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读懂中国,读懂中国的未来,就要认真研读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的二十大明确,从现在起,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即从2020 年到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975年1月,周恩来总理在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在本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1979年12 月6 日,邓小平会见时任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基于对中国国情,尤其是对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差距认识的深化,他在回答大平关于中国现代化构思的问题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是摆脱了贫困的“小康之家”,这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处。2021 年,中国向世界宣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二十大”报告概括了五大特征:第一,中国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大的现代化,14 亿多的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这是一个“世界级题”,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第二,中国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第三,中国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现代化。第四,中国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第五,中国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消灭绝对贫困,走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必然要求,也是有别于西方式现代化的一大本质特征。
二
中国现代公共关系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它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现代化的时代主题,未来它还将服务伴随着这个国家发展的时代主题。中国公共关系从“新”出发,要从问题出发,那么什么样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呢?那就是重大和基本问题。民族复兴、国家现代化就是我们这一代人所遭逢的历史主题和重大问题。什么是基本问题?那就是人的问题,人自身的存在境况、喜怒哀乐、忧喜悲欢,人和人的相遇、共识,个体和共同体的交互建构,人的现代化。这些问题都要求中国公共关系去积极思考、创新实践以主动回应走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上的新挑战和新机会。
关于公共关系作用和功能,当年曾有一个中国化的表述,即“锦上添花、雪中送炭”。用现在品牌化时代的说法,那就是“建设(打造)品牌”“保护(维护)品牌”。近40 年来,中国公共关系确实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助力产品、企业品牌的宣传传播上有相当的成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企业、产品品牌建设之上,加大了企业社会责任( CSR ,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有了一个新的提法,即 ESG ( Environmental , Social and Governance ,也就是环境、社会和治理),强调企业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履行社会责任,提高治理水平,以应对人类面临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企业正着力建设作为社会公民的社会品牌。早年我在国外当访问学者学习公共关系,经常碰到一个词 goodwill ,当时的理解就是声誉、美誉,后来发现它还有善意、善举、善事之意,这就如同过去所说的,企业发展要讲经济效益,也要讲社会效益。从先富起来到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说到底就是要平衡、和谐、可持续发展。
品牌化建设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从市场经济的产品、企业出发,进而走向社会建设、治理,城市、区域、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浙江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定位是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是地域品牌的新定位,公共关系应该要也可以很好地服务于这个品牌的定位及其建设。国际上有 place branding 这个提法,原本大概是讲旅游地的品牌化,现在定义为城市、区域(地域)的品牌化,也就是运用品牌理论推动地域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构建地域的形象力,提升地域的传播力,扩大地域的影响力。国际著名公关机构奥美公司有“make brands better”的观点,即强调公关对品牌的价值,尤其是如何让品牌更有意义。人是生活在一定的时空容器里的,对于过去、现在、未来这些时间概念大家谈得比较多,但空间却往往被忽略。马克思曾经说过,“用时间消灭空间”,这里的空间只是指距离,即时间可以缩短距离。现在人们又热衷于“虚拟空间”脱实向虚,仿佛实体空间已无意义。其实现实的地理空间(place )很重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是文化的源头。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实体空间现实场景是第一性的,它(们)不是静止固定的,而是构建人与人、人与社群互动社会关系,产生对话交流的义,形成了当地的富有生命力的独特文化和真实存在。品牌一定是个性有特质的,为此地域品牌建设要挖掘并活化地方的文化,唤起人们的集体意识,营造人们的共情共识。现代公共关系可赋能品牌文化建设,助力品牌叙事传播,尤其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浙江篇章,还有扩大2023 年杭州亚运会给杭州乃至浙江带来的品牌影响力。
三
上世纪末,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与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联手组织开展公共关系职业论证,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努力,于1999 年诞生了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认定的中国公共关系职业定义和标准,并成功将公共关系职业列入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1999 版)。在这部大典中,公共关系(职业)定义的关键词是“信息传播、关系协调、形象管理”,这个官方定义在后面两版职业分类大典中均未作改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此定义的经典性。
现代公共关系的一大重点就是关系协调,共同富裕本质上也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类似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及其关系的协调。人类社会进入互联网社交媒体时代,数字化、区块链、人工智能、元宇宙,令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交叉共存,新的公共空间正在形成。互联网一方面使人类的沟通交流超过了以往几乎所有的想象,民众也获得了空前的表达、交往机会,但另一方面人类未必就此在更高程度上达成共识,相反有着在“地球村”中重返“部落化”,坠入“后真相时代”“信息茧房”陷阱的趋势或风险,共同富裕也由此面临新的挑战。现代公共关系以信息传播为手段,当人类面对的传播生态发生巨大变化、多元差异分歧成为常态的今天,如何关注传播新技术新媒体的创新运用,重视人与人、人与技术互动意义之生成,以持续对话寻求最大限度的共识,创造共同富所需的和谐稳定发展局面,这是对我们的严峻考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去年有了新版(2022第三版),之前2015 年的第二版增设了“风险管理师”职业。近三年也催生了新版大典中“风险管理师”职业中的“公共风险管理师”工种。人类社会已进入世界性的风险社会,全球化使风险无处不在,危机无时不有,风险问题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风险危机已与人类的进步发展相伴相随,成为当今世界复杂系统的组成部分,召之即来挥之不去,人类防范风险、应对危机的能力与创造财富、创新发展的能力同等重要。目标旨在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及其复杂社会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如何认识风险、评估风险、化解风险,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减弱“黑天鹅”“灰犀牛”之类风险的影响冲击,减少由此产生的次生灾害并及时止损,对冲销抵不确定性带来的破坏力,相信未来的公共关系可以也应该有所作为。