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甘青民族走廊暨青藏高原历史与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3-04-18 07:55王林武
地方文化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藏传佛教交融走廊

王林武,陈 玮

(1,2.青海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青海西宁,810001)

2023年7月13日,由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青海师范大学主办,青海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藏区历史与多民族繁荣发展研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第三届甘青民族走廊暨青藏高原历史与文化”学术论坛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来自全国60 余所高校、科研机构的100 余名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参加研讨会,分别围绕历史时期中央王朝对西部边疆的治理、甘青民族走廊历史与文化、西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历史时期中央王朝对西部边疆的治理

历代中央王朝在治理西部边疆的进程中呈现了有别于中原地区的许多差异性和特殊性,有关学者从其治理模式、策略和治理区域等不同侧面展开了热烈探讨。西北民族大学朱悦梅教授作了《汉代金城郡行政建置的演变与形成》的学术报告。朱悦梅教授从榆中县的设置及其区划职能、两汉金城郡辖县及其县域范围、王莽新政时期的甘青政区、东汉金城郡的省并与复置这几个方面出发。从宏观视角对汉代金城郡辖域内县级政区的治所地望进行了再讨论,将以往学术界对县级政区地望观点众多的县治进行了再分析,认为两汉金城郡的设置,即是在秦的地建置基础上的承袭与扩展,亦是汉朝西北经略目标背景下不断调整、发展演变的结果,进一步地观察了汉金城郡建置的演变与形成的缘由、过程。中山大学温春来教授以“明清王朝在云贵高原的秩序建构”为题展开讨论。文章以古代史籍记载中体现的西南国家传统以及国家与人之间互动的理念为切入点,提出了领地国家的概念。认为明清两朝在云贵地区的社会治理体现的是一种“一国两制”的秩序建构,即将领地国家纳入了编户国家。最后指出在认识地方性政权时,不能简单将其理解为国家整合的障碍,它们在很多情况下也是中央王朝拓展大一秩序的的助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南国家整合的模式。广西师范大学刘超建副教授基于清王朝在西南地区进行的改土归流为历史背景,以道光二年(1822),下雷七民宁各为首发生的“地利米钱”案为线索,重新解读和审视了该案的审理与判决过程,通过对州县、抚司及督抚等地方档案与清廷所存档案进行比照,清晰地显示了清代边地司法制度从多元逐渐向一体转化的进程,体现出边地与内地的司法程序审判的相似性,展现了这一时期清王朝治理该地的特殊性与同一性的策略。长安大学张蓉讲师基于对晚清青海多哇藏族部落与河南亲王旗一案的考察,有效地梳理了晚清甘青民族走廊的重案解决与治理体系的历史脉络。认为该案的产生与解决暴露了人口增长、环境压力、族群互动、边疆外移等社会变迁带给国家治理的诸多考验,展示了国家代理人与民间权威如何同时引导和塑造地方层面的变化。华东师范大学任丽平博士将晚清时期清王朝治理青海的策略转变与民族格局变迁结合起来,通过对道光时期以来,清朝对治理青海的几次策略转变详加耙梳。认为晚清时期青海民族分布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此之前,清朝努力维持“北蒙南藏”的分布格局,在道咸时期,其治青策略由积极转为消极,清朝此时已经无力维持青海盟旗制,旗内官员配置不全,王公俸银无法及时发放,盟旗制已经完全有名无实。

二、甘青民族走廊历史与文化

甘青民族走廊地跨甘肃、青海两省,是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结合部,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共生、多元文化交流的场域,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中国社会科学院木仕华研究员以“藏彝民族走廊”和“甘青民族走廊”的概念界定出发,从历史地理、生态环境变迁、民族关系、宗教信仰、经济文化的类型转换、生计方式互补格局与走廊区域的现代性、地域文化类型与特征等入手。探讨了藏彝民族走廊与甘青民族走廊的类型共性与文化个性,同时对“民族走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等相关问题做了详细的梳理和阐述,从走廊文化的视角深化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必然性的认知和研究。青海师范大学陈玮教授作了《色科寺与卫藏及蒙古诸部互动关系研究》的学术报告。通过对青海地区著名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色科寺的历史考察,对色科寺与卫藏及蒙古诸部之间互动关系的脉络分析,理清了自明清以来,以寺院为有效载体,在安多地区藏传佛教与卫藏地区藏传佛教的互动关系,以及色科寺宗教上层人物与藏传佛教格鲁派领袖五世达赖喇嘛的特殊关系。指出色科寺与青海蒙古诸部之间的互动关系,其实就是清代以来蒙藏关系的一个缩影,同时强调以色科寺为代表的蒙藏交界地带的藏传佛教寺院在调解蒙藏部落的纠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玉门市博物馆王璞副研究员对甘青民族走廊区域内唐代“玉门军道”作了详细的考证和探察,指出唐代在玉门几番设县或置军,皆因当时的民族关系或边疆形势而变化,得出唐玉门军驻守的祁连山口和通道不止一条,应有多条。咸阳师范学院代剑磊博士以西汉河湟地区金城郡的时空演变为节点,将金城郡的建置与汉、羌之间的地缘政治格局结合起来,认为金城郡的设置,是汉、匈、羌三者的区域地缘政治演变的时空产物。说明了政治空间的演变推动着新的地缘政治的形成,同时代表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势力深入河湟地区,促进了汉、羌、匈奴等多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靳艳娥博士基于甘青汉藏边界地区的藏传佛教寺院的现状调查研究,以甘肃噶曲地区现存的150 处藏传佛教活动场所为调查对象,深入田野,将田野调查与文献资料结合起来,详细地分析了目前该区域藏传佛教寺院的分布及其特点。指出世代相传的本地汉族出家僧人构成了该区域内的主要僧人群体,由此阐述了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寺院治理模式以及功利性与习俗性并重的信仰群体的现状。

三、西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

中华民族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历史时期西北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构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格局,深化这一领域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事实和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进一步认识。西北民族大学杨富学研究员基于元代的敦煌及周边地区多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对近年来国内外对元代敦煌多民族交融史的研究作了详细的梳理与评析。将学界研究的相关问题归纳为关于蒙古统治与敦煌的兴衰问题、多民族文献在元代敦煌的共存与民族文化交流等四个方面。指出学界对此研究已有较为丰硕的成果,但还应看到,国内外对元代敦煌民族及其交融史的研究还有着需要改进或加强的地方,如学者对元代敦煌民族活动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个民族,缺乏整体性的研究。陕西师范大学杨瑾教授对青海地区吐蕃属墓葬壁画与棺板画“夫妇宴坐图”与女性形象之间的关系作了详细的探讨,认为棺板画“夫妇宴坐图”既有北魏鲜卑葬壁画图像夫妇对坐图遗风,也有北朝粟特贵族墓葬石刻图像的元素。指出女性形象是这些吐蕃属图像中游牧族性较浓的部分,显示了其特殊的身份地位,反映出了唐代青藏地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盛景,特别是吐蕃、吐谷浑等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身份认知与文化认同。兰州大学陈祎韬博士从区域历史地理、民族交融史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明代河湟地区的藏传佛教寺院分布、演进及调整的相关问题。以该地区内主要的几个藏传佛教寺院为切入点,如瞿昙寺、仰华寺等。在宏观的历史背景中,即明代“抚寺安边”“卫所移民”的河湟多民族交融区域的治理模式中去考察并透视其分布及调整的历史脉络和形成缘由。指出明代河湟地区的藏传佛教寺院分布格局并非由国家力量、格鲁派影响或西海蒙古单方面因素所构成的,而是由汉藏蒙三族间的文明交往、文化融合综合因素交织形成的一种分布格局。

此次学术论坛,与会的省内外专家学者基于广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术背景,多角度、多层次、多领域探讨了甘青民族走廊与青藏高原间的历史与文化。其中既有探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研究,也有甘青民族走廊历史文化的最新成果,如结合新出土文献提出了新的学术观点,并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研讨,为学界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论坛既探讨了甘青民族走廊与青藏高原历史文化的一些宏观历史问题,也关注了如何促进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相关的现实问题,既切合时代之需,又体现了多学科共同研探相关问题的优势,对继续深化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学术积累,也为具体的实践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文化依据和参考。

总体而言,此次研讨会呈现出以下特点:(1)中青年学者为主。与会的专家学者大多是来自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副教授、讲师、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并包括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2)注重新史料的挖掘应用。此次参会论文的研究主要基于传统的正史、档案等史料,但也有对少数民族文字史料、外文史料的挖掘运用。(3)学科交叉与研究方法多元化。参会论文以历史学为主线,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4)研究涉及的时空跨度大。时间上从秦汉、南北朝时期至唐宋元迄明清以至民国,空间范围上包括青海、西藏、甘肃、新疆、宁夏、贵州、云南等地区,基本包括了中国西部边疆地区。

参加此次论坛的专家学者共有100 余人,分别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青海省社会科学院、中共青海省委党校、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北大学、西北民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新疆大学、廊坊师范学院、甘肃简牍博物馆等国内各高校和科研机构。

猜你喜欢
藏传佛教交融走廊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神奇的走廊
真美
走廊上的时光
走廊上
根雕与古钱币的完美交融
中外艺术精品展览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藏传佛教寺庙管理的思考
现代藏传佛教系统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