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现状及对策

2023-04-18 15:34曾云超
经济研究导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教育马克思主义高校

曾云超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通过众多文化传播渠道纷纷涌入我国高校。作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生力军,高校学生在面对形形色色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冲击时,马克思主义在他们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地位受到了一定影响,甚至部分高校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认同感呈现了弱化的趋势。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意识形态斗争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06-0129-0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阵地,让马克思主义旗帜牢牢占据高校的意识形态领域,对巩固我国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有着重大意义。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及发展处境

主流意识形态是执政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是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指向。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国家的主导意识形态,也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和执政的指导思想[1]。因此,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我们国家更好发展和繁荣安定。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同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意识形态斗争便从未停过,反华势力无时无刻不在对我们的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而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更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另外,受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高校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教学方式落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开展遇到了一定的阻碍。

(一)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不同的文化交流碰撞加剧

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使得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更为频繁与深入,在开放的文化大环境下,西方文化对我国主流的文化形态和意识形态造成一定冲击[2],这对我们的传统思想观念以及我们的核心价值观都会产生影响。平时在接触西方国家的电影、书籍或者是在与国外进行文化交流时,高校学生都会受到一定影响。与此同时,在西方敌对势力刻意鼓吹下,“享乐主义”“无政府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利己主义”“新自由主义”等意识形态观念甚嚣尘上,无形之中对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产生着影响,使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受到了一定冲击。

(二)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相应的监管体系不够健全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高校学生已成为使用互联网最活跃的群体。互联网信息技术凭着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多样的特点,已经逐渐成为高校学生获取信息和探索新知的重要渠道[3]。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学术交流、知识获取、热点信息以及娱乐休闲等方面为高校学生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由于我国互联网起步比较晚,很多相应的管理监管机制和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加上网络自身的虚拟性和开放性,一些境外势力借机潜伏在互联网中兴风作浪、挑拨是非。他们通过大数据信息的收集来将一些刻意精心包装后的意识形态观念对高校学生进行渗透传播,并利用高校学生正处于尚未完全形成完备的认知和判断能力的弱点,推送一些迎合高校学生喜好的但又极具煽动性和导向性的文章、动画、小说、小视频等,在潜移默化之中对他们的价值判断和选择造成负面影响,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让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在学生心中的主流地位受到了沖击。

(三)课堂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式和理念落后

高校思政理论课程是开展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载体,一些高校的教学模式以及教育理念存在着明显滞后性[4]。在马克思主义教育课程的开展中,部分高校的思政必修课程的开展基本上还是以传统的老师为教学主体、学生为受教育客体的方式。老师在讲台上照着教材讲,学生在讲台下被动接受,这种照本宣科式教学带来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高校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学应该是学生和老师的双向互动。而灌输式教育过于抽象单调,不仅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和认同,更是调动不起学生的兴趣,甚至容易使得学生在主观情感上对课程产生排斥感。另外,部分高校辅导员也没有尽到相应的责任,对于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宣讲,很多高校辅导员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组织学生集中学习,在讲台上念一遍就过去了,没有深刻解读其中的意义,也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真正理解。

(四)专业教师人手不足,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高度重视。随之马克思主义专业迅速成为热门,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也掀起了一股热潮。各高校对于思政专业的任课教师和辅导员的需求量有明显提升,但目前不少高校正面临着相关任课教师和思政专业出身的辅导员人手紧缺的问题。

与此同时,因为部分高校的辅导员并非马克思主义专业出身,不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方面没有达到足够的认知水平。这就使得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及时将党的最新思想和最新会议精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最新成果很好传达并落实到学生中去,这也让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开展和推进困难重重。

二、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未放松对我们的破坏和渗透,高校作为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所受影响必然是首当其冲的。要想牢牢捍卫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中的指导地位,打赢意识形态斗争,就必须有所行动。我们要坚持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领导,完善法律法规,规范互联网使用制度,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传统教学方式,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教学的水平,同时不断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一)打牢基础,坚持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领导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是不可逆的,但这不代表我们是无能为力的。在面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冲击的时候,高校应该做到坚定不移地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始终把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5]。在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高校党委要制订明确的总体规划,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常态化,时刻对境外的意识形态渗透保持警惕;同时,要组织党员、教师、学生定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尤其是要加强党史和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新的智慧和力量。而最新的理论成果则是党立足当下,与时俱进的最新思想结晶,我们可以从中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这样我们就能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扎扎实实地落实到每一位高校师生的心中,让马克思主义这杆旗帜牢牢矗立在高校意识形态的主阵地上。

(二)扬长避短,在发挥互联网优势的同时健全互联网监管机制

互联网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创造了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新途径,一方面也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6]。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扬长避短,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的便捷性,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来展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积极推动意识形态教育和互联网技术的结合。我们可以通过在网络上开办相关讲座或者公开课让更多学生了解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也可以通过建立网络宣传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号、百度贴吧、微博、学校论坛等媒介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宣传[7],用生动活泼、与时俱进的教育宣传方式使学生更好接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让马克思主义通过互联网来更好地对高校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另外,我们还要不断完善互联网的安全监管机制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以此来保证互联网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当网络不再是“法外之地”时,别有用心之人自然会心怀畏惧,不敢在互联网里大放厥词和肆意妄为,从而让互联网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让马克思主义精神牢牢扎根于高校学生的意识形态之中,并占据主流地位。

(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注重教学理念和教育方式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落实与高校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才能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更好地在学生中开展和落实下去。

在教学方式上,高校传统的单方面灌输式教学方式应该得到升级和改变,更加突出“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促进师生双向互动”通过不断创新来丰富教学手段,通过增加课堂的互动环节来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从而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另外,任课老师和辅导员应该充分发挥和利用好网络、视频等多媒体技术,使课堂教学的形式丰富多彩。只有准确把握高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引起学生共鸣,才能让他们更加有兴趣去主动学习,从而加深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加大支持力度,成立专业的思政教育教师队伍

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与专业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教师队伍是分不开的,专业的教师队伍会让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开展更加顺利,教学的效果也会更好。

马克思在《关于费爾巴哈的提纲》中说过:“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任课教师和辅导员是否拥有过硬的教学水平和政治素养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展开与落实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因此,在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上,高校必须要加大支持力度,积极引进相关专业的人才,努力打造出一支专业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政治觉悟高的队伍[8]。只有不断完善和强大这支队伍,才能让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质量得到保证。

结语

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推进落实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拥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青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高校是我们国家培养优秀青年的主阵地,必须紧紧抓住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不放,坚持以主流意识形态为主导[9],不断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校园的领导权和话语权,时刻警惕境外势力的意识形态输出与渗透。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在教育中带来的积极作用,在完善互联网监管机制的同时,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通过互联网更快更好地传播到高校学生当中去。在教学水平提升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要不断坚持创新教学方式和狠抓教师队伍质量,让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每一位高校青年的意识形态。只有这样,高校才能为我们国家源源不断地培养出一批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为我们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最扎实的动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淑芳.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缺失归因与解决对策探析[J].渤海大学学报,2011,(3):37-40.

[2]   潘源,陈峋.浅谈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20,9(40):25-26.

[3]   李栓栓,闫兴昌.信息时代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形势与对策分析[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4):45-49.

[4]   王东新.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形态培育途径分析[J].陕西教育:高教版,2020,(9):52-53.

[5]   张弛.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研究[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19.

[6]   冯雪艳,邢宏钰.网络时代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边缘化问题研究[J].社科纵横,2019,(3):285-286.

[7]   郭岩峰,张春艳.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邯郸学院学报,2021,31(4):113-116.

[8]   邱萍.关于加强高校马克思足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版,2020,(37):89.

[9]   张坤,张文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边缘化”危机探析[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2(1):63-66.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arxist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eng Yunchao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16,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ideology and values of western capitalism have poured int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many cultural means. As the main forc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en college students face the impact of various values and ideologies abroad, the mainstream status of Marxism in their ideological field has been affected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our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identification with Marxist ideological education has shown a weakening trend.

Key words: universities; Marxism; ideologic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struggle

[責任编辑   妤   文]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教育马克思主义高校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中生意识形态教育探析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