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跃
(内蒙古民族大学 图书馆,内蒙古通辽 028000)
2015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其中第十九条明确提出: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这一任务与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相契合[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无处不在,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对信息处理的能力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提升,各行各业也顺应着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信息处理水平和知识储备,提升全民信息素养能力势在必行。
而大学生是特殊群体, 大学阶段是他们接受新技术、新知识的重要阶段,当代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要。 以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为例, 该校图书馆已经尝试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相关内容,但目前信息素养教育内容还十分单一,开展形式也单一, 内容与形式结合的效果不好, 不成体系。 在信息素养教育形式上,该校图书馆以讲座、培训、线上微课堂为主要形式,信息素养课程嵌入专业课教学非常少。 本文通过研究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分析目前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改善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方式,完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以期有效满足大学生多样化信息素养教育的需求。
有学者认为信息素养教育是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培养和提高个体的信息觉悟、信息观念、信息主体意识、信息主动精神、信息心理素质,并激发个体信息智慧和信息潜能的活动[2]。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是图书馆员嵌入课堂和各种教学平台,融入整个教学过程,提供主动的、专业的,到身边、到桌面的泛在服务[3]。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应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导向, 在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中不断调整策略,使其服务能够在用户学习、科研或决策过程中起到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以信息素养教育为平台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 让图书馆的作用扩大化。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针对性强且灵活,主要针对大学生进行服务,还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信息能力水平进行分层次服务, 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 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让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快、更准地掌握重要信息。
随着人类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移动学习和碎片化阅读已经成为人们终身学习的主要方式,电子设备的普及和功能的扩展, 使得人们在生活中获取信息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与此同时,各种类型App 应运而生,各种学习和娱乐软件让碎片化阅读也成了日常阅读模式。
高校图书馆读者群体较为特殊, 相对于其他人群,高校图书馆读者有较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一部分来自学校教学,另一部分来自第二课堂,图书馆更是高质量信息聚集地, 但是前提是读者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力。 从有关信息素养的研究和教学实践来看,由于信息素养能力不足,读者无法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中选取有价值的信息, 甚至部分读者无法甄别网上的垃圾信息, 还有一部分学生读者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不能合理利用图书馆资源。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通过分析用户的需求, 直接对读者进行辅导,从根本上提高读者的信息素养能力,让读者在网络信息中稳准选取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信息化环境正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的获取手段和选择方式也变得多样化, 选择恰当的信息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科技、工业各领域都已经意识到信息技术是增强竞争实力的重要因素。
在最初, 人们还没有意识到信息素养能力的重要性,还停留在读、写、识的最基本的信息素养层面上,但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人类的信息载体正在不断地创新,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具备最基本的读、写、识能力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要想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 信息素养能力是人类在终身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也是当代大学生终身教育的最佳途径。大学生在学习生涯中,应该具备较高的信息安全意识, 能够自主判断和甄别真伪信息和有价值的信息, 能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高度保持信息意识, 不断利用自己的学习优势获取信息。在大学学习期间,通过信息素养教育使大学生具备信息的敏锐性、洞察力和处理能力,在他们步入社会后, 就能非常迅速地接受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先进的技术手段, 并且能够根据社会的需求和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信息素养能力, 不会让自己在高速发展的社会洪流中落伍。
在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 推广图书馆数字资源是重要的授课内容, 高校图书馆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 把图书馆的资源和馆员的服务带给读者,嵌入读者的学习中。 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高校正逐渐重视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 但还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从多方面研究数据来看,目前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组织机构集中在高校图书馆。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是当下高校人才培养和图书馆服务理念与技能提升的重要方向。 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是社会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的必然选择。 目前,各高校图书馆根据自身优势,不断深入探索和推进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 但是从目前的开展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
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还停留在信息检索课。在信息素养教育形式上,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以讲座、培训、线上微课堂为主要形式,信息素养课程嵌入专业课教学非常少, 尚未形成系统的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体系和开展模式。 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没有产生应有成效的原因在于孤立地认识信息、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未能将信息、信息素养和信息素养教育置于特定的情境之中, 信息素养教育发挥的效能是有限的[4]。信息素养教育始终局限在如何利用图书馆和开设文献检索课等这样狭窄的范围内,对学生信息安全意识、信息学、文献学等相关内容的教学不是很多。然而,在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能力培养前,应该先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转变学生信息观念,重视培养信息素养的能力。 现在,大学生信息安全意识薄弱,有学者指出,总体而言,我国的信息素养教育还比较落后,教育内容比较单一,与信息化社会对信息素养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
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完善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未能有效满足读者的多样化信息素养教育需求。 在信息素养教育对象上, 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面对不同读者群体信息素养教育需求的多样化、学科化等特征,未能开展分类教学。该校图书馆在馆员队伍建设、信息技术等方面做出改善, 努力寻求基于读者信息素养教育需求的差异性措施,深入改革,选择一个适合该校实际情况的信息素养模式。
目前, 国内信息素养教育以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为主, 国内实践研究主要聚焦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程的嵌入整合,嵌入的专业涉及面较广,其他整合嵌入还涉及研究学习过程、科研过程、学位论文毕业设计等环节和领域。 针对信息素养教育部分的教学实践主要基于传统的文献检索内容, 强调文献信息的获取来源、渠道、获取方式等,在研究方法上以规范性研究和定性案例研究为主[5]。从目前高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水平来看, 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在努力地挖掘信息素养教育的深度和细节, 但还没有考虑到信息素养教育的普及和广度, 高校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能力本身就受各方面因素限制, 目前只能针对部分学生开展教育, 如果单靠授课为主的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是不能满足对大学生的普及教育的, 较为单一化的教育模式也不利于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大学生因为涉及的学科领域不同和具备的信息素养水平不同, 导致不同个体对信息素养知识的吸收水平不同, 嵌入式的授课模式对个别学生群体收益较高,如研究生这一群体,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能力,能搜索自己研究领域的学习材料, 信息素养能力在其研究生学习生涯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对于本科生群体,他们更需要的是普遍、实用的信息素养能力,如信息安全意识等。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信息素养需求要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和途径。
近几年,全国各地信息素养大赛逐渐兴起,内蒙古民族大学学生也参加过自治区级别的信息素养大赛,笔者在组织学生参赛和对学生培训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参赛的学生对信息素养不了解, 只有少部分上过信息检索课程的学生有一些优势, 而绝大部分学生培训起来十分艰难,组织活动参与不多,大部分学生不了解信息素养大赛是什么比赛, 并且在培训过程中有些学生觉得太难不愿意参加这一比赛,参赛效果也不是很好。 信息素养教育虽然一直被推行,但是并没有被学生普遍认可,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一能力的重要性, 而且仅限于在写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查找资料时, 才可能会主动在教师的帮助下掌握这一技能, 学生对信息素养能力的诉求仅局限于某个时期有需要的时候。实际上,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不仅局限于写论文, 还应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当学生们对信息素养能力有诉求的时候,高校图书馆推出信息素养教育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目前,从信息素养教育开展的现状来看,大部分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集中在高校图书馆, 有专业的图书馆馆员从事图书情报工作, 较为擅长信息检索等技巧,因此,开设信息素养相关课程和讲座的责任落实在了高校图书馆。 然而图书馆并不是专门做信息素养教育的部门, 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 信息素养教育服务目前只是列在图书馆的某个部门,仅有个别馆员或学科馆员去做这份工作,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开展的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只针对个别专业和学院,这些学院提出诉求后,图书馆根据读者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直接服务, 但是对个别专业的学科服务并不是图书情报专业馆员能够独立完成的,尤其是部分理工科,需要一些专业知识,这个时候高校图书馆馆员的业务水平就会略显不足。图书馆馆员相对于教师虽然具有专业方面的先天优势,但教育学基础理论比较欠缺,并且在教育决策中处于从属地位,很难将信息素养教育在全校普及,更谈不上与专业教育进行融合[6]。
目前, 从内蒙古民族大学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情况来看, 大部分学院比较重视研究生的信息素养教育, 会专门请图书馆教师开设信息素养教育的课程。 但学校的教务处部门综合素质选修课中很少有信息素养教育的课程, 每年只有当学生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学院会联系图书馆,希望图书馆在搜索资料方面对学生进行简单培训, 并没有从一开始就重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也没有意识到信息素养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虚假信息的甄别能力, 防止学生上当受骗或触犯法律底线。 从现状来看,学院只有在发生典型案例时候,才会利用案例来提醒学生, 并没有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去甄别信息。
重庆大学图书馆积极围绕培养 “适应和引领未来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标,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机制,构建基于“管理—教学—评价”三位一体的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主体[7]。还有一部分高校以MOOC、 微课等微视频形式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已成为国内外许多高校图书馆的创新举措, 该种形式的信息素养教育具有短小精悍、 易于学习的特点,与“互联网+”时代的用户需求和知识接受特点高度契合[8]。
目前,大部分高校采取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深入学院和学科,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但从长远来看信息素养教育不仅要有针对性,还应该细化,提供分层分众式信息素养教育。 铁打的图书馆, 流水的学生, 高校教育的特征决定了信息素养教育的长期性和周期性[9]。 应该根据不同的年段、学科细化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的范围和深度。 针对低年级和低学历的学生先开展简单的信息素养教育, 为学生普及基本的信息素养内容, 再针对不同年段对信息素养能力的特殊需求提供针对性服务。例如,可以对低年级本科生提供一些甄别网络信息、各类型手机学习软件、网络优质资源推荐等服务, 对高年级写毕业论文的本科生提供论文写作、搜索资料等技能培训,对做科研的研究生提供信息检索技巧和应用等服务。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深刻改变了人们日常的信息行为,实现了桌面互联网时代所难以想象的新应用,同时也为学术信息的获取带来了新变化[10]。 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不应该局限于信息素养教育课程, 如果想大部分学生接受信息素养教育光靠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是无法实现的, 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有机会选修这一课程。 所以高校图书馆应该拓展更多渠道,通过讲座、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对一些简单的信息素养能力进行宣传, 目前手机已经成为重要的获取信息的工具, 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碎片化阅读的习惯,通过学生常用的社交软件去传播信息素养。例如, 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就建立了信息素养微课堂专栏,每次发布一个小视频,时间在三到四分钟,介绍一个有关信息素养的小知识点,既符合学生碎片化阅读的习惯, 日积月累下来也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培养有很大帮助。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信息素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只是没有关注、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部分学生会被网上的一些信息误导,听信谣言,跟着传播,最终带来不良后果。这是学生信息素养不够,不能正确地甄别信息, 尤其是当今社会很多新型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很容易上当受骗,如果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就能够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 同时,通过培养个人信息素养能力,还能更快更准确地获取个人所需要的资料信息, 大大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目前,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还是由部分图书馆馆员承担,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仅靠馆员的力量不够, 无法将信息素养教育普及到每一位学生。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扩大教育队伍:一是发展学校其他教师加入信息素养教育的行列, 比如做学生工作的辅导员或班主任, 可以动员他们先做一些基本的信息素养教育工作; 二是专业的信息素养教育工作人员可以先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生, 让大学生加入信息素养教育的队伍,开启传帮带模式,普及一些基本的信息素养能力。
信息化社会,信息处理能力的重要性已经日益彰显。近年来,全国各地在高校中开展的信息素养大赛也逐年兴起,可见信息素养教育正被提上新高度,高校图书馆也应该宣传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来提高学校各部门的重视程度, 让学校有关部门加大对信息素养教育的投入。
通过深入挖掘信息素养教育开展的现状, 进一步分析如何开展分层分众信息素养教育, 从而提升信息素养教育水平,引导学生掌握获取、鉴别和整合信息资源的方法。 信息素养教育有助于高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推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高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