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百年历程、重大成就与经验启示

2023-04-17 20:17:50胡海波庄喻舜
学术交流 2023年11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哲学马克思主义

胡海波,庄喻舜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部,长春 13002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1]的战略部署。这一战略部署既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百年构建历史逻辑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百年构建重大成就基础上的使命召唤。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历史发展方位下,回顾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构建的百年历程,总结其历史成就和宝贵经验,对于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战略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百年建构的历史必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战略部署,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百年建构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不仅经历了从先秦子学到乾嘉朴学等多个学术思想时期,而且产生了儒、墨、道、法、释等各家学说及以孔子、墨子、老庄、韩非子等为代表人物的众多思想家。在各家学说及其思想家的鸿篇巨制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秉笔直书与经世致用相结合的史学传统、家国同构与德治的政治思想等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鸦片战争后的救亡图存的历史境遇使传统文化经历了剧烈变革的阵痛,先进的中国人于是把目光转向西方,开启了学习西方文化的历程。现代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分类体系和研究方法也随之传入中国,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用现代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来分析研究中国的社会问题,社会进化论、实用主义、无政府主义、君主立宪、民主共和以及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等思想陆续出场,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范式也在中国逐渐生成和发展起来。但在如何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问题上,各派学者有着不同的主张和见解。以陈序经等为代表的“全盘西化派”认为,西方文明是一个复合的总体,必须全盘吸收西方文明成果,并坚信“百分之一百的全盘西化,不但有可能性,而且是一个较为完善较少危险的文化的出路”[2]643。文化保守主义学者则主张坚守中华文明的主体性,强调:“旧者,根基也。不有旧,决不有新,不善于保旧,决不能迎新;不迎新之弊,止于不进化,不善保旧之弊,则几于自杀。”[3]巴黎和会等事件暴露出西方文明的弊端,击碎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曾对西方文明持有的浪漫想象,迫使他们重新思考如何建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问题。

早在20世纪初期,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就开始在报刊上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但由于阶级立场、世界观等方面的局限,此时的介绍还是零散的、不准确的,各种曲解、误读充斥其间。十月革命爆发后,国内各报刊都对其作了报道,但这些报道的内容大多源于俄国之外的西方国家,存在着大量的歪曲、失实之处。因而,人们最初并不看好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前景,但俄国革命在内外巨大的压力下不仅没有失败,反而展现出勃勃的生机,这就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一事件及其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和苏俄对华宣言的发表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知识分子及人民态度的根本转变,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倾向于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来改造中国社会。毛泽东对此曾写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4]十月革命造成了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分化,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以俄为师,转向马克思主义,由此开启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百年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为起点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6]5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著作,创办了《新青年》《每周评论》等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进步刊物,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此同时,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还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运用于中国社会的现实分析以及哲学社会科学及其具体学科研究,创作出了《史学要论》《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等光辉著作,奠定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走向和发展格局。

针对土地革命时期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进行了“文化革命的深入”[6]702,不仅领导了苏区文化建设,写就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反对本本主义》等光辉著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清除了思想文化领域的左倾关门主义,初步建立了文化统一战线,领导了左翼文化运动和新启蒙运动,使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深入渗透到哲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李达的《社会学大纲》、艾思奇的《大众哲学》、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等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成果。正如毛泽东指出的那样:“在社会科学领域和文学艺术领域中,不论在哲学方面,在经济学方面,在军事学方面,在历史学方面……都有了极大的发展。”[6]697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改造社会中的作用。毛泽东指出:“人们为着要在社会上得到自由,就要用社会科学来了解社会,改造社会,进行社会革命。”[7]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他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要求“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6]707。这一命题不仅对中国革命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而且也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团结了大批知识分子,翻译出版大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召开了文艺座谈会,开展了整风运动,推动了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史学、哲学、经济学等具体学科的发展,建构起植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建构在曲折中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完成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转变的历史任务,作为意识形态的哲学社会科学构建必须服务于这一历史任务,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也呈现出过渡性和历史转变的特征。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出版《马克思恩格斯文选》《列宁文选》《毛泽东选集》等大量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深入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运动以及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活动,确立起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思想领域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地位,完成了哲学社会科学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的转变;通过改革旧教育,构建了新中国的教育体系;通过成立新中国的文化传播和科学研究机构,贯彻落实《共同纲领》中的“提倡用科学的历史观点,研究和解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及国际事务。奖励优秀的社会科学著作”等规定,推动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科学文化发展的“古今中外”问题进行了阐释,并先后制定了《科学十四条》《高教十六条》《文艺八条》等条例,强调在学术工作中要实行“双百方针”和“三不主义”,以保障学术和艺术的民主。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由此也呈现出热烈的学术争论的局面,如历史学领域的“五朵金花”的学术研究和讨论的持续展开,哲学领域的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若干观点的学术讨论,经济学领域的“分清社会主义企业利润和资本主义企业利润的界限”等观点的争论等。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人组织制定了内含哲学社会科学在内的十二年(1956—1967)科学发展远景规划,设立了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等研究机构,通过高校的课程改造、教材编写等改革基本构建起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体系,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在这期间,也曾出现对俞平伯等学者进行批判的、将学术与政治混淆等问题,甚至出现“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哲学社会科学严重倒退。因而,这一时期的哲学社会科学构建是在曲折中发展的。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不断走向繁荣发展。改革开放之初,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实现了哲学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重新恢复了党的思想路线,哲学社会科学也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而重新走上正确轨道。邓小平纠正了“两个估计”的错误结论,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把科学和教育提到优先发展战略高度,指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8]48基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倒退,他强调哲学社会科学要“补课”,指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8]180在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构建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四个同样重要”“两个不可替代”等系列重要观点,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江泽民指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与社会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9]2002年7月,他在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时又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在实践上和理论上不懈进行探索,不断在实践基础上提出创新的理论,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实践。在这个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探索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10]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科教兴国”战略实施进程中得以壮大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中的重要地位,胡锦涛多次就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发表重要讲话。2004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就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定位、指导方针、总体目标、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等七个方面作出了总体部署。胡锦涛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了系统的阐发:在指导思想上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地位作用上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在发展路径上阐明,“紧密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创新,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11]在这一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人还通过人才强国战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来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视程度之高、推动力度之大前所未有”[12],开启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新阶段。在2015年的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支撑话语体系的基础是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没有自己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就没有话语权。党校特别是中央党校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研究上多下功夫,多搞‘集成’和‘总装’,多搞‘自主创新’和‘综合创新’,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作出贡献。”[13]2016年5月17日,他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如何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理论问题,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中国共产党人首次专门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所做的系统阐发,是党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提供了根本的遵循。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报告,都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出了战略部署。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构进入了历史新阶段。

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百年成就:加快构建“三大体系”的基础

在百年建构的历程中,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不同时期的民族复兴实践,在回答和解决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进程中创造出了丰硕的成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百年构建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历史的规定性和必然性,使其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显著标志。“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既引发了中华文明深刻变革,也走过了一个逐步中国化的过程。”[5]9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之特色就在于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并且是在回答和解决中国问题进程中生成的、从而具有中国特点的哲学社会科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不仅领导了苏区、根据地、解放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工作,翻译出版了系列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并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进程中创造出《矛盾论》《实践论》等哲学社会科学建构的经典之作,初步奠定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基本走向和发展格局。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人民逐步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实现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性质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进行了总体的布局,制定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组织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系统地翻译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等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编辑出版了《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胡锦涛文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重要文献,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先后成立了一批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的研究院以及学习研究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研究中心,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不断深入、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日益巩固,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显著标志。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了“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战略部署,标志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构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通过百年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不断健全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学说特别是唯物史观当作研究社会科学的“重要法则”[14],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创造出《社会学大纲》《实践论》《矛盾论》等重要著作。这些著作涵盖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各门具体学科,实现了学术话语转换,生成了植根于中国革命实践的学术内容和具有中国特点的话语形式,奠定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基本走向和发展格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建构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在党的“双百”方针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的推动下,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创建了哲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等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具有支撑作用的基础学科,编写出版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史稿》等代表各学科学术高度的教科书,培养了大批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迎来了繁荣发展阶段,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得以恢复重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得以创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基本形成了涵盖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等各领域,囊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等诸多学科,由30多个一级学科、400多个二级学科构成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学科体系。在新时代,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指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正在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百年构建增强了党和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深入研究、回答时代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基础上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能力。早期的先进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下,通过甄别比较和思想论战,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中国人民的选择,回答和解决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道路、理论等问题,不仅成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构建的历史起点,而且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作出了最初的理论贡献。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党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革命实践的不断发展,先后创作出《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光辉著作,指导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也在党的领导下,自觉地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为奋斗目标,创作出《大众哲学》《甲申三百年祭》等大批成果,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围绕社会主义改造、价值规律、社会基本矛盾、农业合作化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推出大批理论成果。“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人的支持下,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广泛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从哲学层面纠正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解放思想,成为改革开放的时代先声。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党汇集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智慧,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根据实践的发展提出了系列理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和推动了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了原创性的理论贡献,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美贸易战、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决胜全面小康等国家发展和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出一大批重要学术成果,发挥了“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总之,在百年构建历程中,党带领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回答了时代涌现出来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增强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能力。

在百年构建中,党团结带领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方面创造了极为丰硕的理论成果。在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伟大飞跃,不仅指导了党和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而且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最伟大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在百年构建进程中,党团结带领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研究和回答时代涌现出的重大问题,推出大批重要学术成果,为中国的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历史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众多先进知识分子在党的带领下创造出众多的成果。在哲学领域,李达所著的《社会学大纲》被称为“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15],艾思奇所著的《大众哲学》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之先河;在历史学领域,由范文澜主持编写的《中国通史简编》是第一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系统论述中国历史的著作,标志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通史体系的初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党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不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不仅整理出版了《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大批文化古籍,编译出版了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为标志的大量国外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而且推出《中国政治制度通史》《中国大百科全书》等大批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完成高质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100余万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陆续出版,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门类齐全的教材体系正在形成,学术成果数量和质量都大幅提升,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显著增强,为新时代民族复兴伟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通过百年构建,基本形成了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结构合理、立场坚定、素质过硬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虽然开展了如文化统一战线、根据地的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等卓有成效的工作,团结了大批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但受具体时代条件的限制,总体来看,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比较薄弱,学科以哲学、经济学、文艺学、历史学等为主,研究与教学机构规模相对较小,专业研究人员数量也有限。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领导下,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得以恢复重建,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不断发展,使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人才队伍建设在学科门类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百年构建的实践探索中,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郭沫若、李达、艾思奇、翦伯赞、范文澜、费孝通等一大批名家大师”[5]5。在各个学科领域,由学术名家、学科带头人、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等构成的梯队衔接、结构合理、专业突出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基本形成。在新时代,“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命题的提出,标志着哲学社会科学在使命职责、战略要求上的重大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在这一重大战略部署下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人民立场,坚持以中国传统、中国实践、中国问题为学术话语构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拓展对外学术交流合作,增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形成了由社会科学院、高等院校、国家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党校行政学院和军队院校五路大军,包含3 600多个重点研究机构、50多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构成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

三、百年历程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经验启示

在百年构建中,党团结带领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之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新时代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与崇高价值理想的有机统一,既是党开展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党团结带领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及深入研究和回答国家和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想武器。百年构建证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与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趋势的价值取向,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其方向、灵魂、优势所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状况与其研究者坚持什么样的世界观、方法论紧密相关。”[5]1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研究成果“科学”的前提和保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党正是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回答和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才生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取得了重大成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建设中获得了历史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马克思主义是面向实践的科学理论,实践不断向前发展,因而,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依然是当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在新时代的发展方位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和研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态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和最大增量。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以深入研究和回答时代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着力点。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世界上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创造出来的”[5]12。百年构建的实践启示我们,哲学社会科学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构成,在社会发展中往往起着理论先导的作用,只有立于时代之潮头,服务于时代需要和社会发展的大局,认真研究和解决时代提出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发时代之先声,才能真正有所作为。新时代的中国正在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呈现出形势的新变化,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问题不断呈现和各类风险挑战不断增多,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互激荡等。这些新的形势及其应对的伟大实践,既给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发展和理论创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发挥作用。马克思主义给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这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16]。因而,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还必须面向“现实的历史”,深入研究和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从而创作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成果,才能真正成为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必须坚持人民立场,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来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5]12哲学社会科学为什么人服务,直接决定着哲学社会科学的性质和方向。马克思主义始终把历史活动看作群众的事业,把人民群众看作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也是政党先进性的根本表征。百年构建的实践启示我们,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只有坚守人民立场,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为人民做学问的理念,不断从人民群众中获得智慧,并服务于人民群众的事业,才能永葆生机活力。哲学社会科学根本目的在于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这种探索是一个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不多到日益丰富的渐进过程,也是一个由肯定走向否定、再走向否定之否定的曲折过程。其中包含着各种思想观念的交融碰撞,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和繁荣发展都是在各种思想观念的交融碰撞中得以实现的。因而,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构建必须坚守人民立场,坚持“双百”方针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创造有利于学术创新的宽松和谐环境,积极营造多样共存、互学互鉴、动态发展的学术生态,切实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哲学社会科学是“理论上再造出的现实社会”[17],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也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百年构建的实践表明,哲学社会科学是党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重大胜利的重要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新时代,必须更加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哲学社会科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重大贡献。从百年历程中可以看出:对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不懈探索始终是贯穿于其中的一条主线。因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提出的战略任务和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担负起的历史使命,也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百年构建的逻辑必然。百年构建的实践启示我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要求构建具有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等鲜明特征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18]。

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全面提升人才队伍建设。“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哲学社会科学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百年构建的实践证明,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5]25。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只有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才能真正做到坚守人民立场,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才能真正繁荣发展。反之,如果弱化甚至放弃党的领导,必然会导致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的“弱化”“分化”,甚至是“西化”,就会偏离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立场和正确方向,产生严重的思想混乱,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严重的损失。在新时代,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要求各级党委“一手抓繁荣发展,一手抓引导管理”[5]25,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的全领域、全过程之中,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确保哲学社会科学沿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行进。人才是哲学社会科学构建发展的极端重要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的重要构成。重视团结人才、加强队伍建设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百年构建的重要成功经验。当前,各级党委及相关部门应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关心好、培养好、使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形成良好的机制,促进优秀人才不断成长。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哲学马克思主义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菱的哲学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58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 03:40:16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38
认真看书学习 弄通马克思主义
少先队活动(2018年9期)2018-12-29 12:18:44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2
数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天津人大(2015年9期)2015-11-24 03:26:32
社会科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