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超:做 “一懂两爱” 新农人

2023-04-17 19:30:19刘江京
科学导报 2023年23期
关键词:菇农太谷平菇

刘江京

“不瞒您说,在太谷吃到的平菇、香菇、金针菇等菌类食材,每1公斤就有0.5公斤是我们公司生产的。我们是2019年太原二青会菌类供应商,也是太谷首家蘑菇高新技术企业……”4月6日,黄超向《科学导报》记者介绍说。

黄超,2008年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现任山西汇硕食用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专业从事食用菌栽培、菌种生产、新技术研究、技术培训及服务。经过多年的打拼,公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一路走来,黄超的食用菌路走得并不平坦。

大学期间,黄超卖过电器,给农户建过沼气池,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萌生了种植食用菌的想法。

2007年,读大三的黄超找到学校周边村庄一座废旧的塑料大棚,凑了3000元开始平菇种植试验。第二年,他又筹集10万元做平菇生产。但由于试验和生产脱节,技术与管理跟不上,所有的投入都交了“学费”。

面对这次失败,他没有放弃,前后多次到省内多家菇场学习,和菇农同吃、同住、同劳动,虚心向菇农请教,认真剖析自己失败的原因。

2009年,黄超再次筹资10万元,建立了第二个温室大棚,租赁厂房,投料50吨,进行种植,当年盈利,实现了平菇的周年生产。次年,增加到5个棚,产品在太谷市场走俏。

学于金谷千亩园,成在华夏万顷田。

“2005年在太谷上学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精英,我们只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普通劳动者。走出学校,我就成为了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新型农民。”黄超告诉记者。

黄超在大学学的是农学专业,毕业以后,留在农村自主创业成了他的首选。“广大农村大有可为,只有将自己置于农村大舞台,融进农民的生产生活中,才能把所学知识从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学到的农业知识更好地用于实践,转化为生产力,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消费的需求,更好地创造社会价值。”这是黄超心之所想、行之所向。

2015年,黄超在晋中市太谷县北洸乡山西农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自主研发新建15个食用菌双层拱棚并申请专利,另外租赁3个日光温室用来生产食用菌。在生产过程中,他不断地试验和创新,目前已研发出接种钉技术、夏季双拱棚生产技术、平菇发酵熟料无污染生产工艺、黄土高原香菇夏季差异化生产模式和食用菌全自动加湿系统等10个关键技术,为大学生探索出一条可借鉴的创业之路。

为响应高质量转型发展号召,发展现代农业,黄超积极参加科技部門组织的高企培训,汲取相关政策知识。他知道未来的农业需要科技,不然做不了合格的农民,现在农企也需要不断创新出成果,固步自封吃老本,将被社会所淘汰。

2022年,黄超荣获共青团晋中市委“晋中市乡村振兴创新创业青年先锋”,其企业山西汇硕食用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面对这些成绩,黄超只是淡然一笑,依旧潜心于食用菌领域,不断深入研发。多年来,他先后开发食用菌新技术10余项,获得专利8项,为山西省制定食用菌地方标准3项,为晋中国家农高区制定食用菌相关标准2项。最新研发的食用菌给料机技术,原来7个人两天干的活,现在一天就完成了,省时、省力、省工,不仅节约了成本,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些技术是从实践生产中总结来的,非常接地气。

黄超一直认为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算什么本事,能够影响一批人和带动一群人种好地才叫有担当。

2009年,黄超带动两个村5户人家从事食用菌生产,到目前已发展到20余户抱团发展,形成年培植平菇2500吨的规模。2010年,他受邀参加和顺县化南沟村“华安菌菇创业园”项目建设,开始指导外地农民开展大规模的平菇种植。至今,累计发展农民生产基地30个,服务太行山区、吕梁山区1000余户菇农,大大降低了菇农的生产成本,提高了菇农收益,有效地解决了当地农民增收就业问题。

2015年以来,黄超陆续扩大公司生产规模,建成“产学研”基地,对接山西农谷农民大学,帮助数十位农民学习掌握了食用菌技术,扶持他们完成从普通农户到自主创业的蝶变,其中有几位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创业模范。

黄超常说:“菇农的笑脸就是我最大的收获。”作为一名食用菌专业技术人才,一个立志当一辈子新型农民的青年,除了帮助农民,黄超还助力母校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每年,山西农大都有数百名大学生来到他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学习种植技术和管理,先后已有十多名大学生学成出师回到家乡发展食用菌大棚种植。

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中央一号文件为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农业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灵魂。”黄超说,“今后,公司将借助北洸乡山西农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的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和技术优势,砥砺奋进,守正创新,运用先进新装备、新技术,培育优良新品种,探索发展新模式,以现代农业引领山西农业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

猜你喜欢
菇农太谷平菇
平菇生长记
太谷任村乡:小萝卜做成大产业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1-11-27 00:45:49
菇农装袋忙
科学导报(2021年61期)2021-09-26 16:28:12
资源禀赋、技术认知与农户技术选择偏好
——基于10省700份菇农的调查数据
绿色发展战略视野下菇农法律援助工作的对策探索*
鑫炳记太谷饼:老字号焕发新生机
今日农业(2020年16期)2020-12-14 15:04:59
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太谷)论坛成功举办
今日农业(2020年19期)2020-11-06 09:29:18
平菇种植记
太谷:挑起总书记惦念的“金扁担”
今日农业(2020年14期)2020-08-14 01:10:06
不同规模菇农经济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食用菌(2020年6期)2020-07-23 06:3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