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柳婵
(恩平市博物馆,广东恩平 529400)
基层博物馆是展示国家、 民族和地方历史及特色文化的主要和重要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发挥基层博物馆在研究、展示、数字化保护及传承传播等方面的功能优势,进一步立体呈现当地的历史文化状态、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总体来说,在近20 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县(区)人民政府发挥了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层主体的作用,成立了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 联席会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组织机构,制定了机构职责、议事、申报、保护等相关制度,分批认定了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并向地市、省和国家级申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保护与发展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在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 部门的职责和主次关系各有不同。 宣传文化系统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其中,因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设在文化馆,与文化馆实行“一套人马两套牌子”的管理模式,文化馆承担起了大部分具体的工作,而博物馆则发挥了协助和辅助的作用; 具体项目的保护单位承担了该项目保护措施的制订和实施职责; 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承担了该项目保护措施实操者的职责[1]。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3 个方面。 一是非遗资源调查、收集、挖掘、整理和研究上全面铺开,基本摸清了底子;二是项目和传承人保护措施的制订和实施上取得了突破, 基层措施基本衔接上了国家政策; 三是项目传承与发展活动的策划和实施等方面上,非遗保护理念深入基层人心,基层非遗文化特色得到彰显, 形成了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助力。如恩平市(县级市)通过两次田野调查,收集到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非遗资源33 项, 对这33 个项目的非遗类别、历史渊源、主要内容、主要特点、传承谱系、存续状况、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等内容进行了挖掘、整理和研究;根据33 个项目的存续状况,分为濒危和流行两大类别,其中重度濒危2 项、濒危5 项,一般流行10 项、具备市场前景的16 项,并制订和实施了相应的保护措施。针对濒危项目,采取搜集相关史料、挖掘文化内涵、录音录像、数字化存储、整理出版等措施,将7 个濒危项目以数字化的形式保存下来;针对26 项流行项目,除了采取记录保存措施外, 还举办了多种形式的传承传播及研究发展活动,如传统技艺类,建立了1 间传统技艺类地市级工作站、1 家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了6 家项目展示厅、1 家综合展览厅, 设立了4 个中小学非遗传习点,平均每年参加国家、省和地市以上展览展示活动6 场、本地30 场,举办公益性培训10班次以上;确认并公布了市级非遗项目22 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7 人, 成功申报了省级非遗项目2 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 人,地市级非遗项目7 项、项目代表性传承9 人。 据不完全统计, 非遗行业产值2019 年 达 2.3 亿 元,2022 年 达 1.8 亿 元 , 在 地 方GDP 中占比均达1%。
纵观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成效不少,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研究不足。 因基层专业机构、高等院校、专业人才和研究经费匮乏,导致基层基本无法开展项目学术研究, 所制订的保护措施缺乏专业性和可持续性。恩平市乃至全江门四市三区,没有一家非遗文化研究或者传媒公司, 要开展项目研究,除了本地的五邑大学外,需到外地的广州、深圳等地聘请公司或专家,既加重了经济负担,也因外地公司或专家对本地项目缺乏深入了解而导致研究成果不理想。二是滞后于网络科技发展。因非遗保护起步迟,没有独立编制,经费缺乏,设备设施基础差,人才匮乏, 特别是需要花费大量经费但保护工作又迫切需要的数字化设备设施及网络科技人才匮乏,导致数字化记录保存、展示展览时间空间、宣传推介途径等大大受限,传承传播效果大打折扣。三是历史文化割裂。虽然非遗有其历史渊源,但展示展览的基本都是现状,即展示的是“现在”的文化,而对“过去”的历史无法展示,也无法得到有效补充,受众感受不到“过去”,割裂了历史和文化。四是共保共享模式缺位。因非遗保护的领导小组、联席会议、保护中心、保护单位等机构基本自成体系,加上政绩考核、部门单位专岗专责、经费专项专用和绩效考核等现实因素,非宣传文化部门单位对非遗保护基本不闻不问,没有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共同分享的局面,不利于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最新的定义为:“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 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 ”(ICOM,2022 年)博物馆最新定义明确地将非遗纳入博物馆的保护范畴, 博物馆通过学术研究、展览展示、展演等方式,发挥非遗的积极作用。
博物馆通过馆藏展览具有历史、 文化和科学价值的实物,展示了人类社会各个时期的生活方式、艺术追求和科学进步等, 这些有形的文化遗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最好的注解, 有效地佐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历史渊源、传承谱系、相关工具及作品的学术真实性和丰富性, 为受众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状况、 发展规律和历史文化科学价值提供了直观的感受[2]。
对博物馆的非遗藏品, 博物馆工作人员凭借一手资料对其进行学术研究和阐释策划, 呈现有温度的活态展示展演、展览及社教活动,优化公众的互动体验,达到更好地解读“非遗”的目的[3]。同时,基层博物馆通过研究有形文化遗产, 对有形文化遗产内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相应的研究, 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时间、空间和特点,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成果转化为展览、 出版和开展传承传播活动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持。
江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恩平木鱼”的历史渊源佐证,来源恩平市博物馆馆藏的“木鱼”照片,该照片清晰地记录了“木鱼”起源的年代和恩平木鱼作为吟唱道具的原因及用途,为“恩平木鱼”的田野调查、申报、展示等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记录。 恩平市博物馆馆藏“清初茶坑石墨砚”为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茶坑石雕刻技艺”的申报也提供了佐证。
在博物馆的常设展陈中, 地方历史文化陈列是必备的展陈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也是地方历史文化陈列不可或缺的内容,因而,博物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者。 博物馆通过组织研学、体验、讲解讲座等公益性活动, 向受众传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民俗、 技艺和规则等知识, 让受众体验其乐趣,传播其价值,培育和提高受众的传统文化素养,履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者的职责。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们世代传承、 创造并传播的思想、信仰、价值观、技艺等文化实践,具有丰富且多样的表现形式[4],是一个地方“乡愁”的载体。 这些文化遗产通常随着地方文化活动、 地方营利性商业活动得到发扬和继承,但也很容易因为社会变化、生活方式改变、人群迁移等因素逐渐衰落甚至消亡。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依赖于口述、 实践的方式进行传承,容易受到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且这种口口相传也会因家族继承人的原因面临失传的风险,因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需要通过一个固定的形式、固定的规则,转化为地方文化资料,使其不局限于家族或者是某个特定的传承人而获得持久的传承,博物馆作为参观者接受知识熏陶、获得文化知识的场所,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和演示,使文化知识在物质化的环境中得以展现, 便于人们学习和继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博物馆发挥文化物质搜集、文化信息整理、文化展示功能,很好地承托起“乡愁”守护者的责任。
恩平市是著名的侨乡, 虽然海外华侨华人历经数代人的繁衍,其传统风俗、礼仪、道德等体现家乡传统价值观的文化根源不断弱化。为了延续文脉,政府和侨团每年均以多种形式组织 “寻根团”“联谊团”“故乡游”之类的活动,以博物馆、宗祠、古村居为主要展示平台,开展“乡思”“乡愁”“乡味”宣传,效果良好。
江门地区四市三区均有各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挂靠在各市区文化馆,与文化馆实行“两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模式,没有人员编制,没有场室和设备实施。自2007 年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来,开展了区域内非遗资源田野调查,分阶段对濒危、流行、具有市场前景三种类型的项目进行申报和确认,认定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项目保护单位,开展系列的保护与发展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但是,存在的难题和不足较多,因起步时间晚、设备设施匮乏、缺乏专业人才、标准不足、与相关部门联系不紧密等因素的影响,在记录、挖掘整理、展示、传承传播活动等方面有待提高。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 所出现的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笔者认为,当前,充分利用基层博物馆的功能优势,与基层文化馆的优势互补,是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效,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之一。基层博物馆相对于基层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具有如下功能优势。
基层博物馆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文化展示功能, 这个功能更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呈现。一个优质的博物馆建筑,展区是最核心和最重要的区域, 通过陈列品向公众展示历史文化,尤其是具有浓郁特色的地方历史文化。博物馆文化展示具备4 项基本条件: 一是具有经过鉴定的实物性藏品; 二是具备陈列展示的场馆和相应的设备设施;三是具有一定深度并有据可查的史实资料;四是配备讲解员和文化展示专业管理人员。 展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藏品需要符合国家对博物馆文物藏品规范要求,满足藏品展示的科学、规范和系统性,标注明确的名称、文化类别、历史来源、形制等信息,严谨和科学优势明显;博物馆长期从事展览工作,场馆和设备实施条件成熟,对展示的管理经验丰富,具有完整的系统性,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提供了宝贵的可借鉴经验; 博物馆是地方历史文化的专题展示场所,按国家要求对外免费开放,配备了专业的展示管理人员和讲解员, 具备专业的管理素养和讲解技能,更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推广。
基层文化馆一般都建有非遗展厅, 将本区域的非遗项目整体进行展示,但因有十大项目类别,民间文学、体育竞技、传统技艺、传统习俗、传统中医药、传统音乐等, 各个项目之间的关联性、 历史存续时期、表现形式、传承方式不一,加上展示空间受限,难以实现展示的充分性和条理性,展示效果大打折扣。基层博物馆虽然也无法满足上述展示条件, 但因为有以时间轴为主线的地方历史文化陈列, 使各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萌芽、发展到流行、消亡的历史环境和社会因素更加直观。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多是无形的文化类表象,即俗称“虚的”,与博物馆历史文化展示的文物(实的)相得益彰,有形与无形相结合,使地方历史文化立体呈现在受众眼前。与此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进行创新性展示时,利用场景及空间序列,突出情感交流的作用,展示形式由“静”转为“动”,展示内容由“物质”向“精神”嬗变[5],这是基层博物馆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到的优势。
在恩平市博物馆的《古邑恩州——恩平历史文化陈列》展厅里,有省级文保单位“大田摩崖石刻”和地市级非遗项目“簕菜茶制作技艺”的展示,这两个展示就起到了历史与文化互补, 立体呈现地方历史文化的效果。 “大田摩崖石刻”记载了元朝汉人南迁与当地“土著”争夺地盘引发“土客之争”事件,随后土客逐渐同化,扎根恩平开展生产生活,汉人发现当地人有食用簕菜和将簕菜涂抹皮肤疾患的风俗,经过了解,原来当地人将簕菜当作食物和消炎之药用,具有药膳功效, 汉人遂运用中原的制茶技艺将簕菜制作成簕菜茶, 将茶文化和地方饮食文化完美地结合起来。 “大田摩崖石刻”成了“簕菜茶制作技艺”历史渊源的背书,“簕菜茶制作技艺”则成了“大田摩崖石刻”内涵的延伸,两者相得益彰,受众直观地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丰盈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通过搜集整理、挖掘研究、展示传播、推广发展等途径实施,保护与发展并重。基层博物馆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拓展了时间和空间。
基层博物馆的数字化功能包括信息数字化、影像数字化及档案数字化,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数字化形式进行展示和保存, 以避免原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在时间的推移中消失或受损, 以利于后续了解和研究这些文化遗产的内容和特征[6]。
基层博物馆数字化功能还能够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渠道的最大化。 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信息上传至互联网,呈现给更多的受众,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受众随时随地浏览和学习,感知和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魅力。
基层博物馆数字化功能还能够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呈现方式。通过数字化技术,博物馆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以及讲座、讲解、体验、游戏等形式呈现给受众,增强受众的艺术感受和文化认同,丰富展示传播途径[7]。
基层博物馆数字化功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发展中大有用武之地。 博物馆的官网、 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多媒体,可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品推介和咨询服务,协助其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达到“在发展中保护”的目的。
基层博物馆不仅是文化展示和保存的场馆,在现代化科技和社会文化不断变化的状态下, 还具备历史文化的创意功能。 博物馆的文化创意功能是指通过创新的展览、教育活动和社区参与等手段,创新文化展览的形式和文化表现的形态等, 增强吸引力和社会生活融洽度,实现“非遗走进生活”。
基层博物馆富有文化创意的创新展览形式和文化产品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 博物馆通过精心策划的创意展览活动,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以新的形式展示出来, 以契合新时代受众的精神追求。 特别是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技艺和传统工艺,通过跨界合作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与博物馆重要藏品有机结合, 形成创意性的文化产品,使其以新的形态呈现,更接近现代生活,让其真正走进受众的生活[8]。
基层博物馆社会宣传教育活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重要手段。 博物馆通过开展创意性的文化讲座、工作坊、展览解说等活动,向观众传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技艺。 这些教育活动不仅结合了现代社会的文化观念, 还符合当下观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能力, 从教育层面上贴合新时代的观念,可以激发受众的创造力和提高参与度。 同时,博物馆还可以通过结合当下的教育目标,与学校、社区等教育机构合作, 设计适合当代人们观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项目,加强青少年的教育和培养,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潜在面。
基层(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由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非遗保护中心、保护单位组成,非遗保护中心的领导机构是联席会议,基层博物馆和文化馆的领导机构是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两者的领导机构不同,这就需要发挥联席会议的作用,协调好基层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与非遗保护中心的职责分工,发挥基层博物馆在文化展示、历史文化研究、数字化保护、文化创意和社宣教育的功能优势,丰富历史佐证、文化内涵和储存展示模式,拓展传播时间空间和受众面,提升传承传播实效。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大一部分类型, 如口头文学、传统技艺、民间信仰等,常常是无形的,它的存续空间、文化特色、文化价值等都是可感知而不可视的,基层博物馆在展示时,存在无形文化转化为有形文化的难题和挑战。这就需要基层博物馆采取虚拟、动漫、声光电等合适的手段和方式,转化为有形的、可视化的、能参与体验的形式进行传播,以增强其真实感。
博物馆的核心是“物”,“物”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化的必然要素[9]。博物馆的实体性质决定了展示的物品大部分应以实物为主, 参观者需要通过浏览和看到实物, 感受到历史文化曾经存在的真实感,基于博物馆对历史文化的真实展示性质,它需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变得有形, 才能更真实地向公众普及和传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
基层博物馆通过交流平台创新性搭建开放式对话平台,让受众、专家、传承人等不同角色的人聚集在一起,进行交流和互动。 通过受众提出问题,专家和传承人回答解答的形式,促进不同区域、不同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传递和交流。 基层博物馆通过这种开放式对话平台, 不断收集受众的需求和意见反馈,进一步优化展览和交流方式,不断丰富文化传播内涵和途径[10]。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单位和保护单位根据受众需求,调整传承方式、展示模式、文化表现形式等, 不断满足非遗作品和产品的生活化需求。
基层博物馆具备的功能,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有较大优势, 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 基层博物馆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机构及相关工作联系不紧密, 导致基层历史和文化的展示、传承、传播存在一定的割裂现象,基层历史文化的完整性、多样性、丰富性呈现不足。 发挥基层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功能优势,是提升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 也是进一步提升基层博物馆社会公共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