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颉诚杰(甘肃省甘谷县蔡家寺初级中学)
★我们都知道,阅读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技能,它是读者与文本的沟通过程。当下,一个新的热点名词成为阅读领域的“座上客”——群文阅读,我们运用群文阅读的新视角,针对群文阅读关于“整合”的原则,对同一作家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进行整合,以获得对人物形象的再认识。
看小说也好,看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也好,当中的人物形象都是其中重要的元素。通过窥探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看他们的成长蜕变、观他们的言行举止,我们也能品味不一样的人生轨迹,促使我们去反思生活、融入生活。本文就以初中教材中鲁迅的文学作品为例,来谈谈人物形象的成长,在探究人物成长与蜕变的同时,尝试挖掘其中的原因。
《风筝》是鲁迅的一篇散文作品。作品中的“我”是一个知识分子,对于风筝是深恶痛绝的,认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所以一直不会给自己的兄弟放。当“我”看见他制作风筝的时候,“(我)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彻彻底底地断了兄弟的念想,当时的“我”还摆出一副高高在上、满脸胜利的面容。成年之后,“我”从一本书上看到了游戏对儿童的重要性,想要去弥补这个过错,但遗憾的是兄弟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错过了不能弥补的“过错”,难道不是人生的一大遗憾吗?此文批判了封建道德和家长式的专制制度对中国老百姓的奴役。
《孔乙己》中的主人公就是孔乙己,他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他在“四书”“五经”中耗尽了青春,最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因为他一辈子都在读“圣贤之书”,所以在生活中没有一丁点谋生的技能,只能做一些偷窃的事情。但这个活在封建旧时代的“文人”却有着与世无争的孤傲:一辈子穿长衣,因为长衣是读书人的标志,即便贫困潦倒也不甘与“短衣帮”为伍;“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标榜自己读书人的身份;即使被人揭穿了“偷书”,却硬要说成是“窃书”。他虽然穷困,但是“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酒钱,即使一时半刻记在了酒肆的板子上,也会很快擦去。他也善良,教“我”认字,经常分茴香豆给小孩,他的这种善良在封建的旧时代显得光芒万丈,但讽刺的是他的这种善良与孤傲反而成为别人嘲笑他的谈资。最终,他被人打断了腿,了此残生,人生匆匆,遗憾的是以悲剧收场。通过孔乙己,我们看到那个时代读书人的无奈与唏嘘。他年过半百,明明已经错过了考取功名的最好年龄,但他仍然敢于与绝望抗争,这一点值得我们敬佩,而他的善良更值得我们传承。
《藤野先生》是鲁迅于1926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在日本仙台学医的留学生活,文中热烈赞颂藤野先生辛勤治学、诲人不倦、没有民族偏见的精神及其严谨踏实的作风,但这种认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藤野先生给“我”的印象是不修边幅,不太注意自己的形象——留级的同学说他“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第二次见面的时候,面对他为我修改的密密麻麻的讲义,我“还不服气”,这些都是“我”对这位老师的不屑的一面。第三件事,为“我”能参加解剖实习课而感到高兴,因中国人对于鬼神非常敬重,担心“我”不肯从事解剖的工作。更为重要的是第四件事,藤野先生为“我”摆平“作弊”事件。第五件事,从电影院事件之后,“我”已经醒悟到医学只能拯救一个人的疾病,却不能拯救一个人、一个民族的灵魂,于是“我”放弃学医,但是又不敢向藤野先生和盘托出,只能说了个谎话“去学生物学”,藤野先生的反应是“叹息”,一方面为“我”是个可造之材而惋惜,另一方面也为中国的医学而惋惜。通过这几件事,可以看出藤野先生是跨越了时代、跨越了民族意识的先进知识分子,这些精神品质在现在看来依然是难能可贵的。从文章中,我们发现作者认识藤野先生有一个质的变化过程,这种认识,其实与我们生活中看待一个人的成长与改变是一样的,只不过鲁迅通过文本的方式表达出来。
以上三个人物的身份都是知识分子,他们的认识、他们的素养都代表着那个时代有学问、有知识的一代人。同时,在鲁迅的文学作品中,农村的人物形象也不少。
闰土是鲁迅作品《故乡》中的主人公。少年时的闰土朝气蓬勃,富有青春活力,他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多,他的劳动能力极强,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少年时代的闰土学会了很多看家、谋生的本领:看瓜地、网鱼、晒稻谷、掌握竹编手艺等。父亲在鲁迅家做忙月时,闰土也常常跟着去,由于闰土和鲁迅年龄差不多,二人常在一块儿玩耍,并以“兄弟”相称。他成了鲁迅最要好的少年朋友,还给鲁迅讲了很多关于农村的新鲜故事:雪地里捉鸟,下河捞鱼,晚上在瓜地里看西瓜——闰土是少年时代鲁迅心中的英雄,这种亲密的关系一直延续到青年时代。后来,鲁迅准备搬家,看到闰土变成了一个神情麻木、寡言少语、萎靡不振的人,更为可怕的是他已经产生了等级观念(称呼“我”为老爷)、迷信(拿香炉供奉),年少的英雄变成了为生活所累的木偶人。这个人物是旧时代下层劳动人民的代表,终日为了三餐而奔波劳碌,作者对他除了同情,更是无尽的唏嘘。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1926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阿长是文中的主人公,在鲁迅的笔下,她是鲁迅很崇敬的人,那么,阿长的人物形象是怎样的呢?她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在阿长买回《山海经》之前,作者对阿长的态度是厌恶,因为她几乎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她既粗俗又尽责,她喜欢“切切察察”,指指点点;夏天睡觉时摆成“大”字睡姿;可能由于承担了照顾的责任,所以十分紧张“我”,对我管束严格,不允许随便走动。另外,她既迷信愚昧又品性质朴,阿长要求“我”正月初一一定要说“恭喜”、吃福橘,这样就可以保证一年到头顺顺溜溜;叮嘱不能从晒裤子的竹竿底下钻过去,不然会倒霉,这是农村妇女来自生活的质朴想法。所以“我”一直对她不屑,但不识字的阿长听到迅哥儿念念不忘的《山海经》,就关切地询问这件事。她利用放假的一段时间,费尽千辛万苦,连城里有学问的人都没有办法“谋”来的书居然被她拿到手,而且花费了自己的劳动所得,为迅哥儿买来他朝思暮想的图画版《山海经》。就这一点而言,不但值得作者尊敬,也值得所有读者崇敬万分。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生活当中,我们不能随便定义一个人的优劣,虽然在这个农村妇女的身上,封建时代人性的弱点充分展示了出来,但是她仍然不失为一个善良的人,她文化有限,导致封建迷信的思想充斥她的头脑,所幸的是封建迷信没有摧毁她的心灵。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阿长算是比较正面的、积极的人物形象,是鲁迅时代农村妇女的代表。
将初中语文所有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做一个整合,这些人物有知识分子、有农民、有打工者、有外国人,涵盖了不同层面的人物。众所周知,鲁迅的小说有着反封建思想的特质,对美好人性的期望、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和谐生活的追求始终是文意指向,鲁迅只能通过一个又一个形形色色、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表现出来。而群文阅读的意义也在这里,这种阅读模式将某个类型、某个作者、某种主题思想相近的文本进行整合、区分、梳理,有助于我们从整体把握文本的主题思想。所谓“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群文阅读这种方式有助于我们更高效地进行文本阅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