于冥思、笃信、善辩;也有利于改变师生二元关系,使得教学双方关系融洽,亦师亦友;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发问,主动探索,主动求实,最终使个体思维得以独立。
尽管关于同一问题,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关于素质的教育理解,只有更符合实际,更符合现状,更符合未来,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理解才是正确的理解。所以教育管理工作者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加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一方面要制定正确的指导方针,另一方面积极投身实践,把关于素质教育的理念贯彻到每一节课堂教学上,并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调整并加强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客观评价,积极引导学生兴趣发展,着力完善兴趣发展机制。要用好用活兴趣导向,建立更为灵活的兴趣导向机制,打通兴趣、经费、发明之间的障碍,最大限度地支持和帮助中职学生创新发明。要深化改革创新评价机制,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学生实践水平,努力形成有利于理论、实践与兴趣相结合的素质教育的育人环境。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好的教育就是通过科学引导学生成长为具有博爱、自由、平等等良好的品质和社会主义人文关怀的人。学生的管理就像手里握住一把沙子,太紧沙子会落,太松沙子会散。科学的学生管理就应该是松紧得当,张弛有度,最终达到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