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育实施的现实困境及路径探析

2023-04-15 07:07郭丹丹刘蕾
文教资料 2023年23期

郭丹丹?刘蕾

摘 要:美育是审美教育,更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为了解南充市幼儿园美育实施的具体情况,本研究采用了问卷法和访谈法对南充市三个区120名公办幼儿园老师进行调研,发现南充市公办幼儿园在美育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美育认识存在偏差、美育课程偏艺术技能轻情感体验以及美育资源不均衡。对此,提出以下建议:树立正确美育观念、建设美育综合课程以及整合美育资源。

关键词:幼儿园美育 美育问题 美育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是当前和今后教育的重要任务。美育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力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3—6岁幼儿有着独特的发展特点,因此对幼儿实施美育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运用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幼儿园是对幼儿实施美育的重要场所,幼儿园的一草一木都是幼儿美育的元素,同时,美育也是幼儿园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国务院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中也强调了幼儿园要开展适合幼儿发展特点的活动,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本研究选取了南充市三个区(嘉陵区、高坪区、顺庆区)120名公办幼儿园教师开展研究。

研究方法:本研究运用访谈法和问卷法展开调研,并参与到南充市幼儿园美育实施过程中,深入观察和记录南充市幼儿园美育实施的现状,最后通过整理分析调查数据与资料,全面分析南充市幼儿园美育实施现状,找出其美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最终得出结论。本研究具体内容有以下几点。

第一,南充市幼儿园美育实施状况。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进行实地调研,从美育认识、美育课程、美育资源三方面进行问卷和访谈提纲的编制,力求客观地了解南充市幼儿园美育实施状况。第二,南充市幼儿园美育实施的路径探索。分析、探讨幼儿园美育经验,并针对美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所调查幼儿教师基本情况

在被调查的120位幼儿园教师中,男性教师共有9名,女性教师共有111名,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7.5%与92.5%。为了解幼儿园每个年龄段的美育实施现状,本次调查对象涵盖了大、中以及小班的幼儿教师,且比例基本协调,大班幼儿教师占比32.5%,中班幼儿教师占比32.5%,小班幼儿教师占比35%,具体情况见表1。

(二)南充市幼儿园美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美育认识模糊

幼儿教师美育认识模糊。一是定位模糊,幼儿美育应是一种全方位、多方面的综合育人方式,不仅仅是幼儿唱歌、跳舞等艺术技能的培养,还应包括幼儿的人格、思想、道德、行为与精神的培育[1],以实现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但现在很多幼儿园轻美育重智育,美育可有可无。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近42.5%的幼儿老师认为美育就是艺术课程(见表2),简单地将美育等同于艺术技能的学习。还有部分幼儿教师认为不必为美育开设专门的课程,只需要穿插在艺术活动当中带领幼儿学习唱歌、跳舞等艺术技能就可以了。这显然是走入了“美育就是艺术教育”的误区,将美育的概念窄化了。

二是美育目標模糊。美育目标是幼儿园开展美育工作的导向,但根据调查显示,只有12.5%的幼儿教师完全了解幼儿美育的发展目标,有75%的幼儿教师大概了解幼儿园美育的目标,有12.5%的幼儿教师不太了解幼儿美育的目标。此外,还有11.67%的幼儿老师认为美育从属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这不但忽视了美育的独特教育价值,也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2. 美育课程偏技能轻情感体验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教育目的的重要形式,幼儿园课程对幼儿的成长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幼儿园课程是幼儿了解外部世界的一个桥梁,幼儿通过幼儿园开展的课程构建自我的认知。美育课程也是幼儿园开展美育的重要载体,幼儿园美育课程应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审美特点等关键因素出发以满足幼儿身心发展需要,让幼儿在美育课程中发现美、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但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南充市幼儿园在美育课程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幼儿园美育课程内容单一。内容是目标的载体,幼儿园美育内容应涵盖文化艺术美、自然环境美、人文社会美和科学技术美四大方面,让幼儿多去感受艺术作品的美、社会生活的美、自然环境的美。但调查结果显示,42.5%的幼儿老师认为美育就是艺术课程,在美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上,87.5%的幼儿教师选择了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技能,忽视了美学知识以及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因此,美育课程内容容易呈现单一化的趋势,当幼儿教师想开展一节美育课程,就会去寻找舞蹈、唱歌、画画等艺术技能内容,使得美育课程成为一种“工具性”的课程,这种工具性的美育课程忽视了幼儿成长过程中对美更深层次的需求,淡化了幼儿对美的体验。

二是幼儿园美育课程实施形式化。幼儿园美育课程在实施时应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参与美育活动的积极情绪,使幼儿在欣赏美、发现美以及创造美的过程中萌发美的情感、形成多层次的审美情趣。但有一部分幼儿园在美育课程实施中多以艺术活动为载体、教师为主体,使幼儿在教学活动中学习一些固有的艺术技能,这忽视了幼儿感受美的情感体验。此外,调查结果显示,48.33%的幼儿教师会挖掘所讲内容的美育价值,47.5%的老师偶尔会挖掘,4.17%的教师不会考虑到去挖掘所讲内容的美育价值(见表3)。以南充市A园为例,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大班幼儿开展了“送花给劳动者”的活动,但是在活动过程中,老师仅仅只是给幼儿传授了如何做花朵的手工技能,并没有引导幼儿去感受、体验劳动的快乐,忽视了引导幼儿萌发尊重、热爱劳动的情感价值,同时淡化了劳动节背后的劳动美和劳动人民的光荣美等深层次的美育价值。

三是幼儿园美育课程评价片面化。美育课程评价是检验美育课程质量的保障,对幼儿园美育课程的建设起着引领、改进等重大作用。随着时代的变化,美育课程的评价方式从终结性评价转变为多种方式协同评价,评价主体从教师主评转变为多方共评,评价价值导向从技能导向转变为美育素养导向。这体现了新时代美育课程评价应以美育素养为导向,坚持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方式,同时也对幼儿园美育课程评价提出了新要求。但调查结果显示,南充市部分幼儿园美育课程评价还存在片面化的问题,36.67%的幼儿教师认为美育课程的评价标准是艺术技能的掌握程度,31.67%的幼儿教师认为美育课程没有标准,无法进行评价,13.33%的幼儿教师认为美育课程不需要进行评价,18.33%的幼儿教师认为应该用档案袋等过程性评价方式进行评价。根据问卷和访谈结果发现,大部分幼儿园美育课程评价主体多是幼儿教师,评价内容大部分都是艺术技能,评价方式多为终结性评价,评价标准都是固定的。这一方面忽视了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另一方面淡化了幼儿的主体评价意识。

3. 美育资源不均衡

由于美育自身的独特性,幼儿园美育的开展需要丰富的美育资源。幼儿园美育资源主要包括物质资源、环境资源、人本资源三方面。

物质资源是指幼儿园在美育教学中开展美育活动所需的物质材料。调查结果显示,南充市幼儿园美育物质资源整体较为充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在教学活动设施数量上,36.67%的幼儿园美育教学设施充足,42.5%的美育教学设施够用;二是在教学活动设施质量上,将近50%的幼儿园配备先进的美育教学设施材料。

环境资源是指幼儿园美育环境的整体创设。美育环境创设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美育硬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的整体物质环境是否安全又美观,包括幼儿园的花草树木等,美育软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是否有一个良好的人文氛围。调查结果显示,在环境创设上有88.33%的幼儿园物质环境中渗透了美育元素。但笔者根据观察和访谈,发现一部分幼儿园在环境创设上更注重物质环境美,忽视了美育软环境的创设。

人本资源是指幼儿园对教师美育素养的提升和美育教学的开展所提供的帮助。幼儿园开展美育课程不仅需要配置好的设施和环境,还需要注重教师的美育素养和美育教学能力。幼儿教师是幼儿园美育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幼儿教师的美育素养影响美育开展的实际效果。参加培训是提高幼儿教师美育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但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9.17%的幼儿教师经常参加美育相关的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44.17%的幼儿教师认为幼儿园没有在美育过程中提供适当的指导,还有教师表示自己所在的幼儿园几乎未开展过美育相关的培训活动。

综上所述,南充市幼儿园在美育资源的配置上出现了不均衡的情况,即偏重美育物质资源和美育硬环境资源,忽视了美育软环境和人本资源。具体情况见表4。

三、幼儿园美育实施建议

(一)积极学习美育知识,树立正确的美育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对实践起着指导作用,因此大力学习美育知识,树立正确的美育观念对幼儿园开展美育起着关键的作用。要树立正确的美育观念,首先应转变大众对美育的看法。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美育教育一直被家长、学校和社会忽视,并且对美育的认识存在着很深的误解,即将其与艺术技能的学习划等号,使美育的概念窄化。对此,幼儿园领导及教师自身应率先深入学习美育的概念及意义,转变美育仅仅是艺术技能学习这一狭隘观念,了解并正视美育在育人环节中的独特作用。其次,幼儿园教师应多开展美育活动并主动与家长沟通,帮助家长认识美育对幼儿综合素养以及人格發展的重要性,促进家长与幼儿园在幼儿美育这一方面达成共识。

(二)科学构建综合美育课程,推动多样化的美育实践

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因此在构建幼儿园美育课程时不能仅仅局限在艺术领域上,而应建设涵盖幼儿生活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综合美育课程。综合美育课程是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而构建的以培养幼儿的审美素养为目标,以富含美育元素的事物为课程内容,以多种形式开展美育活动以及进行美育评价的综合课程。

《意见》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科学定位美育课程目标。其中幼儿园美育课程目标的制订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幼儿能够拥有美好、善良的心灵,懂得珍惜美好事物,用自己的方式去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从而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因此,幼儿园综合美育课程目标应指向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引导幼儿感受日常生活以及各类艺术作品的美。目的是让幼儿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形式去认识美、欣赏美。如体操动作的形体美,诗歌之中的语言美,美术作品中的色彩美、结构美。

二是培养幼儿美的行为。这一目标设置大体包括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对人对己的语言美、动作美、卫生美等良好行为习惯。比如教师可以在就餐环节给幼儿欣赏食物生长的视频或者图片,让幼儿体会节约粮食的意义,引导幼儿养成珍惜食物、不挑食偏食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是培养幼儿美的素养。即幼儿的审美志趣、想象力、观察力以及创造力等品质,教师在设置这一层次的具体目标时,应注意挖掘所选素材背后的美育价值,促进幼儿美好品质的形成。

四是激发幼儿美的情感。这是整个综合美育课程的起点与归宿,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让“外在的美”转化为“幼儿内心对美的向往”,从而培养幼儿美好的情感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

此外,教师在设置具体的课程目标时还应注重目标的纵向衔接,实现主线贯穿。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依照不同阶段幼儿的年龄特征不断完善具体的课程目标,美育课程目标的四个层次也要随着幼儿的年龄阶段不断递进,以持续深化幼儿对美的理解。

1. 丰富综合美育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的载体。幼儿园综合美育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注意两方面:一是应树立五育融合理念。即加强美育与其他四育的联系,充分挖掘和运用各领域蕴含的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心灵美、礼乐美、语言美、行为美、科学美、秩序美、健康美、勤劳美、艺术美等美育资源,以丰富综合美育课程内容,让幼儿感受各领域不同的美。二是应满足幼儿实际需求。即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围绕幼儿的日常生活设置美育课程内容。

2. 多种方式实施综合美育课程

综合美育课程不仅仅体现在目标和内容的综合上,还体现在课程实施方式上。传统的美育课程多是幼儿在教室内,以“教师讲述示范—幼儿模仿—教师总结”的形式学习画画、跳舞等艺术技能,这种美育课程形式限制了幼儿的主动性,使幼儿缺乏主动探索的机会。因此幼儿园应优化课程结构,探索多样化的方式去实施幼儿园综合美育课程。

根据活动内容开展美育主导型项目活动。美育主导型的项目式学习活动,主要以真实生活情境为载体,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美、表现美以及创造美,综合运用多领域的知识自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良好的美育素养,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2]如在端午节,幼儿教师可以开展以端午节为主题的项目式活动。首先,幼儿教师可以邀请幼儿赏析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诗歌,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给幼儿展现过端午节的情景,一方面可以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源以及过端午的意义;另一方面可以让幼儿在欣赏故事或诗歌中感受端午节的意境美。其次,幼儿教师可以开展包粽子、挂艾叶以及划龙舟等亲子或社区活动,让幼儿在劳动和实践中深刻体验端午节的人文美和传统文化的风俗美。

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游戏和活动。游戏和活动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幼儿园开展的美育游戏和活动让幼儿有机会亲身参与到各种美育实践活动中,激发幼儿主动探究的兴趣,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在游戏和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给幼儿设置各种各样的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创造美,在不同的具体情境中体验不同的美。

拓宽活动场域。教师应根据活动主题选择合适的活动场地,例如,以了解春天为活动主题,教师可以将课堂延伸至户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去听、去闻、去摸,让幼儿走进大自然,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感受春天的颜色味道、气温的变化、植物的生长、动物们的复苏,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丰富自己的审美体验。[3]

3. 优化幼儿美育课程评价方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位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4]幼儿园美育课程评价是提高幼儿园美育质量的关键途径,教师在对幼儿美育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时应从幼儿美育发展规律和每个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出发,优化多种评价方法,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幼儿的发展以及幼儿园美育课程的完善。

幼儿园综合美育课程评价应摒弃仅评价幼儿艺术作品的观念,树立正确的美育评价观。即将评价的目光放在幼儿发展上,以幼儿美的认识、美的行为、美的素养以及美的情感为出发点,构建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评价格局。

幼儿园综合美育课程评价应将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幼儿园美育课程评价应将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质性评价包括观察、谈话、作品分析法、档案袋评价法等,量化评价即以一定的标准对幼儿的发展进行横向评价。同时还可以依据评价结果来对当前的幼儿园美育课程进行反思和改进。

幼儿园综合美育课程评价应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应包括幼儿园领导、教师、社区、家长以及幼儿,构建以幼儿自评为主体、教师评价为主导、同伴及家长评价为后援、社会评价为依托的多元课程评价体系[5],这有利于评价结果更全面、客观与真实。同时,各主体站在自身的角度评价幼儿园综合美育课程,有利于共同构建更加完善的幼儿园综合美育课程体系。

(三)充分整合美育资源,拓宽幼儿美育途径

1. 提升教师的美育素养

教育者先接受教育,这是教育的基本原理,幼儿园教师是开展幼儿园美育的主体之一,也是影响幼儿园美育质量的因素之一。因此,幼儿园应着重提升幼儿教师的美育素养,兼顾幼儿教师的内在美与外在美,使之有着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美育观念以及科学的美育教育方法。

一是定时开展美育培训。幼儿园领导应重视幼儿园美育,多与园内教师沟通交流并组织美育相关的培训活动,如国培、省培等培训或者专家讲座,保证让幼儿教师有机会学习美育新理念,了解新时代美育新要求,从而树立正确的美育观。

二是搭建美育教学交流和教学技能平台,加强经验交流。一方面,幼儿园领导应组织幼儿教师互相观摩,并提供场所和机会让幼儿教师相互交流美育教育经验;另一方面,幼儿园应健全老中青教师传帮带和新老教师互帮互助机制,关注不同层次教师的实际发展需要,点对点实施帮助以提升幼儿教师的美育素养及美育教学能力。

三是關注幼儿教师自我提升。幼儿园可以设立奖励机制,对有进步和成果的幼儿教师提供经济或者其他方面的荣誉奖励,不断鼓励幼儿教师通过线上+线下学习的方式,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学习美育相关的知识。除了美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外,幼儿教师还应多关注自身的内在美,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

2. 合理利用社会、家庭资源

《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明确指出,要积极构建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共同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是积极利用社会美育资源。《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提出,美育的实施不应局限在校内,而应加强美育的社会资源供给,推动基本公共文化项目为学校美育教学服务。社会美育推进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的社会资源,不仅能拓宽幼儿的视野,还能让幼儿亲身感受多样的美,直接获得相关经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成人应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6]以本研究所在的南充市为例,南充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是有“三国之源”“丝绸之都”等称号的文明城市,市内有阆中、万卷楼等蕴含历史人文的地方,是开展美育活动的绝佳场所。幼儿园可以与南充当地的博物馆、特色展览馆、科技馆以及西山风景区等场所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美育活动,并定期组织幼儿去参观游览,让幼儿参与到美育实践中,充分感受南充的人文情怀之美、祖国大好河山之美、传统文化之美、科技创新之美。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可以邀请不同领域的“艺术家”进入幼儿园,向幼儿展示各种不同的文化之美,不但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萌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二是有效利用家庭资源。家庭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家长的美育观念和美育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审美发展。因此,幼儿园应和家庭达成美育一致性,通过家长开放日等方式帮助家长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性,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儿美育过程中来。第一,家长应给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以及良好的行为榜样,让幼儿感受到美的语言,学习美的行为,涵养美的精神。第二,家长可以在节假日多带幼儿走进大自然。大自然是美育的天然场所,家长可以带幼儿在户外写生、露营,让幼儿在这些活动中发现美、创造美。第三,家长可以鼓励幼儿多参与到家庭生活中,如家庭的劳动、环境建设等,让幼儿体会到生活之美。第四,幼儿园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美育活动中。在一些美育活动中,幼儿园可以邀请有着不同特长的家长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家长的优势。例如,幼儿园在开展传统文化艺术美的专题活动时,可以邀請会剪纸、国画、书法以及陶瓷等传统文化艺术的家长参与到活动中,带领幼儿体会多样的传统文化艺术美,从而使家园合作效能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王飞.以美育人:幼儿园美育的综合视域[J].学前教育研究,2022(6):86-89.

[2] 刘奕冉.基于“五育融合”的项目式学习活动设计类型与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2(36):94-98.

[3] 郭亦霖,马雅菊,孙宁.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内涵阐释及内容构建理路[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2(11):53-58.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出版社,2001:12.

[5] 徐东,程轻霞,彭晶.具身认知理论下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的建构[J].教师教育论坛,2021(12):66-69.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8.

基金项目:南充市社科规划项目“南充农村幼儿园艺术教育中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NC22B230),2017年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一般项目“西部农村幼儿园3—6岁儿童音乐能力发展研究” (CJF17040),2017年西华师范大学英才科研基金项目“四川省幼儿园艺术教育中民间优秀艺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 (17YC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