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供应链研究进展

2023-04-18 04:40冷志杰郑成功席汇泽包圆圆张馨月
物流技术 2023年11期
关键词:粮食供应链主体

冷志杰,郑成功,席汇泽,包圆圆,张馨月,郭 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0 引言

粮食供应链寓于农产品供应链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从研究危机中的美国食杂店开始的,21世纪初进入中国,主要研究粮食供应链各主体之间的集成(整合)、定价、利益补偿等供应链竞争问题,以及断链、可追溯等粮食供应链安全问题;研究成果为涉粮企业或组织提升了管理水平,也为国家保障粮食供应链安全提供了可行政策。2019年以来,伴随着全球粮食短缺和物联网、云计算、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粮食供应链管理进入新的阶段,需要综述研究趋势,满足涉粮主体管理和政府政策制定等相关研究的需要。

首先,从粮食供应链核心企业战略、战术、业务运营决策出发,综述粮食供应链管理研究;其次,因为粮食供应链管理需要粮食供应链经济学作为基础,需要综述供应链经济学领域相关研究,梳理粮食供应链相关主体的行为、资源配置、机理和机制研究的相关概念、关系和逻辑的经济规律;最后,从粮食供应链外部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出发,综述粮食供应链金融研究。本研究综合比对国内外上述三个领域的研究热点、前沿,分析国内外发展差距,得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结合国家农业强国的粮食产业现代化需要,提出我国粮食供应链领域发展的十大关键问题,期望为粮食供应链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1 国内外粮食供应链研究的比较

首先,需要明确几个重要概念在新时期的内涵,从而更好地理解综述中前沿、热点问题的判断依据。

粮食供应链是由农资供应主体、粮食种植主体、粮食收储主体、粮食加工主体和粮食消费主体等经济主体,基于交易活动而构成的网链结构[1-2]。因此,基于中国2014 年实施的“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结合2022年提出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粮食质量与数量并重发展要求的中国国情[3],以及粮食供应链管理的含义[2],得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供应链管理概念:是指在有效甄别市场对粮食质量和数量需求的前提下,通过计划、协调和控制粮食供应链中各经济主体的利益和关系,保障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活动的畅通,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谋求粮食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双重目标实现。

粮食供应链管理是由粮食供应链核心企业实施的,主要在战略、战术和业务运营三个层面进行决策,可以说粮食供应链管理就是核心企业的决策理论。该理论需要应用粮食供应链经济学的成果支持,这些成果揭示了粮食供应链相关主体的资源优化配置、机理机制和行为规律等。基于中国国情[3]、中国人均耕地资源短缺和“大国小农”的现状,同时结合粮食经济学[4-5]和粮食供应链[1-2]的定义,得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供应链经济学概念:是指核心企业通过协同粮食供应链中各经济主体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活动,在切实保障和提升种粮农民利益的基础上,确保粮食供应链中的耕地、水和粮食等稀缺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粮食供应链经济学中的规律对应到解决粮食供应链中的管理问题,都需要足够的资金进行辅助,同时中国在大力推广数字普惠金融,助力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6]。但是,因为普惠金融和商业银行的利益相悖[7],所以商业银行推行普惠金融积极性低。那么,考虑落实“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实际背景,同时结合粮食供应链金融的概念[8],得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供应链金融概念:是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开发低息或免息的粮食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前提下,以核心企业的信用与资产或者政府的“粮食直补资金”作为抵押物,帮助小农户等主体获得粮食供应链金融产品。

1.1 粮食供应链管理研究的比较

1.1.1 国外粮食供应链管理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1)粮食供应链战略管理领域聚焦仓储布局和数智研究。①仓储网络布局与智能决策研究。构建粮食收获、储存、配送的物流决策支持系统,其包含多种作物、水分管理、产量损失、恶劣天气事件造成的质量降级以及通过混合优化质量等功能,减少粮食产后损失[9]。②粮食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研究。主要从基础设施研发创新和应用场景两个角度:一是基础设施研发创新,主要通过研发远程感知技术提高农机的智能辅助能力、智能监管能力和智能决策能力[10],提高粮食供应链的效率、透明度和可追溯性,将环境和社会影响、法律责任和电子市场/供应链可获得性联系起来,创造更高的价值主张[11];二是应用场景探索,主要是使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数字孪生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粮食供应链中的信用提高、效率提升、风险防范和追溯等场景中的应用[11-14]。

(2)粮食供应链战术管理领域聚焦全链条的节粮减损研究。通过粮食供应链中粮食产后能力提升,保障粮食品质的关键节点。提升粮食产后能力,可以为营养改善、可持续食品贸易和减少食物浪费提供保障[15]。①粮食产后收储能力提升研究。主要是提升联合收割的精度和准度,构建BioGrain的优化模型,观察粮食收获时的水分动态,优化谷物收获决策,减少收获损失[16];水稻收获中使用联合收割机,应用颗粒损失传感技术,可以提高联合收割的精度[17]。②粮食营养维护的粮食品质提升研究。为提高粮食中蛋白质含量,使用自主农业机器人,通过自主识别,选择蛋白质含量高的作物进行自主收获,提高粮食品质[18]。

(3)粮食供应链运营管理领域聚焦断链预防和协作减排研究。①基于粮食供应链弹性的断链问题研究。为防止粮食供应链断链,采用最佳最差方法和替代方案的模糊测量,并根据折衷解决方案进行排序,衡量粮食供应链管理中关键参与者在不同情境下的弹性,结果表明,自然灾害和水系失灵是权重系数最高的两个重要危险因素,库存过剩是风险因素最不重要的[19]。②低碳粮食供应链中粮食供应链协作减排问题研究。使用双目标决策支持模型,考虑采购中心、中央、州和地区级仓库以及公平价格商店的整个网络,构建粮食供应链网络,其特点是考虑该网络下的碳排放最低[20]。发达国家在低碳粮食供应链中更关注保持粮食质量和开发具有低排放或化学替代品的无害环境的除虫方法,而发展中国家更关注绿色技术采纳[21]。

1.1.2 国内粮食供应链管理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1)粮食供应链战略管理领域聚焦品牌战略和数智研究。①粮食供应链支撑粮食企业品牌发展战略。构建小农户与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的有效衔接机制,如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标准制定、粮食品牌锻造和社会化服务等,将更多小农户纳入“三品一标”行动中,来破解农户生产成本高、同质化低价竞争、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不足的困局,进而提高农民的农业经营质量效益[22]。②粮食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战略。一是相关基础设施提升问题:通过在供应链中引入区块链技术,依照时间顺序,实现粮食供应链溯源信息的多方共享[23]。二是应用场景探索:应用区块链和IPFS技术探索粮食供应链中的隐私保护[24];运用云模型对粮食供应链中需求端粮食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度进行评价,帮助选择合适的信任类型[25]。

(2)粮食供应链战术管理领域聚焦全链条的节粮减损研究。因收储政策改革引发的粮食收储供应链的收储主体[26]的收储能力提升成为研究热点,主要包括:①收获技术应用决策。中国在智能农机收获的关键共性技术缺失,导致国产收获农机与国外收获农机在可靠性、作业效率、智能化程度等方面差距较大[27]。②储藏技术提升能力。在智能化和数字化推进的过程中,我国智能粮库建设主要存在粮情监控数据不全面、应用模型建设不全面和智能控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未来必须加强粮库设计与计算机、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耦合、完善模型预测和智库建设和利用ZigBee等现代信息技术对粮库环境实时监控[28]。

(3)粮食供应链运营管理领域聚焦断链预防和协作减排研究。①基于粮食供应链弹性的断链问题。我国沿海地区粮食接收和卸载与粮食“北粮南运”体系发展情况,主要表现为外贸以大豆进口为主,内贸以“北粮南运”为主,其中宁波舟山港在粮食运输中的作用明显增强,而上海传统粮食中转功能减弱,因此,应对沿海地区粮食装卸港进行优化,保障粮食安全[29],在优化中转港布局的基础上,应注重粮食运输车辆质量和运输包装标准来保障粮食运输质量[30],并且把HACCP体系运用在粮食供应链中,对生产、物流配送、供应网点三个环节的质量安全进行控制[31]。②低碳粮食供应链的协作减排问题。粮食供应链中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粮食种植环节。在粮食主产区农业碳排放存在回弹效应,主要由于技术进步虽降低了农业碳排放强度,但是农业经济增长会加大农业资源投入,增强碳排放[32],在主产区农业碳排放由“北高南低”转变为“南高北低”[33],因此,应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强化农业种植环节的农业投入品使用标准和技术[34]。

1.1.3 国内外粮食供应链管理研究差距分析

(1)粮食供应链战略管理的研究差距分析。国内外同时关注粮食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但是国内的关键共性技术缺失,使得国内在数字化转型的研究方面重视应用场景拓展,而国外是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场景拓展并重,数智研究是发展重点。不同之处在于,一是国外非常重视粮食供应链“最初一公里”的粮食仓储布局,但是国内的粮食收储企业“最初一公里”的仓储布局不完善,导致粮食收储环节的损失率居高不下。二是粮食供应链难以支撑核心粮食企业品牌发展。国内中小企业的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导致品牌无法推进高质量发展,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缺乏稳定的粮食供应链支撑与监控。

(2)粮食供应链战术管理的研究差距分析。在粮食产后能力提升上,国外主要是通过智能农机和智能决策提高收储能力,以减少运输和储藏的损失,减少营养流失来提高绿色优质粮食供给能力;而国内主要是购入优质的产后农机进行减损,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关键技术的缺失。在中国,大食物观下的粮食供应链节粮减损方面的研究,今后应重点关注产后各环节能力提升。

(3)粮食供应链运营管理的研究差距分析。出于粮食安全的需要,粮食供应链弹性的断链问题和协作减排是国内外关注的重点。粮食供应链弹性研究方面,国内外都是通过提高运输能力强化供应链弹性,但是在低碳供应链协作减排上,国外主要关注供应链成员的协作方式,而国内主要是粮食种植环节碳排放的研究。因此,为使得协作减排延伸到供应链上产后的收储、销售环节,并保证粮食供应链上质量和数量的安全需要,粮食供应链的利益补偿决策成为研究重点。

1.2 粮食供应链经济学研究比较

1.2.1 国外粮食供应链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1)粮食供应链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主要聚焦耕地资源和粮食产后物流资源的优化问题。①耕地资源使用效率优化。核心企业通过指导上游小农户进行耕作系统设计、作物轮作、氮肥管理、残留物管理、覆盖作物、有机管理和有效利用灌溉水的管理,保护与提高耕地质量,实现可持续作物生产[35]。②粮食产后物流资源优化。粮食产后过程中,粮食接收地点的便利性、农场储存的经济性、卡车的运输能力和收获技术的节约性会影响谷物收获物流的盈利能力[36]。

(2)粮食供应链机理和机制研究,主要聚焦可持续发展导向下,各种防风险和利益、关系协调的机理和机制研究。①维护粮食供应链安全和稳定的机理研究。为了粮食供应链可持续发展,针对COVID-19期间粮食供应链稳定性受到冲击,讨论食品生产商、供应商、营销商和政策制定者在国家紧急情况下维持供应链稳定的理论,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提高粮食供应链经济效益[37]。②粮食供应链信任关系协调机制。保持食品供应链可持续的前提是一个紧密联系和高度亲和力的网络,社会资本机制可以鼓励供应链中不同类型的公司进行合作,以实现可持续性,进而促进供应链经济发展[38];对于提升不同经济主体间信任的问题,采用智能合约机制,通过控制供应链中所有参与者之间的所有交互和交易来实现,从而提升供应链效率[39];为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可通过开发考虑运输时间、利益相关者评估和运输量的集成共识机制,用于改善防伪和质量保证领域[40]。

(3)粮食供应链主体行为研究,聚焦收储主体作为核心企业,对其他主体进行管理,以减少粮食损失,主要针对粮食损失率较高的种植、收储和消费环节。①种植主体的行为研究。随着大田物联网的普及,种植主体有必要评估每个地块的品种、农艺、农药施用、灌溉等情况,给出最优组合,确保通过使用必要的杀虫剂以实现最大可能的产量[41]。②收储主体的行为研究。收储主体加快现代化技术应用和优化仓储布局可减少粮食损失[20,41]。发展中国家的农户采用密封金属筒仓储藏粮食可有效减少损失[42]。③消费者的行为研究。消费者的家庭规模、文化水平等因素都会影响粮食损失的水平[43]。

(4)粮食供应链的外部主体行为研究。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到2030年,将零售和消费环节的全球人均粮食浪费减半,减少生产和供应环节的粮食损失,包括收获后的损失”,使得全球共同关注粮食安全,推进全球粮食治理。

1.2.2 国内粮食供应链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1)粮食供应链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主要关注现代化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核心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小农户导入现代化生产要素,形成资源共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联系,从而协助小农户,通过不同耕作方式做好土地和水资源等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间的关系[44-45],保障作物生产的可持续。

(2)粮食供应链机理和机制研究,主要聚焦粮食收储模式选择机理和机制,以及基于博弈论研究各种利益共享、关系协调的粮食供应链机理和机制。①粮食供应链机理研究。一是粮食供应链信任关系:在粮食市场环节,可运用云模型对粮食供应链需求端企业间的信任度进行评价,不同信任类型的选择会产生不同的合作效率,帮助选择合适的信任类型(包括关系型信任、计算型信任),有助于粮食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25]。二是粮食收储模式选择机理:使用多元Logit模型,构建综合最优型玉米收储供应链模式,协调供应链上下游利益关系[46]。②粮食供应链机制研究。一是粮食供应链信息共享机制:我国传统供应链的上下游常常出现信息不对称、交流关系不平等情况,通过粮食供应链溯源信息多方共享机制进行改善,为实现粮食产业的升级转型提供可能的发展路径[23],为粮食企业线上线下的信息融合、行业间的资源共享、上下游企业间的渠道协同提供一些可操作的建议,也为全渠道策略下粮食供应链的新发展提供了战略建议[47]。二是粮食供应链模式选择机制:订单农业已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得以广泛实施应用,收购价格机制对不同组织模式下的订单农业供应链运作有不同影响,应结合现实背景,考虑“公司+农户”和“公司+合作社+农户”两种典型组织模式,获取粮食供应链最大效益[48]。

(3)粮食供应链主体行为研究聚焦提升现代化水平的节粮减损相关主体的行为研究。①种植主体的行为研究。我国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耕地保护与修复、种业振兴等形式,不断减少粮食种植环节的损失[49]。②收储主体的行为研究。收储企业加大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范围,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与管理者培训,不断提高粮食代储的能力,从而减少种植主体的不规范储粮行为,可有效减少粮食损耗[50-51]。③加工主体的行为研究。加工企业需要不断提高加工技术,扩大规模,完善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不片面追求“精细白”,可有效减少粮食加工环节损失[30]。

(4)粮食供应链的外部主体行为研究主要聚焦政府治理行为。政府对粮食供应链的节粮减损问题也在积极布局,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助力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建设、粮食供应链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全面宣传节粮减损的重要性[52],从而推进全社会关注节粮减损。

1.2.3 国内外粮食供应链经济学研究差距分析

(1)粮食供应链资源配置的研究差距分析。粮食供应链资源配置方面,国内外共同关注的是粮食作物生产的可持续。不同之处在于,国外更多关注如何提高耕地质量来确保第二年的粮食产量和质量,而国内则是关注如何帮助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主要原因是我国“大国小农”的现状;其次,国外为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关注粮食产后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我国粮食供应链上游核心企业的规模服务能力较弱,因此相关研究较少。

(2)粮食供应链机理机制的研究差距分析。粮食供应链的信任关系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主要源于好的信任关系可以减少交易成本。不同之处在于,国外关注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客户关系管理,而国内更注重粮食供应链的信息共享和收储模式。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强调“先富”带动“后富”,因此核心企业要通过合理的机理机制让利于农户,而国外则是看重谁给我让利。

(3)粮食供应链主体行为的研究差距分析。随着全球粮食危机的到来,节粮减损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是,发达国家对先进技术的推广以及节粮减损意识的提升远超国内。国内农户储粮的损失率远高于国外,因此为减少粮食在收储供应链的损失,必须要加强粮食收获和储藏的关键技术向农户扩散能力,并强化农户技术采纳的意愿。收储企业要优化仓储布局,提升仓储能力,不断降低粮食损失率,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农户技术采纳意愿提升和仓储能力提升会成为研究热点。

1.3 粮食供应链金融研究比较

1.3.1 国外粮食供应链金融的研究热点和前沿

(1)粮食供应链金融的经济学研究聚焦于影响研究和融资模式机理机制研究。①粮食供应链金融影响因素研究。融资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的业务量或违约概率是影响融资企业信贷额度的重要因素[53]。其次,融资企业运营能力、企业融资质量和信用状况、核心企业信用水平、供应链整体水平和融资下资产质量等在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中是关键的影响因素[54]。②构建粮食供应链融资模式创新机制研究。供应链内部治理主要包括利益共享机制和关系协调机制,是以契约和信任理论作为载体进行研究[55];而供应链金融方案制定要考虑社会福利优先于短期经济目标,东道国政策制定者发挥调节作用[56];但是由于治理环境变化导致粮食政策体系发生变化,成为影响供应链的外部治理环境[57]。

(2)粮食供应链金融的管理决策研究主要聚焦数字化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拓展研究。以农业物流园区信息平台为基础,金融机构委托信息平台管理,物流企业监督融资企业的业务活动,向金融机构提供运营信息,从而解决农业企业和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资金供给差异等问题[58]。通过设计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粮库集成系统,实现粮库日常管理的信息化,为供应链融资模式提供新的发展思路[59]。其次,欧洲各银行把数字化转型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如荷兰ING银行针对科技公司,着力打造敏捷组织转型、开放式创新平台、金融科技三大引擎,从而提出了“Think Forward”战略[60]。

1.3.2 国内粮食供应链金融的研究热点和前沿

(1)粮食供应链金融的经济学研究聚焦政策影响研究和普惠金融的机理机制研究。①政府对供应链金融方面的政策:2020年人民银行等八个部门出台了《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 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意见中提出完善供应链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加强供应链金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措施[61]。但我国对农业的补贴政策不够完善,且在供应链金融中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62]。②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普惠金融是“以小额信贷为核心为微型企业和弱势群体提供的金融服务”[63]。在粮食主产区构建三位一体分析框架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激活粮食主产区农业要素市场的作用机理,推动粮食主产区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6]。且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促进全国各区域农业高质量水平均衡发展[64]。但是,数字普惠金融与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相互排斥[7]。

(2)粮食供应链金融的管理决策研究主要聚焦数字化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拓展。通过引入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创建粮食企业、物流企业、金融机构的信息共享平台,解决用粮企业和储粮企业主体信用不足、抗风险能力低的问题,并创新供应链融资模式[65];应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模式,从各环节中的身份验证、智能合约配置等方面进行创新,提高信贷审批效率,增强信用风险[66];但是为防范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要构建差异化、动态化的风险预警机制、培养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人才、积极引进区块链技术人才等[67]。但由于农业领域基础数据缺乏,信息整合难度大,互联网和区块链等技术在银行、保险等领域实际应用较少[68-69]。

1.3.3 国内外粮食供应链金融研究差距分析

(1)粮食供应链金融的经济学研究差距分析。国外多关注信贷和供应链融资模式创新,属于市场行为,而国内更多研究粮食领域政府提供的财政补贴和保险方面的管理和监督机制[70]。且我国银行和金融机构对粮食企业的征信机制不健全,存在信用风险,从而导致粮食中小企业仍然存在贷款难的问题[67],有利于粮食供应链高质量发展的数字普惠金融机理和机制是未来研究重点。

(2)粮食供应链金融的管理学研究差距分析。国内外都是在探究数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但是国外粮食市场化程度高、主体信用等级高,使得粮食供应链金融产品得到了较好的推广,但我国的粮食供应链金融产品由于存在基础数据缺乏、信息整合难度大等问题,多处于理论阶段。

2 我国粮食供应链领域的研究趋势

2.1 粮食供应链研究的主要方向和重点

2.1.1 粮食供应链利益补偿研究。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从政策发展来看,由核心企业主导的粮食供应链,不断通过技术和标准把种粮农民导入到现代化大农业中,从而使得种粮农民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提高种粮农民收益。但是技术和标准所带来的高额成本,使得粮食供应链的利益补偿机制亟待研究。主要研究重点有:

(1)主产区粮食供应链利益补偿机制研究。粮食主产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近五年来种粮收入无明显增加,导致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持续降低,严重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因此,政府应不断完善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供应链利益补偿机制,合理规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现代化生产要素导入到种粮农民的利益补偿手段,不断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小农户的积极性。

(2)粮食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培育研究。粮食供应链上游企业(种植企业和收储企业)作为核心企业,多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资金短缺和利润较低的问题。因此,政府应培育壮大粮食供应链上游企业[2],加速推动粮食供应链上游企业成为区域产业链的链主企业,从而实现多主体协同,提高粮食供应链安全水平[71]。

2.1.2 粮食供应链智能化研究。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国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粮食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可以保障以“产购储加销”一体化为基础的粮食供应链高效协同、安全可控。粮食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可以助力“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实现,保障粮食从田间到餐桌的粮食产业链、价值链协同高效、融合发展。因此,不同环节的核心企业主导的粮食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问题亟待研究;转型后,数据驱动、机理驱动的智能化管理成为前沿研究热点。主要研究重点有:

(1)粮食供应链数智化转型研究。随着数字孪生技术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发展,未来粮食供应链会趋向数智化,尤其是智能决策对粮食供应链的辅助,即数据驱动、机理驱动的粮食供应链数智化管理。因此,粮食供应链核心企业如何激励粮食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使其购入基础设施设备,从而推进粮食供应链全程可视化的数据治理,以及如何搭建粮食供应链数智化转型框架,实现粮食供应链数智化转型,将成为关注的重点。

(2)粮食供应链关键核心技术协调攻关策略研究。粮食供应链的基础设施设备研发在近五年虽有较大进展,然而智能农机、良种等关键核心技术长期被“卡脖子”。除中粮和北大荒等国有企业有着较大科研投入,其他企业的科研投入较低,科研能力较差。未来,随着粮食行业的市场化进程,粮食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如何联结多种产学研主体,提高科研能力,攻关关键核心技术,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值得研究。

2.1.3 粮食供应链高质量发展研究。支撑农业强国战略的粮食产业现代化,需要粮食供应链高质量发展的系列研究。粮食供应链高质量发展研究的关键在于维持粮食供应链安全稳定,增加供应链整体收益,保障粮食产业的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为实现农业强国提供可能的发展路径。主要研究重点为:

(1)适应VUCA 时代跨国粮食供应链韧性研究。为推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粮食新发展格局创建,必须不断增强粮食供应链的韧性,构建有效应对粮食供应链风险的长效机制,预防因政治因素、贸易保护主义和后疫情时代等因素导致的断链问题[72]。在VUCA(不稳定、不确定、复杂、模糊)时代情境下,粮食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必须不断加强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提升该情境下的粮食供应链韧性[3],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适应节粮减损的粮食供应链价值增值研究。我国粮食损失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减少粮食损耗是新形势下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49]。粮食供应链核心企业协同其他主体,节粮减损与提质增效融合促进、节粮减损与营养健康协同发展、节粮减损与产业升级同步推进,来提高粮食供应链的整体利益,成为未来研究的需求重点[73]。

(3)普惠金融和粮食供应链金融的融合研究。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农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可以带动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但数字普惠金融未能与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相融合,使得金融机构对普惠金融的适用度积极性不高。如何让数字普惠金融与粮食供应链金融深度融合,将普惠金融优惠政策、微贷技术融合到粮食供应链金融应用场景中,从而提高粮食供应链各环节和参与主体信息的安全性,为粮食供应链金融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与普惠金融和粮食供应链金融融合将成为前沿研究热点。

(4)适应大食物观消费者需求的粮食供应链产品结构调整研究。为适应大食物观的发展,粮食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也要不断调整粮食的数量和质量结构,通过甄别市场对不同粮食品种和品质的需求,协同粮食供应链上游种植主体,合理调整种植结构,“产购储加销”全链条协同发力,提升绿色优质粮食的供给能力。

3 我国粮食供应链研究的关键问题

(1)粮食数量与质量并重发展的主产区粮食供应链利益补偿机制构建问题。针对主产区“产粮大县是财政穷县”的问题,主要原因是粮食产品的利润多集中在供应链下游,导致不断压榨粮食种植主体的利润,并且由于耕地保护和粮食质量的新要求,种粮成本不断提高,使得农民种植粮食意愿低。因此,要遵循“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探究粮食主销区补偿主产区粮食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主产区核心企业补偿种粮农民采纳现代化生产要素的技术费用等。

(2)粮食供应链中关键技术研发和推进的产学研协同机制不健全问题。针对粮食供应链中关键核心技术缺乏的问题,主要是产学研协同机制不健全,尤其是粮食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不能有效协同多元学、研主体,激励其长期进行粮食供应链的基础性研究。因此,为防止我国粮食安全被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必须培育壮大粮食供应链的核心企业,提高粮食供应链核心企业的营业收益,从而使其通过利益联结等手段整合粮食供应链上下游的资源,实现协同创新和价值增值。

(3)中小型粮食企业缺乏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动能的问题。针对中小型粮食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低、进度慢等问题,主要由于粮食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技术成本和试错成本高,但是中小型粮食企业的供应链韧性较差,不足以承担粮食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失败的结果。因此,政府应布局中小型粮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奖励措施,提升中小型粮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力。

(4)粮食供应链质量控制和追溯难以支撑粮食品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针对大部分地区粮食品牌建设滞后,并且粮食品牌声誉难以迈出企业所在区域的问题,主要是缺乏稳定的粮食供应链,导致监管难以持续进行,从而不能有效保证粮食供应链全程的质量控制和可视化追溯,一旦爆发粮食质量安全问题,品牌声誉会一落千丈,不利于粮食企业的品牌发展。

(5)粮食供应链的仓储布局亟待优化问题。国外为减少粮食产后损失,运用智能决策系统,在粮食主产地进行收储、配送和储藏协同的粮仓建设。但是我国粮食收储企业“最初一公里”的粮仓布局不完善,导致粮食产后尤其是收储环节的损失率一直居高不下,因此政府应激励粮食供应链中的收储企业推进“最初一公里”仓储布局,减少收储环节的粮食损失。

(6)大食物观导向的粮食收储供应链上绿色优质粮食供给不足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的要求从“吃得饱”转到“吃的好”,形成吃的有营养的大食物观。但是,我国受制于人均耕地面积少,导致保证粮食数量安全的重任难以改变,同时受制于农业发展水平,粮食供给存在结构性短缺,主要表现为大豆油料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的供给不足。因此,粮食供应链核心企业如何协同多元主体提高绿色优质粮食供给能力亟待解决。

(7)低碳粮食供应链协作减排的利益补偿机制构建问题。“双碳”目标下,粮食供应链的协作减排成为供应链中的重要任务,但是,我国粮食供应链的减排研究主要围绕种植主体的绿色技术采纳,粮食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在粮食供应链低碳发展中的作用不明显,同时粮食供应链各环节的碳排放呈现增长趋势,因此,粮食供应链协作减排的利益补偿机制亟待研究。

(8)粮食供应链中技术扩散的激励问题。针对粮食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在向供应链中导入现代化生产要素难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种植环节种粮农民不愿意付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成本,收储环节的收储企业粮仓改造成本高等,即粮食供应链下游企业难以向粮食供应链上游进行技术扩散。因此,未来粮食供应链核心企业如何激励粮食供应链上游相关主体(种植主体和收储主体)进行技术采纳,是粮食全链条质量控制的关键。

(9)粮食供应链金融的征信数据库不健全问题。由于粮食供应链缺乏以政府为主导的统一的农业信用数据库,金融机构与粮食供应链上融资主体信息不对称,导致征信缺乏、数据造假和信贷风险高的问题,使得粮食供应链中各参与主体获得贷款难,从而难以引入新技术和新方法,导致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10)粮农保险、普惠金融和供应链金融融合问题。由于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和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存在矛盾,覆盖的信息匹配度不高,导致数字化普惠金融与粮食供应链融资模式难以融合,难以缓解中小企业、农户等主体融资难的问题,不能有效推动粮食高质量发展。2023 年“中央1 号文件”提出为了粮农得利,开始对粮农实施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粮农保险与普惠金融、粮食供应链金融融合研究成为前沿热点。

综上,本文梳理了我国粮食供应链中研究方向、研究重点以及十大关键问题,为相关研究者选题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粮食供应链主体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我的粮食梦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