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佳瑶 尹俊芳
摘 要:随着新时代新的养老需求出现,智慧居家养老服务随之迅速推广,这为解决我国严峻的养老问题带来了希望。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在养老模式、养老理念和养老技术上具有创新性。社会工作作为养老领域的中坚力量,对智慧养老服务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会工作视角下,积极探索社会工作介入智慧养老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专业方法,从老年人的需求、社会资源以及养老服务水平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工作;智慧养老;居家养老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05-0127-03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末,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8亿,占全国人口的19.8%。社会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养老服务质量亟待提高。2012年,國家老龄办提出“智能养老化”的概念,以支持社会开始实践智慧养老,并使用智能老年人护理和智能技术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到,要促进智慧健康的养老产业的发展。2017年2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及民政部门提出了行动计划:在2017—2022年的五年内建设500个智慧健康老人示范社区,为智慧养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21年,民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件中提出要健全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持续实施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行动,大规模培养老年社会工作者,推动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每百张养老机构床位均拥有1名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具有现实意义,一方面,社会工作的介入不仅满足了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物质需求和情感慰藉,而且能够帮助老年人填补技术层面的缺失,满足了老年人个别化和多样性的需求,并且能够充分发掘老年人的潜能,提高老年人对于智慧养老服务的参与度。另一方面,智慧居家养老服务顺应了当今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潮流,将科技手段运用于养老领域,培育复合型的社会工作人才,能够更好地整合社会和社区的资源,并能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对接,避免养老资源的浪费,为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智慧居家养老拓展养老服务发展的新思维
(一)养老模式的创新
智慧居家养老模式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第三方信息管理平台,链接老年人、社区服务中心、家庭、医疗机构等资源,以老年人的日常照料、精神文化生活、健康照护为一体的创新型居家养老模式。与传统家庭养老方式相比,智慧居家养老可通过第三方平台观察到老年人的情况,能够更高效、更人性化地为老年人提供优质化服务,在服务过程中也能够更有效地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
(二)养老理念的创新
智慧居家养老有其独特的理念优势。一是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所提倡的改变传统居家养老中老年人被动地位、促进自助养老的理念,鼓励那些原本待在家不愿意主动走出家门的老人,积极帮助他们参加社区活动,改善他们的养老生活状态。二是智慧居家养老可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运用社工的价值理念和专业方法助力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工作者可遵循案主自愿和社工保密的原则收集老年人信息并开展服务工作,还可以运用专业技巧挖掘老年人自身的潜能,树立老年人面对电子产品的信心。三是养老服务内容的丰富,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不仅关注老年人物质生活层面的需求,也注重老年人的人文关怀,能够通过线上和线下多样化的服务形式,为老年人提供优质化的养老服务。
(三)养老技术的创新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中的养老产品也日益多样化。社区在养老服务中拥有独立开发的“互联网+智慧养老平台”。老人一键寻求帮助后,呼叫平台可以实现实时调度,并有效地对接服务需求和服务提供。社区的智慧养老平台基于GPRS 定位,QR 码扫描和全过程透明且可追溯的管理技术,具有数据库管理、服务项目的个性化配置、服务地图分发和显示的功能。通过一键式呼叫,该平台可以通过呼叫平台指挥和调动最近的服务资源,以提供紧急援助、上门服务,身体状况监测、膳食购买等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三、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
(一)老年人易产生科技抗拒
由于我国社区智慧养老起步较晚,推行时间较短,社区的老人对“智慧社区养老模式”认知度较低,了解其概念的居民比例偏低。老年人普遍适应传统的由子女或者是其他亲人照顾的养老方式,难以适应新型的智慧社区养老模式,而且智慧社区养老模式依靠的是智慧社区养老数据平台,对该平台信息保密性的不信任,加之对电子产品的不熟练,使得大多数老年人对智慧社区养老模式接受度较低,易产生科技抗拒。
(二)多样化需求未得到满足
我国部分地区智慧社区养老目前还在摸索时期,智慧社区养老服务内容单一,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功能不够多样,仅仅是停留在生活照顾层面,难以满足老年人真正的需求。大部分老年人认为智慧社区养老服务主要提供的是家政服务、管道疏通、家电维修、就餐等生活类的服务。这些服务大部分是由于老年人生活难以自我照顾而开展,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变化,他们所需要的不仅是生活照顾,心理上也希望能够依靠自己有些变化,即使年老也能感受到人生的自我价值。但是真正提供精神慰藉的服务较少,老年人的真正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三)养老资源供需不平衡
养老资源供需的不平衡主要包括专业人才、资金支持和养老产品等。一是专业人才在智慧养老领域供需不足。智慧养老仍处于发展阶段,社会工作者在价值理念、人才队伍、工作模式和专业责任上存在不足。社会工作者现阶段薪资待遇仍处于较低的水平,社会地位不高,社会工作者专业认同感较低,大部分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学生认为养老服务工作较为烦琐,未从事社工行业,进而在专业人才供需方面出现不平衡的态势。二是智慧养老资金投入不足,专业技术不够成熟。完整的智慧社区养老体系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使得智慧养老技术提高。但政府在如此大的养老压力下很难将所有资金都投入到智慧社区养老服务项目中,短期内很难达到供需平衡。三是养老产品的安全性问题。养老市场发展混乱,养老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智慧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做出的反应不够及时、安全性低或者泄露隐私,这些问题都使得智慧社区养老模式发展缓慢。
(四)养老服务专业水平较低
完整的智慧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充足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参与,通过专业人才的积极参与,才能使得智慧养老服务水平提高。智慧养老服务需要的是复合型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养老服务过程中许多社会工作者无法清晰地界定其专业角色和专业价值。政府在如此大的养老压力下很难将所有资金都投入到智慧社区养老服务项目中,短期内养老人才的专业水平很难达到社会要求。这导致部分社区智慧养老服务的反应不够及时、服务趋于形式主义,老年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提供的服务专业水平较低。
四、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
(一)调动老年人的参与积极性
由于受社区发展自身障碍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养老模式的创新难免对老年人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造成压力,对科技产品使用的不熟练使得老年人对于智慧养老模式接受度较低,加剧了老年人对新型养老模式的抵触心理,进而阻碍社区智慧养老服务的发展。因此,社会工作者在为老年人提供人文关怀类的服务时,要尊重老年人个性化的特点,为老年人答疑解惑,探索老年人的内心,调动其参与积极性,缓解老年人面对新事物的恐惧感,同时让老年人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社会工作者可从三个层面提供服务。第一层面,“智慧引进来”,针对老年人智慧养老服务认识程度不高、参与度低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小组活动,开展以教育为主的小组活动,为老年人普及智能手机、智能养老产品的使用步骤等内容,让老年人了解智慧养老服务的内容。第二层面,“智慧用起来”,让小组内熟知智慧养老的老年人在社區宣传智慧养老的积极作用,宣传智慧养老不仅加深了组内成员智慧养老的认识,而且也有助于其他老人在同龄人的带领下较好地了解智慧养老的服务内容。第三层面,“智慧走出去”,社会工作者在为老人提供人文关怀类的服务时,可通过开展文娱活动帮助老人提高自我认可,以舒适欢乐的方式帮助老人融入现实生活,在享受养老服务的同时能够完善自我。
(二)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除了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安全保障等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外,还有情感交流、人际交往、休闲娱乐、文化教育以及自我实现等精神层面的需求。需要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切实为老年人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因此,社会工作者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时,要充分了解老年人的真实需求,切实了解老年人自身及其周围环境发生的变化,针对老年人个性化的需求,为老人们提供更加高效、精准、优质的服务,使老年人获得独立、有尊严的生活,真正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社会工作者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时,应同时满足老年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使两者相互平衡。
(三)整合优质化的服务资源
智慧养老是一个系统的项目,社会工作者在智慧养老服务过程中通常扮演着多种角色,较有代表性的是资源链接者、服务提供者、支持者、使能者以及政策影响者等角色。其中社会工作者链接资源的能力,无论是对于社区还是老人来说都有极大的帮助。每个社区的养老资源都很难达到供需平衡,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智慧养老过程中,不仅要靠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努力去提供服务,还要积极整合政府、社会、社区三方的资源,通过将政府的政策、社会慈善组织的资金、社区的基础实施以及志愿者力量等支持资源整合调动起来,从而提高智慧养老服务的质量,保障智慧养老平台的有效运作,扩大老年人的支持网络,为老年人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
具体而言,首先,社会工作者应该根据老年人对智慧养老需求提出的建议完善社会政策,帮助政府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来支持智慧养老服务的发展。其次,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去吸引更多社会组织的关注与支持,通过筹集社会慈善组织的资金,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集中更多的社会力量共同促进智慧养老的发展。最后,社会工作者可以寻求社区居委会或者居民的帮助,在他们的帮助下通过新闻播报、广播宣传、张贴海报等传播方式加深居民对智慧养老的了解,提高居民对智慧养老的认同感,弘扬正确的养老价值观。
(四)提高养老服务专业水平
在国家政策和社会的支持下,整个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需求越发强烈,无论是政府、社会、社区,还是老年人,在养老服务方面都需要专业的人才整合和协调资源,真正从老年人的需要出发去为老年人提供有品质的老年服务,而社会工作者正是他们所需要的这类人才。社会工作应积极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养老服务的专业水平,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作为养老服务引导者的作用,帮助老年人消除无能感,链接更优质的资源,提供更为精准和专业的服务,降低社会养老服务的成本,提高养老资源有效利用率。
一方面,要在高校增加社会工作专业的招生人数;另一方面也要避免现有人才的流失,可以通过提高社会工作者的薪资待遇来提高他们的社会价值感。社会工作介入智慧养老这个新的养老模式,意味着不仅要求社会工作者具备基本的生活照顾、心理援助、医疗护理专业的知识,而且要具备熟练掌握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的操作、信息管理、数据整合的能力。因此,相关的社工机构要对每一位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并加强社会工作督导对实习社工的监督,努力为老人提供专业且优质的养老服务,让老年人乐享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 最新发布:2022年末老年人口28004万,进入增长高峰,人口负增长,消费支出下降[EB/OL].搜狐网,2023-01-1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15-07-0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关于《“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1-06-22.
[4] 左美云.智慧养老的含义与模式[J].中国社会工作,2018,(32):26-27.
[5] 王晓慧,向运华.智慧养老发展实践与反思[J].广西社会科学,2019,(7):81-88.
[6] 陈友华,邵文君.智慧养老:内涵、困境与建议[J].江淮论坛,2021,(2):139-145,193.
[7] 吴雪.智慧养老产业发展态势、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J].华东经济管理,2021,35(7):1-9.
[8] 张丽,严晓萍.智慧养老服务供给与实现路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4(4):96-102.
[9] 孙蕾扬,孙晶晶.智慧养老创新模式法律保障机制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8,(7).
[10] 许晓芸.资源短缺抑或资源依赖:智慧社区养老服务的资源困局[J].兰州学刊,2019,(5):196-208.
[11] 朱勇.智能养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25-28.
[12] 崔雨竹.社会工作介入智慧养老的服务优化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21.
[13] 魏蒙.中国智慧养老的定位、不足与发展对策[J].理论学刊,2021,(3):143-149.
[14] 彭聪.中国智慧养老内涵及发展模式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21,(1):132-138.
[15] 韩尚君.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智慧居家养老问题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21.
[16] 朱礼华,杨晴.智慧养老服务的供给、需求及媒介分析——基于“服务链”理论[J].中国老年学,2021,41(18):4118-4124.
[责任编辑 立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