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妥金花(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第三小学)
情景交融的诗歌创作方法能让诗歌内容更加意味深长、发人深思,这也是诗歌创作的秘密,是诗歌的魅力所在。诗歌只有运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主题内容才会更加丰富多彩。
提到情景交融的诗歌表现手法,就不由得让人想到唐代诗人骆宾王的五言诗歌《咏鹅》,它就是运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白鹅戏水图。诗歌开篇连用三个“鹅”字,写出了鹅的鸣叫声,既生动又形象,语言节奏轻快,充满了韵律之美。接着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地写出了鹅的曼妙身姿和鲜明色彩。同时,用“浮”与“拨”这两个动词展现了鹅在水中悠然自得且用力划水的生动场景。在此基础上,骆宾王还运用了视听结合、动静结合、音色结合和对偶句的手法,活灵活现地描绘了鹅的神态。这样的描写也从侧面体现了诗人对鹅的观察之细微,表达了诗人对鹅的喜爱之情。此诗可谓是情景交融的典范诗歌,但谁能想到这是诗人七岁时,在回复试探自己水平的客人时所作的诗歌呢?
既然情景交融的诗歌如此之妙,那么,如何才能创作出情景交融的诗歌呢?学会下面这三招就足够了。
依旧以《咏鹅》为例,全诗只用十几个不同的汉字,就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白鹅戏水图!“曲项”“白毛”“绿水”“红掌”和“清波”皆是“具体事物+特点”的词语结构,很恰当地表现了“鹅”脖子弯曲、仰天长歌的特点以及绿水清波的美好。由此可见,我们必须深入学习并灵活掌握汉字用法,并善于观察所写之物,然后将这些事物(名词)和事物的特点(形容词)串联起来,便能成诗了。
不仅要学习汉字中名词和形容词的用法,还要学习动词的精准运用。《咏鹅》中的动词“浮”与“拨”的恰当使用就表现了鹅在水中的静态美与动态美;副词“向”表现了鹅此时朝向天空鸣叫的画面。这首咏物诗着实抓住了诗歌创作的精髓。
那么,我们该如何将这些汉字串联起来,形成一幅优美的图画,并且形成一首诗歌呢?这里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位唐代诗人李白,他的《静夜思》从字面上看简单明了,即在安静的晚上“思”,这里的“思”可以理解为“沉思”和“思念”。全诗中用“床”“明月”“地”“霜”“故乡”等名词记述了一个有秋霜的夜晚,客居他乡的诗人在床前思念故乡。“疑”“举头”“望”“低头”这一系列动词,表现了诗人李白由恍惚到清醒、由清醒再到沉思的过程,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再看李白的另一首诗《赠汪伦》,李白说他将要乘舟离去,就在这时,忽然听到岸上传来一片踏歌声,原来是汪伦踏着歌声前来为李白送行,而一旁的“桃花潭”即便是“深千尺”,也不如汪伦送他的这份情谊。据说,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公元750年左右,而《静夜思》是在公元726年,在这相距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两首诗歌从字面上来看,虽相对都较为简单,但还是能看出《赠汪伦》的字数比《静夜思》多许多,语言表达上也有所进步。
由此可见,浪漫派大文豪李白的诗歌创作也是从汉字串联开始的。所以,学会情景交融的诗歌创作方法的第一招就是将汉字串联成诗。
我们再深度赏析一遍骆宾王的《咏鹅》。“鹅”的神情形、态被描绘得十分贴切,使得这只原本没有感情、不能思考的鹅,居然通过诗人的描写有了“神”,有了“外形”,这样的“神”与“外形”也必然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相通,那么,我们试想一下,“鹅”的“向天歌”是不是间接地表达了诗人拥有高远的志向呢?“白毛”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诗人小小年纪就知道洁身自好呢?“红掌”是不是暗示着小作者对自己远大前途的自信呢?“浮”是不是也表现了诗人在困难面前从容应对呢?
通过这一连串的疑问,我们是不是也体会到了“读诗也是读故事”的感觉?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力,体会诗歌中的优美意境,有的诗歌甚至还需要通过想象来补充完整诗句的省略内容。反之,创作诗歌也一样,需要运用发散思维,将想要写的、想要表达的融合到景物当中,这样便造就了“景物”的“神”。
为何诗歌创作需要发挥想象力?这是因为,一般而言,汉字多为多义词,所以需要通过故事语境、诗歌背景来仔细品读其隐藏含义。据说,诗歌的起源是为了配合古时音乐更加明确地表达乐者的情感。我们能看到的最早且传唱最久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其中最简单的一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形象地描述了人因心中害怕而表现出小心谨慎的样子,就像面临深渊一般,就像脚踏薄冰一样。这句话的应用场景可以是考生面对考场,也可以是应对局势。可见,我们需要通过语境发散思维来考虑这个词在语境中的意思。
明代于谦的七言绝句《石灰吟》从题目字面上看,意思是咏石灰,实际上却是采用象征手法托物寄怀。尤其是这句为大家所熟知的名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背景讲的是诗人曾在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看到那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烈火焚烧后,变成了白的石灰,这让他深有感悟,为此有感而发写下此篇《石灰吟》,以此来表达自己希望拥有如石灰般洁身自好的品质。我们发现,诗人通常因所见所感创作诗歌,又带有其独特的思考角度和想象力。我们可以通过解读诗歌,理解其内心情感对石灰的投映,这能为我们创作诗歌提供一些思考和启发。
通过对诗歌中的故事进行不断的体会,我们就可以在感悟中提高诗歌鉴赏能力,锻炼我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将所学到的发散思维方式运用到诗歌创作中,创作出具有想象力的诗歌。
尝试“写诗”才得以成为会写诗的诗人,比如骆宾王的《咏鹅》,就是诗人在客人的试探下,略作思考后所作出的诗歌;比如浪漫诗人李白的诗《静夜思》,是其在思乡的心境下,看到那时的场景有感而发创作出的被大家广为传诵的诗篇。由此看来,想要成为一名“小诗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勤写。这和学习游泳有异曲同工之处,只有敢于尝试,经过多次练习,才能熟能生巧,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创作力。
诗歌是文化的精髓,学会写诗能使我们体会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会写诗可以提升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力及对事物的感受力;学会写诗可以提升语言的精准表达,从而擅长表达。既然写诗好处多多,那么尝试写诗究竟从哪里开始呢?有句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由此可见,诗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我们所创作的诗歌也要高于生活。
从大方面来说,同学们要做到如下两点:一、要善于观察那些给我们留下印象的人、景和物,将它们的特点记录下来。二、将此时的心情与当时的心情都记录下来,以便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结合这两点,我们就可以写下一首情景交融的诗歌。从小方面来说,我们要做到下面两点:一、学习汉字,丰富并掌握汉字量,再进行组词、串句,成为诗歌篇章,并多加修改。二、多欣赏诗歌,确立主题,即兴而发,用丰富的想象力主动创作。比如,唐代白居易的《池上》,通过“小娃”“小艇”,偷采“白莲”“浮萍”,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故事,将小孩儿描述得天真烂漫。可见,白居易能够迅速发现这种趣事,还用诗歌记录此事,如果没有文词的积累,没有细心的观察,没有从尝试写诗到全身心地投入写诗的长期训练,绝不会写出这样情景交融的好诗来。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诗歌代替日记来记录我们的生活和心情,只有通过这种简简单单且日复一日的练习,才能巧妙运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在诗歌中寻找真正的自己。相信同学们只要把上面三种方法运用得当,就一定会创作出具有丰富想象力、丰富内涵的情景交融的诗歌,终有一天会成为一名“小诗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