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泉
贵阳中铁筑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贵州 贵阳 550008
精细化管理顾名思义,主要是以对管理内容以及管理方法进行精细划分而著称的管理方式,其所重视的是各项管理内容的细致性,是新时代所产生的先进全新管理理念之一。简单来讲,精细化管理需要相关管理人员能够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当中进行全方位的细化管理和监督控制,不但包括管理内容,同时还注重管理职能的精细划分,需要确保每一个施工阶段、施工环节的合理性与正确性和高效性以及高质量管理。运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管控力度,确保施工单位能够获得更高的评价,从而提升其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1]。在实际施工当中,需要注意的是,精细化管理须将重点放在企业发展目标的确立,合理制定管理目标,是施工企业更好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的根本前提。同时,在管理过程当中,需要严格依据相关管理制度和质量评价标准来予以工作开展,以目标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管理策略的应用,要涵盖全方位、全过程,充分调动所有员工的积极性,做好各施工阶段与施工环节的有效衔接,使各部门都能够高度协调配合,共同发挥出自身的职责和优势,以此来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各项效益。
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系统性的活动,需要严格把控各个生产环节。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保障工程质量,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同时,还能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全面分析并找出问题的内在原因,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另外,通过精细化控制,能够全面把握民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运作流程,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进行长期、中期和短期的规划,稳步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既定目标。通过精细化核算,可以全面了解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避免民用建筑工程出现资金浪费的情况[2]。
传统管理模式效率和质量相对较低,通过精细化管理模式,将多种资源引入施工管理中,最大程度的保障施工的安全性。在精细化管理模式下,对不同工程中施工人员的职责都是明确要求,这样的权责分明,有效地改变传统模式下,权责不明所引发的各种纠纷问题,让所有工作人员尽职尽责地进行施工作业,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能够最短时间内找到负责人,最快速地解决问题。另外在施工现场,大多是由工作人员根据工程的实际,通过精细化管理的模式做好整体管理,可以提升现场施工人的安全意识,降低事故的发生率,让各项施工流程都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但是并非对施工过程中的所有事情都进行预防控制,而是需要采用科学的防范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工作。对民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开展精细化管理,能够取得理想的控制和预防效果。在精细化管理实践中,管理人员可以全面管理施工项目中的各个细节,及时向上级领导反馈施工进展,预防不可控情况的发生。通过开展精细化管理,管理人员还可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将可能出现的损失控制到最小。
一套精准定位、内容完整的施工管理制度是做好民用建筑施工工程管理工作的前提,也是整个施工工程拥有高质量水平的基础保障。民用建筑施工工程囊括的项目甚广,包括施工图纸计划、施工具体方案、施工人员管理、施工材料管控、施工时间进程计划等。大多数的施工工程所设立的施工管理制度往往只是讲究形式化,纸上谈兵的说辞并无法让如此庞大的施工队伍有着明确的责任义务划分,工作安排缺乏标准统一,施工人员更是容易在形式化的制度中钻空子偷懒推卸责任,最终影响了整个施工工程的工程质量水平,导致工程项目以失败告终[3]。
民用建筑工程的现场管理混乱问题是建筑行业一直存在的老毛病。由于施工现场所兼顾的项目繁多,一旦现场管理无法及时跟上,混乱之间十分容易影响施工工程的质量水平。比如大量的施工材料在采购时容易出现偷工减料降低材料成本的情况,或者是施工材料在运送到施工现场时无人签收安排、随地摆放、导致材料报废甚至无法使用造成浪费;又比如,一些施工人员贪图方便节省时间或者不懂施工原理随意更改施工流程造成施工出错,新施工设备无人及时教授使用方法导致施工人员错误使用导致设备报废。以上情况基本上都是归纳于施工现场无人统一安排,实际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施工进度自然而然受到影响,工程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
质量管理工作是指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要把质量管理理念贯彻到施工的每一个细节中,认真检查每个施工程序,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达到规定要求。但是在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多个环节中,却存在着施工质量不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一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工程建设管理经验,在施工过程中违反管理流程和操作规范,导致工程质量低劣,工程事故频发。第二,很多管理部门并没有做好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导致出现了很多“豆腐渣”工程。第三,很多施工企业没有采用科学的人事招聘制度,招收的工人技术水平不高,进一步影响了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4.1.1 施工材料方面
材料是影响工程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施工材料实施精细化管理,从而防止劣质原材料对工程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在管理环节,施工单位需要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认真检测材料质量,以提高工程质量;还要在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完成专业技术人员的挑选工作,并在查验技术人员的资质后填好表格,将表格与工程量清单存放在一起,以便材料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够及时找到第一负责人。在材料使用过程中,相关负责人还要填写汇报清单,汇报内容包括原材料总数、原材料成本等,以方便项目负责人合理降低工程作业量,确保民用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4.1.2 施工设备方面
在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管理人员要加强设备的精细化管理,从而保证项目的施工质量。对此,施工单位需要明确技术规范,科学制订施工设备应用方案,建立完善的设备保护体系。管理人员应着重检查施工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对施工设备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记录并及时上报。同时,还要做好技术统计资料的存档工作。施工单位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设备的应用过程进行严格管控,以保障设备的应用效果;还要结合施工设备的铭牌与电压数值来检验其电压值与频率值,确保这些数值均处于允许范围内。除此之外,还要检查施工设备外观结构的完整性以及静、动触头的接触状态,确保设备始终处于安全可靠的运行状态[4]。
4.1.3 施工人员方面
民用建筑工程项目人员管理方面,对于精细化管理的应用,需重点注意加强对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在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以及综合素质方面的教育培训,要提高工程项目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成本控制意识、安全风险控制意识、施工进度控制意识以及质量控制以及施工安全风险预防等等。例如,在施工前期就开展了全员培训,对于新进员工则进行岗前教育培训,使所有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都能够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确保其在实际施工时能够严格依据相关标准和管理制度予以执行。同时,还不断加强对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方式的创新,尤其在人员管理方面,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采用全过程、分阶段人员管理和施工评价,并重点进行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相关操作现状的考察,在完成系列培训之后进行了严格的考核,确保各项考核通过后再进行施工开展。另外,建立合理的奖罚机制,对于表现优异的工作人员给予了一定的奖励,对于一些存在问题的员工则进行相应处罚,并进行再培训和再考核。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借助物联网5G监控系统进行对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控,在监控点布置上,主要覆盖于材料运输通道、加工棚、堆料区、以及人员作业平台、机械设备工作面等对质量与安全影响较大的区域。借助监控系统实现对人、材、机、法、环的全面、全过程的信息收集,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以第一时间得到决策,并通过对讲机直接反馈至施工人员,在质量监督、质量巡检上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极大的推进了施工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程度。
在质量管理阶段,由QC小组进行对三检制度的落实监督和对质量偏差的分析、溯源、整改为主,每道工序在经历自检-互检-专业检查后,由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即采取成品措施,配合监控系统,现场的QC小组随时随地的进行巡视检查,发现有保护措施损坏的,及时进行恢复。
在项目内部分别组成钢筋、模板、混凝土、砌体、装修、安装等分项工程质量考评小组,对每个施工完毕的施工段进行质量会诊和总结,并填写入钢筋、模板、混凝土、砌体、装修、安装等质量会诊表中,质量会诊表中着重反映发生每种质量超差点的数量,并对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说明。QC小组成员在每周质量例会上对上一周质量会诊出来的主要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总结,提出解决措施,预控下一周不再发生同样的问题。同时,项目工程部对各层同一分项工程质量问题发生频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做出统计分析图表,进一步发现问题变化趋势。整个过程以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形成质量闭环管理,更好地克服质量通病[5]。
要想提高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的水平,施工单位就要落实施工进度精细化管理。管理人员开展施工进度精细化管理工作时,要从总进度和分阶段两方面对整个民用建筑施工建设的进度进行把控,以保障项目可以按期交付。通常来说,民用建筑工程项目会根据总进度,结合建设的不同阶段来制定周、月和季度进度目标,以总分总的形式来划分整体进度计划,以确保项目能够在约定的期限内完成。目前,在民用建筑施工进度管理过程中,施工单位应用最多的是三级进度管理体系。管理人员在利用该体系开展施工进度管理工作时,需要实施进度精细化管理的配套计划,包括资源分配计划、质量检测计划和安全检查监督计划等,以全面掌握民用建筑施工节点。同时,从施工准备到机械设备和建材进场,再到最后的工程验收,管理人员都要根据工程量来制订相应的计划,做到有条不紊。另外,管理人员还要按照定期巡查制度、工程例会制度和进度报告制度等来加强对民用建筑施工的实时监管,以便及时对进度计划进行纠偏,对未达到进度目标的部门进行处罚,对超额完成任务的部门进行奖励。此外,管理人员还要及时调整计划,以保障工程进度的按时推进,促进民用建筑施工进度精细化管理的落实。
由于目前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金额数量较大、工程周期偏长,在进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当中,必须要重视每一个施工环节会对项目造价成本所带来的影响性,从保证企业项目效益的角度出发,严格做好成本控制和损耗把控。首先,作为管理人员,必须要清楚地了解,在民用建筑项目开展过程当中所产生的各项超支可能和影响因素,在建立了具体全面的成本管理认知体系后,结合项目的实际开展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成本制约与限制,根据工程进度,对每个环节当中的成本造价进行百分比例的限制,并定期和财务部门进行财务信息的互通交流,一旦出现有可能超支的情况必须要重视进行财务核算与信息反查,不断提升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精确性。其次,受到工程工序复杂和工艺环节较多的影响,在施工过程当中,会产生一些潜在的建材损耗和浪费超支问题,管理人员必须前往工程现场进行实地检查和数据分析,利用可靠的工程造价模型进行动态化的追踪,特别是对于施工损耗比例的控制必须要保证精确且合理,并将建设损耗的比例和施工人员的薪酬绩效进行挂钩,使其能够在实际操作建设过程当中有意识地节约基础建材和水电等资源。
民建项目的整体工程量偏大,在进行全过程跟踪与精细化管理需要掌握的工程信息较多,为更好地促进精细化管理工作质量,施工企业可采用信息化处理的方式帮助管理人员与不同的建设部门形成信息的高效交流,并对具体的工程进度和剩余工程量进行合理安排。如在BIM系统当中可根据不同管理人员的职能权限访问和查看工程建设的相关信息,由不同工序环节的负责人员按照日进度将报表信息填入其中,管理人员可根据这些工程信息对后续项目的建设情况进行动态化调整,在保证进度与工期合理的同时,利用更加充分的建设信息来提升项目管理的精细度水平,有效排除了由于信息交流不及时和其他人为因素造成的管理限制[6]。根据现场信息化系统记录的工程信息,更有利于在管理过程当中落实责任分配制度,根据上传的工程数据可更加高效地进行查询,确保每一项建设环节都能够有应的责任人进行审核确认,有效加强了所有施工与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在信息化系统当中,民建工程管理的体系化更加明确,每一个工序环节的验收确认都会根据责任人、审核人等流程进行划分,并保证管理人员实时掌握每项工序的完成状态,更符合精细化管理体系当中高效率的要求。
综上所述,在民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通过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可以发挥精细化管理的优势,针对民用建筑管理中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管理混乱、质量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做好有效的突破。通过施工资源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信息化管理等手段,推动整体民用建筑管理质量的优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