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巍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学习载体手段逐渐实现了由线下向线上的方式转变,通过互联网汲取知识和休闲娱乐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旋律。然而,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难以实现对大数据信息的全方位管理和监督,在互联网上同时也充盈着各种虚假信息,容易给大学生身心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互联网作为现代信息化的重要工具,在表现方式上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能够实现信息之间的共享和传播。借助于互联网信息资源共享的优势,为多元社会思潮的传播提供了崭新的舞台。但是互联网在极大扩大使用者生活空间的同时,西方国家凭借其在互联网技术方面的优势地位,在互联网上大肆宣传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向新时代大学生渗透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用来达到宣传主流文化观念的目的,企图以隐蔽的网络入侵方式破坏广大中国人民福祉,动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以新媒体为代表互联网资源异军突起的今天,境外一些媒体鼓吹西方政治制度,在大学生群体中渗透西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更有甚者抓住一些小事情以偏概全恶意抹黑中国,企图煽风点火把简单问题政治化,这些网络入侵容易对缺乏甄辨能力的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动摇大学生理想信念,致使大学生社会心态发生波动,由于自身传播具有隐蔽性的特征,对新时代大学生网络安全管理带来重重挑战。
新时代大学生是伴随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在求知欲的推动下,新时代大学生对新媒体充满了探索的欲望,互联网已经成为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大学生在快速融入互联网生活的同时,互联网在资本力量的推动下,不仅仅给各营销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在经济利益最大化熏陶下,充斥着各种功利主义,在这样鱼目混杂的互联网环境中,很容易让广大大学生在探索互联网的海洋中迷失了自己,出现思想上的松懈。在缺乏对互联网安全足够认识的前提下,大学生就容易被互联网腐朽落后思想所渗透和侵蚀,被错误言论带偏,甚至沦为西方鼓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工具人,在思想上容易对加强互联网安全管理出现松懈,不利于风正气清网络环境的营造。
与传统舆情传播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舆情借助于互联网媒介可以实现快速传播,使得舆情迅速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当前,互联网信息全球化、自媒体化和上网主体分众化速度加快,导致网络舆情安全监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一些境外自媒体凭借互联网的“东风”,对社会舆情热点话题肆意搅局、颠倒黑白、企图扰乱中国民众正常社会心态。面对社会突发舆情,非理性、不加甄别是非的声音就会在网络上肆意传播,煽动民众情绪,激化民众情绪。大学生由于身心发育尚且不成熟,对自我情感表达诉求高,在面对这些真真假假的网络舆情和网络上个别别有用心的发言,就容易头脑发热,被社会负面信息带节奏,轻举妄动甚至是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
高校是进行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主阵地,高校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和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对大学生网络是否安全产生了最直接的影响。当前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尚且存在着不足。在践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之际,高校作为培养现代化人才主阵地,对于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当前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主要有:
新时代互联网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传统的线下生活方式逐渐被网络信息化线上生活所取代,网络信息已经成为新时代大学生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是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更是推动高校践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应有之义。现阶段高校均已将计算机课程作为大学生必修课程纳入到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但从教育内容设置情况来看,主要以提高大学生对计算机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而较少涉及到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等正能量也仅仅以文字、图片等载体进行宣传,没有深入到学生社团、高校官方新媒体等平台进行网络安全教育。
当前正值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期,世界思潮借助于互联网的东风在极大的冲击着人类传统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人类精神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波澜。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已经引起了国家高度重视,近些年为了更好地加强国内网络安全监管,国家网信办相继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国家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对国家各个领域和部门加强网络安全教育予以指导和规范。而从针对高校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现状体系来看,高校网络安全教育主要以理论形式上的座谈讲座为主,在网络安全教育内容设计中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忽略了对大学生实操环节中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的教育力度。在互联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高校要转变教育观念和方法,不能局限于传统理论灌输填鸭式的教育方法,要创新运用情景模式、多媒体技术开展内容丰富的网络安全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网络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要求的全面概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安全的内在要求。只有不断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才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是非认知水平,避免因为自身思想不成熟导致的社会不良心态,增强学生对西方腐朽文化的侦查和反入侵能力。为了增强大学生对网络安全的管理技能,要切实发挥好思政教育主渠道的功能,利用思政教育课堂全方位向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内容设置方面,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核心要点,立足于大学生网络环境特点,传承传统优良家风家教、道德规范、公民道德等内容,因时而变加以心理健康、生命教育、网络道德教育、婚恋教育等内容;在方式把控方面,以民主为核心基调,以生活德育为抓手,贴近大学生最近发展区,走进大学生现实生活,回应其情感需求,在了解尊重大学生的人格尊严、独特个性、话语体系的基础上,以身作则、循循善诱,在沉浸式体验中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能力,形成与西方主流思潮的横向对比,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西方腐朽文化对我国主流意识带来的危害,这为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传统针对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主要采取了线下的理论灌输方式进行,由于缺乏情景画面的融入,大学生对网络安全这种复杂概念缺乏相应的理解能力和判断意识。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实现线下教育向线上教育方向蜕变应成为应有之义。高校在发挥网络阵地优势开展安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于表面,不能只是把网络安全教育作为一项考核任务挂在学校网站就可以了,还要综合运用各种互联网资源,结合声音、视频、图像等各种情景模拟手段,让大学生能够更加生动直接地了解和认识到增强网络安全意识重要性,并且让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动画效果中提高自己对网络事件真假的甄辨意识。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教育载体,让广大大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网络环境周围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帮助大学生养成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让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离不开完善的监管体系建设。需要立足于高校网络环境的特点,提前预判高校网络环境中存在的威胁因素,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对大学生网络浏览行为进行动态监管,及时的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这样才能够更加科学有效的监测到高校网络环境中存在的负面因素。对于大学生个人带有负面情绪宣泄性的网络评论,要及时的予以引导,对于突发性的网络舆情要及时的对事件真相进行公开,提高网络信息的公开透明性,防止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增设网络舆情应急处理数据库,参照数据库中的案例和疏导方法开展网络舆情监管和疏导工作,确保将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纳入到常态化的监督体系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