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家主题论坛的话题是“汉语继承语学习者研究”。“继承语”由英语heritage language翻译而来,也译作“传承语”或“祖语”。这一术语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被称作“家庭语言”“移民语言”“少数族裔语言”“民族语言”“先祖语言”“社区语言”等。由于这些名称各有其局限性或负面含义,中性的“继承语”概念最终被广泛使用。
概念的使用虽然统一了,但是在界定上一直有不同见解,主要分歧在于继承语者是否应具备一定的该种语言的知识及能力。继承语是与一个人有历史和个人联系的语言,比如对于华裔而言的汉语。但是这个概念过于宽泛。如果一个人具有华人血统,但是没有任何的汉语知识,那么汉语学习对于他/她而言就是外语学习。如果将一定的语言知识视作继承语者的必要条件,在操作层面也会有问题:具备多少语言知识才能把一个人归入继承语学习者?单纯从语言角度界定继承语,麻烦会少一些。外延上,它是指一个社会主导语言之外的语言;内涵上,它与学习者存在个人、家庭或历史联系。成为继承语的条件是,它一定要依附于某个特定族群,比如在美国,西班牙语之所以成为继承语,是因为存在西班牙语社区。如果没有西班牙语社区,西班牙语在美国只能是一种外语。同样,汉语在东南亚是一种继承语,也是因为有华人社区。只有对于华人社区来说,汉语才是继承语。
过去几十年,继承语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得到联邦政府资助,建立了国家继承语资源中心,通过建立研究基地、开展课程设计、材料研发和教师培训等形式,开发有效的继承语教学方法。该中心出版《继承语期刊》,专门发表继承语研究成果。国际主流语言学期刊发表继承语习得的文章数量近年显著增加,也出现了一些继承语研究专著,如Silvina Montrul的《继承语习得》(2015年)、Maria Polinsky的《继承语及其说话人》(2018年)等。这两位作者主编了《继承语与语言学手册》,于2021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继承语研究受到重视,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的流动性增强,各国的移民数量增加。继承语研究对各个族群的语言文化传承以及不同族群之间和谐相处,具有积极的作用。
汉语作为继承语的研究就是华语研究,一直受到学界关注,产生出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五六千万华人华侨,为华语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让研究成果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华语有继承语的共性,也有一些独特个性。第一,华语学习者的内部差异较大,有第三、四代及更早移民的后裔,有第二代移民,有的来自跨文化家庭,也有的是跨国领养的儿童。第二,从习得顺序看,华语对有些学习者是第一语言,对有些是第二或第三语言。作为第一语言,华语学习是一语学习,但华语也往往是未完全习得的语言。作为第二或第三语言,华语学习是外语学习,但由于学习者与中国语言文化的联系,它又不同于普通的外语学习。第三,汉语本身具有复杂性,如方言众多、语音差异较大等,华语学习者最早接触的可能不是普通话而是不同方言,是在汉语方言基础上学习普通话,与方言区儿童学习普通话相似。如果说方言区儿童最终掌握的可能是地方普通话,那么华语学习者最终掌握或者创造的可能是一种社区方言,或者说是一种汉语变体。
华语教学与习得研究是国际中文教育的一部分,但又是最特殊的一部分,包含了一语习得、二语/外语习得、双语/多语习得等各种情况,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语言习得研究的目标之一,就是揭示不同语言在大脑中如何联结。华语学习者的异质性,华语习得的复杂性,最有可能对这一问题做出不同形式的解答,最终为习得理论和认知科学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