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谦谦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一个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兴旺发达。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来,二十大精神是当前思想工作中首要的政治任务。它不仅使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指导思想得到进一步完善,为我们研究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新的角度,同时也丰富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党的二十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等问题,通过优化高校教师队伍、融入课程教育教学、加强网络引导等方式,进一步推进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工作。
中国共产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当前,全国都开始学习二十大精神,掀起了以二十大报告的具体要求引领社会各行各业开展工作的高潮。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作为一项政治性、教育性显著的实践活动, 必须要深刻把握二十大精神, 用二十大报告的新维度、新方法创新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多维路径。
理想信念教育始终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遵循二十大报告的要求,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青年理想信念的指导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理想信念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创新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教学理念提供了更为直接的科学依据。青年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人民至上,更加重视人的需求和发展,以往的理想信念教育目标过于强调理想信念理论层面的吸收,要将人本身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避免机械输出理论课知识,实现以“文本”向“人本”的转变。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要做的事情,不是简单的一次学校理想信念教育教学活动。为了打牢青年理想信念的基石,必须培养目标明确、内涵与国情发展相适应的理想信念教育。新时代的青年,要明确自己应该坚持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和如何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教育,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对祖国未来的繁荣昌盛至关重要。
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是承载教育目的的载体,是理想信念教育目标和任务的具体化。党的二十大的召开,为青年理想教育内容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路,丰富了理想信念教育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九大要求继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党的二十大在党的十九大之后,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主力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不仅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中,更要把价值观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正是全面整合学生价值共识的主要途径,更是强化人本质属性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在进一步优化学生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建立主流价值观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党的二十大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进一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有利于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规范人们的行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要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融入到校园生活和校园建设的各个方面。
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关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战略工程。二十大提到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新时代的大学生身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引领者,要不断学习新的事物和思想。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促使青年树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刻铭记党的初心和使命。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既要做好价值引领,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入脑入心,培养青年爱国意识、爱国自信、爱国热情、爱国情怀,使爱国主义归属感在青年心中生根发芽,又要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广大青年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养成爱国的习惯,加强爱国修养,把个人融入到大我之中。通过营造良好的文化,使爱国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理想信念教育蕴含着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法,以党的二十大报告相关论述为遵循,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究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路径。
理想信念工作队伍是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二十大提到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当前,大学有部分教师存在着理想信念不够牢固等问题,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因此,一支优秀教师队伍的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首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推广和普及共产党的坚定信念,把这种坚定的信仰变成每一个大学生的精神品质。其次,要有扎实的理论储备,不断学习和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具备将自己的理论储备成功传授给学生的能力。养成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学习习惯,夯实理论基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工作中多思考多提炼。最后,将理想信念教育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解决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以及未来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学生的个人理想,更要培育学生坚定的信念,当他们遇到困难时,能以共产党人那样的理想信念去面对生活的挑战。
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程教育教学,就是结合每门课程的特点,将二十大精神有效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形成行之有效的二十大精神育人的课程教育教学体系与方法,不断提升课程教育教学中二十大精神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一方面,融入整体教学内容,例如“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理念信念课程模块可以融入“奋斗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价值观课程模块可以融入“劳动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等;另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 以集体备课、业务培训以及业务研讨等方式,促进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提高课程质量。同时,注重课堂的双向互动,利用好高校的“第二课堂”,发挥第二课堂灵活多变的优势,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提升课堂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以最近流行的综艺节目和高参与度的网游为参照,通过举办各种理论知识竞赛,提高学习的兴趣,改变以往理论课教学枯燥、刻板的印象,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理想信念的内涵和实质,调动大学生自愿投身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的主动性。
如今,网络作为理想信念教育载体,与人们的生活已经密不可分,借助网络文化也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一种实现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中,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让广大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者都参与进来,传播主流价值观,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一些政治和道德事件会在网络上曝光发酵,舆论说法褒贬不一,导致部分歪曲的价值观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的判断。因此,利用网络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径创新是十分有必要的。一方面,建立全方位的校园网络工作平台,抓好学校门户网站,校园电视台等传统媒介,以及微信公众号和短视频等新型媒介管理。把教师、辅导员和广大的马克思主义爱好者聚集在一起,通过微博、微信等渠道,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相互沟通的积极性,推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宣传工作。另一方面,强化大学生的网络主体意识,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有自己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使大学生能够理性、批判性地对待和接收各类网络资讯,而非消极地被动地接受。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充分彰显校园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
青年者,国家之魂。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朝气的力量,时代召唤青年,青年创造未来。面对时代赋予的使命,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践行使命责任,矢志不渝砥砺前行,用青春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