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困境与措施

2023-04-15 22:10陆勰
审计与理财 2023年2期
关键词:事业单位管理工作效率

■陆勰

一、预算绩效管理现状分析

预算绩效管理是以事业单位战略发展目标为导向、以管理成本为衡量标准、以业绩评估为核心的预算管理体制,能够实现资源、资金使用与配置效率的提升,增加运营与发展实效。但现阶段,事业单位在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做实、做细、做好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认识不足、配套制度缺乏和效率低的突出问题。基于此,事业单位通过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并认真执行,将从根本上实现体系化、制度化、科学化升级,扭转当前存在的负面问题,充分发挥预算绩效管理的功能和优越性,优化组织管理模式和成本构成结构,实现稳定、长足的发展。

二、现阶段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中的主要困境

1.事业单位内部尚未认识到深化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

预算绩效管理拥有较高的专业性和灵活性,开展效率及实践效果与工作队伍有直接的联系,这也是阻碍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做好、做强的桎梏,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认识不足。客观而言,绩效管理在事业单位全部工作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不高,也是近年来才重视起来的,因此,认识程度和投入意愿不强,认为绩效管理工作可有可无,这也是导致当前预算绩效管理效率不佳的重要原因;二、队伍战斗力不强。当前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人员往往是财务会计部门抽调或临时借用的,专业水平较低且存在身兼数职、不能兼顾的情况;三、实务评价难。由于战略发展的不重视和制度的缺失,导致当前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中过于随意,对开展效率及结果评估缺乏依据,常常是以完成指令性工作任务为目标,应付了事,不能充分发挥预算绩效管理应有的效用。

2.事业单位缺乏科学、合理的预算绩效管理配套体系建设。

现阶段,拥有完备制度体系建设的事业单位逐渐在竞争中抢占先机、脱颖而出,拉开和同类型事业单位的差距,形成“好的越来越好”的效应。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拥有科学、合理的预算绩效管理配套体系建设,不仅是对其战略发展规划的补充和完善,也为工作人员开展实务工作提供了理论和制度依据,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规避因个人主观原因所导致的预算计划失真、脱离实际的情况,提升资金、资源的综合使用效率,增加投入产出比,实现成本组成结构的最大优化。而现阶段,事业单位在配套体系制度方面的缺乏,不仅导致了效率低下,更可能形成制约稳定发展的桎梏,长此以往,事业单位管理层和工作人员对预算绩效管理的信心和热情逐渐消失,甚至弃用,导致事业单位不能良好地实现现代化、科学性优化升级,被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

3.现阶段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的整体效率较为低下。

现阶段,部分事业单位还存在老旧思想,较保守,对于管理制度和实务方式方法的创新意愿和力度不足,虽然在战略发展和具体工作两个层面分别提出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落实和执行思路,但整体的开展情况较差,达不到既定的目标和效果。究其原因,是因为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中,“单向性”较强,缺乏适时回头看的制度和意识,常常是依照以往工作开展的程序和模式进行,照本宣科,对新形势、新问题预计不足,不能及时发现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在无形之中为错误和困难的进一步蔓延保留了增长空间,导致工作效率持续走低,长此以往,预算绩效管理在事业单位整体工作中的重要性也将不断下降,导致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落后于行业或同类事业单位,最终被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

三、针对事业单位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1.提升事业单位内部对深化预算绩效管理重要意义的认识。

新形势下,人才是实现事业单位稳定发展的第一要素,事业单位应该立足战略发展全局,将团队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推进,引导工作人员认识到深化预算绩效管理的战略意义,致力于通过培养工作人员的科学意识和创新意识实现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创新与时代的提升。第一,要加强知识教育、提升共同认识。基于现状,一方面组织初任职员工培训、定时员工培训班、普适性理论知识学习等手段,夯实人员知识基础,打造高素质团队;另一方面,构建人员内部交流机制,鼓励预算绩效管理团队到业务现场观察一线业务,提升对业务的熟悉和了解程度,提升实践知识基础。通过知行合一,为创新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和实务方式方法打下基础。第二,加强专职员工队伍建设、提升战斗力。从预算绩效管理实际出发,对内常态化开展能力提升“培训班”,邀请预算管理专家、大师举办讲座,推进优秀后备人才培养;对外积极通过社会招聘、校园招聘、网络招聘等多种方式,扩大优秀人才来源,从而在内外结合的基础上专业化、高水平地开展工作团队建设。第三,构建绩效考评体系、鼓励良性竞争。事业单位应以当下预算工作开展实务和工作人员管理办法为范本,以构建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并高效应用为目标、将“战斗力”作为绩效考评的唯一标准,制定工作人员绩效考评办法,涵盖日常工作开展的各个方面,有功必奖、有过必究,适时推动工作人员队伍掀起“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通过良性竞争实现整体工作开展效率的提升。

2.建立健全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配套制度。

立足战略发展全局,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配套制度,是事业单位实现优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主要可以通过三个途径实现:第一,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要实行向知识型、科学型的演变,积极学习预算绩效管理实务典型案例,结合自身情况,取长补短,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制定预算绩效管理模式与方式方法,规定绩效管理时间为财务会计工作开展的配套时间,敦促事业单位各个层面、全部成员都能共同参与到预算绩效管理中来,发挥规模优势,从而提升预算绩效管理的系统性、效率性。第二,以客观科学性为指导原则,在分析当下工作开展情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编制预算绩效管理推进手册,划定预算绩效管理的涵盖内容,确保相关工作不遗漏、无关工作不干涉、上下游配合不失策。同时,根据以往经验制定指导细则,实践工作提供指导,消除以往工作开展无所依的尴尬局面,严格进行资金、资源的开支与控制,预测现金流情况、风险隐患和利润率等问题,在全方位、全员性与全面性投入的基础上提升预算绩效管理的执行规范性水平。第三,发挥事业单位的规模效应,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各流程协调。现阶段,预算绩效管理并不是独立的,因此,事业单位应立足发展全局,建立健全配套制度,提升预算绩效管理相关工作的优先等级,尽可能规避因衔接不畅导致的工作效率下降、信息失真等负面影响,从而实现预算绩效管理质与效的同步提升,灵活应对内外部风险与挑战。

3.提升预算绩效管理与事业单位其他职能工作的密切程度。

基于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出发,以统一战略发展目标为指引,以系统化、科学化为基本遵循,完善部门及工作流程间的联动机制,提升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程度以及其与事业单位工作间的密切程度,利用规模优势,加强预算资源掌控和综合运作效率,灵活规避各种内外部风险,将潜在的预算风险和危机出现所衍生的损失降至最低,扭转风险挑战为发展新机遇:一是以科学性为指导原则,在分析当下预算绩效管理情况的基础上,量身定做,制定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构建与应用的详细规程,防范各个环节中潜在的风险和纰漏,例如预算数据共享中的安全性问题、预算资金集中化管理的规范性问题等,着眼细节、着眼衔接段,提升事业单位的发展协调性。二是制定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方案,理顺业务流程,明确职责分工,对当前工作开展进行结构化分解,搭建不同职能工作之间的基本路径和沟通桥梁,从而督促全员参与,建立集体性“预算绩效管理”意识,自上而下贯彻落实,充分培养“主人翁”意识,切实化解预算绩效管理的应用困境。三是根据预算绩效管理的实际应用需求,以流程标准化为根本原则,编制预算绩效管理时间表,明确各流程完成时限,利用信息化数据共享平台,将业务信息同步至预算决策部门,完成数据记录及分析,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开展。

四、总结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通过深化预算绩效管理,能够实现成本结构优化与运营模式的优化升级,对于事业单位自身乃至国民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诚然,当前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仍然面临困境、存在问题,但通过实施有针对性的提升和解决策略,必将转危为机,以充分发挥预算绩效管理的效用为起点,实现运营管理的全方位优化与完善,抓住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推动事业单位登上发展“新台阶”,实现“大进步”。

猜你喜欢
事业单位管理工作效率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